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玲與哈佛女校長育兒觀念不謀而合:為什麼我要帶孩子去旅行?

2021-01-07 文文育兒寶典

在孩子成長中你會為他做什麼呢?有人說給孩子好的生活質量,也有人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培養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不過有一些家長的教育方式讓我很認同,比如陳美玲。陳美玲在80年代可以和鄧麗君相提並論,她有三個兒子,讓我佩服的是她不僅有美貌和才華,還把三個兒子都培養成了史丹福大學高材生。

陳美玲曾公開分享過自己育兒的是個方法,其中有一個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說她不認為規定孩子怎樣學習是好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把玩和學習分不開才是成功的教育。在她的教育中她喜歡帶孩子去看一看世界,比如她的大兒子喜歡魚,日本的水族館幾乎都帶孩子參觀過。每年還會格外省出一部分錢,用來做旅行費用。

在陳美玲看來帶孩子旅行,帶孩子旅行同樣可以讓孩子學習。這種帶孩子去旅行的育兒觀念和哈佛的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德魯·吉爾平·福斯特的孩子在成長中,只要有時間她就會帶孩子去各地旅行,讓孩子接受不同地域的差距和文明,在風土人情的時候開闊孩子的眼界和心胸。在旅遊的時候讓孩子學會當地的語言、文化、習俗。她還說,當孩子有了孩子,她就又多了一個新的旅伴,會發現更新鮮的世界。

帶孩子旅行看風景、吃美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比它更重要的是學習陌生的文化與歷史,他國的人文與生活。所以,才會對孩子旅行樂此不疲。

同樣喜歡帶孩子去旅行的,還有明星孫儷夫婦,在孫儷的個人帳號中,很多都是在分享和孩子去旅行的圖片,她會帶孩子去看海、滑雪,奇妙的國外旅行,這不僅豐富了孩子的生活,似乎帶孩子旅行成為了他們教育孩子的一種方式。

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因為他們知道「讀完書重要,行萬裡路也重要」,培養孩子的世界觀,重視自然教育,才是這麼多人願意旅行的意義。

旅行不只只是開闊開闊孩子的眼見,更多的是孩子內心的成長。旅行同時也是對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在孩子5歲前多帶孩子去旅行,陪孩子一起探索世界,不僅提升親子關係,也能帶給孩子平時看不到的「感官刺激」。

帶孩子去旅行還可以提升孩子的格局,只有讓孩子親身處地的感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他才會發現世界原來這麼大,孩子的世界觀才不會狹隘和自我。很多家長認為帶孩子旅行就是鋪張浪費,不僅麻煩,還要考慮到孩子的種種活動,但只有你真正帶孩子出去一次,才能讓孩子認識到知識是鮮活立體的,不只停留在考試卷面上。

旅行很重要,但是如果時間和經濟上不支持帶孩子旅行,也可以帶孩子去附近周圍的城市。同樣給孩子看一本關於世界旅行的繪本書,在書中讓孩子感受世界,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就推薦很多家長給孩子看一些旅行世界的繪本書,例如這套《小學生人文旅行讀本》,這套書共有4冊。這套書由米加這個人物帶領著孩子在書中環遊世界,書中講述了72個國家的自然風貌和風土人情,其中還有360道兒童百科的問答題,從地理、歷史、自然等角度,可以激發孩子了解萬物的求知慾。

這套書最讓我喜歡的一點是,書中的內容非常有趣,例如《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本,利用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讓孩子有閱讀興趣。比如你知道希臘的泥土可以去汙嗎?摩納哥的首都建在懸崖上?這種題目。而且書中的旅途見聞還有對應的做算數、走迷宮、看圖找不同等遊戲,能夠讓孩子開動腦筋思。所以,這套書是我極力推薦給各位家長的。

其次,這套《第一次遇見科學》對於想要開闊孩子眼界的家長也很有幫助。這套書共有12冊,這本書最有特色的是採用真實高清的圖片,讓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飛禽走獸到植物、海洋,能夠讓孩子真實的欣賞大自然風光。

書中內容都是圖多字少,少量的文字也是給孩子解釋一些科學現象,所以,在開闊孩子眼界的同時,這套書還可以作為一本百科書。家長和孩子共同讀這本書,和孩子一起探究科學與世界,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培養!

相關焦點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你說教更管用
    如果孩子在讀書的期間忽然向你說「我不想讀書了」,那麼你會用哪種方式去說服孩子呢?有的家長可能脾氣比較暴躁,在聽到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立馬會跟孩子吵起來,或者是棍棒伺候。才不去管孩子有什麼理由,就覺得他這個年紀不讀書就是錯的。
  • 哈佛校長:如果你的孩子不想讀書,帶他去這三個地方比說教更有效
    「為什麼要讀書?」每次孩子不想學習,他總是生氣地問。儘管有人說成績並不決定孩子是否優秀關鍵因素,但在當今社會,成績是最公平的。只有拿出成績讓別人認可你的實力,比如對於一些家庭條件很困難的孩子來說,讀書幾乎是唯一的出路。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比打罵更有效
    哈佛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東西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不僅僅是別國的語言和風景,最重要的是了解他國的文化、歷史和生活。 她又繼續說道:「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第一個是火車站、第二個是地鐵站、第三個是飛機場!」
  • 3個兒子都送進史丹福大學,陳美玲的教育秘訣,值得父母學習
    在她分享的育兒觀點中,我認為有幾點很好,在此我分享給大家。陳美玲的育兒秘笈1.把玩和學習融合在一起很多父母會給孩子規定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玩。這種教育方式她是非常不認同的,他認為學習的時候也是在玩,玩的時候也是學習,什麼是學習什麼是玩會讓孩子分不開。比如下雨天她會帶孩子出去玩,但是她會向孩子提出問題,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思考為什麼會下雨?
  • 哈佛校長直言,李玫瑾教授建議:想開闊孩子眼界,就多看外面世界
    01哈佛校長:了解世界,是孩子們的必修課。300多年來哈佛唯一的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認為:了解世界,是孩子們的必修課。她說:「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語言更重要的是學習陌生的文化與歷史,他國的人文與生活。」
  • 哈佛校長: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掌握這3種能力,家長都該看看
    哈佛是全世界最高等的學府之一,從這裡走出去的人都是精英、人才。對於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再也沒有比哈佛校長更有發言權的了。那麼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呢?哈佛校長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有遠見的父母,都應該讓孩子掌握這3種能力。
  • 別過度寵溺孩子了!哈佛校長直言: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加幸福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很多家長都不太讓孩子做家務,覺得孩子做家務,一來會影響學習,做家務的時間還不如學習;二來孩子幫忙做家務反而會越幫越忙。國際著名大學,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
  • 三個兒子都考入斯坦福,陳美玲直言:小學教育是孩子成材的關鍵期
    但是,知識一旦記入腦子,就不會被人奪去,它會成為你一生的寶物。所以在你能學習的時候要珍惜機會,好好學習」。陳美玲在人生的高光時刻,聽從了父親的勸誡,退出歌壇,去了多倫多大學攻讀社會兒童心理學的學位。從此,傳奇的時刻開始。1985年結婚,翌年誕下大兒子,但並未退出演藝界。
  • 傳奇校長張桂梅:她把1804名山裡女孩親手送進了大學殿堂
    張桂梅女校長曾經在一則採訪中說道:「讀書學習對有些人來說重要,也可能不重要,但是對我們這群孩子來說有著100%的重要性,我正在追求教育的公平。」這位傳奇校長曾因為讓當了全職太太的女孩滾出屋子而上了熱搜。但是她的傳奇不僅於此。
  • 爸爸帶4歲女兒騎行拉薩:為什麼要帶孩子見世面?這是最好的答案
    兜兜不僅不哭鬧,反倒歡天喜地地跟著爸爸一起趕路:「你帶我冒險,我也陪你一起跨越困難呀!」有時,阿鈄逗女兒說:「爸爸買機票把你送回去,好不好?」兜兜的回答永遠是:「不好,我要跟爸爸繼續騎。」同樣是孩子,為什麼有的孩子面對困難時,不堪重負,跳樓輕生;有的卻樂觀向上,陽光豁達?我想,網上一個高贊評論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因為見過的世面不一樣,成長環境也就不一樣。深以為然。
  • 3個兒子都被斯坦福錄取,博士媽媽總結:這5件事父母必須要做到
    第三,要發現孩子的長處陳美玲說:「自我肯定力高的孩子,人生會過得更快樂,因為他們無論什麼時候都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人!」所以陳美玲三個兒子的成長過程中,從來不對他們進行比較,而是發現三個孩子身上不同的優點。
  • 奶爸帶女兒旅行代替上幼兒園 沒有圍牆的幼兒園
    一、帶娃旅行,到底是活受罪還是長見識?     節目的開始是鈄爸在兜兜4歲生日的時候,送給了女兒一個特殊的禮物:帶著女兒去拉薩!這位90 後的父親說:我要帶著她去全世界,看一下全世界每個人都是怎樣在活著;當她看夠了這些,她就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子.
  • 鄧超孫儷培養孩子世界觀,帶娃去旅行,自然教育的好處要知道
    帶娃旅行似乎成為了他們陪伴孩子的另一種方式,也是教育孩子的另一種手段。 而且,不僅鄧超夫婦會帶孩子旅行,還有許多明星也經常帶孩子去旅行。那麼他們帶孩子去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呢?其實很多明顯父母會這麼做,是在培養孩子的世界觀,重視自然教育。
  • 沒錢也沒閒,要不要帶孩子旅行?換個角度看問題就不一樣了
    這句話是很多家長的心聲,能帶著孩子旅行,是一件很幸福很值得紀念的事情。曾看過一本書叫《帶著孩子去旅行》,記錄的是作者帶孩子旅行中的所見所聞。感慨和羨慕其中的豐富和包容,甚至也有過類似的想法,只是一直未能成行。
  • 育兒研究所丨孩子問人為什麼會死?我該如何給他解釋……
    老人逝世後,幾個月來,孩子精神狀態不太好,看著外婆的照片就會哭泣,「看孩子的狀態,我們也很擔心,也嘗試告訴她,外婆去了很遠的地方,但始終效果不好。」該怎麼引導孩子認識和面對死亡這件事呢?帶著李女士的疑問,近日,團長邀請到了成都市實驗小學北新校區校長(黨支部書記)任萍為家長們帶來專業的解答和建議。
  • 孩子厭學的時候,家長要言傳身教,帶孩子去身臨其境感受人生!
    意思就是,做父母的與其給孩子說一千道一萬句大道理,還不如帶著孩子去設身處地的去感受下一下,只有親身經歷了一切,才會在孩子的人生路上造成刻骨銘心的印記。之前一個朋友就跟我說了這麼一件事:他自己的孩子特別調皮,因為多次不交作業,老師打電話來告訴了他。於是他等孩子放學回家來,把孩子叫到跟前來,也不打也不罵,也不叫孩子去寫作業。
  • 哈佛大學歷經75年研究發現:越來越笨的孩子,大多有這4種習慣
    哈佛大學歷經75年的「格蘭特研究」教育家Julie Lythcott-Haims在TED演講中提到了一個哈佛大學歷經75年的研究——「格蘭特研究」。這個研究選取了一群哈佛大學本科生作為實驗對象,對他們進行跟蹤分析,最終發現:孩子的智力並非是天生的,智商很容易受到家庭環境這一後天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壞習慣會讓孩子越來越笨!
  • 你做我對象吧,我帶你去旅行
    帶你去旅行~校長 歌詞 今天妝令人特別著迷你的一切我都好奇像秘密 安全帶系好帶你去旅行 穿過風和雨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 其實我特別喜歡邁阿密 和有黑人的洛杉磯
  • 你為什麼要去旅行?
    有人問了我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去旅行?其實對很多人來說,旅行並沒有普遍的意義,這個問題就如同你在問,你為什麼活著一樣。好像需要一個答案,又好像不必有答案,因為每個人的答案必然都不相同。因為人生沒有普遍意義,所以很慶幸,我們能賦予它一個自己的意義。也很慶幸旅行沒有普遍意義,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想一個出來。
  • STEAM在線每周精選:超讚STEAM教育網站匯總、哈佛校長教育觀點...
    原創 申晴 STEAM在線周日閒暇時光,回顧下本周STEAM在線精選內容吧,溫故知新,說不定有意外的收穫哦~(點擊文章標題即可進入詳情頁)一、STEAM教育資源1、5個超讚的國外教育網站,把世界前沿的STEAM教育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