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海證券12月10日發布對金丹科技的研報,摘要如下:
國內乳酸行業龍頭,規模優勢明顯。公司是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的乳酸生產商,乳酸及其衍生物產能為12.8萬噸,國內產能佔比達41.6%,考慮到公司開工率遠高於行業,實際市佔率則更高。公司位於黃淮海玉米主產區,在原材料供應方面具有顯著成本與區位優勢,且擁有完整的、自主研發的高效工程菌種的選育、乳酸及衍生產品的製備、提純等多項核心技術。2017-2019年,公司乳酸及其衍生品產銷兩旺,量價齊升。
禁塑令打開PLA千億級市場,中間體丙交酯是主要生產瓶頸。國內限塑禁塑政策推動聚乳酸需求爆發,據我們測算,按2025年塑料需求計算,保守假設PLA在可降解塑料中的佔比25%,則PLA新增市場需求可相應達110.3萬噸,若樂觀假設用量佔比75%,則市場需求達到331萬噸,以3萬元/噸的價格計算,則市場空間接近千億級。目前國內PLA進口量達到2.5萬噸,核心生產壁壘在於上遊的中間體丙交酯。丙交酯研發難度很高,在生產的裂解過程中出現的焦化、碳化現象以及催化劑殘留問題是生產工藝的難點,此前全球僅有荷蘭Corbion-Purac公司、美國NatureWorks公司、浙江海正掌握丙交酯的生產技術。金丹科技通過與南京大學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獲取了以乳酸為原料、採用生物有機胍催化劑生產丙交酯的關鍵技術,根據公告,金丹科技丙交酯項目已投料試車。
募投項目打開成長空間,盈利能力與利潤規模有望大幅提升。公司有「年產5萬噸高光純L-乳酸工程項目」與「年產1萬噸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項目」兩個募投項目。5萬噸乳酸項目投產後,產品質量將顯著提升,其中高純度乳酸及高質量乳酸鈉的產品收率、生產效率顯著提升,生產成本大幅降低。預計5萬噸乳酸項目將帶來年均營收4.29億元、年均淨利潤5693萬元。1萬噸乳酸項目投產後,公司將突破發展瓶頸,實現乳酸、聚乳酸在新興應用領域的使用,打開成長空間。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公司是國內乳酸生產龍頭,布局聚乳酸全產業鏈,擁有顯著的技術和規模優勢,禁塑令下PLA成長空間巨大。預計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別為1.41、2.14和3.07元/股,對應PE分別為72.14、47.58和33.15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項目推進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下遊市場開拓不及預期;競爭對手擴產;新型生物基材料對化學合成材料替代進程的不確定性;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