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概念,世界真的是被程序化的嗎?

2020-12-09 科技小麋鹿

世界廣義上來講,就是全部、所有、乃至一切,在古代一般來講世界指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民間的世界也有天下、此岸、世間、萬物、等等稱呼。

在中國古代就有宣夜說:眾天體自然漂浮在充滿氣體的虛空之中,這個和現代對宇宙的認知已經很接近了。對人而言,世界是我們由可感知的、不可感知的客觀存在的總和,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多工具的創造,越來越多人類本不可感知的事物逐漸浮出水面,這是人類的好奇心驅使的。

那麼宇宙從何而來,卻是我們人類尋找的終極秘密,有人說從大爆炸的那一刻起,宇宙這個大程序就被設計師按下RUN鍵。。

從虛空誕生的能量

我們從小就被告知能量目前不能被創造, 能量是有史以來唯一的原始化東西,它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東西(不能稱為物質)。

20世紀愛因斯坦用相對論推導出了質量和能量是相等價的,最初只是一個理論工具,但是實驗物理學家找到了使用該原理將質量和能量相互轉化的實用方法。那就是原子彈,人們已經製造出原子彈和反應堆以釋放大量能量。

而空間在一般的人的想法中,就是存放物體的,而現在我們也很難想像空間究竟是什麼,這個隨處存在的東西,我們卻找不到任何答案。這很像程序中內存的概念,在程序中是無法感知內存這個外置的物理存在的,但是在程序內是可以知道這個東西被用來存放各種數據。

到上個世紀末,宇宙學家發現宇宙正在加速膨脹,於是愛因斯坦首先提出有一個低密度的「暗」能量驅動著這個過程。它被稱為「空間本身的能量」或「真空的能量」,而且隨著宇宙的膨脹,必須創造出越來越多的空間來保持推力不變。在整個宇宙的尺度上,能量可能是不守恆的,因為有更多未知來源的能量從虛空中產生。能量和虛空最早就像是被無中生有出來的,是不是像極了程序中的new一塊內存出來,再new一個能量對象出來,讓它出來幹點事情。

其實能量的來源本身就是一個謎,是宇宙中最大的謎團,因為它是驅使萬物的東西。

接下來要談到量子力學,它是目前最怪誕的理論,它以原子、原子核和亞原子粒子的尺度來描述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它與廣義相對論是完全兩種不同的理論。量子理論和引力的一個衝突是量子理論認為力的本質是通過交換作用粒子而起作用的,比如電磁相互作用就是通過交換光子而作用的,而目前並沒有發現引力作用相對應的引力子(設想粒子),引力子在物理學中是一個傳遞引力的假想粒子,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可以歸結為構成這兩個物體的粒子之間的引力子交換。為了傳遞引力,引力子必須永遠相吸、作用範圍無限遠,在量子力學中,引力子被定義為一個自旋為2、質量為零的玻色子,它等待人們的發現。

廣義相對論雖然並沒有解釋力的作用本質,只是在其中加入了能量與時空曲率,把時間的概念加入了進來。

但無疑是成功的理論,它幾乎解釋了如今所有的天體力學方面和黑洞理論。

目前引力波被發現了,而引力子和暗物質還沒有被發現。但是通過論述我們已經知道了,引力的本源是時空,也就是能量時空。在這個能量時空內,物體的相互吸引是必然,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那麼自然的引力波是否和電磁波是類似的,是由引力子這樣的基本粒子構成的以光速運動的波呢?

而且有多種證明表明引力波是不與電磁波發生作用的,這種獨立性,就說明了它非常特殊。

普朗克尺度,讓現有理論失效的尺度

但是考慮到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一些基本量度,譬如長度和時間具有不確定性。不確定的程度由普朗克常數確定,從該常數可以定出最小的長度量子,即普朗克長度為1.6×10-33釐米,這遠遠小於原子核的尺度,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根本無法測量到這個尺度,而且比普朗克長度更短的長度是沒有意義的。同樣,作為時間量子的最小間隔,即普朗克時間為10-43秒,沒有比這更短的時間間隔存在。不可測量意味著物理法則失去了作用, 量子力學居然能存在無意義的尺度,說明這個理論是有局限的,但這並非可以證明時空是離散的,目前它是沒有辦法證明的。

但是這也可能意味著在某時某刻某地的時空是存在裂縫的,而每個物質的時間也並非是連續增長的。那麼假如這就是宇宙這個大程序設定好的呢?這樣的設定倒是非常類型我們的離散二進位計算機。因為我們的經典計算機無論如何都做不到把數字變成連續的。

無獨有偶,其實這與經典廣義相對論的奇性是不可避免的情況非常類似,根據廣義相對論的證明,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和黑洞坍縮之末,在很一般的初始條件下必然存在奇點,奇點是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大,時空無限彎曲為零的點,在這一點上時間和空間都失去意義,所有的物理規律都將失效,也就是廣義相對論本身也失效了。

量子現象以及量子糾纏

通過仔細觀察最小的物質塊,比如基本的粒子,原子、分子、電子,物理學家已經看到它們溶解成物質波。這些粒子在進行某種形式的交互後重新出現,這就是所謂的測量事件。 量子粒子以不同狀態的疊加形式存在,它們可以同時在多個地方,比如原子內的電子可以從一個位置跳到另一個位置,而不會穿過中間空間。

如果要知道粒子的精確位置,那麼就無法知道其精確動量,反之亦然。如果沒有測量,我們將感受不到這個世界,在這些示例中,量子們違反了空間,時間和物質性的概念。 如果在受到碰撞或障礙物或者測量的幹擾時,則量子的行為會很奇怪。根據相互作用的類型,它們可能會顯示出波動或類粒子的特性,並且無法通過經典標準對它們的整個屬性進行測量,就好像它們是真實的粒子一樣。

量子糾纏現象是如果每個電子的性質取決於另一個電子的性質,則兩個電子會糾纏在一起,這對電子具有相同的波函數。很多種基本粒子都可以稱之為量子,典型的就是光子,電子,如果兩個光子一開始被糾纏在一起,那麼它們便會組成一個糾纏系統,即便彼此相距多麼遙遠,兩者都會同時感應到對方。如果對一對糾纏光子的其中一個進行測量,如果發現它的自旋向下,那麼另一個糾纏光子的自旋必然向上(這個是不需要測量的),而且這種糾纏速度傳遞的速度比光速快。換句話說,這兩個粒子在整個空間之間進行了即時通信。隨著人類的測量的那一刻開始,就像是有一種上帝法則對兩個粒子的該屬性進行了分配,這種方式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

但是可惜的是,量子糾纏是無法傳遞信息的,只能用於量子加密,它們只能自己進行屬性分配的傳遞。

最後

如今,許多的物理規律居然可以被人們總結出來,形式還非常的優美,確實讓人懷疑這個世界是否被刻意創造出來的。

其實量子力學看起來非常像我們如今的計算機編程,可以說被人類理解的自然法則與我們創造的電腦程式非常相似,都是存在各種屬性,各種對應關係,也同樣存在運算的最小極限。因為從宏觀的經典理論來看,物體間各種作用是可被感受到的,而量子間的各種操作,就像你看不見程序內部的各種數據流轉,只能通過顯示屏(測量後)看到它所給你呈現的畫面。

當然這篇文章只是我個人的信口開河,大家就看個熱鬧吧。科學研究還是要嚴謹的,客觀地考量。很多人說人類追尋的宇宙終極理論是沒有盡頭的,但是我卻相信宇宙的真相是可以通過各種物理現象的碎片化線索猜測出來的。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是唯物學科嗎?
    我在網絡上經常看見一些宣傳量子力學與神秘主義聯繫的文章,比如,有一篇網絡文章叫《從量子糾纏到量子計算機,未來的某一時刻人類或許解開宇宙的起源》,還有用朱清時的演講做成的《朱清時:量子力學證實,人類意識是物質世界的基礎》、《物質並非實有的存在》等等,這些文章千篇一律的把量子力學與神秘主義掛鈎,甚至直接鼓吹量子力學證明了唯心主義。
  • 量子力學的終點是什麼?是否是宇宙的終結?
    我們知道,根據現有的科學理論,雖然世界上存在各種各樣的物質,但構成物質的粒子基本上沒有多大區別!像電子、光子等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被科學家們稱為量子!量子力學是宇宙的終結嗎鑑於量子世界的種種神奇,尤其是量子與意識之間的關係,有些科學家認為量子力學甚至是宇宙的終結!因為量子力學在某種程度上告訴了人們:世界可能是唯心的,萬物皆可以是虛幻的!
  • 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到底誰更厲害?
    前面我介紹了量子力學相關知識,其中談到了微觀世界的物體具有的一個特殊狀態「疊加態」,一旦物體擁有疊加態,就意味著這個物體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同時擁有多個速度,就好像這個物體有「分身」一樣,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現象,但是又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現象。
  • 人類要重新認識量子力學?
    說到量子力學,可能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例子就是薛丁格的貓,可是許多人對這個概念都有著非常大的誤解,這個實驗和愛因斯坦還有關係。上世紀30年代,愛因斯坦和另一位物理學家玻爾吵了一架,愛因斯坦生氣地說,上帝不擲色子,許多人都覺得愛因斯坦不認同量子力學,事實果真如此嗎?
  • 可怕的量子力學:人站在一堵牆前,是真的有機會穿牆而過的!
    文/行走天涯可怕的量子力學:人站在一堵牆前,是真的有機會穿牆而過的!穿牆之術只出現在神話故事當中。但是神話故事畢竟只是虛構的,現實生活中人可以穿越一堵石牆嗎?在宏觀的物理科學當中自然是不存在的,然而在微觀的量子力學當中,卻很有可能發生。哪怕多數人不願意相信,但是可怕的量子力學確實能夠做到,如果一個人站在一堵石牆前足夠久,久到億萬年的話,那麼是有機會穿牆而過的。如果不相信的話不妨繼續看下去。
  • 程序化交易不是魔鬼
    文|畢斌  浦銀安盛基金分析師  在幾乎人人都可以一部手機炒股的今天,程序化交易也不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從只被華爾街一小撮人掌握的「核武器」,到眾多自媒體文章中「1天時間搭建個人程序化交易平臺」——普羅大眾對於程序化交易的認知、接受度正不斷提高,但信息紛擾中不免有誤解。
  • 艱難一年:DSP、RTB和程序化廣告的2016年終反思
    當SEM、EDM、流量包斷和廣告網絡(Ad Network)都變得極為成熟或變得不再性感而無厚利可圖,市場亟需一些新的可包裝的東西來重新提振廣告主的食慾,程序化變成了唾手可得又熾手可熱的東西。這些聞所未聞的極佳概念,正好修補了過去所有模式的缺憾,無論是對於效果營銷還是品牌營銷,RTB都極為適用。 DSP和RTB一時風頭無兩。 2013年,全中國不到20家DSP,有一些還是海外的。2014年,超過50家DSP。2015年超過100家DSP。2016年,幾乎每個網際網路廣告公司都是DSP。
  • 手工單做不好、為何不選擇程序化交易
    你們身邊有這樣的人嗎?反正我所接觸的外匯投資者無疑都是虧損的,都是做手工單的,其實我想對投資者說一句話,手工單做不好,頻繁虧損,為何不選擇程序化交易呢?講到這裡,肯定會有人反駁,誰說手工單就不能賺錢,難道程序化交易就一定能賺錢嗎?
  • 程序化交易「圍獵」散戶?這個帽子扣錯了
    然而細品之下,該文將交易所研究報告、程序化交易、T+0交易、競價制度甚至融券和股指期貨等內容雜糅到一起,卻缺乏一個統一、嚴謹的邏輯鏈條貫穿全文,導致結論經不起推敲。 作為研究市場微結構的高校教師,筆者深感有責任指出該文的一些邏輯缺陷和概念性錯誤,以便客觀地、科學地看待程序化交易。
  • 5分鐘明白程序化廣告購買和RTB的到底是什麼?
    程序化廣告購買和RTB是同一回事嗎?開門見山,程序化購買和RTB是兩個不同的維度。RTB是一種競價方式,是程序化廣告採買的一種。程序化廣告購買是廣告採買的形式,區別於傳統的談判廣告採購。RTB競價的廣告肯定是屬於程序化購買,但程序化購買的競價方式未必都是RTB。
  • 為什麼說掌握了量子力學,你就擁有了改變世界的能力?
    你以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實的嗎?一定要認真的看完這篇文章,因為這篇文章有可能會改變你的命運。愛因斯坦覺得這違背了基本物理學的定律,於是他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上帝不擲骰子」。然而趨勢不會因為你的不相信而停止腳步,即便你是愛因斯坦,如今量子力學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許多讓人錯愕的實驗被人提出,並且認證,就連當初為了證實量子力學有多慌謬而提出的薛丁格的貓,也已經變成了科普量子力學的必備的故事。
  • 四種基本力量電磁力,強力,弱力,引力
    四種基本力量:電磁力,強力,弱力,引力。而愛因斯坦認為,最基本的力量可以用經典力學來描述,即所謂的經典場。而量子力學的基本問題是否與經典力學完全相同?(我就問有嗎?你會相信量子力學這個xx嗎?)因此量子力學的矛盾在於根本沒有給出電子能量和運動速度之間直接的一一對應關係。問題又回到經典力學上了。實際上,量子力學的一些基本原理,比如共動量、不變原理等是歐拉引入了能量子。後來庫恩擴展了能量子,不共動量出現在量子場論。為什麼電力是量子的?
  • 中國程序化交易歷史與展望及量化就業答疑
    今天我主要分享一下個人所經歷的中國程序化交易發展歷程,還有我個人對量化從業者或求職者的一些看法。夾雜一點個人體會,要是有一些不太準確的地方,大家多多諒解。我本人大概在2009年的時候知道有程序化交易這個事情。當時我在一家期貨公司工作,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程序化交易發展也恰巧從期貨市場開始。我能夠從最開始就近距離觀察程序化交易發展。
  • 交易鬼影之程序化交易
    拿著錢投資時,你想獲得多少收益,應該取決於你想吃得好,還是睡的香 肯菲爾德.莫利——《我的一些信念》 2015年6月到8月之間中國A股從巔峰的5100多點的頂部跌落,相關工作人員啟動萬億資金拯救股市
  • 既死又活的薛丁格的貓,你有沒有可能讀懂量子力學?
    1900年,普朗克在論文裡首次提出了能量的不連續性,一腳踢開了量子力學的大門。那麼,量子到底是什麼呢?把一個長一米、寬一米的物體,放大十倍,再放大十倍,然後放大一千倍,再放大一千倍,最後再放大一百億倍,你就進入了量子的世界。
  • 量子力學中的概率與經典概率在本質上有何區別?
    我們知道,量子力學是以統計學(概率)的方式對亞原子世界進行描述的一個物理理論。在量子力學中,我們通過理論計算,並不能準確預測出一個亞原子粒子在下一時刻會出現在什麼位置,但是我們可以給出它出現在任何一個位置的概率。
  • 陳根:既死又活的薛丁格的貓,你有沒有可能讀懂量子力學?
    把一個長一米、寬一米的物體,放大十倍,再放大十倍,然後放大一千倍,再放大一千倍,最後再放大一百億倍,你就進入了量子的世界。量子世界裡,所有物質都可以被還原成61種基本粒子,其中最重的基本粒子,質量也不超過3.1×10^-25千克。
  • 關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文章抽選關於量子力學基本原理的幾個題目,包括量子力學與經典物理學的對比、量子概念的產生、薛丁格方程的出現、全同性原理和量子路徑積分等,作些說明。目的在於激發讀者思考量子力學的本質在哪裡。撰文 | 鄭偉謀(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來源: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何謂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是在經典力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微觀世界為主要對象。「量子」說的是離散性,20世紀前後有一系列直接的實驗證據顯示微觀世界的量子性。
  • 量子力學隨機性被推翻了?事情才沒那麼簡單
    刷屏的新聞報導。根據數理雙修的大師馮諾依曼的總結,量子力學有兩個基本的過程,一個是按照薛丁格方程確定性地演化,另一個是因為測量導致的量子疊加態隨機塌縮。薛丁格方程是量子力學核心方程,它是確定性的,跟隨機性無關。那麼量子力學的隨機性只來自於後者,也就是來自於測量。
  • 關於坐標轉換的一些基本概念 - 土木智庫
    下面是關於坐標轉換的一些基本概念。1.坐標系轉換法(1)空間直角坐標系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坐標原點位於參考橢球的中心,Z軸指向參考橢球的北極,X軸指向起始子午面與赤道的交點,Y軸位於赤道面上切按右手繫於X軸呈90度夾角,某點中的坐標可用該點在此坐標系的各個坐標軸上的投影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