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將因晶片短缺調整產量 波及中國北美等市場

2020-12-22 網易財經

(原標題:大眾汽車發「實錘」:將因晶片短缺調整產量,波及中國、北美、歐洲市場)

被晶片短缺卡了脖子,就算是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的德國大眾汽車也不能倖免,甚至不得不調整明年第一季度的生產計劃。公司給出的理由竟然是汽車行業在疫情後復甦相對快速?

大眾汽車在12月18日向媒體發布的郵件聲明中確認,將因半導體瓶頸問題而調整在中國、北美、甚至歐洲的產量,調製於2021年一季度執行,但沒有給出具體數據。

公司警告稱,晶片短缺將威脅全球汽車生產並帶來重大製造幹擾,供應鏈問題可能令大眾汽車無法在明年順利啟動復甦計劃。在新冠疫情之下,晶片製造商更專注於滿足消費電子產品和其他領域的供應,並因汽車生產相對較快的反彈而措手不及。

一周前的12月8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便表示,由於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一些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受到影響,導致汽車生產可能面臨中斷風險。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需求復甦,情況變得更加嚴峻,公司正在關注形勢發展,與總部和供應商進行協調採取行動,目前客戶交付未受影響。

此前,面對屢次傳出的「缺芯」傳聞,大眾中國的回應都是「雖然晶片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因此,本次明確調整全球核心市場下一季度產量的官方論調,可謂給出了一記「實錘」,並證實在疫情影響下,全球晶片供應商迎來短缺潮,汽車行業也受到波及

大眾汽車上個月也警告稱,2021年將是一個「過渡年」,可能要等到2022年才會恢復疫情前的公司財務規劃。歐洲第二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也是大眾汽車頂級供應商之一的德國大陸集團曾稱,儘管晶片生產商已通過擴大產能來應對近期激增的需求,但擴充的產能需要6到9個月才能實現,因此汽車業晶片短缺可能將持續到2021年。

據華夏時報援引部分行業自媒體的信源稱,受到晶片供應不足的影響,南北大眾開始停產。其中,一汽-大眾自12月初起已經進入停產狀態,而上汽大眾於12月4日開始停產。

中國基金報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本次短缺的汽車晶片將導致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電子控制單元)即車載電腦兩大模塊無法生產:「應該說高端一點的產品,只要配置了ESP和ECO的產品都會遇到產能問題,但因為大眾汽車基本都有配備,所以影響最大。」

大眾美股粉單在周五盤初跌1.6%,從周三所創的2018年4月以來高位回落。大眾德股跌1.4%,創本周二以來最低。

汽車晶片廠商龍頭NXP(恩智浦)股價止跌轉漲,重新接近史高,11月的消息稱,恩智浦因產品嚴重緊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

中銀證券預計,晶片短期緊缺會延續至明年一季度,車企或將採用其他供應商代替、配置切換等方式應對,排產或受到一定影響,但總體影響目前相對可控:

從產業鏈來看,國內汽車產銷量佔全球近1/3,但汽車半導體等零部件主要依賴海外供應商,中國汽車半導體產值佔全球份額不到5%,部分關鍵零部件進口佔比超過80%-90%。長期看汽車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是重點發展方向,汽車晶片等核心供應鏈的國產替代是必然趨勢。

新華社也援引北京日報的評論稱,有業內統計數據顯示,汽車晶片在全球晶片產業中的需求佔比僅為10%左右,但受疫情因素影響,大量晶片產能向電子消費類轉移。此外,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快速增長,也進一步加劇了晶片企業對汽車行業的供應壓力。

目前我國汽車製造商所用晶片基本都由國外壟斷,自主品牌車企尤其是高端車型對進口晶片的依賴程度較高。提升國內汽車晶片自主能力,建立安全可控的晶片供應鏈,將成為本土車企下一步的頭等大事。

本文來源:華爾街見聞 責任編輯:張梅_NF2100

相關焦點

  • 大眾汽車承認半導體晶片短缺,將調整生產計劃
    IT之家12月21日消息 據路透社消息,德國大眾汽車在上周五表示,該公司正面臨著半導體晶片的短缺問題,並將調整其在中國、北美和歐洲工廠的生產計劃。▲ 大眾汽車生產工廠 | 圖片來自官方大眾汽車表示,由於全球新冠疫情的緣故,汽車行業受到重創,因此半導體製造商將產能轉移到了其它領域,如消費電子產品方面。
  • 因晶片短缺 大眾集團將調整全球汽車生產
    蓋世汽車訊 12月18日,大眾汽車集團發表聲明稱,由於疫情大流行以及隨之而來的汽車行業銷量暴跌,半導體製造商們將其生產能力更多地分配給了消費電子等其他客戶部門,導致現在汽車市場復甦之際,整個行業包括大眾集團都面臨電子元件短缺的問題。
  • 晶片短缺拖累全球汽車業復甦,大眾集團將調整全球汽車生產
    過去的一個周末,德國大眾汽車、大陸集團以及博世集團等汽車及零部件巨頭不約而同地發聲,預警用於汽車製造的晶片短缺可能會影響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汽車生產,而且這種影響將會一直持續至明年。大眾汽車公司(Volkswagen AG)表示,由於晶片短缺,該公司將於明年第一季度減少在中國、歐洲和北美的汽車產量。這是繼今年早些時候新冠疫情相關因素導致減產後,晶片供不應求的最新證據。
  • 因晶片短缺 西雅特的工廠決定減產了
    因晶片短缺 西雅特的工廠決定減產了 行業]  這次全球性晶片危機給汽車產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要比專家們想像的更大。
  • 車圈|大眾警告晶片短缺威脅全球汽車生產 被迫調整明年生產計劃
    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大眾汽車日前發出警告,晶片短缺威脅全球汽車生產,而大眾也將面臨嚴重的生產中斷。 大眾汽車表示,在新冠疫情早期,半導體製造商將生產從受到重創的汽車行業轉移到消費電子產品等其他領域。 根據大眾周五發布的一份電子郵件聲明,由於供應問題,大眾將需要調整明年第一季度全球生產計劃,但沒有透露具體調整計劃。 據知情人士透露,受影響的產量或在10萬到30萬輛之間。
  • 車用晶片短缺!福士:可能拖慢內地汽車生產
    德國汽車大廠福士(Volkswagen)警告,車用晶片短缺可能干擾中國內地的汽車生產,且狀況可能會一直持續到明年,主因是新冠肺炎疫情打亂全球晶片供應。福士指出,用於部分汽車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持續受影響,受疫情引發的不確性拖累。這造成汽車生產可能受幹擾,而且情況可能惡化,因中國市場已全速復甦,從而帶動需求回升。
  • 大眾汽車爆發「晶片危機」?網友:想漲價去庫存就明說!
    1大眾汽車缺「芯」停產?據央視財經報導,近日,大眾汽車部分車型的關鍵零部件,因為晶片短缺,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據了解,此次晶片短缺,將導致車身穩定系統和車載電腦兩大模塊無法生產。消息一出,大眾中國以及「南北大眾」立刻官方回應稱正在採取積極措施。
  • 汽車晶片"慌":囤貨、搶單、駐廠與國產衝動
    圖片來源:攝圖網汽車晶片短缺的問題似乎爆發了。因為缺少晶片,上汽大眾有工廠停產兩周,而一汽大眾也受到波及。儘管從實際來看,兩周的停產並不會帶來劇烈的衝擊,但因為缺少晶片而停產,這在汽車行業也還是第一次。
  • 汽車晶片「慌」:囤貨、搶單、駐廠與國產衝動
    汽車晶片短缺的問題似乎爆發了。因為缺少晶片,上汽大眾有工廠停產兩周,而一汽大眾也受到波及。儘管從實際來看,兩周的停產並不會帶來劇烈的衝擊,但因為缺少晶片而停產,這在汽車行業也還是第一次。「NXP產量受影響,對我們全球的供貨都有影響,大眾是我們最大的客戶,產量很早前就談好了,我們給狼堡那邊承諾一個總量,狼堡自己分給大眾全球的工廠。分給國內大眾多少量,我們這邊就供多少量。」大陸集團內部一位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透露說。對中國國內的自主車企來說,情況好像也沒有那麼嚇人。「本土主機廠,像長安缺七八千,都在統一協調。」該人士說。
  • 探店|「缺芯」致南北大眾停產?聽聽銷售怎麼說
    (文/張鈺翊)近日的車圈熱點當屬南北大眾闢謠「缺芯」停產一事。原因是有自媒體爆料稱受晶片短缺影響,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隨後,大眾(中國)公關負責人徐穎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稱,雖然晶片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目前的交付沒有受到影響。
  • 分析:全球晶片短缺威脅著筆記本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產品的生產
    從電視到智慧型手機的汽車和電子設備製造商正在敲響警鐘,警惕全球晶片短缺,由於消費者需求從冠狀病毒危機中反彈,導致製造延遲。 業內高管和分析師說,這個問題有多種原因,包括美國遭受制裁的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技術公司的大量購買,日本一家晶片廠的大火,東南亞冠狀病毒的封鎖以及法國的罷工。
  •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慕容特:疫情或加速中國汽車產業結構調整
    但實際上,疫情之下,環球同此涼熱,主要汽車大國所面臨的困境基本一致。」慕容特博士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記者,目前中國汽車企業已逐漸恢復正常生產運營,但德國等主要汽車大國的汽車企業卻陷入了停滯狀態。據不完全統計,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範圍內已有大眾、豐田、雷諾-日產、寶馬、通用汽車、福特、戴姆勒、本田、菲亞特克萊斯勒等多家主流跨國汽車集團宣布關閉部分工廠,受波及的工廠數量上百家。
  • 大眾汽車加強中國市場產品攻勢
    在本次北京車展上,全球主流汽車企業也集中展示了「新四化」的最新成果,反映出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正在加速。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也是在中國市場最為成功的跨國汽車集團之一,大眾汽車集團在本次北京車展上也帶來了強大的產品陣容及電動化、數位化方面的最新科技,體現出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 大眾停產波及工業機器人市場
    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因為缺少必要晶片,陷入了停產的困境。大眾中國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晶片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目前正在尋求解決辦法。大眾是全球兩大年銷量超千萬的汽車品牌之一,2019年以1097萬輛的微弱優勢僥倖碾壓豐田的1074萬輛;但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2020年成為了大眾最具挑戰的一年。今年上半年大眾全球銷量大幅下滑27.4%至389.31萬輛,不及豐田的416.4萬輛,首次在銷量上被豐田超越。
  • 大眾汽車來華,居然是因為「中國獨一無二的古老文化」吸引?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在採訪之前業界普遍的兩種看法:一個說法是迫於當時的國際形勢,那時歐美國家對南非實行制裁,再加上大眾集團內部的調整和其他考量,大眾汽車不得不做出到亞洲投資的選擇。關於銷量原文作者查閱到的《汽車工業規劃參考資料1996》數據是:1985年至1987年,上海大眾的產量分別為1733輛、8031輛和11000輛。全國轎車產量分別為5207輛、12297輛和20865輛。
  • 一汽大眾:沒有斷供,但將「保大棄小」
    然而目前,全球半導體產能緊張的狀況已經不僅僅影響到電子消費品領域,還影響到了汽車領域。由於國外廠商晶片供應不足,一汽大眾、上汽大眾都面臨著晶片短缺的問題,甚至一度被傳要停產。在晶片「卡脖子」問題如烏雲一般,一直籠罩在我國半導體行業上空的背景之下,汽車電子國產替代的時代能到來嗎?
  • 大眾汽車圓夢:建立中國「狼堡」
    當年叱吒中國汽車市場的「老三樣」,大眾獨佔其二。如今捷達「獨立成軍」,成為大眾與中國民族品牌搶佔市場份額的急先鋒;桑塔納依然在上汽大眾體系銷售;而有著美好寓意的東風雪鐵龍「富康」,已告別歷史舞臺。 由於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騰飛,大眾全球銷量突破千萬,而中國市場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一。
  • 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大眾汽車近期陷入停產!比亞迪可充分自給!
    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大眾汽車近期陷入停產! 晶片短缺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應用於ESP(電子穩定控制系統)MCU(微控制單元)。 在中國市場,一般10萬元以上的車型,特別是中高端車型都會配備ESP。它是汽車主動安全系統的一部分,能起到防側滑作用。 另一類是ECU(電子控制模塊)中的MCU。
  • 大眾汽車承認「缺芯」 會否影響中國車市回暖?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聲明,半導體製造商將產能更多分配給了消費電子等其他客戶部門,導致整個汽車行業包括大眾集團在內都面臨電子元件短缺的問題。出於此原因,大眾集團稱,需要調整其在中國、北美和歐洲等不同地點的汽車生產,以適應2021年第一季度的供應形勢。
  • 北美最新款大眾途昂官圖發布,整車外觀更加細膩,動力或將不變
    根據權威消息透露,德國大眾汽車在北美市場發布了最新款Atlas車型的官圖,也就是我們國內的大眾途昂,本次新車為北美版途昂的小改款車型,因此並沒有出現大的變化,下面我們就共同看看新車的信息。在外觀方面,北美版新款途昂的整體設計風格沒有大的變化,只是整體輪廓變的更加細膩。首先,前臉的進氣格柵的鍍鉻裝飾條調整為更加細的樣式,大燈造型的面積也沒有國內現款途昂那麼粗獷。其次,車門下方也添加了前後貫通的鍍鉻裝飾條,兩個尾燈中級也添加了貫穿式設計的鍍鉻裝飾條,使得整車外觀看起更加精緻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