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藝術系師生合照,徐悲鴻、潘玉良均在列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12月11日,「玉汝於成——潘玉良藝術人生」將在成都博物館三層臨展廳展出。作為近代中國西洋畫家中第一流的女藝術家,潘玉良的作品兼收中西方繪畫之長,在當時受到不少名流大家的推崇。
如果仔細看她的作品邊角,會發現不少密密麻麻的題跋,上面有一些如雷貫耳的名字,不乏陳獨秀、張大千、王濟遠等名人。展覽在即,先來跟著畫作,提前翻翻潘玉良大咖雲集的「朋友圈」吧!
王濟遠題跋《歌舞豔聲》
陳獨秀、劉海粟、王濟遠
——是「伯樂」也是「鐵粉」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發起者之一,近代歷史教科書開篇的領頭人,陳獨秀是她「朋友圈」裡的頭號大人物。
陳獨秀題跋《側身背臥女人體》
陳獨秀是潘玉良的丈夫潘贊化的好友,也是他倆的證婚人。在潘玉良剛學繪畫之際,陳獨秀就發現了她的潛質,力勸她去上海美專讀書,可以說是潘玉良走上藝術道路的「伯樂」。
不僅如此,他還是潘玉良超級「鐵粉」,潘玉良多次舉辦展覽,他都悉數捧場。1937年,潘玉良在南京舉辦個展,陳獨秀雖然身在牢獄,仍然為她的畫作題跋,讚賞她的畫為「新白描」。這幅陳獨秀大讚的作品《側身背臥女人體》,就將在本次展覽中展出。
除此之外,上海美專的校長劉海粟,曾不拘一格將潘玉良收入學校,在其學成歸國時,又不吝指出她的不足,幫助她更上一層樓。在本次展出的《歌舞豔聲》上,還可以看到潘玉良的恩師王濟遠為她做的題跋「霓裳三疊載歌舞,壯士散騎驚豔聲」,既貼切地描述了畫作內容,又通過典故讚揚了潘玉良。
王濟遠題跋《歌舞豔聲》
張大千、徐悲鴻
——是同行也是摯友
雖說同行相輕,但在潘玉良這裡,個性張揚的張大千、自視甚高的徐悲鴻,都對她推崇備至。
張大千題跋《豢貓》
張大千題跋《芍藥》
有著「五百年來一大千」之美譽的張大千,一生經歷傳奇,卻甘心當潘玉良的「小弟」。張大千喜歡京劇,而潘玉良尤其擅長京劇老生、黑頭,還曾在剛入學的新生大會上表演《李陵碑》。兩人同校任教,自然一見如故。張大千經常與潘玉良互贈畫作,還合作過一幅四尺整宣橫幅《梅竹圖》,她喊他「大千弟」,他尊她一聲「玉良姐」。在潘玉良出走法國時,張大千也旅居海外,兩人的思鄉之情再次同步。張大千到法國拜訪畢卡索,也是靠潘玉良和趙無極的穿針引線。
而中國現代美術史上赫赫有名的徐悲鴻,在青蔥的求學歲月裡,曾與潘玉良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先後歸國後,又同在中央大學任西畫系教授,他倆是當時唯二有留學背景、真正受過西方美術教育的老師。徐悲鴻的藝術評論極為嚴格,但對潘玉良卻格外讚賞,曾經發出感嘆:「真藝沒落,吾道式微,乃欲求其人而振之,士夫無得,而得巾幗英雄潘玉良夫人。」
蘇雪林
——是閨蜜也是後盾
在潘玉良的時代,有不少女性掙脫出世俗的束縛,做出自己的成績,她們彼此之間惺惺相惜,在生活上也互相支持。
方君璧、蘇雪林、潘玉良等友人合影
蘇雪林是著名作家和文學研究家,與冰心、丁玲等並稱為「中國五大女作家」。她與潘玉良結識於留學法國的船上時,都是20來歲的青春年華。蘇雪林曾撰文讚揚「玉良的畫,色調沉深,氣魄雄渾,表現力極強,大幅的畫,充滿了生命的跳動,熱烈情緒的奔放,萬不像是只纖弱女子的手筆」。在她眼裡,潘玉良不僅「前無古人」,而且「無人能及」。
潘玉良旅居法國的歲月裡,時常被病痛折磨,蘇雪林多次為她採購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寄去,成為她的堅實的後盾和依靠。
阿摸
——至今不知身份的神秘友人
潘玉良交友廣泛,但有一位卻特別神秘。他(她)叫「阿摸」,潘玉良的許多作品上都有來自阿摸的題跋,卻至今也沒有人知道其真實身份。
阿摸題跋《撐坐女人背體》
從阿摸的題跋來看,基本都是根據作品內容,借古人評畫的詞句來進行評價,可見其美術史功底極其紮實。本次展出的《撐坐女人背體》一畫上就有這位「神秘友人」的筆跡,感興趣的觀眾可以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