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導演的電影《信條》,英文原名「TENET」究竟什麼意思?

2021-01-11 碟碟不休的Kevin

2020年慘澹的國際影壇卻有一部石破天驚的大作橫空出世,諾蘭導演為2020年幾乎空白的人類電影歷史濃墨重彩地寫下一筆,一部《信條》讓多少人為之驚嘆。電影《信條》再次證明不用試圖去理解諾蘭導演電影複雜的內涵,就連電影的名字「TENET」都是一個值得琢磨的事情。

「TENET」來自於基督教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標誌性符號「The Sator Square」,這是一個由五個拉丁文單詞組成的方陣,這五個單詞的橫向評寫與縱向評寫完全一致,代表著《馬太福音》第13章的一句話,「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He who works the plow sows the seed)。而中間的單詞「TENET」最為特別,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評寫一模一樣,顯而易見這是基督教的象徵「十字架」。

而電影的主題便是人類發現了將時間倒轉的方法,正義的力量為了阻止邪惡勢力毀滅地球而不停地在時間中穿梭。電影中不斷地將時間進程在正反兩個方向上推進,也正是契合著「The Sator Square」單詞方陣的形式。諾蘭導演將這個「The Sator Square」深深地埋藏在了電影《信條》之中,為這部燒腦的科幻大片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作為諾蘭導演的老搭檔,英國著名演員肯尼思·布拉納在電影《信條》中扮演了一個企圖毀滅世界的反派角色,這個角色的名字叫做 安德烈·賽特 (Andrei SATOR)。

在電影中男主角將一幅偽造的戈雅畫作交給女主角鑑定,這幅名畫的偽造者名字叫做Thomas AREPO。

OPERA毫無疑問指的是電影開頭那段發生在基輔大劇院的恐怖襲擊事件,這段情節拷貝了當年轟動世界的莫斯科大劇院人質危機。

在電影中那個神秘的保安公司名字正是「ROTAS」,兩名男主角劫持了一架大型客機衝入這家公司的倉庫,諾蘭電影中永遠不會缺少火爆的視覺效果。

同時電影裡也不斷地提到女主角的兒子在義大利龐貝度假,而「The Sator Square」最古老的遺蹟便是被發現於龐貝古城的廢墟之中。

在電影中男主角所扮演的中情局特工隸屬於一個神秘的組織「TENET」,電影中這個組織的使命便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很少人還記得,1997年至2004年期間CIA局長名叫喬治·約翰·特尼特,在這位局長任職期間發生了改變全球歷史進程的事件。導演諾蘭究竟想要在電影中表達什麼?

相信經歷了風雲詭譎的2020年,很多人都希望時間倒轉回到過去,只可惜電影《信條》中的時空扭轉目前還只是一個科幻故事。每一個都不得不面對比電影《信條》還要複雜的現實世界,祝願2021年天下太平。

#信條#

附: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讓人激動不已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

相關焦點

  • 諾蘭新片TENET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前幾天,影迷期待已久的諾蘭的新片《信條》(tenet)終於上映了,作為電影迷的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這一次的《信條》(Tenet)依然很燒腦,講述的是時間的正敘和逆轉,看完後有一種智商被碾壓的感覺,還好看之前做了些功課,不至於被碾壓得太慘。我不做任何劇透,單純給大家講講電影片名,就一個單詞tenet。
  • 英語|單詞「TENET」冷知識,它可不僅僅只是「信條」
    ——《信條》官網的電影概要9月4日,國內上映了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信條》,英文名:TENET。Tenet,原則、信念的意思,特別是指某個宗教或者哲學流派主要原則。用中文的「信條」來翻譯,倒是比較貼切。
  • 《信條》導演諾蘭 5 部電影英文金句精選!
    諾蘭導演 2020 最新電影《信條》你看了嗎?這邊幫你精選 5諾蘭經典電影裡面有哪些值得深思的金句呢?一起來看看吧!1.《信條》是一部英、美合拍的科幻動作諜報片,劇情描述人類在未來開發出一種能讓物體人類在中的「熵」反轉,並逆時移動的技術,未來的人也得以透過這個技術將反轉對象傳送到現在。這樣的逆行技術可使一切歸零、世界消失,電影裡的主角們為了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而引發了一連串的行動。
  • 《信條》——2020年諾蘭燒腦大作預告解讀
    因為全球疫情的緣故,諾蘭2020年燒腦大片《信條》(tenet)再度推遲到8月15日上映。就目前所公開的海報以及預告片段來看,劇情很可能和時空相關,燒腦程度不亞於前作《盜夢空間》。在末世裡面,愛德華為了完成某個任務,學到了tenet這個技能,並開始使用這個技能去回溯一些時間去尋找「真相」。其實劇情感覺並不是太精彩,還是好萊塢商業片的老套路(英雄救世界)但諾蘭的電影最有趣的地方,是燒腦的世界觀和細節。
  • 2020暑期檔值得期待的電影《TENET》信條
    2020暑期上映的超級大片《信條》時隔三年,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帶著電影《信條》計劃於2020年暑期席捲全球,這部製作成本超2億美元的大作,玩起了時間倒流,故事圍繞一次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國際間諜行動展開,將正反向時空交錯到了一起,全景鏡頭下我們觀看預告片會看到
  • 電影《信條》TENET你看懂了嗎?諾蘭的,看不懂就對了
    花煜寒|文《信條》TENET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動作驚悚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齊、麥可.凱恩、肯尼斯.布拉納聯袂主演。於2020年9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 諾蘭導演《TENET》是一部失敗的作品嗎,電影想講述什麼
    但是這並不能作為《TENET》是一部失敗作品的標籤,很顯然《TENET》沒有做到傳統電影給你的感覺很多人看完很不舒服;《TENET》是一部完全諾蘭風格的電影。
  • 諾蘭新片要來了,2020年唯一一部必看電影,你準備好了嗎?
    這個評論人數以及評分不需要我在多說什麼了吧,要知道諾蘭所有電影全部上榜豆瓣250榜單,所以也有人說諾蘭如果有時間,可以把豆瓣250變成諾蘭250,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之話,不過諾蘭新片真的要來了。2、新的電影叫什麼,主演都有誰?
  • 揭開信條《TENET》電影名的真正含義 導演諾蘭玩古老文字魔咒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約翰·大衛·華盛頓(John David Washington)、羅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及伊莉莎白·德維基(Elizabeth DeVicki)主演的信條《TENET》由籌備至上映,一直成為許多影迷談論的對象
  • 信條《Tenet》太好了,諾蘭應該完全放棄對白
    多年來,諾蘭的電影一直以構圖精良的場景為特色。多年來,諾蘭電影院的特點是精心設計的場景,導演將手工製作的動作變成了純粹的重磅炸彈。 然而,在這方面,Tenet再次代表了一種增加,並且在許多段落中成為對感官的正面攻擊,只有大屏幕和大功率的揚聲器才能「正面」攻擊感官。
  • 「雙語彙」Tenet/信條
    「Tenet」(信條)算不上一個出鏡率很高的英文單詞,直到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編劇和執導的同名電影《信條》近期上映。正是因為這部電影,很多人不僅知道了「tenet」一詞,或許還知道了它曾是一個拉丁詞語,出現在義大利龐貝古城廢墟(ruins of Pompeii)的薩託方陣(Sator Square)上。但即使沒有這部電影,很多人也會發現「tenet」的神奇之處:無論從左往右,還是從右往左,它的字母順序都是相同的。
  • 《TENET信條》:最「諾蘭」的影片 ▏時空穿越版的「詹姆斯邦德」
    無論你在看電影前做了什麼準備,都無法預期《TENET信條》如何透過操弄角色與世界的時間順序所產生的感官失調,進而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體驗。電影概念源自導演想要拍一部類似007或者像是不可能的任務那樣的諜報電影,導演又想要有自己的風格,他非常喜歡玩弄時間這個概念,於是才有今天這部天能。於是了解這部電影本意之後剩下的就是主角們利用天能拯救世界,天能大概就是可以預知未來改變未來的能力,開頭不久就示範開槍是要反過來接子彈而不是發射子彈。
  • 《信條》,科幻版的007,下一任邦德電影的導演會不會是諾蘭?
    有趣的是,失望的007電影粉絲可以清晰地在諾蘭導演的《信條》中看到邦德電影的痕跡,再加上《無暇赴死》將會是第六代007扮演者丹尼爾·克雷格的告別之作,人們不禁開始憧憬著下一代007電影的導演人選會不會是諾蘭?
  • 色盲/雙重國籍/校園愛情……《信條》導演諾蘭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各位親愛的小夥伴,最近有去看諾蘭大神的新作《TENET / 信條》嗎?有看懂嗎?承認自己不夠聰明,沒看懂不丟人哈~因為很多人喜歡諾蘭電影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這份「難懂」!這位才華洋溢的導演擁有許多擁護者,或許你也是其中一位,不過你可能也不知道,這樣一位公認的天才導演,也有許多趣味秘密。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
  • 比《盜夢空間》還燒腦,豆瓣8.4分的《信條》是諾蘭最好的電影嗎?
    去看諾蘭的《信條》之前,不知不覺就做足了儀式感。 昨天特意重溫了《盜夢空間》,早晨去電影院的路上,腦子裡還在回放《蝙蝠俠》、《星際穿越》、《致命魔術》的經典場景。去看諾蘭的電影,竟有點「朝聖」的味道。
  • 看《信條》前必須知道的15件事!
    《信條》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第11部長片電影作品。 《信條》英文片名《tenet》來自於在龐貝古城遺址薩特廣場發現的回文石碑,
  • 諾蘭解讀《信條》:另類處理時間穿越題材電影
    1905電影網訊雖然遭遇了延期,但依舊堅守在暑期檔的大片《信條》備受影迷的關注。而關於這部電影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至今還令人迷惑。日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一部用不同方法處理時間穿越故事的影片。
  • 諾蘭野心被它暴露,《信條》將重新定義空間,終於來了
    一部是鞏俐,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另一部是諾蘭導演的《信條》。 彼此不相上下,《花木蘭》的真正魅力,在於濃鬱的東方文化,而且花木蘭是迪士尼的第一個東方女孩。《信條》則成為了,諾蘭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
  • 《信條》之外的諾蘭,巔峰當在《盜夢空間》時
    本文作者: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tenet正在院線上映。本片大陸譯為《信條》。字面意思是拉丁文「擁有」。臺灣和香港均譯作《天能》。天能似乎有音譯的意思。對於這個片名,其實怎麼翻譯他都是不對的。也許它什麼字面意思都不表達,他只是一條「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