詩寫到一定水平了,就如同武林高手入了化境一般。到這個時候寫詩,可以不受詩體裁的限制,哪怕是長短句相接,也一樣能寫成經典的。在這一點上,詩仙李白堪稱代表人物。《將進酒》開篇就是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奇語;而《三五七言》中三言、五言、七言相接,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除了李白,唐代詩壇能有此境的詩人,還有詩聖杜甫。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一首杜甫平生1500首詩中的一首別具一格之作,詩名《短歌行贈王郎司直》,雖然這首詩目前被歸為七言古詩,但事實上開篇兩句都達到了11個字,令人叫絕。明代文人徐增對此詩的評價是:有萬字收不盡之勢。讓我們來讀一讀: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唐杜甫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豫章翻風白日動,鯨魚跋浪滄溟開。且脫佩劍休徘徊。 西得諸侯棹錦水,欲向何門趿珠履? 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這首詩是56歲的杜甫寫給好友王司直的,當時杜甫居於江陵,好友打算入蜀中謀職,於是杜甫寫詩相贈。這是杜甫平生豪情之作,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句句勢如破竹。
全詩以兩個11字的長句開篇,不可謂不奇特。意思是勸朋友:「王兄你酒後拔劍起舞,我知道是因為心中的有一腔憤慨!但你不用傷感,我定能舉薦你這個磊落的奇才。」很難想像這樣的話是出自一向沉鬱、低調的杜甫之口,倒是有幾分李白的影子。有舉薦朋友之力,這自然是一件喜事。
而後的三句,則由喜變成了滿滿的豪情。詩人想像朋友行船在海中,船帆風中飛揚,如鯨魚般乘風破浪。詩人抓住了帆的細節,再另上鯨魚的比喻,一氣呵成,意境全出。而最後還不忘加上一句「且脫佩劍休徘徊」,讓朋友不要猶豫,放下手中劍,趕緊入蜀建功立業。
至此杜甫還不罷休,要將這股豪情進行到底,所以用「欲向何門趿珠履」來打趣朋友,意思是:你這次入蜀各諸候定會搶著要你,到時候你要投靠哪位呢?從這兩句不難看出,杜甫對好友是充滿著佩服的,字裡行間我們也讀到了一絲羨慕之意。
全詩寫到這,都是滿滿的豪情,可是到了最後收尾時卻由大喜轉為大悲,由大起轉為大落。「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朋友還年富力強,而自己卻已垂老。詩人巧妙地用「眼中之人」來借代自己,其實是一語雙關,杜甫一生憂國憂民又怎會覺得自己老了,不過是在世人眼中自己成了老而無用之人而已。這樣的落筆,其實是委婉地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憤,不可謂不高明。
縱觀全詩,開篇是飛舞豪爽,而後是句句勢如破竹,但到了結尾,卻用「眼中之人吾老矣」7個字突然收住。這樣的寫法,正如一匹快馬正在馳騁,卻被詩人突然勒停,形成了強烈的反應,令人回味無窮。清代詩人盧世對此詩的評價是:「突兀橫絕,跌宕悲涼」,說得其實是比較客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