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李天岑推出的近50萬字的長篇巨著《三山凹》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這是一部以宏大視野和細膩筆觸全面深刻展示當代中國農村改革的長篇巨著,作品主題深沉宏闊,緊貼現實,以普通人的命運沉浮,深刻展現了中國農村改革的軌跡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小說以一個叫三山凹的小山村為故事敘述空間,以三山凹村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三個發小柳大林、張寶山、侯子耀(外號白娃)在改革大潮中不同的成長經歷,不同的人生追求及不同的命運結局為經,以他們三個家庭及新一代孩子們柳鷺、張革兒、侯友友的成長過程為緯,鉤織出一幅農村和以農村為主的農村城市在改革大潮下,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過程中,錯綜複雜而又豐富多彩的社會畫卷,展現了人與社會、家庭、親情、人情、愛情、倫理、道德、責任、擔當、追求、鄉情、鄉愁等各種跌宕起伏的生存關係……
書中的主要人物柳大林在農村的最底層和貧窮的邊緣成長、掙扎,但在時代大潮的的衝擊下,在不斷磨礪中由農村青年成長為縣委書記,他的升遷與波折都與他所推進的改革成敗密切相關;他的鄉情與鄉親們的認知和他關心山區脫貧及民間疾苦緊密相連。
另一個主要人物張寶山曾與柳大林一同進城參加高考,因法盲導致政審不合格,繼續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但他不服輸的農民血脈和基因使他性格堅韌,暗暗使勁,他要求入黨,帶頭致富,最後當上村支部書記後又千方百計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一大二公」時期的生產隊長王春寶起初牴觸改革,後去深圳打工,致富後再回家鄉二次創業,幫助並帶動鄉鄰們致富。他們身上共同打著時代的烙印,骨子裡保持著農民質樸善良的本色。
新一代青年張革兒、侯友友、柳鷺同樣具有新時代和改革者的特徵,他們敢於作為,勇於擔當,積極獻身於新農村建設振興,以現代思維打造了三山凹風景區、玫瑰花生產基地,創辦了「三山凹五穀豐登農業合作社」,並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三山凹由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貧窮落後愚昧的小山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都市村,成了現代美麗鄉村的標本,成了一個天藍水潔、文明時尚、都市風光、四季鮮花盛開的鄉村。
而另一個主要人物侯子耀,人們稱呼「白娃」,仗著父親是老支書,從小就調皮玩劣,好吃懶做,憑著帥氣嘴皮,偷婚偷情,不當經營,壘砌的一點「財富大廈」,在法律的利劍下轟然倒塌,最終身陷囹圄,醉死人生。
小說濃墨重彩張揚社會主流旗幟,塑造時代新人,多元性的人物事件構成對以往農村題材小說敘事的超越,彰顯出河南人在農村改革的過程中,追求小康目標和美好生活的奮鬥精神,塑造了中原人淳樸、善良、重情、智慧而又勇於擔當、肯幹、愛國、愛家,不怕吃苦甚至犧牲獻身的優秀品質。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