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如何寫讀後感
習作目標:
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習作,要求選擇讀過的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寫一篇讀後感。
習作注意要點
1.選準角度。習作前,我們要確定從哪個角度來寫,是講述自己讀過的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感受,是敘述自己用從書中學到的道理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還是描述自己獨特的讀書體會……一定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角度來寫。
2.選擇典型材料。書中的故事和人物有許多,我們一定要選擇感觸最深、最典型的材料來寫,注意詳略得當。
3.要有真情實感。習作完成後,我們要讀一讀,改一改,看看有沒有把自己的感情表達清楚,語句是否通順連貫,是不是結合文本和生活認知來談的感受。
讀後感的寫作方法及步驟:
第一步:要讀好原文
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同樣觀後感也是因「看」而引起的。「讀」和「看」是「感」的基礎。既然要「讀」和「看」就要弄清兩個方面:
(1)這篇文章、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2)這本書的作者寫這個故事的目的、意圖是什麼?(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只有弄懂了這兩個方面,才會有感而發了。
第二步:選準感動點
一篇文章、一本書,我們閱後可以列出許多的感動點,但在一篇文章、書中的讀後感中只能論述一個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因此,你要選擇你認為最重要的、角度最新的、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感受最深、寫起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動點。
第三步:選定題目
讀後感的題目一般有兩種:
(1)直接擬題:如
讀《……》有感 《……》讀後感 讀《….》後想到的 我讀《……》
(2)以感點為正題,以「——讀《….》有感」為副題。
第四步習作方法和基本格式:
讀後感的一般套路:引—介—議—聯—結
開頭:用一兩句話點明原文篇(片)名,說明感動點。即點明中心(主題)。「引」的部分。
中間:
(1) 介:簡介原文主要內容。注意:一定要則重寫與感動點有關的內容,以便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想。
(2) 議:用一兩句話,對原文加以議論,引出下文的「聯繫實際」
(3) 聯:具體聯繫你所了解的、聽到的、看到的社會實際或自己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與感動(受)點,進行對比、比較、聯想。這部分是讀(觀)後感的重點,一定要詳寫。
結尾:再次強調感動點,總結自己受到的啟發或教育。
自主練習
(打通讀寫,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方法)
請關愛動物
——讀《動物解放》有感
最近,我讀了英國作家彼得辛格的著作《動物解放》,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
《動物解放》寫了人類是怎樣給動物製造痛苦的,人類應當怎樣對待動物。書中揭露了當今人類為了自己的需要,殘酷地剝奪動物的生存權的暴行,其中工業化養殖和動物實驗,是造成大量動物痛苦的主要方式。
讀完這本書,我掩卷沉思:動物和人一樣擁有自由生存的權利,可是人類對動物實在太殘忍了!在我們身邊,這樣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比如,我經常在一些飯店的菜單上看見這個菜名——「美人腿」。當我得知「美人腿」就是青蛙腿的時候,心裡不由得一驚。青蛙是莊稼的守護神,一盤「美人腿」不知要殘害多少只青蛙呀!莊稼沒有了青蛙的守護,就會被害蟲侵害,糧食產量自然就會下降!人們終會自食其果呀!
但在我身邊也有一些關愛動物的人。王大伯經常收留一些流浪動物。去年冬天的一天,有一隻流浪貓蜷縮在路邊,身子被凍得瑟瑟發抖。王大伯看見了,連忙把它抱回了家。在王大伯的細心照料下,那隻貓長得胖嘟嘟的,還生下了四隻可愛的小貓咪呢!現在,王大伯家已經收養了十幾隻流浪動物,他細心地給它們餵食、洗澡、看病,無微不至。人們都親切地喊王大伯「愛心大使」。
生命不分貴賤,關愛動物,人人有責!解放動物,就是解放人類自己!我衷心希望每個人都成為關愛動物的「愛心大使」。
1.第一自然段起( )的作用。
A. 開門見山 B. 承上啟下
2.這篇讀後感中,第______自然段引述了《動物解放》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3.本文作者通過舉什麼例子來表明人類對動物的殘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自然段與第三自然段的內容有什麼不同?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後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
A.點明主旨 B.承上啟下
7.分析方法
以上兩篇文章都是讀後感,都首先簡單介紹了______________,然後聯繫生活實際寫出________,略寫了________,詳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 2.二
3.本文作者通過舉飯店菜單上的菜名「美人腿」的例子來表明人類對動物的殘害。
4.第四自然段寫了王大伯常收留一些流浪動物。
5.第四自然段舉的是正面例子,而第三自然段舉的是反面例子,這樣正反相結合,使文章更有說服力。
6.A
7.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主要內容 自己的感受 文章或書的內容 自己的感受
兩篇範文
範文一:
《狼王夢》帶給我的啟示
我讀過很多的書,書是我的老師,帶給我許許多多的啟示。(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一個周末,我被一道惱人的數學應用題困擾著,爸爸媽媽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根本無暇顧及我。我左思右想,就是找不到題目的突破口,最後「啪」的一下,把作業本扔了出去。聲音驚動了正在哄弟弟的媽媽,她走過來,幫我撿起作業本,又遞給我一本書說:「歇一會兒,看會兒書吧!」我一看,那正是我最喜歡的《狼王夢》。(交代事情的起因,為讀書獲得啟示做了鋪墊。)
《狼王夢》中,母狼紫嵐有一個夢想——把自己的後代培養成狼王。雖然屢屢失敗,但它從未放棄,始終堅持。
書中有一個部分最令我感動: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母狼一次一次失敗,最後為了狼孫的安全,它與一隻以前吃掉自己兒子的金雕同歸於盡了。「紫嵐明白,自己已身陷絕境……老雕終於受不了比它體重重兩倍的狼的糾纏,它耗盡體力,再也扇動不了一對沉重的翅膀,一頭向下栽去……」讀著這些文字,我的眼仿佛浮現出紫嵐那奮不顧身的身影,一個母親,在一次次痛失自己的子女後,還對自己的狼王夢矢志不渝,哪怕最後與老雕同歸於盡,失去寶貴的生命!母狼紫嵐為了自己的理想堅持不懈,而我竟被一道小小的數學題難住了,真是太不應該了。(截取《狼王夢》中精彩的片段,說明自己從中得到啟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想到這裡,我站起身,重新伏在桌前,繼續算了起來。半小時後,我終於把題解出來了!
書不僅教給我知識,還教我堅持不懈,我怎能不愛讀書呢?(結尾的反問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範文二:
不負宅家,不負春——第N次讀《西遊記》
正月十六的清晨,窗外陽光淡黃,嫵媚又溫柔,這是春姑娘的的氣息。
因為疫戰而得到超長帶薪春假的老公,把每日三餐做得妥妥的,還總能變著花樣配上小菜,白菜芥末雞、花生米醬鹹菜、薑絲脆藕片,年初五包了餃子,這幾天還蒸了兩次饅頭,米飯做得鬆軟正合適,就連喝茶也上了等級,不再用一直開著電加著熱的飲水機,而是用煤氣燒一壺水,當冒著大熱氣的水流叮咚咚衝到茶上,杯子裡瞬間變出了上等好茶,一小口一小口地品著熱茶,偶爾抬眼看看越來越明媚的春光,繼續低頭賞詩詞大會,聽肖戰與那英《千年一聲唱》,然後開始第N次讀《西遊記》。
「同生極樂國,盡報此一身」—— 《西遊記》原著的結尾語,吳承恩老先生用一部書表達著「此生為人,最是榮幸」的殷殷真言。
為仙實屬不易。豬八戒曾煞費苦心做到天蓬元帥,不可謂不風光英帥,可是一次言行不檢點,被如何處置的呢,原著第八回明確交代「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錘,貶下塵凡」,天蓬元帥雖留得性命卻只是豬一頭,若想為人重獲養身之處,必須牢牢抓住西天取經這個艱難無比的項目。
再說曾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捲簾大將沙僧,他相當於玉皇大帝的貼身保鏢,不可謂不被最高神仙寵信有加,原著中這樣描述「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故此這般苦惱。」被打了八百,還要每七日一次被飛劍穿刺百餘下,當觀世音說參加西天取經項目可以免除當下懲罰,並且還會有複本職的前程,老沙當然一百個地願意,只是那「複本職」的神仙生活真的好嗎?
再看唐僧,曾是如來佛祖的二弟子,名喚金蟬子,名望和功力自當高不可測,可他因為「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被貶到東土,從命懸一線的漂流兒開始了屬於他的極其艱難的為人之旅,嗷嗷待哺的奶孩兒時候就被定了一生的專業——做佛教徒,不是說奉獻於佛教這個專業不好,而是唐僧他有選擇專業的機會嗎?人是社會的人,當一個人與狼天天在一塊兒,就成了不懂人事的「狼孩兒」,當一個人自小開始整整18年都是在寺院裡,如何讓他在佛教之外的專業領域建樹豐實!
上天對一切過失的懲罰都是嚴酷的,對不服禮數的石猴以誅滅為快,對燒了殿上明珠的西海龍王敖閏之子打三百且不日誅殺,這些不是個案,是上天對神仙的總體要求,可見為仙實屬不易,神仙的長生不老永逍遙實是妄言。
相比之下,人類就溫情得多,我們講求命運共同體,我們只對病毒嚴加防控。當唐僧師徒歷經八十一難終於完成取經項目,頭上的緊箍咒沒有了,心中的追求實現了,「隨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狀態達成了,這正果恰合人中君子的信仰。好好為人,羨煞神仙。
好好為人,不負宅家,不負春。感謝祖國面對疫情的強力舉措,感謝一線抗疫工作者的英雄付出,感謝春光入窗來,讓我有閒情書寫。我願用文字為祖國祈福,為人類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