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生是寶寶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但父母不能置之不理啊

2020-12-14 沫沫的靜好歲月
圖片源自網絡

其實我蠻奇怪一些人的做法。

中午和一位老朋友在吃飯,旁邊坐了一對小夫妻,媽媽懷裡抱著1歲左右的寶寶。寶寶正是活潑愛動的時候,瞪著自己烏溜溜的眼睛,四處好奇的張望著,好可愛啊!

一會兒他們大約碰到了一位熟人。那位阿姨伸手就要抱小寶寶,小寶寶立即緊張的縮到了媽媽的懷裡,小手緊緊的抓著媽媽的衣服。

阿姨繼續逗著寶寶:「讓阿姨抱抱,給你糖糖吃。」

說完,還虛虛的握握拳,示意手心裡有好吃的。小寶寶的眼睛裡已經沒有了剛才的悠然,緊張的盯著這位「陌生人」。

小寶寶的媽媽也跟著說:「讓漂亮阿姨抱抱吧,她可喜歡寶寶啦!」說完,還要把寶寶往阿姨懷裡送。

剛接觸到阿姨的胳膊,小寶寶就立即大哭起來,小臉兒憋得通紅。

小寶寶的爸爸趕緊有些歉意的解釋:「我們家孩子,就是認生!真是不大氣,急人!」

小寶寶的媽媽跟著對熟人說:「就是,你就抱著他吧,孩子該練練膽兒啦!」

那位阿姨抱著寶寶哄了哄,當然是失敗了。小寶寶拼命掙脫著,看著自己的媽媽,尖聲嚎啕。

圖片源自網絡

我是真的不能理解這位媽媽的做法。

1歲左右的寶寶怕生本就是正常現象啊!怎麼就這麼忍心的把孩子送到「陌生人」手中,還美其名曰「練練膽」?

【怕生是1歲左右寶寶的必經階段】

正常情況下,寶寶在發育過程中都有一個怕生的階段。一般從出生後5-6個月開始怕生,8-9個月逐漸明顯,12個月達高峰,並持續一段時間,所以1歲以後的小兒顯得更怕生了。

這是因為寶寶從6月齡以後,隨著視力、聽力的發展,他已經能夠清楚地看見媽媽的臉,聽到媽媽的聲音,依據影像和聲音,寶寶已經能將親人和陌生人區分開來。

誰在一直照顧他,誰從來沒見到過,小傢伙心裡已經非常清楚了。對於親人,寶寶知道是他們在照顧自己,會表現出對他們的信任和依戀;對於陌生人,自然會感到警惕、躲避甚至恐懼。

但是通常在6個月以前,寶寶對於生人親人是沒有分辨能力的。對於他來說,看到的東西就是存在的,看不到就不存在。這時候,寶寶喜歡有人在身邊照顧他、逗引他,與他交談玩耍。任何一個陌生人去和他玩,他都不會拒絕,可以玩得很高興。當然,他只要見了媽媽,或是聽見了媽媽的聲音,他也會轉頭去找媽媽,而放棄陌生人。

所以,怕生其實是寶寶認識能力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記憶變化。

一方面明顯地表現了孩子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的發展,即能夠區分熟人和陌生人,能夠清楚地記得不同人的臉;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孩子情緒和人際關係發展上的重大變化,表現了孩子對親人和對不熟悉人的不同態度。

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獨立能力得到發展,社會適應能力增強,怕生的現象會很快好轉。

圖片源自網絡

【怕生就是依戀感太強嗎?】

怕生和依戀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情緒,但是同時出現的。

6個月左右孩子出現依戀,他就是不肯離開媽媽,或主要照顧他的人。依戀的另一種表現,就是分離焦慮。在媽媽懷裡,孩子就有安全感,離開媽媽,就焦慮不安。

因此,當寶寶遇見陌生人時,只要是在媽媽身邊,他都不會表現出那麼害怕,至少是,他的怕生情緒會比較弱些。如果媽媽和陌生人有說有笑,交往密切,時間久了,寶寶也就認識這位陌生人了。

一歲多的孩子,只要媽媽在他的視線以內,都能和陌生的人一起玩。只不過和別人玩一會兒,寶寶就會看看媽媽,只要能看見媽媽,他就放心了。他有時也會跑到媽媽身邊,然後又回去和陌生人玩。

這個年齡的寶寶,他把媽媽當作「安全基地」。如果有媽媽或其他親人陪同,他就會減少對陌生人的害怕情緒。

因此,充足的依戀感是緩解寶寶怕生的基礎;而寶寶怕生並非是對父母依戀感太強的緣故。

圖片源自網絡

【哪些類型的寶寶更容易怕生?】

1、有不愉快經歷回憶的寶寶,更容易怕生;

比如,寶寶通常會怕穿白大褂的人,就是因為這種人曾經給他打過針,使他有了「切膚之痛」的體驗。

同樣的道理,如果寶寶正獨自玩得開心,忽然被一個自認為是熟人的「陌生人」親密的抱起來,也會被驚到,從而更加怕生。

因此,當寶寶第一次和陌生人接觸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要強行讓寶寶接受。另外,還有要考慮到寶寶的記憶力,但凡不是天天見面或者有足夠刺激量的熟人,對於寶寶來講,都是陌生人哦!

2、平時在家裡時間長,接觸人少的孩子,比喜歡在戶外,接觸人多的更容易怕生;

3、內斂、文靜的乖乖寶比活潑好動的「淘寶」更容易怕生;

4、父母特別嚴厲,寶寶更容易怕生。

圖片源自網絡

【有效的幫助寶寶走過怕生期】

1、常帶寶寶出去走走

「見多識廣」一點兒也不假。見識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不會怕生。

所以,不妨多帶著寶寶外出走走轉轉。在家門口的公園裡,鼓勵寶寶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哪怕是你咿咿呀呀,我吭哧吭哧,相互不在一條線上也無所謂。

同時,在帶寶寶外出的時候,不忘多和寶寶聊聊天: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們會見到什麼,隨著季節發現了什麼的變化等等。

這些都在潛移默化中刺激孩子,勇敢的面對一切變數。

2、不強迫寶寶做不願做的事情

寶寶心中有所怕,並非壞事兒,但是強迫寶寶去克服怕生,就是錯誤的做法了。

寶寶明明已經拒絕了「陌生人」的懷抱,父母卻非要寶寶去和「陌生人」親熱,那麼寶寶只會更緊張,以後看見「陌生人」更想要躲在爸爸媽媽身後了。

所以不妨緩一緩時間,媽媽可以抱著寶寶和「陌生人」玩,也可以任由寶寶自己決定。只有有了足夠的安全感,寶寶才會放下戒備,融入到陌生的環境,接受「陌生人」的善意。

3、不要把寶寶的拒絕當做好玩的事兒

有時候當寶寶因為懼怕而大哭的時候,卻換來父母自以為好玩兒的哈哈大笑。

這時寶寶可是認真地哦!他發現自己的恐懼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從而滋生挫敗感,也會對「陌生人」更加拒絕。因為那是他痛苦的根源。

所以,當寶寶出現怕生的時候,父母要理解他的情緒,接納他的情緒,溫和的認可他,而不是哈哈大笑。

圖片源自網絡

總之,怕生是寶寶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但是父母不能置之不理,任由他怕生下去。因為怕生會使孩子失去一些鍛鍊人際交往能力的機會,如果在以後成長的過程中這種交往能力得不到補償,就會大大影響到成年後的社會交往和協作能力,必然會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

所以,父母要及時給予寶寶正確的幫助,不焦慮、不強迫,用接納、包容和共情的力量,自然而然的讓寶寶度過這段時期,儘快走出怕生的情緒。

相關焦點

  • 三大原因讓寶寶內向、害怕生人,家長要正確引導,別置之不理
    說起來也奇怪,樂樂6個月之前一點兒都不怕生,看見陌生人就一直盯著看,有人逗他他還會報以微笑。到7個月時,樂樂仿佛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怕生的寶寶,除了父母外誰抱他都不一樣,見到陌生人就會迴避、躲藏,甚至大聲哭鬧。樂樂媽剛開始還以為寶寶是被嚇著了,可其它行為也沒有出現異常啊!
  • 4種氣質特徵寶寶怕生是天生,運動型心智訓練,寶寶不怕生
    在了解了氣質會對寶寶面對陌生人的反應有明顯影響之後有不少父母就會想要知道常見的氣質類型有哪些,因為在父母了解了寶寶的氣質類型之後就可以明白寶寶和陌生人相處的時候是否會出現怕生的情況。 通常來說我們容易遇到的寶寶氣質類型有難養型、易養型、中間型、啟動緩慢型這四種,而大部分怕生的孩子都是屬於啟動緩慢型的。
  • 寶寶膽小、怕生見人就躲,父母不妨看以下幾點,讓寶寶勇敢走出來
    隨著春節將近,家裡來訪的客人也越來越多了,可是最近出現小傢伙見人就跑,特別怕生,甚至都不敢和別的小朋友玩耍,玩耍也需要陪同,於是就一直黏著父母。對此,家長表示又著急又鬱悶,該如何讓寶寶克服害羞膽小呢?新手爸媽來看看吧!
  • 寶寶「怕生」也有規律?3歲前別說人家是膽小鬼,5種策略助社交
    父母陪著女兒在旁邊的一間母嬰室等候,女兒漸漸平息下來,小周也有些後悔和心疼,她更憂慮的是,女兒如此膽小,以後可怎麼辦啊?專家:寶寶怕生是社會性發展的表現專家指出,孩子怕生是其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它是寶寶感知能力、辨別記憶能力、情緒發展能力以及人際關係獲得能力的綜合體現。
  • 《包寶寶》:從孩子出生到成長,4個階段解析父母的「分離焦慮」
    溫暖、有趣的相處和愛護中,隱藏的是媽媽對孩子自私的控制,而最後包寶寶要長大離開媽媽的時候,媽媽傷心欲絕的片段更是包含著&34;的辛酸。接下來,我們就以奧斯卡動畫短片《包寶寶》為例,從4個階段解析父母的&34;。
  • 孩子突然開始怕生,媽媽不要急著責怪,自己先做好這三步
    如果看到一個陌生人,或者是鄰居親戚在家裡,和媽媽打招呼時,鄰居可能會俯身看看孩子。簡單聊過幾句話之後,孩子開始喃喃自語,然後哭泣著,怎麼都哄不好。但是只要媽媽遠離那個人,孩子立馬停止哭泣。或許還遇到過這種情況,當您外出與寶寶玩耍時,寶寶累了,需要擁抱,媽媽會把寶寶抱在身上。
  • 孩子出門總怕生?家長試試這3個方法,幫助孩子往開朗型方向成長
    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對外界環境和人的認知有限,怕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這是一種正常的發育過程,大部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如果孩子五六歲了,還是怕生的話,家長就需要注意了,了解這種行為的原因並及時加以合理的引導,防止孩子長大後出現社交困難,家長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幫助孩子往「開朗型」方向成長。
  • 有問必答|怕生?內向?別嚇到高敏感寶寶
    很多父母總是希望孩子活潑外向遇到孩子怕生時就會不自覺產生「壓迫」行為其實對於高敏感寶寶我們最重要的是先保護好他們的內向再加以引導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看我們菲菲老師怎麼說吧——深圳日託愛多紛 精英父母課堂·Q&AQ:「菲菲園長,晚上好最近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想向您請教:我小孩滿24個月了,但是他仍舊比較怕生,會害怕陌生人。
  • 孩子怕生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五招,孩子再也不會怕生
    現實生活中,孩子怕生這種情況挺多的,我們該如何解決這種怕生的問題?這一集我就給打大分析一下怕生的原因和解決的對策。這個時候有的家長覺得面子上掛不住,就忍不住開始責備孩子:你怎麼這麼膽小啊、怎麼這麼沒禮貌啊,小朋友要有禮貌,男孩子膽子要大一點,經常強迫孩子打招呼。上面這些現象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怕生。怕生是孩子在5個月之後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5個月之前孩子看見陌生人是不會出現這種害怕的現象,所以家長不要過於擔心!
  • 疫情過後,寶寶更怕生了怎麼辦?|嬰幼兒社交情緒的發展與促進
    「解封」後第一次出門的寶寶顯得對陌生環境更加的謹慎和驚恐,除了熟悉的照護者,對陌生人的懼怕愈加明顯,這可怎麼辦呢?其實,怕生是兒童社交情緒發育的一個正常階段,通常在7~10月齡時會尤其明顯,這種反應可能持續幾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直到寶寶18~24個月。
  • 健身必經的幾個階段,快看看你距離健身達人還差哪些階段?
    鍛鍊過程中,有些人因為沒辦法堅持而放棄,也有人因為自己沒看到具體效果而沮喪灰心,其實不管增肌或者減脂,健身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緩慢進步的過程。一起來看看健身必經的10個階段,你處於哪一階段? 2 撒錢階段 既然要健身,那就趕緊找一個離家近的健身房,大手筆去辦張卡,想想關乎健康與顏值,多少錢都很值得。然後壓縮衣、運動鞋、健身手套、助力帶,護腰護膝等裝備也一個不能少,一頓忙活下來,發現一個月的工資沒有了。
  • 你的孩子也怕生嗎?讓孩子融入群體前,父母需了解3件事
    最近正值幼兒園開學季,許多孩子將第一次離開父母,融入群體生活。你是否發現孩子面對新環境、面對人群,總是猶豫不安,回家哭喊不想上學?出現以上狀況的話,孩子有可能是怕生性格!遇上這些狀況,父母該如何處理?
  • 最「走心」的新年禮物,給寶寶一份「驚喜」,父母這樣做才高級!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儀式感的存在,是它讓某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小王子》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父母都不希望錯過快到新年,每個父母都希望送給孩子全天下最好的禮物,想盡辦法給孩子最好的東西,買限量的物質產品,去最開心的樂園,吃最好吃的美味,滿足孩子的每個心願。其實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應該是讓孩子在禮物中真正的獲得成長!給寶寶一份驚喜,適合最重要!
  • 孩子怕生人怎麼解決
    孩子怕生人怎麼解決2020-12-03 18:02:09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從對一切充滿未知的恐懼,到慢慢適應各種環境。@視覺中國  每個孩子都喜歡被關注,家長要多花些時間和孩子進行面對面地交流。
  • 孩子怕生並非害羞?或者考慮「陌生人焦慮症」
    父母用心去養育一個孩子,並非單純地給孩子提供優質的生活條件,更多還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有些孩子面對陌生人總是保持距離,害怕去接觸甚至直接躲在父母背後,完全不喜歡這種陌生的社交模式,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才表現出比較舒心。
  • 寶寶喜歡「吃手指」,雖然是小行為卻暗藏了大問題,父母可別忽略了
    這時他們會通過嘴巴去感受世界,所以父母經常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把手塞在嘴裡,或者是玩玩具的時候突然把玩具放進嘴裡咬一口。 這些都代表著他們進入了口欲期,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明顯標誌。
  • 為什麼寶寶見到某個人就大哭不止?並非受到驚嚇,父母要正確安撫
    案例莉莉是一個1歲寶寶的媽媽,最近天氣炎熱,莉莉總是喜歡帶著寶寶去樓下乘涼。樓下有一個涼亭,鄰居們都喜歡在裡面聊天,莉莉自然也就加入到了聊天的大軍中。老人們見到小寶寶們可愛,自然是喜歡上前去逗一逗。孩子們倒也配合,被老人麼一逗,也是開心地「咯咯」笑起來。
  • 寶寶的成長都需要些什麼?如何幫助寶寶發揮潛能?父母要清楚
    我們需要幫助兒童有個好的發展,從而給孩子一個更好好的開始。研究證實了我們一直以來所知道的:愛、關注和基本的照顧是寶寶所需要和想要的。為了幫助你的寶寶充分發揮他的潛力,以下簡單這些內容父母應該了解。給你的寶寶以愛和關注科學證據表明,在生命的最初幾年,愛、關注和情感對孩子的身體、精神和情感的成長有直接的影響。專家說,愛和撫摸也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那父母如何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你可以經常擁抱、撫摸、微笑、鼓勵、傾聽和小傢伙一起玩耍。
  • 孩子靦腆怕生,經常陷入社交風暴,父母應該如何解救孩子呢?
    現在有很多父母開始抱怨,為什麼孩子這麼靦腆呢?而且在班級裡也不合群。的確我們在生活中會發現很多小孩都是那種特別靦腆,容易害羞,又怕生。他們不敢主動和別人說話,看上去又膽小又軟弱,怪不得父母為他們感到擔憂,這樣的孩子的確該鍛鍊鍛鍊了。
  • 做寶寶睡眠的守護者,有了環保又舒適的床墊,可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的健康成長牽動著每個做父母的心,為寶寶布置一間溫馨舒適的房間,讓他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父母們每天忙碌著上班工作,固然沒有多餘的時間呆在自己的房間裡,而寶寶完全不一樣,大多數時間他都會在自己的房間裡玩耍學習,因此寶寶房間的設施與物品擺會顯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