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證券:PLA是潛力巨大的生物基材料 國內正打破進口壟斷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東北證券

「洋垃圾」交易受限促進禁塑落實。由於環境承載能力有限,2018年1月起中國將不再接受「洋垃圾」的進口,2019年全球180多個國家決定將塑料垃圾列入進出口限制對象,促使各國考慮從根本解決塑料汙染問題,2019年初歐盟「禁塑令」順勢推出,可降解塑料的推廣應運而生。2020年初國內「禁塑令」推出,近期各省市禁塑細則推出有望逐步打開國內市場,河南重點支持PLA行業。

可降解塑料市場潛力巨大,PLA供應尤為緊張。2018年中國可降解塑料的潛在空間達到679萬噸,全球整體潛在空間達到2620萬噸。但2018年全球完全可降解塑料需求僅為36萬噸,滲透率只有0.65%,中國也僅為0.62%,提升空間巨大。可降解塑料應用過程中往往需要對PBS/PBA和PLA進行共混改性,而PLA主要依賴國外廠家供應,在本就供不應求的可降解塑料市場顯得尤為緊張。

PLA壁壘極高,丙交酯是技術瓶頸。PLA是由乳酸聚合而成,目前主要使用兩步法進行生產。高純度和高光純的乳酸原料是PLA合成的根本。中間體丙交酯的生產是PLA合成工藝的核心,也是國內的面臨的技術瓶頸,由於工藝難度較大,限制了國內PLA行業發展。

PLA是被忽視的好賽道,發展空間巨大。全球PLA潛在需求空間達到651萬噸,中國也有170萬噸的需求。而目前全球產能合計33萬噸,產量約為20萬噸,主要由兩家外企進行供應,國內PLA企業產能均在1萬噸規模左右,PLA價格從1.8萬元/噸漲至目前的約3萬元/噸。隨著需求的逐漸釋放,我們看好國內企業突破技術壁壘,打開發展空間。

推薦標的金丹科技是國內乳酸行業龍頭,擁有12.8萬噸的乳酸及鹽產能,形成業績安全墊;未來將進一步縱向拓展,1萬噸丙交酯項目正在調試,募投新增5萬噸高光純乳酸和1萬噸PLA項目有望打開新的增長空間,長期看丙交酯與PLA等進一步放量。

風險提示:政策落實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技術突破不及預期。

相關焦點

  • 被忽視的新材料龍頭!受益「禁塑令」,PLA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目前公司1萬噸丙交酯正處於建設中,打破國外壟斷。2、被忽視的新材料龍頭!受益「禁塑令」,PLA材料打破國外壟斷(東北證券)金丹科技是國內乳酸行業的龍頭,4月登陸創業板,擁有12.8萬噸乳酸及鹽產能,2018年市佔率達到18.34%。
  • 隆華科技:新材料隱形冠軍 打破壟斷、國內唯一
    作者|秦亮 編輯|WY 半導體上遊材料中的靶材也是我國正在突破的細分領域之一,這塊主要還是美、日等西方國家壟斷,特別是高端材料進口較大。不過在中低端領域,國內部分公司已經實現了突破,打破國外壟斷,甚至對三星、LG等韓企供貨。
  • 可降解行業深度二:PLA全球產能合計33萬噸(可下載)
    獲取《可降解行業深度二:PLA,潛力巨大的生物基材料,國內正打破進口壟斷》完整版,請關注綠信公號:vrsina,後臺回復「綜合報告 」,該報告編號為20bg0111。 全球產能合計33萬噸,產量約為20萬噸,主要由兩家外企進行供應,國內PLA企業產能均在1萬噸規模左右,PLA價格從1.8 萬元/噸漲至目前的約3萬元/噸。隨著需求的逐漸釋放,我們看好國內企業突破技術壁壘,打開發展空間。
  • 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自主研發芳綸屏蔽材料填補國內空白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絕緣材料領軍龍頭企業,打破日韓壟斷,淨利潤大增超130%
    東材科技:新項目投產後將貢獻10萬噸產能,這一龍頭將打破日韓壟斷,機構預計2020年淨利潤大增超130%。在全球PCB產能持續向我國轉移趨勢下,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PCB生產中心,原材料樹脂配套空間巨大。
  • 金丹科技深度報告:國內乳酸龍頭,布局PLA打開成長空間(國海證券)
    國海證券12月10日發布對金丹科技的研報,摘要如下:國內乳酸行業龍頭,規模優勢明顯。公司是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的乳酸生產商,乳酸及其衍生物產能為12.8萬噸,國內產能佔比達41.6%,考慮到公司開工率遠高於行業,實際市佔率則更高。
  • 製造晶片的關鍵材料,幾乎被日本壟斷,這家中國巨頭打破技術壁壘
    國產晶片的生產,一直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擺在半導體企業面前,那就是光刻膠被海外廠商壟斷。光刻膠是製造晶片的關鍵材料,對光刻工藝有著非常重要影響。某種意義上來講,在沒有光刻膠的情況下,即便國內企業研發出高端光刻機,也很難完成高端晶片的生產。
  • 【跟黨圓夢】張葉興:化纖新材料產業綠色轉型的探路者
    編 者 按 他一直奮戰在化纖新材料研發和企業管理第一線,率領團隊在技術攻關道路上始終保持著「加速度」,身體力行地推動中國化纖行業的技術進步。本期「跟黨圓夢」系列報導帶大家了解張葉興在化纖新材料產業綠色轉型方面的探索。
  • 打破進口壟斷!深圳基因國產「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今亮相
    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進口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芳綸紙 新材料產業的痛點 據了解,芳綸的全稱是「芳香族聚醯胺纖維」,是一類新型的特種用途合成纖維,主要應用於高端製造和通信設施等方面。
  • 「中國芯」橫空出世,打破美國技術壟斷,82歲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
    因此,為了不讓中國超越他們,美國給中國設置了很多壁壘,限制很多技術對中國出口,這也使得我國的很多技術遭受了美國的壟斷。而我國科學家為了擺脫美國的束縛,也加緊了對科學的研究,如今也在很多技術上取得了突破。
  • 深圳基因國產芳綸紙亮相打破國外長期壟斷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劉啟達 通訊員 彭繪林)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正式亮相,這款承載著深圳基因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東北證券:坤彩科技買入評級
    工藝複雜,進入壁壘高,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公司以其成熟領先的技術工藝,在中國/海外珠光粉行業內佔有30%/20%的使用萃取法生產的二氧化鈦與氧化鐵的噸成本僅為同質進口產品的60%左右,我們預計成本約在1.1萬元/噸水平左右。  高端鈦白粉有望實現進口替代,盈利空間廣闊。
  • 買下3臺光刻機,研發晶片核心材料,這家中企有望打破日本壟斷
    如今,重要設備終於迎來到貨期,上海新陽有希望繼南大光電之後,打破日本在光刻膠上的壟斷。 所謂光刻膠,是一種對光敏感的有機混合物,主要被應用於晶片製造環節中微細圖形的加工。
  • 飛凱材料:半導體和液晶材料雙輪驅動,進口替代正在進行時
    飛凱在半導體材料領域布局溼製程電子化學品(清洗液和蝕刻液)、電鍍液、封裝用環氧塑封料EMC和錫球,2018年合計實現收入約2.7億元。公司目前已進入長電科技、中芯國際、國際手機大客戶供應鏈。此外根據SEMI數據,2017年全球半導體材料銷售額為469億美元,中國大陸半導體材料市場銷售額84.4億美元,以進口為主,飛凱相關業務未來進口替代空間巨大。
  • 打破日本技術壟斷,中企巨頭突破晶片材料,關鍵性堪比光刻機
    只是由於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的增長,加大了對光刻膠材料的應用。只不過光刻膠一直被日本企業壟斷。包括東京應化,富士膠片等日本企業都是光刻膠領域的巨頭。日本長期維持對光刻膠的壟斷,但中國企業傳來好消息,突破了關鍵晶片材料,打破壟斷。
  • 貝達藥業:沙替尼獲得新藥證書 再次打破了進口藥壟斷的局面
    並建議埃克替尼產品擴大產能,既滿足國內患者需要,也要走出國門。恩沙替尼在美國臨床|||期數據己鎖定,預訂好久能上市?公司回答表示,貝達藥業通過多年研發創製了我國第一個小分子靶向藥,並成功商業化,上市以來累計銷售已突破80億元;前不久,第二個創新藥恩沙替尼獲得新藥證書,再次打破了進口藥壟斷的局面,同時公司正全力推進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計劃將於明年向美國FDA申報一線治療適應症的上市申請。通過自主研發與戰略合作。公司已建立了豐富的產品管線,主要覆蓋惡性腫瘤治療領域。
  • 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國產「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亮相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這是中國新材料行業值得慶祝的時刻。
  • 打破美歐壟斷,中國伽馬刀實現100%國產化!國產替代潮來了?
    來源:金十數據打破美歐壟斷,中國又一領域實現100%國產化!然而長期以來,我國醫用鈷-60完全依賴進口,而國際上醫用鈷-60供應嚴重短缺,嚴重製約患者及時就醫和國內伽馬刀醫療產業的發展。並且我國放射診斷和治療設備,絕大部分被通用、飛利浦、西門子、瓦裡安等外企壟斷,前3家企業產品在我國市場佔比高達70%。
  • 吸入製劑加速國產替代 機構看多健康元創新潛力
    光大證券、國聯證券、國盛證券、川財證券等券商,紛紛評價健康元在疫情期間推動股權激勵+回購計劃,彰顯了公司未來將實現長期增長的信心,健康元吸入製劑產品研發儲備20餘個,有望支撐最近幾年吸入製劑板塊業務長期發展。
  • 打破國外品牌壟斷 中川001亮相北京成人展
    打破國外品牌壟斷 中川001亮相北京成人展 2017-07-03 10:51: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