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如何敲擊、鑽取月壤?研製16款電機的上海科研機構揭秘

2020-12-24 中國青年報

「嫦娥五號」探測器今天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踏上了前往月球採樣並返回地球的徵程。在月壤採樣環節的敲擊、鑽取、提升、封裝、對接轉移、返回地球等流程中,上海科研機構研製的電機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以下簡稱21所)主要負責「嫦娥五號」配套電機設計研發,提供相關配套產品共計5個類別、16款產品。這些電機需要在尺寸、重量嚴格受限的情況下,精準驅動探測器完成一系列關鍵作業,並接受月球惡劣的高低溫交變和月塵考驗。

「嫦娥」攜帶的「錘子」能敲碎巖石

在月壤採樣環節中,如果月球探測器降落地點的表層土壤下存在大塊巖石,會給鑽取採樣造成很大困難。科學家考慮到這一點,為「嫦娥五號」配上了一把「小錘子」,即衝擊機構。它要做的是敲碎鑽取過程中遇到的大塊月巖,保證取樣順利進行。衝擊機構要完成穩、準、狠的敲擊動作,其動力來源於一款直徑60毫米的行星減速無刷直流電動機。

項目負責人程遠介紹,月球環境為真空狀態,無法像地球上通過空氣傳導,將電機運行時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所以會造成熱量大量堆積在電機內部,時間一長就會導致電機過熱燒毀。另外,由於探測器體積有限,所有電機都要求小型化、輕量化,但這款電機又要提供足夠的動力,怎麼辦?程遠帶領團隊反覆論證,在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前端加裝了行星減速器,後者的作用是放大電機輸出力。這一設計方案,也使電機的溫升有效地控制在可靠工作範圍內。

防月塵也是一大挑戰。程遠解釋說,月壤的粉塵顆粒非常小,而且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因此在取樣作業過程中,揚塵特別多。如果月塵進入探測器內部,就可能引發故障。為此,她和同事們對探測器內部的電機接口做了精心設計,確保嚴絲合縫;對於裸露在外的電機機組,他們則採用不含通孔的全封閉結構。

11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新華社發

「我們研製的產品,在用戶單位性能指標測試中一次性全部達標。」程遠自豪地說。在前期方案設計時,這個團隊進行了大量電磁、力學和熱學仿真測試,在很短時間內完成設計方案的計算,得到了用戶的認可。

為了在月球打鑽,科研人員創新設計

除了敲擊,「嫦娥五號」還將在月球上進行鑽取,獲得比較深的月壤樣品。在月球上打鑽與提取,主要靠加載電機、整形電機這兩個關鍵部件。

21所高級專家李雨告訴記者,在鑽取月壤時,加載電機的功能是推動鑽頭前進;整形電機則用來將採樣到的月壤提起來並裝入密閉裝置。特別是整形電機,裝在「嫦娥五號」著陸器頂部,直接暴露在外太空,所處溫度特別高,必須具有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加載電機

為此,課題組研製了真空帶載裝置。為了完成電機在模擬月面環境中的全面性能測試,李雨帶著徒弟寧劍建經常通宵加班,守在熱真箱旁進行詳細測試。這類真空帶載測試在以前的工程型號從未使用,在「嫦娥五號」項目中第一次嘗試使用。「工程需要大膽創新設計,同時新技術也必須小心求證,只有在驗證充分的情況下才敢真正應用。」李雨說,「加載電機和整形電機的電磁設計上,我們就採用了一種新型的衝片結構,在不改變體積的前提下,將力矩增加了30%以上。」這種創新設計,將為「嫦娥五號」鑽取到符合要求的月壤樣品提供保障。

整形電機

3個抱爪將牢牢抱住上升器,完成對接

「嫦娥五號」取完月球樣品後,載有樣品的上升器將與軌道器對接,把樣品轉移至返回器內,以便帶回地球。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對接過程中,一款無刷直流電動機將發揮重要作用——驅動抱爪張開和合攏,將上升器牢牢抱住,從而與軌道器進行對接。

「電機上的抱爪結構有3個抱爪,有點像樂扣盒子的鎖扣結構,必須扣住上升器。」設計師王永豔解釋道。3個抱爪必須保持極高的動作連貫性和一致性,均衡用力,才能完成這次難度很高的對接,從而使樣品順利進入返回器。為了儘可能萬無一失,王永豔親自打磨墊片,多次被砂紙磨破手指。這麼做的目的是調整合適的電機軸向間隙,達到0.001—0.02毫米精度,讓抱爪機構精準地完成抱抓任務。

21所科研人員在探討「嫦娥五號」電機研發問題。

據悉,21所還為「嫦娥五號」研製了齒輪減速混合式步進電動機組件、某型號無刷直流電動機,前者用於月球樣品的密封封裝,後者是確保艙蓋關閉、樣品取回的動力源。它們能否助力「嫦娥五號」順利完成各項任務,把月球樣品帶回地球?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成功奔月,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挖土」真難
    嫦娥五號今天凌晨就出發前往月球,此行的目的地是位於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這裡是火山結構地區,前蘇聯合美國都沒有來過,更沒有取過樣品。而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在這個地區展開「挖土」行動,預計將帶回2公斤的月巖回地球分析。而想要完美的採樣並不容易,幸好嫦娥五號有上海某科研機構的助力,一把錘子一個鑽孔工具,讓其有了給月球取樣的機動力,而這裡面包含著很多黑科技。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而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在這個地區展開挖土行動,預   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今天凌晨就出發前往月球,此行的目的地是位於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這裡是火山結構地區,前蘇聯和美國都沒有來過,更沒有取過樣品。
  • 從挖土到運輸,嫦娥五號的「黑科技」有多強?
    嫦娥五號通過機械臂表取、鑽具鑽取,通過深鑽、淺鑽、「鏟土」「挖土」「夾土」等各種方式,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目前,它已經把樣品打包裝好,準備背著它們離開月球。這麼複雜的工作,它是怎麼完成的?嫦娥的「手臂」指哪挖哪挖土無疑是件揮汗如雨的體力活。嫦娥五號「挖土」的畫風又是如何?
  • 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首次曝光「挖寶套裝」
    原標題:嫦娥五號自述如何月球取土 「挖寶套裝」曝光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之後將在月球表面採集2公斤左右的月壤樣品,地點選擇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為什麼選擇這裡?採樣如何進行?採樣時會用到哪些新奇的工具?
  • 嫦娥五號返回了,它身上有哪些你家鄉的「土特產」?香港:我先說
    (本文數據全部來自公開資料)在嫦娥五號身上,有你家鄉的哪些貢獻呢?首先要說的是香港,因為在嫦娥五號身上,有來自香港理工大學團隊的貢獻,他們深度參與研製了嫦娥五號的「挖土機」部件:「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收集鬆散月壤的採集器,以及用於密封和保存月球樣本的初級封裝系統。
  • 嫦娥五號模擬月壤及隕石展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展出
    楚天都市報12月7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徐燕 彭磊)走進逸夫博物館,迎面即可看到四個明亮的展櫃靜靜佇立在大廳中央,原來,嫦娥五號落月取土的功臣之一——模擬月壤,正在逸夫博物館展出,為廣大觀眾揭開月球的神秘面紗。
  •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中國太空計劃更進一步
    據中國中央電視臺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的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目前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消息說,嫦娥五號在12月1日晚間11時許成功著陸月球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 九天攬月星河闊:揭秘嫦娥五號的3個關鍵數字
    記者摘取二、五、六3個關鍵數字,揭秘嫦娥五號任務。採集約2千克月壤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中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4個器組成,包含15個分系統。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探測器將經過20餘天的在軌飛行,採集約2千克的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在月球「鑽土」,嫦娥五號用了啥「利器」?—新聞—科學網
  • 星空特刊丨看完科學家們的回答,有關嫦娥五號的那些疑問,就都解開啦
    4、「嫦娥五號」是如何從月面採集月土的?建造、發射和降落時會遇到哪些困難? 有兩種月面採樣方式:用鑽具鑽取月面下月壤和機械臂表取月表月壤。 5、嫦娥五號是如何離開大氣層的?遇到太空碎片會怎麼辦?
  • 嫦娥五號順利打包月球「土特產」,回家之路還有五關要闖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那麼這臺「月球挖掘機」是如何挖土的呢?不妨看看以下片段。
  • 中科院金屬所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中科院金屬所馬宗義介紹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沈殿成 攝中新網瀋陽12月4日電 (沈殿成)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其中月球鑽取採樣機構中的關鍵部件—鑽杆及其結構件是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馬宗義團隊研製的碳化矽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製成,其輕質、高剛度、高強度和耐磨損等特點,滿足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苛刻工況下的採樣需求。我國的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負責嫦娥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中國首顆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展出嫦娥五號模擬月壤
    原標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展出嫦娥五號模擬月壤(記者龔雪、通訊員徐燕、彭磊)12月7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推出《九天攬月·築夢蒼穹——嫦娥五號模擬月壤及隕石展》,向大眾科普天文知識。月面採樣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研製出與實際月壤性質相似的模擬月壤,以確保鑽取工程的科學性和安全性。
  • 月球樣品容器已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航天科技四院助力嫦娥五號月球...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我國首次月面採樣任務順利完成。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 遼寧團隊給「嫦娥五號」配上先進武器
    > 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功不可沒。月球鑽取採樣機構中的關鍵部件——鑽杆及其結構件,就是由金屬所馬宗義團隊研製的碳化矽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製成的,其輕質、高剛度、高強度和耐磨損等特點,滿足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苛刻工況下的採樣需求。
  • 雙「五」合璧 奔月取土踏徵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特別報導之一
    著陸器則具備多重功能:降落時,攜帶上升器落在月球表面;降落後,通過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完成月球表面的採樣和封裝;隨後,變身發射塔架,幫助上升器完成點火起飛。 在抵達月球和離開月球的過程中,嫦娥五號要完成地月軌道和月地軌道的轉換。軌道器的作用就是承擔在不同軌道上的飛行任務——嫦娥五號抵達月球後,軌道器要及時剎車制動,幫助探測器進入環繞月球軌道。
  • 雙「五」合璧 奔月取土踏徵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特別報導之一)
    事實上,嫦娥五號的「首次」不只帶回月壤。著陸器則具備多重功能:降落時,攜帶上升器落在月球表面;降落後,通過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完成月球表面的採樣和封裝;隨後,變身發射塔架,幫助上升器完成點火起飛。在抵達月球和離開月球的過程中,嫦娥五號要完成地月軌道和月地軌道的轉換。軌道器的作用就是承擔在不同軌道上的飛行任務——嫦娥五號抵達月球後,軌道器要及時剎車制動,幫助探測器進入環繞月球軌道。
  • 中科院金屬所用鋁基複合材料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中新網瀋陽12月4日電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其中月球鑽取採樣機構中的關鍵部件—鑽杆及其結構件是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馬宗義團隊研製的碳化矽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製成,其輕質、高剛度、高強度和耐磨損等特點,滿足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苛刻工況下的採樣需求。我國的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負責嫦娥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中國首顆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
  • 「嫦娥五號」帶回2千克多的月壤,終於不再用0.5克來發論文了
    「嫦娥五號」順利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撰文 | 葉水送新聞事件嫦娥五號月球表面採樣與樣本返回12月17日凌晨1點,在與軌道器脫離後,載有嫦娥五號月球車的返回器以23天後,嫦娥5號順利完成此次神奇之旅,並帶回來2千克多的月球土壤。(註:「嫦娥五號」實際帶回多少月壤目前並不清楚,本文以此前計劃採樣的重量來表述)嫦娥五號月球車在月球表面登陸。
  • 嫦娥五號月面作業什麼最難?採樣是其次,這道難題當年阿波羅無解
    為此嫦娥五號配置了鑽取與表取兩套月壤採集系統,分別對應的執行機構是巖心鑽探機與採樣機械臂,縱觀人類航天史,在地外星球同時使用兩套採樣機構的探測器嫦娥五號依舊是世界唯一。 要想駕馭這兩套採樣系統就需要著上組合體提供充沛的電能,這就是為什麼選擇月晝正午登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