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百家號「婷媽alan」的作者婷媽,這是我的專欄《如何養育獨立、自信、有愛的孩子》的第一節:《期望孩子開朗自信、偏偏膽小任性,育兒是一場修行》。
經常會有寶媽問我:「明明我想要孩子開朗自信,也會經常帶孩子出去戶外跟小夥伴玩,可是孩子到了那種場合,總是躲在我身後,不敢別別的孩子玩,非常的膽小,而且有時候還很任性,讓自己覺得很困惑,不知道怎麼辦?」
那現在,讓我們來做一個小測試:
大家輕輕地閉上眼睛,開始肆意發揮你的想像:假如你的孩子現在已經有25歲了,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應該已經大學畢業了,已經走上工作崗位。這一天他/她來敲你的門,想要給你一個驚喜。這時候,你會希望站在你面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品格和生活技能呢?
嗯,我們大家都閉上眼睛想一想,這也是我們對孩子的美好期待,對不對?
現在,我們睜開眼睛,大家告訴我想到的是什麼?
大家想到的是不是有以下這些:開朗、自信、勤勞、善良、快樂、正直、堅強、專注、誠信、有主見、有擔當、有責任心、情商高等等,甚至更多,對嗎?我們恨不得把世界上最美好的詞都用來形容自己的孩子,對嗎?
是的,這就是我們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我們希望孩子們能朝著我們的理想堅定的前行。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每個父母都會對孩子有很多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成為人中龍鳳,期望他們自主、自信、成功……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父母擁有這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現實生活中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不止一個家長跟我說:自己家的孩子愛粘著媽媽、膽小、性格內向、倔強、固執、不聽話、喜歡吃手、缺乏自信、無理取鬧、作業拖拉,丟三落四,學習不主動……
尤其是做作業,多少人說自己輔導作業氣得內傷,所謂「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
真的是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孩子有太多的不良行為,完全不是期望中的樣子,這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就開始困惑了:
-吃飯、睡覺、寫作業為什麼會變得如此的困難重重?
-老話兒講「在家一條龍、出門一條蟲」,到底是什麼原因?
-為什麼孩子遇到一點兒小挫折就哭鬧不休,越來越不自信?
-不停地「鼓勵」孩子,為什麼孩子卻變得越來越不堅持、越來越容易放棄?
-看了不少的育兒書,為什麼在自己家孩子身上卻絲毫不管用?
-到底是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還是要嚴格管教呢?
太多太多的疑惑了,大家有同樣的感受嗎?
遇到這些情形的時候,我們通常是怎麼做的呢?有沒有以下做法:
1-賄賂: 「寶貝,過來,你要是乖乖把作業做完,媽媽就給買你買好吃的。」
2-威脅: 「你要是再不聽話,警察叔叔就把你抓走了。」
3-懲罰: 「你再不乖乖吃飯,下次就不帶你出去玩了。」
4-吼叫: 「你聽不聽話啊?!你這孩子怎麼能這樣啊!」
5-推搡: 「你做不做,你做不做?! 快做!」
父母們這樣做,孩子會從中學到了什麼呢?
1-膽小:「555,我不要警察叔叔抓走。」
2-任性:「媽媽不給我買好吃的,我就不做作業。」
3-報復:「我偏不好好吃飯,誰叫你不帶我出去玩。」
4-偷偷摸摸:「我下次要小心點,絕不能讓媽媽抓到。」
5-自卑:「我是個壞孩子。」
大家是不是很意外,覺得不可思議吧?這些完全與我們的期望背道而馳了。這樣的結果,我們並不想要的,對嗎?
不得不承認,孩子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作,同時也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所以,怎樣成為好父母,是一生的必修課。
那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不懲罰又不驕縱,能有效管教孩子,可以代替對孩子的賄賂、威脅、喊叫和懲罰呢?可以肯定地說,有,那就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地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才能培養出自律、合作、責任感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正面管教表達的核心是:以愛的力量,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俗話說:「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身不斷感悟和學習的過程。
那麼,從現在開始,跟著婷媽一起學習如何《養育獨立、自信、有愛的孩子》吧!
以上,就是我這個專欄的第一節,總共規劃了十節課,每節課都會針對孩子具體的不良行為,提供切實可行的教養工具。大家根據課程內容練習,一步一個腳印,孩子在你的引導下,也會慢慢步入正軌。專欄現在每節課10元不到,可以說相當的實惠了。
提醒一下,小夥伴們買了我的專欄後,記得私信我,我會做好備註,以後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具體的問題,也可以諮詢我。凡是購買了專欄的小夥伴,都免費提供三次一對一的答疑。這三次服務就不止值99元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婷媽alan,10歲女寶媽,親子講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如果有育兒或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我們一起成長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