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凱恩斯:他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大相逕庭

2020-12-24 商務印書館

凱恩斯(攝於1933年)

就對凱恩斯的研究而言,試圖將他的著作與其生活相關聯是種高難度挑戰,因為無論是他的著作,還是他的生活,都是豐富多彩且千變萬化的。凱恩斯曾是一個興趣十分廣泛的文藝復興式的人物,任何這樣的人都能夠因此而成就一個非凡的人生。然而,他是一個偉大的男人,而偉大的男人都有著非同尋常的特質:他們都具有存在的統一,即他們都具有極度的怪癖,都擁有一種基本信仰和原則且被這一信仰和原則所佔據,滲透他們的個性、想法和行為的所有方面,賦予他們統一性。之所以我們看到這點,是因為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夠很好地調整自己以適應我們的時代和環境,我們對任何特殊的事物都沒有強烈的感覺且自然而然地認為天才也不過如此。事實上,我們在竭力使他更加柔和、更加鈍化。然而如果,正如對凱恩斯的研究顯示的,他是「成功的」即他是正常的,基本與普通人類似——與我們的不同僅在於智商水平而不是類型?如若如此,我們可以無視其中所蘊含的對資本主義的仇恨而將「我早期的信仰」閱讀十遍。有些人會被某些話語瞬間俘虜但很快又會對其認知大打折扣,甚至認為它只是(比如)「紫色的散文」(華而不實的文章)。「紫色的散文」理論的問題在於,凱恩斯的所有論著和篇章都是「紫色的」,實際上,有些理論(比如,流動性偏好理論)以及很多政策建議也是「紫色的」!

本書不是凱恩斯的生平傳記:它沒有提供有關其生活的新鮮事實。儘管對凱恩斯的生活做了具有進步意義的詮釋,但是,本書的核心仍然是將《通論》視為凱恩斯全部性格的一部分。本書試圖在兩個被視為割裂的領域間架起一座橋梁——生活與著作。生活本身被視為感覺和行為(兩者都是某一特定環境的反映)的反映,而著作則以他的學術撰文,尤其是《通論》為代表。感覺和行為兩者之間的這一橋梁更多地由凱恩斯的較「短小的」論著構成,凱恩斯作為社會哲學家和普通公民試圖影響「公共意識應該是什麼」所言的隨筆、傳記和書評。散文更加易變,爭論與人的問題更加直接相關,更重要的是,喜惡更加明顯。我們或許可以將《通論》視為我們研究的「相關變量」,將次要的工作視為「獨立變量」,將生活視為「數據」。後者提供了願景,在次要工作中相當清晰,在《通論》中隱約可見,卻被專業用語掩蓋。我將「願景」揭示為一套合乎邏輯推理的關於事實的基本信仰,形成哲學內涵的人與社會,是《通論》賴以建立的動力和激情。在《通論》中,願景影響對定義和關係的選擇,影響對業已建立的散文方式的批判,影響方法論、範式和政策建議。一旦生活與次要工作被挖掘,便會看到:《通論》有一種不同的視野和願景。

理解凱恩斯的關鍵在於,他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大相逕庭。我們是(比如)學術的,即掌握錯綜複雜的、細微巧妙的差異、難解的問題和純粹口頭性質的難解之謎,經濟學家因此而難以理解「不確定性」表面意義下的深層內涵,甚至在凱恩斯說他的「不確定性」是指「判斷不具有科學基礎」時,他們(經濟學家們)根本不相信。對不確定性的這一認知是對他們的智商和工作(科學的,因而是為從上帝角度解釋一切問題而設計的)的重重一擊。凱恩斯的不確定性強調,在科學、實證主義和人類可控的可能性下,掩蓋著廣泛的生活內容,這樣的不確定性必須被納入概率計算之中,即科學性之中。

布盧姆斯伯裡派成員Duncan Grant為凱恩斯所作的肖像畫(1917年)

但是,被科學排除在外的生活領域也是凱恩斯的信奉之一,他的教育經歷是傳統的,而不是科學的。希臘文學、古代歷史以及更多現代文學確實為無法呈現的、主觀的、獨一無二的、神秘的、悲慘的和迷幻的人類和歷史的呈現做出了貢獻。而且,凱恩斯在國王學院以及畢業後幾十年的生活經歷所形成的特定性格特徵,以及他在布盧姆斯伯裡的智識生活中的特定經歷,都強化了他的「非科學化」傾向,使他對高深莫測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的影響更加敏感。

當與經濟學、他的自信和他的價值觀[正如約翰·斯圖爾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所遭受的波動不定]面對面時,一個在傳統價值觀下成長起來並沉浸於心理因素中的年輕人會陷於搖擺不定,而如果他試圖將經濟學轉向完全不同的軌道,也不足為怪。實際上,如果他試圖詆毀經濟學在文化層面上的重要性,也不足為怪。

然而這已然成為事實——凱恩斯被俘獲於兩個世界之間,而我們不是,自由放任主義非一體化的原子論世界和瞬間被很多人所懷揣的未來世界。與其他人不同,他沒有被它們蒙蔽,他敏感的本性讓他有所甄別,他認為導致兩個運動成功的因素是:對「團結統一」的普遍渴望,與對個人主義的排斥。幸運的是,他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G.E.穆爾(Moore)所強調的「人際關系所帶來的快樂」,構成了他觀點的一部分。但是,他的想法確實不僅僅是對「有機主義」的觸碰,也不僅是反對個人主義的偏見,而理所當然是國家視野層面的積極行動者。而我們,已經看到了兩種運動的失敗,卻由於太不敢於冒險而看不到生的「可能」,最終與個人主義結盟。

而且,我們是專家,而凱恩斯完全不喜歡不具想像力且僅以自己的方式行事的專家。在一篇論文中,他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大屠殺歸咎於戰爭由專家操控的事實,即除了將數百萬人扔向鐵絲網和槍炮別無更好辦法的將軍們。當然,他也認為金融家和古典經濟學家也是類似視野狹窄的人,也對他們施以鋒利的諷刺。從理性的角度而言,他的大多數親密關係都是與政治家建立的,他們的最佳狀態是集歷史學家、雄辯家、心理學家、戰略家和戰術家於一身,最重要的是,政治家必須以道德因素為權衡標準——他們不會奢望退縮於據說是「積極的法律」之中而讓其他人來解決「規範問題」。這又反映出與我們的另一個區別:凱恩斯對實證的和規範的不加區分。

【本文選自《凱恩斯、布盧姆斯伯裡與〈通論〉》一書,標題為編輯酌加】

《凱恩斯、布盧姆斯伯裡與〈通論〉》

凱恩斯、布盧姆斯伯裡與《通論》

(經濟學名著譯叢)

[美] 皮耶羅·V.米尼 著

內容簡介:

本書不是凱恩斯的生平傳記:它沒有提供有關其生活的新的事實。儘管對其生活做了具有進步意義的詮釋,但是,其核心仍然是將《通論》視為凱恩斯全部性格的一部分。本書試圖在兩個被視為割裂的領域間架起一座橋梁——生活與著作。作者將《通論》視為研究的「相關變量」,將次要的工作視為「獨立變量」,將生活視為「數據」。後者提供了願景,在次要工作中相當清晰,在《通論》中隱約可見。

作者簡介:

皮耶羅·V.米尼,來自美國羅德島州著名的布萊恩特大學,任經濟學副教授。

相關焦點

  • 只要這個世界需要,凱恩斯的思想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在這部著作中,凱恩斯嚴厲批評了《凡爾賽和約》,其中也包含一些經濟學的論述,如對失業、通貨膨脹和貿易失衡問題的討論。這實際上為凱恩斯在之後研究就業、利息和貨幣問題埋下了伏筆。這部著作隨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使凱恩斯本人頃刻之間成了世界名人。
  • 世界冠軍因英錦賽換址而震驚!奧沙利文:寧去克勞利也不去凱恩斯
    據英國媒體2020年11月5日的最新消息,由於新冠疫情的大流行,為加強疫情防控力度,本月晚些時候舉行的英錦賽將不能在奧沙利文最喜歡的城市約克舉行,世界冠軍在最新的採訪中承認了這一點。同時他也認為這樣的舉措的確讓他感到非常震驚。
  • 央行「低利率」困境:當凱恩斯遇見費雪
    10月27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繆延亮在首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從全球的角度和歷史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當前央行面臨的兩難困境。他認為,解釋當前全球低利率主要有兩套理論——以費雪為代表的新古典理論和以凱恩斯為代表的流動性偏好理論。
  • 再讀凱恩斯《凡爾賽和約的經濟後果》
    【財新網】(專欄作家 李井奎)我下半年在哈佛大學上了一門新課,名字叫《凱恩斯(Keynes)》,上課的教授是已經80多歲的Steven Marglin老爺子。12月3日下午,是老爺子給我們上的這個學期的最後一堂課,我進入zoom課堂比較早,只有他和我,於是就聊起來了。
  • 凱恩斯的蝙蝠
    凱恩斯位於澳大利亞北昆士蘭熱帶雨林區的中心,三面環山,一面朝海。在凱恩斯的市郊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熱帶雨林。凱恩斯靠近赤道,被稱為熱帶首都和冒險之城,也是前往世界奇觀大堡礁的必經之地。遊客在這裡可到海濱吹海風,可去海底探奇,還可去雨林探險。凱恩斯本身只有16萬人口,但每年來此的遊客多達400萬—500萬人。
  • 凱恩斯敗走獨山縣
    而它背後的道理,有點像是凱恩斯的「挖坑理論」。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時期,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想對抗蕭條,政府要敢於花錢,寧願僱人在大街上挖坑再填上,也要行動起來,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經濟「流動起來」,最終振興經濟。
  • 第三篇:「懷特方案」戰勝「凱恩斯方案」!布雷頓確立美元霸權!
    「二戰」後,老牌帝國——英國開始衰落,而新興帝國——美國正在崛起,這必然就要重新制定國際金融秩序,全球格局也開始重新「洗牌」,美元和英鎊開始「對決」!今天,我們就開始講第三篇:美元是如何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霸權的確定又是誰的「功勞」?
  • 史上最強的三個鍊金術士,鍊金術秘密傳承之凱恩斯與鍊金術
    1711年英國創建了南海公司,這是一個被英國用來和,西班牙在南美洲爭霸的特許公司,節勝利,英國在南海節節勝利,南海公司又被當時的英國財政大臣好一頓吹噓,可想而知,買這種公司的股票簡直就是在搶錢,再加上當時英國從世界各地賺取了大量的財富,國內的民眾們,手上有大量的熱錢,這些熱錢,饑渴難耐,突然,出現了南海公司這樣一個聚寶盆,自然是一擁而上,南海公司其實也並沒有從南美洲的貿易中
  • 高連奎:弗裡德曼凱恩斯與我通脹理論異同
    凱恩斯學派的提出的「需求拉動型通脹」和「成本推動型通脹」與貨幣學派的理論並不能融合,以至於幾個版本的經濟學教材,在涉及通脹的部分都分布在兩個章節論述。 其實關於通脹的直接原因是清晰可見的,現有的理論也論述的比較清楚。我們唯獨缺少的是關於通貨膨脹「根本成因」的敘述,以及缺乏一個統一的理論將現有的通脹理論整合起來。
  • 劉元春:千萬不要相信大牌經濟學家的預測,凱恩斯、費雪都是例子
    他以1929年的經濟大危機舉例稱,所有的大學者、大經濟學家都沒有預測到它,包括宏觀經濟學的創始人凱恩斯。此外,當時美國最好的金融理論和操盤的高手——費雪,還曾在1928年號召自己的學生和朋友進入股市,而1929年的大崩潰使他差點跳樓。
  • 西方經濟學家凱恩斯的挖坑理論是抄襲中國的?宋朝就有了
    特別是在上世紀的30年代,美國的經濟處於低迷的時候,有一個經濟學家叫做凱恩斯,他提出了一個理論叫做挖坑理論。 一、什麼是挖坑理論? 挖坑理論具體來說就是要政府來出手幹預經濟,如果在經濟低迷的時候,政府就要採取一個措施,也就是有形的手來幹預經濟。
  • 上海到澳大利亞凱恩斯8日遊(澳航)|人氣線路 上海出發 澳大利亞...
    早:ABF   中:CHL   晚:CHD    住宿:雪梨第四天 雪梨-凱恩斯乘機QF924(0915/1120)飛往凱恩斯,抵達後乘座新奇的水陸兩用車遊覽【熱帶雨林】(總遊覽時間1.5-2小時),享用異國風情,並觀看精彩的土著歌舞表演,遊覽凱恩斯市容,這裡隨和現代化的城市風格與大堡礁的自然奇景相映成趣。
  • 北大經院學者譯作推介 | 《宏觀經濟學史:從凱恩斯到盧卡斯及其後》
    事實上,對於一些作者,特別是盧卡斯及其追隨者,反覆閱讀他們的文章十分有益:由於我自己的偏見和他們思想的反直覺的特點,我花了很久才完全深刻地理解了他們的卓越貢獻。一般認為現代宏觀經濟學在其發展歷史中主要有兩次突破。
  • 人大副校長劉元春:千萬不要相信大牌經濟學家的預測 凱恩斯也沒料...
    1929-1933年市場經濟史上的大危機,當時所有的大經濟學家都沒有預測到,包括宏觀經濟學的創始人凱恩斯。所以我們經常會開玩笑,在很多論壇和講座,千萬不要相信大牌經濟學家的預測。美國最好的金融理論和操盤的高手費雪,曾在1928年號召自己的學生和朋友進入股市,而1929年的大崩潰使他差點跳樓。
  • 知名財經大V「凱恩斯」非法賣研報遭罰 賺2萬被罰52萬
    來源:財通社知名財經大V「凱恩斯」非法賣研報遭罰!賺2萬被罰52萬費勁心思賣研報,未曾想一篇研報賣了2萬塊,卻因違法被罰了50多萬,知名財經大V「凱恩斯」簡直得不償失。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北京知可行與該券商營業部合作,通過「凱恩斯V」帳戶在同花順旗下財經社區出售付費服務包,該付費服務包內容為一篇疫苗行業研究報告《重磅品種陸續上市大爆發,疫苗迎來新時代——疫苗行業的發展前景分析》(以下簡稱《疫苗前景分析》),銷售單價為99元,署名為陳某麗及凱恩斯團隊。
  • 財經博主「凱恩斯」因非法經營證券業務遭北京證監局處罰
    北京證監局處罰決定書顯示,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北京知可行科技有限公司與興業證券杭州清泰街營業部合作,通過「凱恩斯V」帳戶在同花順旗下財經社區出售付費服務包,該付費服務包內容為一篇疫苗行業研究報告《重磅品種陸續上市大爆發,疫苗迎來新時代疫苗行業的發展前景分析》,銷售單價為99元,署名為陳某麗及凱恩斯團隊。
  • 佛教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
    在佛教的觀念中,世界是時間和空間兩個概念的結合,世是時間概念30年為一世;界是界限,是空間概念。因此,古人的世界觀是空間和時間複合而成的一種狀態。一、佛教時間觀在現代科學體系中,時間具有一個維度,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將時間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部分。然而,我們思考一下當下,沒有一分一秒稱為現在,那哪裡來的過去和未來呢?
  • 方欽︱大蕭條:經濟學家知道和不知道的
    以致會面結束後羅斯福對凱恩斯這個人基本上沒什麼印象。羅斯福至於第二個問題,則涉及如何理解凱恩斯的思想。凱恩斯主張過政府干預經濟嗎?在很多場合他都說過類似的話。在《通論》中他有主張政府干預經濟嗎?他有暗含這類意思的觀點。那麼怎麼能說凱恩斯在《通論》裡沒有寫「政府應當幹預經濟」呢?因為這句話他確實沒有寫。
  • 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是愛
    病房外,吳志軍拿著這幾盒價值不菲的靶向藥,看著來來往往的病友,他陷入了沉思。「有藥販子向我們買藥,我們只要賣了就能從中補回些差價。但是一想到大家同是天涯淪落人,甚至有些病友為了省錢,每餐只能啃白面饅頭,心裡就堵得慌。」善良的吳志軍和妻子一合計,決定把藥留下。他們找到主治醫生,將心意說明,請醫生幫忙轉交給更為需要的患者。
  • 張文魁:經濟學家如何理解《春江花月夜》?談談經濟學理論的幾個缺陷
    但面對這首孤篇橫絕之詩,經濟學家會像洛克在《人類理解論》所描繪的那樣,在觀感中求得理解和把握規律,並獲得思維的快樂呢?還是會像萊布尼茨在《人類理解新論》所闡釋的那樣,通過理性來認知優美精巧的規律和秩序,從而發現心靈和宇宙之間的和諧律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