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療法】道法自然,境由心造,枯山水——中國山水畫的寫照

2020-12-09 騰訊網

枯山水又稱假山水(鎌倉時代又稱乾山水或乾泉水),是日本園林獨有的構成要素,堪稱日本古典園林的精華與代表。一般由細細耙制的細砂石與疊放有致的石組構成,日本人好做枯山水,無論大園小園,古園今園,動觀坐觀,到處可見枯山水的實例。

枯庭園的沙,無水卻似有水,奔流不止之水,筆直延伸的線,表示著江河、大海的平靜水面。四周都是不同形式的枯山水,看似簡單,單純,實為意義深遠。

白砂的曲線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雲霧。石頭則可寓意大山、島嶼等等。看似單調之白砂上,掃出漣漪式、波浪式、漩渦式、回紋式等同的平行線條,造成無水卻似有水之效果。

至於枯山水中的石頭與植物的布置手法,石頭結合白砂散置園中,植物上多用灌木球常綠植物等靜止、不變的元素,同時為了增添禪意適當的選用三角楓、紅楓等中層喬木。園內幾乎不使用任何開花的植物,下層地被類更是以草皮和苔蘚為主。

蜿蜒之處,則代表著大小不一的波濤,其後,「水中」浮現的是石塊,則寓意島嶼、山石,它們是由沙石所構成的水流。(櫻花時節的高臺寺枯山水庭 ,巨大的漩渦。)漩渦表示大宇宙。

在白沙上描繪出沙紋,看起來像河或像大海,再或者又好似雲海,映射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枯山水,無水,卻讓人感覺到水,這種表現方法就是枯山水的特點。

說了那麼多。這種日本獨有的園林構成脫胎於中國北宗畫派實際的景觀做法就是重現中國的山水畫.......

來源:植物前沿

相關焦點

  • 初探園藝療法與自然的互相聯繫
    ,與自然之間有一道無形的屏障,不能建立與自然之間的交流,導致生活環境質量受到了嚴重影響;而園藝療法以及治療性花園景觀的出現,使得人們的不良情緒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對促進樂觀情緒的建立起到了積極作用。園藝療法是一種人們通過參與植物栽植、修剪、園藝活動等與自然交互的過程,從而改善其身體機能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思想和精神的一種實踐。研究證實,當人們通過自身觀察和感觸與自然、植物聯繫在一起時,就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一種釋放,緩解身體疲勞,促進新陳代謝。園藝用於治療已有數百年歷史。
  • 山水畫講座|唐宋山水,自然的觀照與山水審美意識的覺醒
    山水畫是一個龐大的課題,也是中國文化中最具深度與廣度的畫種,配合將於9月17日在中華藝術宮開幕的「文心雕龍——上海山水畫邀請大展」(這也是上海歷史規模最大的山水畫大展之一),中華藝術宮近期舉辦了一系列山水畫講座,其中包括9月16日下午兩點知名畫家江宏的「中國畫的筆墨與心性」。
  • 遊記:龍安寺,神奇枯山水,靜坐悟禪意
    龍安寺的山水看啥呢?難道它能裝下富士山、容納日本海?正解「枯山水」——枯山水,以石頭、白沙為主的日式景觀,主要集中在日本京都的庭院當中。「枯山水」一詞,來源於日本平安時代(公元749-1192年)庭園經典著作《作庭記》「於無池無遣水處立石,名曰枯山水」。
  • 許俊的青綠山水畫,有著來自自然山水寫生的原型
    1997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當代山水印象」畫展,曾集中展示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山水畫家的作品,在當時得到了很好的反響,許俊亦是參展的作者之一。匆忙和粗率是我們這個時代藝術上經常出現的問題,既然山水畫的宗旨是與純淨的自然精神相接,那就需要畫家這個中介保存一份透明的、集中的和內在的性情,所謂人品即人的品性總會在具體的畫跡中顯現出來。」
  • 日本枯山水與中國山水畫有何關係?
    枯山水庭園,日本京都如果只有一方小小的土地,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森林,怎樣營造出自然意境?日本人想到了替代方式——枯山水庭院。枯山水景觀立體的山水畫人們可以在京都大德寺內的大仙院找到答案。與中式園林「移步易景」的遊覽方式不同,枯山水景觀是僧人靜坐參悟的對象,有著獨特的欣賞角度——從住持書房向東北角望去,窗中景仿若一幅立體的山水畫。
  • 日式庭院:13個日式「枯山水景觀」設計,生活品質體驗感極佳
    隨著中式庭院景觀布局裝飾風格的流行,許多人可能會厭倦這些複雜而誇張的庭院景觀裝飾,因此,許多人希望返璞歸真,並創建一個致力於寧靜與自然的庭院空間。中式和日式保持了這種自然文化氛圍,因此,近年來,日本的園林景觀設計在中國逐漸流行,一般而言,許多日本園林景觀設計都是採用枯山水景觀風格,那麼什麼是日式枯山水景觀花園?不用擔心,今天我將為您分享一些案例,讓我們先來看一看。
  • 劉春華——我國著名山水畫家:中國山水畫要賦予時代特色!
    寫中立意眾所周知,山水畫中的線條是山水的根骨,是山水畫筆墨精神的核心,是一個山水畫家主觀感受的表達與闡釋,是寫意精神表達。二、法不同於過去形式,大膽突破,獨創「自然皴」法我們中國山水畫的傳統程式筆法是在線條勾勒的基礎上加以皴、點、染,將線條符號化。中國山水畫是取材於自然山水,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一套成熟的繪畫技法,我們山水畫家在創作中必須學習已有的技法,瞭然於胸,熟練於手。在此基礎上要敢破,敢推。
  • 「青綠山水究竟是不是高品?」——中國青綠山水畫色彩探析
    這是文人士大夫對繪畫選擇的結果,並不是繪畫本身自然發展的結果。「文人畫」是隱逸的產物,是知識分子「兼濟天下」受挫後「獨善其身」的選擇,是眾多文人「據於儒、依於老、逃於禪」心路歷程的寫照。文人畫喜愛黑、白、灰的筆墨旨趣,是建立在老莊哲學理念上的色彩調式。
  • 美術研究|論五彩彰施的「重彩」山水,淡雅的「水墨為上」山水畫
    摘要:縱觀華夏5000年歷史,中國山水畫集天地之大美反映了宇宙物質世界,體現了人的精神風貌,實現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早期,色彩的面貌是中國山水畫的本質形式,在山水畫的創作中其色彩表現形式主要包括「色」與「墨」兩種。中國山水畫的色彩呈現代表了一種獨特的審美形式。
  • 園藝療法,讓長者生活更美好
    12月29日,由廣州市菁華園藝療法公益發展中心運營的廣州市第七屆公益創投項目,心靈「綠」動—園藝療法促進社區長者及照顧者身心靈健康項目在海珠區老人公寓進行了項目總結匯報,項目暫時落下帷幕。據項目負責人姚子弘的介紹,本項目主要利用園藝療法技術,為廣州市內的養老服務機構、市內長者及照顧者提供園藝療法公益服務,本年度共為31間養老服務機構提供了園藝療法服務,包括療愈景觀布置、園藝療法宣講及培訓、長者園藝療法小組活動
  • 「山水之盟」蔡萌萌山水畫作品展陝西省圖書館開幕
    他的山水畫有堂堂正氣。觀其作,山脈起伏,皴法從簡,墨色淡逸。他將在油畫上創作的心得用在山水畫上,著色清麗雋永,他還在山水畫中借鑑了油畫風景表現倒影的手法,讓人耳目一新。當代著名山水畫家宋玉麟表示,蔡萌萌作品色彩濃鬱幽深,已漸入佳境,其筆法、墨氣、丘壑三者已得,則氣韻也生矣。山水有清音,萌萌的山水畫之境界,正體現於此。
  • 20座最美枯山水庭院
    傳統日式庭園種類大致分為築山庭、枯山水庭和茶庭三大類,但無論哪種形類型,都不追求豪華與奇異,儘可能還原自然的本色。其枯山水庭園是日本枯山水庭園的開山之作,由日本枯山水鼻祖、禪學國師夢窗疎石設計建造而成,融合了禪宗中幽玄、素樸、自然、清靜等理念。
  • 日本園林獨有要素,枯山水到底是什麼?
    枯山水又稱假山水(鎌倉時代又稱乾山水或乾泉水),是日本園林獨有的構成要素,堪稱日本古典園林的精華與代表。日本人好做枯山水,無論大園小園,古園今園,動觀坐觀,到處可見枯山水的實例。在白沙上描繪出沙紋,看起來像河或像大海,再或者又好似雲海,映射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枯山水,無水,卻讓人感覺到水,這種表現方法就是枯山水的特點。濃縮了山水自然的枯山水庭園,將禪宗的美學與造園藝術融合於一個空間內,給了人們一個思考人與自然、暫時逃離塵世喧囂的時間與空間,置身其中仿佛也是一種修行。現在,即便是普通人可以身臨其境,觸摸到禪宗的內核與造園之美。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縱觀滿維起的山水畫藝術,其藝術語言質樸、平素,他的畫作中充溢著健康、活潑、明朗、親切、怡人的氣息,這種氣息不僅是中國畫美學精神的集中體現,更是人類最希冀的理想的生命狀態,即天人合一的境界。,被譽為滿家山水。
  • 重慶將建首個園藝療法示範基地,期待!
    園藝療法是什麼? 基地建成後能耍些什麼? 建設主體資歷足夠嗎? 別急 待繡繡為大家一一介紹 園藝療法是什麼?
  • 枯山水之置石造景藝術,就是這麼有魅力~
    04、含義深邃受禪宗的影響,枯山水景觀雖內容簡單,但對人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常給人一種空靈神秘之感。枯山水美圖秀從上述美圖中,我們可以發現,枯山水中最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置石,因為置石是枯山水的靈魂所在。下面,為大家展開聊聊枯山水之置石的造景。
  • 山水畫之祖王維,首創潑墨山水,開啟了唐代的水墨山水
    王維字摩詰(701~761年),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是唐代詩人,畫家,擅長畫山水畫。他的代表作品是《輞川圖》,他的作品特點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將感情放到山水之中。王維首創潑墨山水,並且開啟了唐代的水墨山水,深深的影響了後世文人畫。
  • 中國山水畫研究院燕山畫派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中國畫的創作從來就注重師造化的重要作用,山水花鳥畫更是如此,「師造化」是成就一個畫家的重要前提。因此,寫生就愈顯得重要。寫生中,要了解中西方寫生的不同觀察方式,掌握山水畫寫生的觀察方法,體會對大自然的真切感受,印證傳統技法源於員活,並從自然中提煉歸納出藝術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自然中發現自己獨特的感受和表現形式。
  • 去看冬天的枯山水吧,它是京都的世界觀
    圓光寺的「奔龍庭」是2013年才完成的嶄新的枯山水庭園,充滿了現代元素。中央漩渦狀的白砂就不再是大海,而是雲海,朝天的石組則像是升天之龍的頭部。而另外那些散亂其中的稜角分明的石塊,則象徵著閃電。另外一個必須要推薦的,是位於洛北的曼殊院門跡,這裡是日本的傳教大師最澄,將中國的天台宗帶回日本以後,和作為鎮守國家的道場比叡山一起建立的。經過幾次移築,最終搬到了現在的地方,自古就被各代天皇光顧過。因此,曼殊院的書院庭園不同於武家庭園,也不同於大多數寺院庭園,它屬於官家樣式。
  • 當代實力派畫家楊長喜作品欣賞|山水畫|中國畫|繪畫|水墨_網易訂閱
    老子所言之道對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影響深遠,在某種意義上說它構成了中國山水畫的哲學基礎。中國山水畫在其產生的最初時刻,就受老子的這一哲學命題影響。因之,在對山水畫本質的認識上,就超越了模擬自然的階段,而上升到「道」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