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媒體發表長篇通訊《莽莽成昆出大山》,講述了三代人青春接力,建設、守護成昆鐵路,再築新成昆的故事。「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築路、守路、通路、新路,跨越半世紀,老一輩的創舉與新一代的奮鬥,在祖國的大西南交相輝映。
在這篇長達五千多字的通訊報導裡,詳細描述了成昆鐵路的建設初衷、過程以及其產生的巨大影響。成昆鐵路,是一條西南地區的重要交通命脈,同時,也是共和國鐵路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頁,同時更是同時期世界鐵路建造史上的奇蹟。
1952開工建設的成昆鐵路,到1970年全線通車,用時共12年之久。當時,這裡的築路條件被外國專家稱之為「築路禁區」,但是,不畏艱險和困難的中國鐵路人硬是戰勝了無數難以逾越的鴻溝,用一雙手把鐵路硬生生在大山裡「鑿」出來。對的,你沒有看錯,這條鐵路是真正用開鑿出來的。囿於當時的技術條件,築路隊伍沒有吊裝機械,沒有挖掘機,沒有機械化開山工具,更沒有今天打通隧道所普遍使用的盾構機。所以,當時的奇景就是無數的工人用吊掛繩索的方式,一點一點用斧頭和鑿子對石頭進行開鑿。為跨越地質地形障礙,成昆鐵路共架設橋梁991座,開鑿隧道427座,橋隧長度佔到線路總長度的近一半;長達1100公裡的線路上,先後有三十多萬軍民參與建設,其中犧牲的就有2000多人……
為了這樣一條交通動脈的建設,為了有效溝通四川和雲貴高原,為了寶貴的戰略運輸資源的暢通,中國人就是用這樣的膽氣和魄力創造了令人驚嘆和震撼的建設記錄。也正是因為這份膽魄與精神,不斷激勵著中國鐵路人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從而讓鐵路事業不斷邁向新的輝煌。
現如今的中國,即便是放在世界範圍內來說,也可以稱之為是鐵路強國。2006年,被譽為「世界最高鐵路」的青藏鐵路全線貫通;2011年,舉世矚目的京滬高鐵順利投產;2018年,隨著寶成高鐵的建成通車,「四縱四橫」高鐵網絡全面建設完成。截止到2019年,我國的高鐵總裡程超過全世界70%。鐵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改變著中國,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快速推動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讓中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時空距離變得更近。這些豐富的成果離不開當年築路者留下的寶貴經驗和精神,也正是因為一代一代的累積,讓鐵路事業發展促進者工業發展,而工業的發展以及門類的快速齊全,又讓鐵路事業發展得到快速反哺。
如今,不管是通過媒體還是網絡平臺,人們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鐵路修建方式,尤其是在架橋和貫通隧道方面,中國的速度、技術以及大量專利的誕生用「獨步天下」來形容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很多網友甚至以「搭積木」來形容鐵路建設和其他基礎性建設的方便性也快捷性。中國快速強大的基礎建設正在成為支撐國家事業發展、民族復興的重要基礎,中國此時的發展面貌、發展速度也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接近國家復興和民族復興的高光時刻。值此之際,我們更應該記得當年艱苦奮鬥、更生的建設者們,更應該記得他們胼手胝足、無私奉獻的先輩們,因為這正是把我國推向更高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是我們永遠應該銘記的寶貴精神財富!
(曹毓祥)
風雨兼程半世紀,列車奔馳追夢路
莽莽成昆出大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