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北宋文豪,一生豪放直率,為何兒子卻成了北宋六賊?

2020-11-28 騰訊網

宋徽宗時,蘇軾文章被禁,梁師成向宋徽宗哭訴,「我的先輩有何罪?」之後,蘇軾的文章才慢慢流行於世。

一直以來,梁師成自稱「蘇軾出子」、「蘇氏遺體」,即蘇軾流落在外的兒子,而蘇家也沒有否認這一點。《齊東野語·朱墨史》記載,梁師成顧及兄弟情誼,甚至對家中帳房說:「凡小蘇學士用錢,一萬貫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

梁師成是北宋末年六賊之一,歷史上著名的大奸臣,毀掉北宋的壞人之一,我們熟知的高俅都沒有資格位列「六賊」,可見梁師成作惡多端到了何等程度。而蘇軾是一代文豪,為人一身正氣,為何卻有一個奸臣兒子?

一,蘇軾精彩的私生活

歷史上的蘇軾是北宋文壇領袖,一生豪放直率,為國為民仗義執言,但私生活卻極為精彩,自己就說過「予家有數妾」,最得寵的便是王朝雲。王朝雲原本是歌妓,三十八歲時的蘇軾贖十二歲的朝雲,後來收為侍妾,在蘇軾仕途不順的歲月裡,王朝雲一直陪伴左右,並為蘇軾生下第四子蘇遁(夭折)。除了王朝雲之外,蘇軾其他一些侍妾沒能留下姓名。

當然,這也是宋朝文人的日常生活,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私人場合,每次宴會論詩交友時,往往都會有歌妓陪伴左右,少則二三,多則三四十。家裡蓄養的諸多歌妓,有的是別人贈送的,有的是招待友朋的。宋朝文人之所以能這麼瀟灑,與宋朝優待文人密切相關,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又有優渥的薪水,所以讓宋朝文人猶如活在人間天堂。

但蘇軾一生官路坎坷,多次遭到貶謫,每一次被貶時,往往都會將家中一些侍妾或歌妓送給朋友,就算懷孕了也不例外。如今看來難以理解,但在當時卻很尋常,因為貶地路途遙遠,拖家帶口的不方便。而到了貶地,或買或別人贈送,文人又不會缺少歌妓。

一次,蘇軾又一次遭到貶謫,臨行前蘇軾把一位已經懷孕的侍女,送給了一位姓梁的朋友,不足月而生下一子,起名梁師成。儘管史家多含糊其詞,但以梁師成與蘇家反應來看,梁師成極有可能就是蘇軾之子。

二,六賊之一的梁師成

或許繼承了蘇軾良好的基因,梁師成自幼聰明好學,外表忠厚,深藏其善變奸詐的本性。在很小的時候,蘇軾梁姓朋友將他送入宮中,成了一名太監,因熟習文法被送到隸屬於賈詳的書藝局工作。由於善於揣摩聖意,察言觀色,逐漸得到宋徽宗的賞識和信任,賈詳死後,梁師成便管理睿思殿文字外庫,負責出外傳道上旨。

從此之後,梁師成青雲直上,先被宋徽宗賜予進士出身,進入高級知識分子行列,後官路亨通,得授淮南節度使,檢校太傅、太師,開府儀同三司,兼任百十個官職,被時人稱之為「隱相」,連蔡京父子都要獻媚攀附。假造聖旨、買官賣官、收受賄賂、幹擾朝政等等,梁師成可謂無惡不作,將北宋朝廷搞得烏煙瘴氣,是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與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朱勔、李彥五人被合稱「北宋六賊」。

不過,梁師成立下一個大功,或許就是為我們留下了蘇軾詩詞。

三,梁師成的唯一功績

蘇軾為官時,正值王安石變法,於是朝廷分裂出新黨與舊黨,但蘇軾性格豪放直率,有一說一就事論事,批評過新黨,又批判過舊黨,因此兩頭不討好,兩黨都打壓,蘇軾的命運可想而知,一生不停地被貶職,輾轉杭州、徐州、湖州、黃州、海南儋州等地。

烏臺詩案中,蘇軾之所以因文字而下獄一百零三日,根本原因在於兩黨激烈鬥爭。甚至,新黨還要置蘇軾於死地,後來退休在金陵的王安石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所以,烏臺詩案與清朝的文字獄,有著本質的區別。

宋神宗死後,北宋就一直存在新舊黨爭,你方唱罷我登場,為了反對而反對,枉顧國家大事,後期實際變成了權爭,與改革不改革已經沒什麼關係了。宋徽宗時期,蔡京自詡新黨,將蘇軾文章給禁了,還要求把蘇軾流傳在民間的文字都要徹底毀掉。如果蔡京等人計劃得逞,即便後人再整理蘇軾文章詩詞,估計也會有不少遺失。這時,梁師成總算立下一功,向宋徽宗哭訴「我的先輩有何罪?」如此,蘇軾文章才被解禁,之後慢慢流行於世。

宋徽宗晚年,最寵愛鄆王趙楷,而趙楷有意奪太子位,梁師成竭力保護太子趙桓。讓梁師成始料未及的是,就是因為這一點,讓梁師成死於非命,可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金兵南下後,宋徽宗傳位宋欽宗,自己東下避難,梁師成因與宋欽宗有舊恩而留守京師。由於梁師成惡跡斑斑,新皇登基後不少人希望宋欽宗主持正義,太學生陳東、布衣張炳上書指斥梁師成,要求宋欽宗依法懲處梁師成。雖然宋欽宗沒有處理梁師成,卻讓梁師成風聲鶴唳,寢食不離宋欽宗,包括上廁所時。但宋欽宗為了平息朝廷內外紛紛輿情,於是找了一個理由讓梁師成去外面辦事,結果梁師成剛到就被扣留,宋欽宗下詔歷數罪狀,將他貶為彰化軍節度副使,半路又被宋欽宗送了一尺白綾縊殺。

蘇軾回顧一生,心生感慨賦詩一首:「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但願吾兒愚且魯,無災無病到公侯。」梁師成聰明一生,成就遠比蘇軾正牌兒子大,但卻死於自己的小聰明上。如果他不竭力站隊太子趙桓,不處心積慮玩弄權術,或許反倒不會被宋欽宗處死。

參考資料:《宋史》等

相關焦點

  • 蘇軾為人一身正氣 為什麼卻有一個奸臣兒子
    梁師成是北宋末年六賊之一,歷史上著名的大奸臣,毀掉北宋的壞人之一,我們熟知的高俅都沒有資格位列「六賊」,可見梁師成作惡多端到了何等程度。而蘇軾是一代文豪,為人一身正氣,為何卻有一個奸臣兒子?一,蘇軾精彩的私生活歷史上的蘇軾是北宋文壇領袖,一生豪放直率,為國為民仗義執言,但私生活卻極為精彩,自己就說過「予家有數妾」,最得寵的便是王朝雲。王朝雲原本是歌妓,三十八歲時的蘇軾贖十二歲的朝雲,後來收為侍妾,在蘇軾仕途不順的歲月裡,王朝雲一直陪伴左右,並為蘇軾生下第四子蘇遁(夭折)。
  • 北宋文豪蘇東坡一生坎坷,為何都能逢兇化吉有所建樹
    文中的「蘇文忠公」即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號東坡居士。唐代詩人白居易(樂天)因其寫詩作文主旨分明,為人忠厚,性格剛直,樂善好施,真誠待人,深得蘇軾的敬重,成為蘇軾心中讀書人的楷模。蘇軾後來為了讓一家人度過饑荒,在野外開荒種地,並自得其樂,也將其攜家人耕作之地命名為「東坡」,也寫過一首《東坡》: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縱觀蘇軾一生,與白居易何其相似。
  • 北宋文豪用鴻雁比喻作詩,充滿哲理,成語「雪泥鴻爪」出自此詩
    大文豪蘇軾對人生的感悟,有著更深層的理解。在他的《定風波》中一句「一衰煙雨任平生」中,就能看出蘇軾對人生豁達的態度。今天我們要欣賞蘇軾的另一首詩,以鴻雁作比喻,詩的立意新穎,僅首聯就禪意十足,充滿了哲理,讓人感慨無限。《和子由澠池懷舊》 北宋 蘇軾 澠(miǎn)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 北宋著名文學家、為民築堤、「美食家」-帶您認識別樣的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借來的蘇軾墨寶撤了 將展出其複製品 另一國寶蘇軾畫作《北宋蘇軾...
    12 月 22 日,遼寧省博物館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中從吉林省博物院商借的文物《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撤展。將展出其複製品。不過在 2021 年 2 月 2 日,該展覽上還將有重磅文物《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亮相。
  • 此人棄官尋母,被北宋文豪蘇軾寫詩歌頌,不孝子李定如芒在刺
    #歷史觀點#系列任何朝代都不缺孝子,北宋有個孝子叫朱壽昌朱壽昌尋找到母親之後,受到同時期大文豪蘇軾的歌頌,蘇軾為朱壽昌寫了一首詩,卻讓不孝子李定如芒在刺。後來陳定將蘇軾揭發,與此不無關係。蘇東坡何其有才,這首詩中引用各種典故讚美和歌頌朱壽昌在年邁時找到母親,可以和劉氏再次團圓,正是因為蘇東坡這首詩寫得太好了,這讓北宋另一位不孝子如芒在背,從此結怨。這個不孝子名叫李定,是王安石的學生。
  • 夢回北宋,我,一個侍妾,眼中的烏臺詩案
    入朝做官後,先生也是步步高升,「三年京察」為「百年第一」,按理來說先生應該是仕途順暢、官運亨通的人,可惜他命運坎坷, 一生三起三落,數次顛沛流離。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這一年對於先生來說,是令他永生難忘的一年,對我來說也永生難忘;這一年對先生來說是一次重大打擊,同時它也成為了他顛沛流離一生的轉折點。
  • 「30秒懂幣」詳解北宋元豐通寶和元祐通寶的主要版別!
    元豐通寶北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鑄造。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三種,互成對錢。版別極其複雜,其中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另有鐵錢,其中背"陝"者罕見。
  • 熙寧變法—北宋文壇風暴,一代文豪為何落得千夫所指之境
    引言:北宋的繁華並不亞於唐朝貞觀年間,一幅《清明上河圖》更是為人們顯示出一個不一樣的市井風情。描繪出了北宋都城下市民眼中的汴京,更是北宋全盛時期繁榮的見證。北宋的繁華不僅是經濟上的昌盛詩詞歌賦方面也可謂文人層出不窮,也就是在這個繁華的市井文化之下又如羅剎門般上演著各種明爭暗鬥,變法圖強的劇情。本就昌盛的北宋又為何變法不停?一代忠臣宰相力圖變法為民的王安石又為何落得個千夫所指之境?為何一朝變法成了民不聊生的開端?這不能不令人深思:一個品格高尚,報復宏大的學者型謀臣何以成為背離民怨的改革悲劇人物?
  • 北宋古文大神,顯赫了九百年,1912年開始被冷落
    來自宋朝的背誦天團應該是無數學習生涯中的噩夢,尤其以蘇軾首當其衝,和李白這樣的謫仙人一樣,點墨成詩。接著就是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凡是和蘇軾沾上邊的,就應了那句話,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一個個都充滿性格,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人們在認識唐宋八大家的時候似乎遺忘了一個人,曾鞏。
  • 北宋為何在金國攻擊兩年後就迅速滅亡?你看看徽欽二帝有多弱智
    結果宋軍大敗,金軍卻輕易攻取了遼國首都並藉此發現了北宋的虛弱無能,產生侵宋之心。從公元1125年到1127年兩次揮師南下,不過兩年多時間就滅掉了北宋,是為「靖康之恥」。北宋自與遼訂立《檀淵之盟》後歷經150多年修養生息,為何軍力如此不堪?都城東京汴梁(現為開封)城牆高大堅固,為何輕易就被攻陷,是人禍還是天意?
  • 黑到不能再黑的元佑黨籍碑:北宋的文字獄,將大文豪們一網打盡!
    北宋徽宗時蔡京專權,把元祐、元符間司馬光、文彥博、蘇軾、黃庭堅、秦觀等三百零九人列為奸黨,將姓名刻石頒布天下,後徽宗下詔毀其碑。現存碑刻為南宋慶元四年(1198)梁律據家藏舊本重刻。碑距地丈餘,額有蔡京手書「元祐黨籍」四字。久經風雨侵蝕,文字已模糊不清,但尚可辨認。
  • 準確預測北宋滅亡的牛人——章惇
    但是此君知道堪稱北宋最硬、最狠的文人,預測北宋亡於宋徽宗的狠人----章惇!章惇卻神色平靜,用繩子把自己系在樹上,探身過橋,在陡峭的石壁上寫了「蘇軾章惇來此」幾個字。蘇軾不禁撫著他的背長嘆:「能自拚命者能殺人也!」章惇大笑。章惇就是這麼一個性格如烈日般的狠人。參與變法,宦海沉浮章惇進士及第後,受到參知政事歐陽修的賞識和推薦,召試館職。考試面試合格但是受到知制誥王陶攻擊未能如願,只能出任地方任知縣。
  • 他一生妻妾成群,為何對髮妻念念不忘?
    一代文豪蘇東坡是有著數千年文化積澱的華夏大地上,最耀眼的文壇巨星之一。寫文之上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寫詩,他的諸多詩篇流傳至今。「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寥寥數字把西湖的美景寫得淋漓盡致。寫詞,更不用說了,是豪放派詞人的開山鼻祖。一曲大江東去把赤壁之戰寫得盪氣迴腸,驚濤拍岸氣勢如虹。
  • 我在北宋吃什麼:民以食為天,北宋百姓的一日三餐!
    可能有人奇怪,為何開飯了要去廚房,不是應該去正廳用餐嗎?這個就屬於我的一點小習慣了,沒到吃飯前,我都會去廚房溜達一圈,提前看一看今天的佳餚是不是合胃口。「少爺,今天府上只有您一人,所以我們特意準備了一道蓴羮鱸膾,一會您可一定要多吃點。」廚房裡的廚子一副笑臉,臉上的肉都擠到了一起,把小眼睛擠得更小了。
  • 中國古代十大文豪
    中國古代十大文豪(一)屈原(戰國)屈原(前340-前278),戰國時期楚國人,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內 )。屈原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
  • 一覽北宋錢幣多種多樣的書體形式
    北宋錢幣就是典型的代表。其錢文書體十分豐富,應用了漢字的所有書法形式,有篆、隸、真、行、草、瘦金體六種書體,篆書體中還應用了鐵錢篆、九疊篆、古篆,形成了北宋錢文書體豐富的獨特風格。錢文書體充滿了書法藝術的感染力。北宋統治者為了標榜文治風習,不遺餘力地倡導書法 藝術。
  • 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
    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李清照曾寫過一篇叫《詞論》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用極為犀利的言語描述了北宋16位詞人的作品,她認為這些作品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16位詞人都是北宋詞壇的"巨星",他們分別是張先、宋祁、宋庠、沈唐、元絳、晁次、晏殊、蘇軾、曾鞏、晏幾道、賀鑄、秦觀、黃庭堅、歐陽修、王安石、柳永。這16位詞人在今天看來都是數一數二的作詞大家,而李清照對他們卻是異常"嫌棄"。
  •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大文豪蘇軾在北宋的文壇能夠 說風靡一時的風雲人物,蘇軾的詩詞作品一寫出來便流傳天下。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也為我們留下來了太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
  • 蘇軾臨終前寫下一首詩,首句和最後一句一樣,卻道出人生三重境界
    蘇軾六十四歲那年,宋哲宗崩,宋徽宗立,蘇軾的命運才得機會改變。先是允許他返大陸,廉州安置,不得籤署公事。雖然還像流放,不過他究竟可以至廣州一見他的兒子和孫子。俄頃得旨,恢復他朝奉郎,提舉成都玉觀局,可以自由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