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空間順利完成鯨系列Whale365固體火箭發動機地面常溫試車

2020-12-22 零壹空間站

2020年12月,零壹空間自主研發的Whale365固體火箭發動機地面常溫試車取得圓滿成功,發動機工作結束後結構完整,滿足使用要求,有力證明零壹空間中大型雙基推進劑發動機的自主研發能力,為後續的研發和產品交付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Whale365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視頻)

Whale365屬於零壹空間鯨系列火箭固體發動機,發動機總長超過1m,總衝超過150 kN.s,可應用於中大型無人機的零長起飛。

(Whale365發動機工作圖)

「Whale365為中大型雙基推進劑發動機,目前中大型雙基推進劑發動機在國內較為少見,一般直徑都是在200mm以下。」 項目負責人介紹道,「該發動機的特點為高性價比、高可靠。」

據了解,Whale365發動機的客戶為某科研單位,項目合同籤訂到交付只有5個月,周期較為緊張。經過研發團隊綜合考慮,從技術方案、供應鏈和進度安排上統籌優化,在保證產品效能的前提下,以最短的周期提供了高性價比、高可靠的技術方案和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期待。

(發動機現場試驗圖)

在發動機試車後,研發人員對產品進行了再次檢查,確認發動機工作結束後結構完整,發動機結構經受地面試驗驗證,滿足使用要求,技術狀態良好。

該Whale365固體火箭發動機後續將進行小批試製,並進行高低溫性能摸底,並預計近期將進行飛行試驗

西安●零壹動力

(西安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

在西安市灃東新城的大力支持下,西安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於2018年10月成立。公司專注於空天動力系統創新研發,致力於為航空航天飛行器提供高性價比、高可靠性的動力系統產品及服務,將打造成為西北地區研發中心、航天動力系統研發及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我國首個民營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發及生產製造基地。

截至目前團隊近50人,科研人員佔職工總數46.15%。航空航天動力系統所需各專業力量齊備,其中具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員工佔比超過70%,成功打造了一支複合型動力系統研發、運營和質量管理團隊。目前,動力公司擁有Whale鯨系列中大型固體發動機和Shark鮫系列小微型固體發動機兩大產品系列。

Whale鯨系列

該系列為中大型固體火箭發動機,可為大中型火箭、航空航天飛行器、地面試驗平臺提供穩定可靠的助推動力。目前公司已形成多型號、多系列的產品網,能夠覆蓋各類大中型火箭平臺的使用需求。

(Whale鯨系列中大型固體發動機概念圖)

Shark鮫系列

該系列為小微型固體火箭發動機,具有高性價比、高可靠度的特點,可以滿足不同飛行裝置的推力需求。應用範圍包括無人靶機助推發動機、小中型彈藥助推的動力系統,同時也可以大量應用於民用領域,包括人工增雨彈、消防滅火彈等。

(Shark鮫系列小微型固體發動機概念圖)

零壹空間專注於智能、快響運載火箭研製,注重火箭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技術布局,狠抓火箭底層技術,已實現從火箭總體設計到發動機、電子等核心分系統和關鍵技術的獨立研發和自主可控。其中,公司自研火箭即將完成第四次發射,自研發動機已累計完成上百次點火試車,自研電子產品已完成多次飛行試驗並交付客戶,具有紮實的工程技術積累,多項產品性能參數均超過現有同類產品,且已完成批生產能力建設。

相關焦點

  • 民營火箭融資秘密:火箭發射價格或降至3.5萬以下,有公司靠概念圈錢
    其最新融資消息停留在2017年3月,為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最新項目進度則是停留在2019年8月10日,宣布完成了第三次可回收火箭試驗。還有曾與藍箭航天並列為一線火箭公司的零壹空間,2018年8月,零壹空間宣布完成B輪融資,當時累計融資金額達8億元,今年9月,零壹空間宣布再次完成股權融資,新增正軒投資等四家機構,但官網顯示,其目前融資累計金額仍為8億元。
  • 中國最大推力火箭發動機試車,推力可達260噸
    文唏兮 近年來,中國航天發展迎著巨大壓力不斷傳來好消息,甚至可以說是達到了井噴期,前段時間,中國嫦娥五號首次月球採樣並帶回的任務順利完成,並成功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如今,中國航天再次傳來了好消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3.2米3段大型固體民用航天火箭助推發動機第一次地面試車順利完成。
  • 天兵科技30噸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創全球HCP液體發動機推力之最
    近日,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兵科技)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30噸推力HCP火箭發動機天火三號(TH-3)全系統熱試車取得圓滿成功。12月以來,TH-3發動機共進行了6次穩態程序的考核,發動機啟動、關機平穩,穩態工作參數正常,發動機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了設計要求,全面通過熱試車考核。
  • 這款「重慶造」新型智能火箭姿控動力系統試驗成功
    12月15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兩江新區企業零壹空間獲悉,該公司近日順利完成新型智能火箭姿控動力系統鑑定量級力學環境試驗與整機熱試車試驗。零壹空間姿控動力系統先後通過了低頻衝擊、正弦掃描、隨機振動和高頻衝擊四項鑑定量級力學環境試驗項目。所有試驗均順利完成,試驗後產品外觀沒有損傷,試驗數據正常。這意味著,該姿控動力系統的力學環境適應性良好,響應速度快,預包裝方案的可行性高,能夠適應新型智能火箭全壽命周期力學環境條件。
  • 為智能火箭「上天」護航 零壹空間新型智能火箭姿控動力系統試驗...
    零壹空間姿控動力系統進行振動試驗。零壹空間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5日14時39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近期,兩江新區入駐企業零壹空間順利完成新型智能火箭姿控動力系統鑑定量級力學環境試驗與整機熱試車試驗。
  • 星河動力固體運載火箭上面級姿軌控動力系統全系統熱試車成功
    上面級姿軌控動力系統全系統熱試車澎湃新聞從民營航天企業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河動力」)獲悉,其「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先進上面級姿軌控動力系統全系統熱試車日前取得成功,累計工作時間約900秒,系統有效總運行時間超800秒。
  • 單次熱試車3000秒!朱雀二號火箭完成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
    其二級遊機「天鵲」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TQ-11)完成了單次時長達3000秒的熱試車考核,達到了國內泵壓式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單次試車時間最高紀錄,發動機各項技術指標滿足火箭總體要求。試車首次考核了過冷推進劑加注和試車工作狀態,試車的圓滿成功,標誌著TQ-11發動機成為國內首臺完成推進劑過冷試車考核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藍箭航天成為國內唯一掌握了推進劑過冷技術並具備發動機過冷試車能力的民營航天企業,發動機多項指標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官方曝光中國火箭發動機一大堆猛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今天刊文,詳細介紹了旗下運載火箭發動機取得的一系列新進展,以及未來規劃。  首先是液體火箭發動機方面, 1月8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順利完成了一次型號可靠性試車 ,進一步驗證了大推力氫氧發動機的能力, 後續將負責執行空間站任務,核心艙今年春天率先發射。
  • 朱雀二號火箭完成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性驗證
    7月14日,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民營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朱雀二號完成了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性驗證,其二級遊機「天鵲」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TQ-11)完成了單次時長達3000秒的熱試車考核。藍箭航天供圖單次3000秒 朱雀二號火箭完成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性驗證中新網北京7月15日電 (郭超凱)7月14日,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民營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朱雀二號完成了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性驗證。
  • 專注智能小型運載火箭研製的零壹空間獲新投資
    9月10日訊,重慶零壹空間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近期獲正軒投資、匯瑾資本、兩江資本、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等機構投資。官網顯示,零壹空間成立至今,已累計完成四輪融資,總金額接近8億元。  9月3日,零壹空間投資人發生變更,新增正軒投資等四家機構(見下圖)。
  • 航天科技四院固體動力助推中國首星遨遊天空
    記者從航天科技四院了解到,該院研製生產的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第三級固體發動機,為「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965年,中國科學院受國防科委的委託,召開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論證會議,決定研製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所用的「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第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由四院承擔。
  • 載人登月發動機告捷!長程點火試車圓滿成功,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試車 據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消息,近日我國首款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YF-100K完成500秒長程試車,該型發動機將配型我國新一代重型載人火箭芯一級與芯二級動力
  • 智能火箭發射!將搭載這款「重慶造」移動測發控方艙
    零壹空間下一次火箭發射任務不僅具備智能化、快速響應發射能力,還大膽採用許多新技術。11月25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零壹空間獲悉,該公司順利完成智能火箭移動測發控方艙驗收工作。該方艙作為連接箭上系統設備的可移動式操作平臺,主要用於裝載前置地面測發控設備,可滿足火箭前端測發控需求,實現火箭快速響應發射。據了解,測發控系統是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實現運載火箭在分系統、全箭綜合測試及發射場飛行整體測試,最終輸出點火發射指令。
  • 00後大學生在家發射火箭,從發動機到軟體全部自製
    「這裡是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某個地方的一片野地火箭發射現場,目前一切正常。」「火箭發射任務完成,下落。」「降落傘釋放。」最終,火箭順利著陸,並成功回收,任務圓滿完成!這不是哪一次備受矚目的火箭發射,甚至不是一次正規的火箭試驗,但卻在社交網絡引起了巨大關注。
  • 馬斯克的載人火箭都上天了,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到哪一步了?
    5月17日,零壹空間自主研發的「重慶兩江之星」發射成功。4月5日,星際榮耀發射名為「雙曲線一號S」的火箭。更早些時間,藍箭航天成功點火10噸級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下稱「液發」),公司自稱成為繼Space X和Blue Origin之後全球第三家自主掌握液發技術的民營航天公司。
  • YF100K火箭發動機,登月的希望
    火箭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舞臺就有多大,發動機作為航天火箭的核心,對火箭運載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我國對發動機的投入不夠,加上基礎工業薄弱,導致航天發動機領域突破緩慢。其中最耀眼的是,渦輪泵技術和多次試車技術,前者產生的最高壓強能夠把上海浦江的水,打到5000米的青藏高原,後者,為火箭重複使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未來YF100K將先後用於我國新一代載人火箭(俗稱921),未來重複使用火箭大概率也會使用該型發動機。是我國成為航天強國的關鍵一環。
  • 民營火箭夾縫求生:技術及市場份額落後國家隊,做液體火箭是唯一出路
    好運是這裡的回頭客,最近傳出喜訊的,是同在該樓的星際榮耀,這家民營火箭公司,於今年八月獲得近12億元B輪融資。隨後,在兩公裡外的藍箭航天,完成了C輪12億融資人民幣;兩天後,零壹空間也宣布了融資消息。在2020年這種經濟環境下,民營火箭行業能獲得如此密集的大規模融資,多少讓人意外。上次這個行業如此密集的融資,還是兩年前。春天來了嗎?
  • 重慶兩江之星9月再發射 民營火箭將首亮相國家發射場
    重慶日報供圖  昨日,重慶晨報記者從零壹空間獲悉,其自主研發的第二枚商用亞軌道火箭——OS-X1火箭暨「重慶兩江之星」將於9月初發射。目前火箭試驗隊已進入發射場,零壹團隊正在緊張進行火箭發射前最後的總裝和測試工作。據了解,此次發射任務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這也是民營火箭在國家發射場的首秀。
  • 長徵十一號火箭9次發射全部取得圓滿成功
    5月30日4時13分,由航天科技四院提供四級固體發動機的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新技術試驗衛星H星送入預定軌道,「一箭雙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該型火箭2020年執行的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發動機經過筒箭組合進行長途運輸,同時由於發射載荷變化,發動機經受住了更為嚴苛的環境考驗。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充分體現了固體動力系統極強的任務適應性和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