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國漫的發源地 中國動畫從上海起步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張熠

  昨天,為期五天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CCG EXPO 2020)如期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開幕,這是上海自5月恢復舉辦實體展會以來,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的首個大型展會。

  上午9時,記者跟隨第一批觀眾進入展館。疫後亮相的本次展會,各展位間的通道比往年寬許多,總展出面積近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250餘家,分動畫、漫畫、遊戲、文學、網際網路社區、周邊衍生品6大板塊,其中國產動漫相關企業佔比超6成。

  近年來,《魔道祖師》《全職高手》《吞噬星空》等一批國漫新作,隱隱勾勒出「國漫英雄宇宙」的雛形。此外,《羅小黑戰記》《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熱門國漫成為各大廠商爭搶開發的熱門IP;三槍、中華鉛筆等老字號相繼推出國漫「聯名款」,萬代南夢宮等海外頭部企業也爭相開拓國漫手辦,國漫國際化勢頭興起。

  「上海是國漫的發源地,中國動畫從上海起步。」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組委會負責人浦韻說,日漫、美漫雄踞市場的動漫產業格局正發生變化,國漫、國潮興起,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跨界。這也意味著國漫產業鏈進一步完善。

  國漫遇上年輕人

  點擊量破億作品中

  原創國漫超過九成

  透明展櫃前,梳著雙髻,身穿改良旗袍的「茈綾」手辦灰模(未上色的模型)吸引不少漫迷。這個誕生於2015年的女性動漫角色,是CCG EXPO的官方形象代言人,由日本插畫家、原畫師田中貴之設計,也是國內漫展首個動漫形象。

  「每年,田中貴之都會為『茈綾』重新設計一套帶有中國元素的造型,或是旗袍,或是傳統髮飾髮型,今年最新款是穿著漢服的形象。」組委會高級經理龔聞達介紹,這款在本屆CCG EXPO上首發的手辦灰模,是「茈綾」首度手辦化,用的是2015年最初的人物形象。展會第一天,他就遇到不少人詢價。「手辦將於明年7月正式售賣,在國漫愈加受關注的當下,漫迷們更喜歡具有中國元素的作品。」

  這是國漫崛起勢頭下的微縮景觀。《狐妖小紅娘》的粉絲夏雲說,現在逛漫展,主要奔著國漫來。「國漫通常都帶有傳統文化元素,展商在布展時會考慮文化元素的呈現。」她逛展時會穿上漢服或cosplay(角色扮演),「我們都期待國漫發展越來越好。」

  展會現場,騰訊視頻打造了一條跨越近一個世紀的「國漫時光長廊」,漫步長廊,兩側的海報呈現了一個濃縮的國漫史。長廊這端,1935年的《駱駝獻舞》拉開中國有聲動畫序幕,1941年萬氏兄弟攝製完成的《鐵扇公主》,則是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另一端,預計今年上線的《吞噬星空》《全職高手2》《鏡雙城》等國漫,意味著在新的時間節點上,依託網文IP誕生的國產動漫崛起。葉修、藍忘機、唐三、塗山蘇蘇等國漫主角,建構起類似於漫威的「國漫英雄宇宙」。

  「在上海美影廠的黃金時期,以《大鬧天宮》等為代表,『中國學派』以鮮明的民族風格著稱。」浦韻說,一年一度的CCG EXPO幾乎雲集了市面上的熱門國漫和廠商,也從側面見證了國漫在新時代的再度崛起。「如今的國漫,在上下遊產業鏈上進一步拓展與完善。國漫IP向潮玩、日用品等各行業滲透。」

  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中國網際網路漫畫市場月活用戶規模由去年1月的7339.48萬人,增至9602.38萬人,增幅達30.83%。其中,國漫比日漫更受95後、00後歡迎;點擊量破億的作品中,國產原創漫畫佔90%以上。如《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等國漫還踏上「出海」之路,收穫不少海外粉絲。在本屆CCG EXPO現場,不少國漫都以「IP」概念整裝亮相,人形亞克力立牌、抱枕、徽章等周邊衍生品,引得漫迷競相購買。

  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5年將是中國動漫產業的黃金期。機遇也在於全世界正經歷新一輪動畫製作產業升級,基於UE引擎的動畫生產、AI表演全棧式技術等本土企業創新研發的技術,有望推動動畫生產方式變革,進而帶動國產動畫製作能力躋身國際一流水平。

  國漫跨界老字號

  與國漫IP共享展位

  三槍T恤成熱銷品

  一手「唐老鴨」,一手「羅小黑」,三槍定製項目部策劃總監陳倩拿著兩件動漫合作款T恤,原本還有些忐忑:「三槍第一次參加漫展,不知道年輕漫迷是不是會喜歡?」但CCG EXPO正式開幕後,她的煩惱消失了——在與《羅小黑戰記》IP方共享的展位中,三槍推出的T恤成為熱銷品。

  去年,國產動畫電影《羅小黑戰記》斬獲3.11億元人民幣票房。在這之前,動畫版《羅小黑戰記》從2011年開始更新,連載近10年,上線28集,每集只有5分鐘左右。「《羅小黑戰記》慢工出細活,整個故事具有中國色彩,角色來源於古代神話,且都穿著漢服。」90後吳婷說,濃鬱的傳統文化元素,是她堅持「追番」的原因。

  選擇與「羅小黑」合作,是三槍這個上海老字號走向年輕化的一種嘗試。「三槍線下門店偏老齡化,用戶主要是家庭主婦群體,很多年輕人或許不再熟悉我們的品牌。」陳倩說,以動漫IP為切入口,打造親子T恤等二次元單品,是老字號觸達新客群的探索,「比如漫展,它的圈層受眾很年輕,而在與國漫IP合作前,三槍不可能有機會參加。」

  實際上,「羅小黑」並不是三槍合作的第一個動漫IP,但卻是合作最順暢的IP之一。2005年前後,三槍曾與迪士尼、《航海王》、《神偷奶爸》等合作。然而,海外IP大部分只是開放圖庫,品牌方只能拿著現成的圖片印在T恤上,無法二次創作,「甚至唐老鴨的圖都不能和三槍相關文字印在一起」。

  選擇「羅小黑」,國漫IP的合作不僅更有市場,還能與版權方深度合作,專門設計、定製圖片。除了「羅小黑」,這個老字號也與國漫《那年那兔那些事》達成合作。

  無獨有偶,在本屆CCG EXPO的「上海禮物」展區,上海人熟悉的龍虎牌、鳳凰自行車、英雄鋼筆等老字號,都在積極擁抱動漫元素。龍虎牌展臺上,傳統包裝的兩瓶花露水旁,同色系的「撕裂熊」頗為醒目。這個國產公仔形象,有著淡黃色到透明的漸變效果,花露水原料之一的薄荷葉點綴在撕裂熊的腦部及體內,熊體內還灌以水油,散發出花露水的清香。中華藥業市場經理謝菊香說,這款撕裂熊以公仔屬性為主,兼具龍虎牌花露水的特點,活潑的造型是打開年輕市場的敲門磚。

  「老字號品牌面臨的問題是用戶人群固化。品牌多、歷史悠久,但老字號在創意、設計上沒有太大投入,甚至很少宣傳。」在靜安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副會長、設計師諸侃麒看來,提升老字號的附加值並拓展用戶群體,需要年輕元素的融入,「比如老字號與動漫合作,就是把中國的、民族的、年輕的、有流量的、有創意的元素疊加在一起,為老品牌賦能。」

  最近,諸侃麒正與中華鉛筆合作,利用原創國漫《凹凸世界》裡的人氣角色嘉德羅斯、格瑞、安迷修等形象,開發一款削筆器。去年,他的團隊還以英雄100號、200號鋼筆為原型,設計了結合中國朝代元素的「朝代美學系列」,結合老上海元素的「物印初心系列」等。「這個月,削筆器將全渠道發售。我們也利用在800秀舉辦的線下文創市集,為老品牌開拓新的消費群體。」

  國漫吸引洋品牌

  中國IP具消費潛能

  知名國際品牌倚重

  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拿下50億票房,創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紀錄,也令這個國產IP炙手可熱。瞄準這些IP的,遠不止國內廠商。為中國市場定製潮玩、手辦,已成為萬代南夢宮等日本知名模型廠商的共識。

  「中國動漫消費市場很大,是不容錯過的熱土。」萬代南夢宮玩具事業部高級總監顧清侃說,去年萬代南夢宮上海玩具公司成立,目的就是打造中國原創商品,「如果說其他公司100個產品裡,10個針對中國市場;那我們就是100個產品裡,100個都針對中國市場。」上周,萬代南夢宮上海玩具公司推出專為中國粉絲定製的全新原創手辦系列「BN FIGURE」,首批合作IP就包括《哪吒之魔童降世》《羅小黑戰記》《全職高手》《伍六七》《仙劍奇俠傳》等。

  「新系列以中國國漫IP為中心,將人物手辦化,並持續發售新品。」顧清侃說,比起歐美市場,萬代南夢宮更重視中國市場的本土化,手辦設計、企劃團隊或是原畫師,大部分由中國員工組成,「中國漫迷喜歡帶有中國元素的手辦,我們要做的是把中國人對中國市場、中國IP的理解,放到產品中。」

  繼去年的「亥豬」後,今年,「超級高達之父」大河原邦男又推出專門面向中國市場的「十二生肖高達」,並命名為「子鼠」。「子鼠」以經典的RX-78-2為原型,將代表中國元素的中國結和生肖鼠概念造型融入機體,其武器、盾牌等部位的設計細節,都展現出與生肖元素的巧妙融合。十二生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之一,去年推出的「亥豬」限量2000個,三天就售罄。

  顧清侃說,近兩年,「哪吒」「羅小黑」等國漫IP迅速崛起,今後此類IP不僅會越來越多,甚至會反向出口到國外。以上海為例,《未來機器城》《肆式青春》等動畫電影已實現全球市場在線同步發行。而東方夢工廠與國際視頻流媒體巨頭Netflix攜手打造的最新動畫《奔月》預計今年全球發行。顧清侃說:「中國粉絲喜歡手辦還是軟周邊?喜歡哪類國漫IP?喜歡什麼樣的產品價位?都是萬代南夢宮摸索的方向。」牽手合作國漫,儘早布局國內市場,是這家知名手辦公司邁出的重要一步。

  在第14屆北京文博會上發布的《成就新時代的中國文化符號:2018—2019年度文化IP評價報告》顯示,TOP20中國IP中,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IP佔75%。在浦韻看來,「國潮」大背景下,動漫產業正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潛能。「消費者在產品原有功能性需求外,會更重視文化屬性及審美屬性。」她說,正因如此,無論是上海老字號搭載國漫IP,還是國外廠商定製國漫手辦,都不再是新鮮事,「國貨與國漫IP跨界碰撞,越來越多國際廠商謀求與國漫合作,大家都在尋求產業鏈上的共贏。」

(責任編輯 :韓璐)

相關焦點

  • 老電影修復、經典國漫IP開發 中國移動咪咕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11月26日下午,以「5G創營未來」為主題的中國移動咪咕公司「2020營享力大會」於廈門召開。會上,中國移動咪咕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下稱「上美影」)舉行合作籤約儀式,這標誌著雙方的深度合作開啟。
  • 上海出品動畫《伍六七》吸引全球粉絲 讓中國文化創意成為全球IP
    日前,國產動畫《伍六七》發布了漫畫、電影、遊戲、舞臺劇、出版物、真人影視劇、音樂等一系列規劃。作為首個續約奈飛原創的中國動畫,《伍六七》將繼續向世界觀眾講好中國故事。在《伍六七》出品人、製片人鄒沙沙看來,出海不是最終目的,而是探索中國文化創意、內容價值最大化的一個方式。
  • 被荒廢的上海美影廠,是一去不復返的中國動畫巔峰
    · 經典 緣起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也是中國歷史最老的動畫製片廠之一。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卡通股,1949年成立美術片組,次年遷到上海隸屬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設動畫、木偶和剪紙3個製片部門,以及兩個下屬企業:中外合資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和集體所有制上海美術電影繪製廠,生產的動畫片佔全國美術片產量80%以上,逐漸形成了中國美術片的風格。
  • 經典動畫IP「回春」,上海美影廠做對了什麼?
    它陪伴了幾代人成長,開創過前所未有的輝煌,也造就了許多螢屏故事,種種經典形象,那就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上海美影廠」)。已經63歲的上海美影廠,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曾是我國唯一一家專業製作美術動畫片的單位。大鬧天宮、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在沒有日漫、美漫的時代,來自於上海美影廠的動畫片是當時我們最喜歡的的娛樂方式。
  • 國產動畫發力前行 《上海故事》講述兩代上海人的生活變化
    圖說:動畫作品《上海故事》講述上海兩代人的不同生活 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任天寶)昨天,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舉辦了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宣布推出33部動畫作品新內容。
  • 被遺忘的國漫IP良作,三年前國內人氣火爆,如今只剩下一句名言
    其中有一部小說先後經歷了動漫,漫畫,舞臺劇、遊戲、影視劇和電影等一系列的作品改編,2017年初次漫改可謂是火爆全網,B站的彈幕險些被刷暴,這部經歷無數改編的IP巨作就是蝴蝶蘭的《全職高手》。從上映到現在三年的時間過去了,如今我國的動漫製作水平和技術在不斷地提高和創新,各種新番動漫備受好評,被廣大網友稱作國漫之光。
  • 白玉蘭獎首落國漫,最佳動畫劇本,《刺客伍六七》值得
    今年八月,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正式開獎。除了前邊的電視劇和綜藝相關的獎項十分引人注目之外,動畫單元的獎項同樣也是備受關注。 最終,白玉蘭獎中的「最佳動畫劇本獎」的殊榮落在了國漫《伍六七之最強髮型師》頭上。
  • 健次郎真是上海人?《北鬥神拳》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蒼天之拳》的發生地本就是上海,主角霞全志郎的老婆還是上海黑幫「青幫」的繼任者,用上海話互通書信再正常不過,更何況霞全志郎的名臺詞「儞已經死了」還是用中文念的。唯一正確的,大概是霞全志郎的國籍:根據設定,霞全志郎出生於浙江寧波,是出生後移居到日本的寧波人。  至於《北鬥神拳》主角健次郎的出生地,則一直是個謎題。64代傳承人健次郎的故事發生在核戰之後,設定生於修羅國。
  • 在B站看神仙打架,國創動畫發布會,全民國漫時代即將成為現實
    但讓人意外的是B站竟也有如此野心,繼鵝廠後推出了第二部年番動畫作品,但無論雙方有多麼大的野心,受益的始終都是熱愛國漫的朋友們,因為他們的野心讓全民動畫時代成為了現實。無獨有偶,這句話和擔任並製作人氣國漫《一人之下》真人版的烏爾善導演所想不謀而合,都意在發展本土文化,打造屬於自己的國創超級英雄。本土文化對國漫發展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對於文化而言,國漫依託於本土文化有著極大地發展優勢。
  • 《楊戩》立項,《封神》上線,古風神魔題材成國漫特色
    說到國漫,你會想到哪一部作品?是佔領大多數人童年生活的《西遊記》還有《虹貓藍兔七俠傳》,還是近幾年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國漫的發展源遠流長,雖然晚於世界動畫而起步,國漫還是摸著石頭過河,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進行艱難的探索,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仔細想想從小到大看過的國漫,神魔題材似乎不在少數。在國產動畫發展早期,《大鬧天宮》是當時中國動畫的巔峰之作。
  • 【資訊】WF2020上海參展商介紹,末那末匠,漫居漫作,林川一目宣布...
    WF2020上海參展企業介紹:末那末匠 末那末匠確認參展WF上海。 新浪微博@末那-末匠 @末那Models 末那工作室成立於2010年,成立初期主要從事原創手辦模型的製作,作品的題材以中國神話題材為主。
  • 見證國漫的星辰大海丨上影節「衝破次元 國漫無界」分享會圓滿收官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火熱開幕。7月27日,由總臺上海總站承辦的「國漫系列分享會」之「衝破次元 國漫無界」圓滿收官,《狐妖小紅娘》《秦俠》《終鑰之歌》等作品一一現身,為粉絲們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次元旅行!
  • 世界動畫日:從人民日報點名的18部童年動畫,看60年國漫曲折
    世界動畫日,每年的10月28日,是為了慶祝史上第一部動畫影片的公開放映,而特別定下的日子。2020年10月28日,又一個世界動畫日,距離歷史上第一部動畫電影誕生過去了128年。而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動畫《舒振東華文打字機》誕生於1922年,距今也有98年。
  • 中日韓三國漫改電視劇現狀對比!中國還在起步,韓國已經彎道超車
    作為一名老二次元,小漫發現一件事,就是咱們亞洲這一塊,中日韓三個國家都愛上漫畫IP改編的電視劇。不過三個國家走的漫改方向各有不同,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三者有何不同?中國:小說→漫畫→電視劇首先在中國,網絡小說已經成了線上文學的超級王者,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幾乎都會有愛看網絡小說的人,所以擁有眾多書粉的網絡小說自然成了改編電視劇的頭號種子選手。
  • 上海是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發源地 你知道嗎?
    新閘路1209弄60號印研工坊內,「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發源地」和「上海印刷字體展示館」兩塊招牌今天同時揭牌。人們最常用的宋體、黑體、仿宋、楷體這四大經典印刷字體,正是在這裡誕生的。    弄堂口的門牌已改造一新,顯示「印研工坊」始於1956年。
  • CP27同人國創30人論壇(下):如何讓「中國創作」發光
    漫畫家於彥舒也不避諱地談到,中國漫畫是從學習日本經驗起步的。他認為漫畫就像一門語言,用的架構相同,但是內容有根本不同。既然我們做的內容跟外國人肯定不一樣,那就不需要特別去規避,越刻意越容易搞得不倫不類。
  • 上海鉑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將在2020ChinaJoyBTOB展區再續精彩
    值此盛事,上海鉑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正式確認參展2020ChinaJoy BTOB展館。上海鉑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辦於2015年,是由一批熱愛遊戲,願意為創作精品遊戲全心投入的行業精英傾力打造的,基於移動終端的全球化遊戲開發公司。公司秉承「專注打造遊戲經典」的理念,以此目標為指引,努力推陳出新,穩步前行,邁向未來。
  • 哪吒火了,國漫燃了嗎
    哪吒火了,但它能不能給國漫產業帶來一劑強心針,現在還是未知數。Part.166次劇本修改、1400多個特效鏡頭、參與製作人數1600多人(創國漫製作人數紀錄)、70家參與製作和宣傳的公司,這是1部《哪吒》背後的數字。
  • 高達中國計劃啟動,18米「高達」入駐上海,真人電影製作拉開帷幕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不斷開放發展,與周邊國家地區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在多個領域開展合作,動漫方面就與「二次元大國」的日本進行深入交流,大量購入日本優秀動漫版權,引進對方成熟的動漫產業模式,幫助國漫快速的發展。
  • 不再依賴國外,比肩日本的中國動畫公司正在出現!
    長久以來,在大眾心中,日漫和美漫都是大家心中對動漫作品的標準,逐漸就會形成思維定勢:只要一說是日本動漫就會點頭稱讚說好,只要是美漫就會為製作技術高看一分。在日漫和美漫強勢的當下,不知還有多少人還記得中國動畫曾經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