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絕句二首》,為何教科書只選擇了第一首?

2020-12-18 相約詩詞

中國古典文學史上,唐詩絕對是繞不過的一個話題。唐詩作為文學瑰寶,留下了大量優美綺麗的燦爛詩篇,幾乎每個中國小學生都是從背誦唐詩開始學習中國古典文化。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語文教科書中,杜甫的詩作更是多次入選。

杜甫的詩更是每個小學生必背科目,哪個小學生沒有被杜甫支配的恐懼?

但是,為何杜甫描繪成都春景的組詩《絕句二首》,語文教科書卻只選錄了第一首呢?

《絕句二首》——唐·杜甫【其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經過「一歲四行役」、「三年飢走荒山道」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浣花溪畔,這首詩正是創作於旅居成都時期。安穩的生活,也讓杜甫愁苦、鬱結的心胸得到了一定的紓解。

整首詩筆法精巧,對仗工整,格調清新,意境明麗悠遠。從大出著墨,再落到描繪具體景物,動靜相間,相映成趣,從不同角度勾勒出一幅草木吐綠、百花爭豔、春光旖旎的自然風景,這也是杜甫筆下少有的「曬幸福」之作,表露其歡悅安適的情感。

而中國的老師卻鮮少要求小學生這組詩的第二首——

【其二】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第二首詩的大概意思是:江水碧波浩蕩,襯託水鳥雪白羽毛,山巒鬱鬱蒼蒼,紅花相映,仿佛就像燃燒一樣。今年春天眼看就要過去,何年何月才是我歸鄉的日期啊?

在第二首詩中,杜甫抒發了羈旅異鄉的傷感之情,以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大概因為小學生對於這種情感理解不了,所以第二首詩暫未入選教科書。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採用對比手法,以江碧襯鳥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為競麗。兩句詩狀江、山、花、鳥四景,並分別敷碧綠、青蔥、火紅、潔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賞心悅目。可是,詩人的旨意卻不在此,緊接下去,筆路陡轉,慨而嘆之。「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前面的景色描繪得有多美,那麼詩人此時歸心就有多急切,漂泊之情油然而生,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感。

想念家鄉時,你會做什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故事。

相關焦點

  • 賞析║杜甫《絕句二首》其二
    名作賞學mingzuoshangxue葵杜甫《絕句二首》其二說二、寫作時間和背景根據杜甫同時寫作的《絕句二首》其一來看,燕子飛來這一物候表明這首絕句寫的應該是春分時節。杜甫自從躲避兵災,逃離成都,經歷了「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當時正有家難回。
  •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2020-10-16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杜甫最美5首絕句,讀完拍案叫絕,字字有真情,有境界,讓人佩服
    這首絕句杜甫寫於草堂時期。這首詩寫得沉鬱悲涼,其特點在於情緒鋪排和轉折,還有杜甫心懷家國的情操。「江邊踏青」,本是春日優遊之樂,而「罷」急速完結春日喜樂之情。這首絕句,全篇對仗,寫景細膩真切,每個字都詩意飽滿,每一句均精煉如金,其觀察之細緻,雕琢之精工,殊為可嘆。然這也失去了絕句應有的飄逸流暢之美,古人稱杜甫「不善寫絕」,亦是為此。
  • 二年級下冊第15課《古詩二首》品讀杜甫對仗最工整的七言絕句
    2.學習古詩《絕句》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和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讚美之情。絕句是我國古詩體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今天,我們學習的《絕句》是一首七言絕句,對仗工整。首先,理解詩意。
  • 作者名不經傳,這首詩卻流傳極廣,絲毫不遜於杜甫的絕句
    如杜甫的《絕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兩聯對仗都極精工,而又揮灑自如,形象鮮明,不愧是一首優秀作品。唐代另有一位詩人也寫了一首七絕,與杜詩相近似,下面介紹的作者名不經傳,這首詩卻流傳極廣,絲毫不遜於杜甫的絕句。
  • 古詩文學習026:二年級下冊,杜甫《絕句》
    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賞析《絕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閒居時所寫。在此期間,詩人共寫絕句4首,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繪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色。同時,詩人舒暢愉悅的心情也蘊含於寫景之中。
  • 詩文典講詩詞——《絕句二首》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01原詩絕句二首·其一幸好受到了好朋友嚴武的接濟,生活安定下來,可惜好景不長,嚴武被皇上調去長安了,杜甫的生活又變得很貧困。終於等了兩年之後,嚴武被皇上重新派回了蜀地。嚴武還向皇上申請給杜甫封了一個檢校工部員外郎的官,後來人們管杜甫叫杜工部,就是因為他的這個職務。這下可把杜甫樂壞了,咱們的詩聖就是這樣,不管生活多麼困難,只要給點陽光他就燦爛了。
  • 杜甫兩首詩寫雪,為何風格截然不同
    這個時候杜甫也有了自己的草堂,有了一個溫暖舒適的家。杜甫的草堂就建在浣花溪畔,杜甫詩裡有時也稱為錦江,如「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有時又稱為清江,如「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這裡的江水沿著岷江經三峽可以直通到東吳。我們讀他的詩《絕句》就知道草堂環境的概況,杜甫是把門前這條江水引以為豪的。
  • 日語中杜甫詩歌「絕句」
    「詩聖」杜甫的一首《絕句》,以其輕快的語句,十足的畫面感得以千年傳唱,寥寥數字便勾勒出美妙的山水畫卷。那麼在日語中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又是如何演繹的呢?中文詩歌: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唐代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秋興八首》是唐大曆元年(公元766年)秋杜甫在夔州時所作的一組七言律詩,因秋而感發詩興,故曰「秋興」。詩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壯志難酬,在非常寂寞抑鬱的心境下創作了這組詩。本詩是其中的第一首杜甫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同一地點,杜甫一首便拿下唐詩第一稱號,李白8首也難以匹敵!
    杜甫當然現在讀兩人的詩,各有各的特色,「文無第一」,不能簡單來評判誰的水平更高,但是就同一題材、同一地點的單首詩而言,也是具有對比性的。李白是在759年,被流放遇赦的時候,沿長江而下路過洞庭湖,與兩位朋友相聚洞庭,一鼓作氣寫了8首詩,篇篇都是精品,讀來拍案稱快!而杜甫是在768年,離開成都草堂後,也是沿長江而下,來到洞庭湖,寫下了1首詩。兩人在同一地點、不同時間、同一境遇的情況下,共同以洞庭湖為題材寫詩,在我們眼裡為何杜甫只這一首,就被後人稱為「五律第一」,登上了唐詩巔峰。
  • 《絕句》其二 杜甫
    絕句其二 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一、注釋及翻譯鳥:指江鷗。花欲燃:花紅似火。二、創作背景和表達的思想感情這首五言絕句是詩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於公元764年暮春,當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的春光圖,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心中沉重的鄉思。三、把內容轉化成圖像一小句一小組,形成一個記憶單位。
  • 為什麼這首詩可以超過杜甫的《登高》,被後人稱為「七律第一」?
    為何崔顥的《黃鶴樓》被譽為「七律之首」?古往今來,寫關於黃鶴樓的詩很多,為何偏偏,用詞以及格式並不十分規整的《黃鶴樓》能夠拔得頭籌?這首詩大意是說「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裡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
  • 國學經典誦讀:《絕句二首》其一
    (小學一年級第15首)【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譯文】春回大地,暖融融的太陽,將萬裡江山照耀得非常美麗,春風裡到處瀰漫著花草的香味。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絕句的最高水平!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雖說「文無第一」,但是如果我們硬要追問:全唐詩中,究竟哪一首是第一名呢?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其實歷朝歷代不少大家也對此發表過自己的觀點。小仙就在前人的基礎上,來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 涓涓雋語絕句二首《春日日暮感懷》,憂鬱時作首詩便能解憂
    涓涓雋語五言絕句二首春日日暮感懷(一)料峭倒春寒,黃昏日照殘。春日日暮感懷(二)又見章臺翠,廊簷燕復徊。涓涓東逝水,流卻獨難追。《春日日暮感懷》(一)是仄起首句入韻式,用韻平水韻上平十四寒。(二)是仄起首句不入韻式,用韻平水韻上平十灰。詩中的黑體字為韻腳。註解闌珊:悽涼、悽楚之意,是一種黯然的心情。
  • 江畔獨步尋花共七首,大部分人只會兩首
    《江畔獨步尋花》是唐朝詩人杜甫所作的一組絕句詩,共七首。其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其七:不是愛花即欲死,只恐花盡老相催。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並不是說愛花愛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盡時遷老境逼來。花到盛時就容易紛紛飄落,嫩蕊啊請你們商量著慢慢開。
  • 杜甫尋花賞花,一高興寫出七首詩
    杜甫心情舒暢,想邀請鄰居一起去賞花,但是苦於沒有同伴,於是杜甫獨自一人去賞花。他用詩歌把這段活動記錄了下來,一共有七首絕句。其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杜甫草堂不遠處的浣花溪畔,那茂盛的花事撩得杜甫心裡痒痒的,在家裡待著怪難受,心裡簡直要發狂了。於是詩人去鄰居家約伴看花,前頭還跟他們一起喝過酒的,現在他們早就出去了。這首詩是杜甫交代尋花的原因,是組詩的緣起。
  • 他在《全唐詩》中只有6首 卻因先於杜甫自成一體
    前言學詩必學杜,學杜必學其律詩,學習杜甫律詩的時候,必然會學到杜甫的一首七律《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首詩有什麼不同於其他詩的特色呢?這就是老街今天要說的一種詩體。一、 八句皆對 是老杜的首創嗎?
  • 李商隱暢遊夢澤,這首絕句寓意深遠,開篇7字就令人悲慨
    後來杜甫也在歲末泊舟洞庭湖畔,深情地抒寫了一首《歲晏行》。後世還有一位書生來此遊賞,也留下過名句,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而另一位詩人雖然也寫的是同樣題材,卻充滿了寓意。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暢遊夢澤,這首絕句寓意深遠,開篇7字就令人悲慨。夢澤唐代:李商隱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