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我的孩子這麼可愛,為什麼會是自閉?
有很多父母也許聽過自閉症,卻不知道家裡有一個自閉症孩子意味著什麼,或許只有自閉症患兒的父母才真正明白這是一個痛苦而漫長,而且不一定能夠開花結果的過程。自閉症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沒有一個專家學者敢肯定能夠讓自閉症孩子完全恢復。
想必每一對父母在自己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的時候,都感覺天要塌了,為什麼這件事會落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孩子這麼可愛,為什麼就會自閉呢?難以接受這一事實,甚至整天以淚洗面,特別是當自己拿著孩子殘疾證走出殘聯那一刻,差點就將自己僅存的一絲幻想都打滅了。
不過孩子始終是無辜的,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哭也哭了,哭得再慘,也改變不了事實,還是需要積極面對的,面對這個殘酷的事實,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讓孩子儘量回歸正常生活。筆者同樣作為一個自閉孩子的父親,也從自己的角度來說說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父母。
筆者孩子在3歲的時候被診斷為自閉症,語言發育遲緩,三歲半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好動並且不懂得危險,只要是外出,一秒都不能離開一米視線範圍;行為刻板,來回無數次重複某一個動作;興趣單一,可以說是沒有任何興趣;社交能力差,不懂得和孩子相處。還有其他一些問題,這裡就不一一訴述了。
在筆者看來,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後,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尊重這個事實,接納孩子,用愛來包容孩子的不完美,當只有真正接納孩子的一切,孩子才有可能在漫長的康復之路獲得進步。
筆者孩子在診斷自閉之後,筆者並沒有將孩子立馬送到昂貴的康復機構,而是分析了自己家庭情況,現實選擇將孩子送到政府定點機構,因為政府定點機構有補貼,基本上不用另外交康復費用。因為如果選擇送到私立機構,昂貴的費用立馬將本來就生活壓力大的我們壓垮,雖然政府定點機構康復效果沒有私立機構號,但是還是能夠在經濟壓力上舒緩了父母的壓力。
另外筆者也認為,儘管將孩子送到康復機構,獲得專業的康復,效果也很好,但是根本還是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陪伴才是孩子是否能夠康復的最重要因素,筆者並不贊成一些父母將孩子完全交給康復機構的做法。
如何解決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問題?很多父母非常急躁希望孩子能夠說話,筆者雖然也非常希望孩子能夠說話,但是筆者覺得僅僅是說話,並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筆者的做法就是;每天抽一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讀書,並不要求孩子開口說話,僅僅是希望孩子能夠感知一些外界的影響,而不是沉浸在自己世界裡。並且筆者也認為量變必定會產生質變,即使現在不會說話,只要我能夠堅持,讓孩子感知更多的外界事物,必定會在某一天爆發出來,就算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功夫不負有心人,筆者孩子三歲半還不會叫爸爸媽媽的情況下,在五歲的時候不僅認得上千個字,還會寫出來,下面這本識字大王,筆者的孩子可以說是滾瓜爛熟了。面對孩子的時候,不能要求孩子一定要做什麼,父母要做的是抱著一顆平常心,陪伴孩子,靜等開花結果。
興趣單一怎麼解決自閉症的孩子興趣都非常單一,或者說沒有什麼興趣愛好。筆者採取的做法就是:孩子稍微對一種物件感到興趣,就必定買回家,當然是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即使買回家後孩子沒玩一會就不要了。在筆者看來,也許這會承受很大的經濟壓力,但是如果父母阻止孩子這種一瞬即逝的欲望時,久而久之,孩子就更加不會對外界產生興趣和好奇心了,我們要做的就是發現孩子的這種欲望,並且引導放大孩子這種欲望。筆者每個星期都會找很多時間,帶著孩子去商場,遊樂場,讓孩子在眼花繚亂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孩子因為喜歡玩滑梯,筆者就直接買了一個迷你滑梯回家,每天陪他玩滑梯。
如何解決孩子社交能力差?筆者每到周末就會帶孩子回到老家,因為老家在農村,老家有更多的孩子玩伴,相對來說農村家的孩子即使相互打架也不會有很大的問題,只要是在保證孩子的安全情況下,孩子有點磕磕碰碰就儘管放開手讓他們去玩。因為筆者知道,如果自閉症的父母永遠將自己的孩子保護起來,怕自己的孩子做出孩子其他孩子的事情,那麼孩子永遠也不能和其他孩子有社交溝通,更談不上恢復了,寧願早也不能遲,即使剛開始需要無時無刻盯著孩子的每一個行為,但這一步必須要跨出去。
如何解決孩子刻板的行為?有父母表示自己孩子不斷重複關門開門,甚至傷害到自己的身體,反覆教育都沒有任何改變,非常苦惱。其實筆者也經歷過,筆者的做法就是陪孩子開門關門,只要確保孩子不受傷的情況下,自己就讓其發揮。還有很多其他的刻板行為,只要是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筆者都會無條件,非常有耐心地陪在他身邊,靜靜看著他做每一個動作,這樣的陪伴多了,你會發現,孩子刻板的行為會有很大的改善。
如何解決孩子好動的行為?很多父母會非常煩惱孩子好動的行為,孩子根本靜不下來做一件事,父母做個菜,或者洗一下衣服,孩子就不知道跑去哪裡了,或者幹了多少壞事。筆者的認為孩子好動其實就是有過多的能量不知道如何消除,筆者會經常帶孩子去騎自行車,爬山,讓孩子消耗多一些精力。
今天就講到這裡了,這些都是本人作為自閉症患兒父母的一些經驗之談,沒有過多的專業知識,有的只是一些樸實的方法,希望對更多的自閉症孩子父母有一些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