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裡以現代水墨寫意人物畫著稱,品他這幅畫風清奇的《和諧頌》

2020-12-22 蔓蔓說文化

《和諧頌》是鄭軍裡為其所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所創作的結題成果,是一幅表現少數民族人物群體歡慶場面的丈二匹大尺幅作品。他將和諧的筆墨、和諧的色彩、和諧的人物形象統一在一個時光流美的節奏裡,高度濃縮和概括了廣西少數民族群眾生命的歡樂之美,他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視覺感官上的美,更是在歡歌樂舞中共同體味我們所處的這個偉大的時代之美。

鄭軍裡 網絡圖片

這幅作品是鄭軍裡的精品力作,代表了他近期人物畫創作新的高度和水平,同時也可以說是代表了廣西人物畫創作的高度和水準。《和諧頌》屬於一幅符合時代主旋律要求的主題性人物畫創作,其藝術性圍繞「和諧」這一主題展開,作者的藝術處理非常具有特色,像一首交響樂的演奏,和諧共鳴。

《和諧》450x210cm 2018年 鄭軍裡

鄭軍裡的繪畫觀念是追求現代意識的,他認為當代中國畫的創造是離不開藝術現代意識的理解和認識的。他認為:「特別是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人們需要多層次、多元化、多風格的藝術作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滿足那些清冷、孤傲、輕描淡寫的文人畫作品,逐步轉向一些節奏快、形式感強烈、簡單明了、單純的作品。」

鄭軍裡 《笙聲不息》 228x114cm紙本201

他那個年代的人都對傳統下過功夫,也感受過八五思潮的衝擊。水天中說:「鄭軍裡是在20世紀85藝術思潮後,一直活躍在中國畫壇屈指可數、有較大影響的當代水墨寫意人物畫家。」

鄭軍裡畫作 網絡圖片

這種藝術思潮的衝擊,對於鄭軍裡這樣具有紮實傳統筆墨功底的畫家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他在反思中更加堅定中國畫的傳統,同時開闊視野,兼容並蓄。加上他自己的素養和個性,形成自己清新脫俗,風格典雅而具文心萬象的獨特畫風。

鄭軍裡畫作 網絡圖片

綜合地看,鄭軍裡的《和諧頌》的藝術創新精神是強烈的、系統的、內涵化的、全方位的,提煉出了至為鮮明的個性化代表人物群體形象。以強烈的精神氣象統攝畫面,筆墨節奏清晰,音樂律動感強,具有時代性特徵。

鄭軍裡 《夫妻農閒》28x30cm

並且虛實有度而多變化,畫面構圖大疏大密,渾然天成,情趣盎然,滲透著田園詩意,又融合山歌大舞,像壯美的靈魂交響。以浪漫主義色彩和現實主義形象完美結合,把火熱的生活場景充分展現,生動感人且富有激情。精美中寓純粹純真,精彩中飽含生活滄桑。他把學習傳統和深入生活作為自己藝術的兩個創作源泉,充盈滋養著他內心的藝術世界,所以他的藝術之水從不乾涸,總有源頭活水來。

相關焦點

  • 「藝術中國」——蔣為民先生水墨人物畫
    由是蔣為民於剛健篤實中,以精研覃思《書經序》的思維做著這個以水墨人物畫為主打樣式的傳統、傳承、傳薪之工程。他以廢紙三千並精神飛動之積稿,為我們樹立了榜樣。總攬全貌,可得他的人物畫最具厚積薄發與現代筆墨之功、之品,遂成中國人物畫的當代傳承者與領軍人物之一。
  • 石恪《二祖調心圖》,狂草的筆法粗筆畫出,開寫意人物畫先河
    導語:石恪的「寫意簡筆人物畫」,突破了精工細作的院體畫風,筆墨粗獷而刻畫人物神態生動……寫意作為中國畫的美學審美核心是在北宋時期直接被提出來的,如歐陽修提出「畫意不畫形」,蘇軾提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 水墨寫意畫家王東瑞26日來保辦個人畫展
    河北新聞網訊(馬晨輝)據悉,中國「70後水墨寫意畫家代表人物」王東瑞,將於2020年12月26日,在保定上谷美術館舉辦為期一周的「人間水墨」個人畫展,屆時還將召集多位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共話「人間水墨」。
  • 心向樸素 立足現實—王珂水墨人物畫近十二年小結
    就藝術而言,他以嚴謹的造型與精美筆墨的兼容建立起來的水墨人物畫的語言文本,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然、自由而遊刃有餘的高度,改變了「徐蔣體系」陷入的一種傳統與現代兩難的歷史境遇,無意中已躋身於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畫家之列。即便如此,今非昔比的王珂仍然是那樣的虛懷若谷、淡定自若、寵辱不驚,心無旁騖地置身於水墨人物畫的探究之中,宵衣旰食,勤勉有加,佳作不斷。
  • 湯文選的水墨老虎世界(附湯文選水墨老虎30圖)
    草澤伏虎湯文選的水墨老虎世界文/肇正縱觀中國畫的千年發展史,在水墨寫意動物畫領域,齊白石、徐悲鴻、潘天壽、李苦禪、湯文選、黃胄等一批近現代藝術家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此身應共山林老湯文選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現實主義的人物畫名世,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在現實主義人物畫上取得突破的藝術家。邵大箴先生在《湯文選全集》序言中評價說:「湯文選的繪畫是中國現代繪畫史中的光輝篇章,他是現代畫壇開時代新風的先驅。」1957年,《美術》雜誌第1期發表了湯文選創作的國畫《虎口救小孩》和他談這幅作品創作體會的文章,這幅畫中的虎是工筆畫。
  • 素以為絢——當代水墨工筆人物畫的色彩呈現
    >的歷史發展 工筆畫的歷史悠久,戰國時期出現第一幅人物帛畫《人物御龍圖》。任何事物在發展到頂峰時,勢必會走向相反的方向,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當代水墨工筆人物畫是宋代水墨工筆形態的一種復興,它的產生有著深刻的哲學根源。同時,東西方繪畫藝術的相互融合與借鑑,為水墨工筆人物畫形態的多元發展拓寬了發展空間。
  • 當代水墨|楊聲人物畫:靜氣、古雅、趣味!
    楊聲在探索水墨人物的過程中,以較為雜實的人物造型語言和優秀的人物基本功,傳達他對傳統寫意繪畫的理解和對當代文化的體驗。我們都知道這是傳統中國繪畫中很重要的一些審美品質,但表現題材上我更注重的是當代社會的真實狀態,以及自己作為社會個體的生存感受,採用的藝術手法卻又是主觀的、意向的、象徵性的。我認為這些特質是與傳統精神相符的。事實上我們正是從傳統中每個階段藝術家的作品裡讀出了屬於那個特定時代的社會風氣、政治背景、審美氣象及個人情懷,而這不也正是藝術創作中「當代性」的具體體現嗎?
  • 方增先談怎樣畫水墨人物畫——系列之敷色
    出版於1973年5月的方增先先生的《怎樣畫水墨人物畫》一書,曾對中國水墨人物畫的發展起著指導性作用,當年學中國畫的年輕人幾乎人手一本。時光流逝,經典永恆,今天我們重讀舊文,或許會有新的感受與體會。本號每周推出「方增先先生談怎樣畫水墨人物畫」專欄,歡迎持續關注。
  • 水墨畫中的老虎世界——湯文選先生水墨老虎作品賞析
    「水墨寫意」是一種過程,是生命的全過程,就像把一粒種子埋在地裡。埋了很多種子,但生不出芽,如同不是所有的人畫畫都能有所成就。這就是生命,它具備生命的所有成分,而水墨寫意這個過程,它又在濃縮得很短的時間內一揮而就,作者所有的因素、所有的修養、所有的偶然性都在這裡面,都有可能發生。
  • 上海美院|賀蘭山:《水墨人物畫的教學與創作》
    在他的畫裡,看到乾乾淨淨的內心世界,沒被汙染的理想淨土。他筆下人物是他心靈的投影,做到我筆畫我心。蘭山是一個沒被社會異化也沒被藝術異化的人,他以自有的文化感悟為基點,以自己理解的世界作著自己的闡釋,一個不自覺接近真性的學者型畫家。欣閱蘭山的教材《水墨人物畫的教學與創作》,願他的藝術與教學更上層樓。
  • 黃胄丨現當代水墨人物畫壇獨樹一幟的創新性繪畫大師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他開創了"在生活中起草稿"的人物畫新範式,以"寫生——速寫——創作"的範式,闖出了一條新時代人物畫的獨特道路。20世紀80年代,黃胄以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作為"創作基地",通過強化速寫語言的表現性,創造性地解決了中國畫寫實與寫意的關係;通過營造情韻交織的氛圍使造型與筆墨有機互動、彼此生發,在寫實人物畫史上開創了以生活的強烈感受為引導、集時代之氣的寫意精神。
  • 吳冠中畫作賞析——水彩與水墨的融合
    拉薩不比江南水鄉紹興具有明顯的中國傳統藝術韻味,但是,墨色的摻入使得以拉薩為主題的《拉薩節日》水彩作品顯示出了水墨畫的意境。《姑嫂》和《兩個藏民》是水彩人物畫向水墨畫借鑑的代表性作品。這兩幅畫在畫面的用色、構圖、筆法等方面大量借鑑了中國水墨畫在創作人物畫的時候所運用的技法,同時,我們還可以在這兩幅畫中看到水墨寫意山水畫和寫意花鳥畫的影子。
  • 筆落形至,逸然成趣——品評著名畫家、教育家韓瑋寫意花鳥畫的創作...
    但始終未見到他的人物畫創作作品,後來與朋友說起,才知道他是位花鳥畫家,而且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寫意花鳥畫家。相識之後,才知道他不僅是一位畫家,更是一位教育家、一位學者,可謂著作等身。僅就基礎教學成就而言,1996年以後遍布全國各地的人物速寫與人物線描寫生作品集,至今印數已高達100多萬冊。
  • 西方繪畫色彩觀與圖式元素在中國寫實水墨人物畫中的應用有哪些?
    畫面人物的膚色不再局限於使用純赭石色,而是更多的使用調和過的更接近皮膚真實色彩的顏色,面部往往多種色彩並用,有時甚至會添加冷色,以協調色彩關係,這是由於吸收了西方現代色彩觀的營養,甚至是受印象派色彩表現啟發的結果。
  • 「牛道嘉——蔣志鑫寫意水墨作品展」開幕
    小時候放牛,長大後畫牛,從黃牛到犛牛,再到可可西裡的野犛牛,這一畫就是半個世紀。在牛年來臨之際,「牛道嘉——蔣志鑫寫意水墨作品展」於2021年1月5日在琉璃廠西街人美學院派開幕,展出了蔣志鑫30餘件寫意水墨近作。  在展覽現場,七旬的蔣志鑫鬚髮銀白卻精神矍鑠,他向記者介紹,這批作品是他近期創作的,展示了牛原始的野性與壯美。
  • 《朱光榮和他的水墨諧趣畫》
    青年時熱衷於國畫、年畫、連環畫的創作,曾發表、出版過千餘幅作品。後與漫畫結緣,並創作了大量的漫畫作品,在省內外報刊上發表500多幅,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和全國漫畫大展。 為了實現漫畫界提出的「讓漫畫登上大雅之堂」的願望,近十幾年來他悉心探討用國畫結合漫畫的技法來揮灑幽默,習慣上叫水墨漫畫,也稱諧趣人物畫。
  • 新版語文教材裡,他畫了110幅插畫 這個溫州人用寫意水墨配古詩詞
    黃國想說,對於教材裡古詩詞的插畫,最大的難度是傳統中國畫著墨很濃,比較粗獷,可能會讓孩子們比較難以接受,「所以我最後選擇用小寫意的手法與中國傳統水墨浪漫主義的風格相結合的辦法。」  事實上,舊教材已經使用了10多年。「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審美觀念都會有些變化的。所以,插畫的風格也要適應變化。」黃國想說,在作畫之前,他把兒子以前用的小學語文課本都拿來對比研究。
  • 十幅明代精品,這才是人物畫的典範!
    如今觀看全國美術作品展的作品,除了存在拷貝照片的山水畫,中國畫人物仍然是山寨照片的工筆為主流,傳統的寫意精神繼續缺失。 人物畫創作的困惑不僅是丟失寫意精神,也是對中國人自有審美體系的迷失。我們需要正本清源,需要繼續關注那些依舊閃光的傳統。
  • 方增先談水墨人物畫——大膽落筆,細心收拾之臨摹
    它要求一幅字或一幅畫中,筆與筆之間,都必須氣脈相連,連綿不斷。只有在氣脈通順中,才能包含有筆墨的韻律感。這也許因為中國畫要求的筆墨,在組織對比、和諧等等矛盾統一中,必須有相當嚴密而又自然的有機聯繫之故。所謂一氣呵成不是要求作畫時一筆到底,中間不能少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