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553字
閱讀完約3分鐘
有媒體報導,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已於12月4日開始停產,同時,一汽大眾也從12月初進入停產狀態。汽車行業停工潮有蔓延的趨勢。
消息一出,網友爆了!
一些網友認為這再次提醒我們自主研發高端核心晶片的重要性,而另一些網友則懷疑,會不會是廠商炒作,意在年底衝銷量去庫存?
1
大眾汽車缺「芯」停產?
據央視財經報導,近日,大眾汽車部分車型的關鍵零部件,因為晶片短缺,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據了解,此次晶片短缺,將導致車身穩定系統和車載電腦兩大模塊無法生產。
消息一出,大眾中國以及「南北大眾」立刻官方回應稱正在採取積極措施。同時,也明確表示「沒有寫的那麼誇張」。
而福特汽車、通用汽車、豐田等其他車企也均稱:「沒影響」。
儘管如此,仍不能掩蓋一個現實:中國核心零部件過去太依賴國外了。
據了解,汽車晶片可以簡單地分為前裝晶片和後裝晶片,國內車企前裝超過95%是進口的,後裝進口也超過了80%,基本靠國外供給。
此次大眾汽車「缺芯」風波則是來源一條聲明。
大眾中國在上周五(12月4日)晚間發布的聲明中稱:「新冠疫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一些特定汽車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而中國市場的全面復甦也進一步推動了需求增長,使得情況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海外規模較大的晶圓廠和封測廠宣布停產,導致用於車身穩定系統和車載電腦兩大模塊的晶片短缺。目前該模塊的國內主要供應商是,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集團(Continental)和博世。
據媒體報導,相關人士表示,大陸集團和博世也是通過採購晶片再組裝生產成為電子器配件,供應給主機廠,由於全球晶片行業面臨短缺,他們也面臨無米之炊。
同時,其他晶片供應廠商也連接出事。
據外媒報導,日本晶片製造商AKM工廠在今年10月20日因為一場大火而被完全燒毀,至少需要6個月至1年左右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生產。此外,由於法國ST管理層在上個月決定不增加全體員工工資,導致ST全法工廠罷工停產。
2
網友看法兩級分化
網友對此看法可謂是兩級分化:有網友認為必須要獨立自主研發晶片,不能被人卡脖子;但更多網友則懷疑,停產會不會是為了去庫存,甚至不排除漲價的可能性。
成都本地一位汽車發燒迷就表示:「汽車晶片和手機晶片不一樣,不需要講究輕、薄、小,只要功能可實現即可,我覺得國產化替代問題不大,還沒到卡脖子的地步。」
金妹兒查詢發現,隨著汽車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對晶片的需求和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不僅要求滿足零下40到155℃的工作溫度,還要應對高振動、多粉塵、電磁幹擾等苛刻的使用環境。
但目前國內車用晶片嚴重依賴於恩智浦、英飛凌、瑞薩、意法半導體、大陸集團、博世、德州儀器、賽靈思、英偉達、英特爾、高通、村田、三星電子等車規級半導體器件提供商;本土汽車品牌中,僅比亞迪在功率器件單一領域實現自給自足。
那麼,目前大眾汽車是否漲價?
成都精典上汽大眾銷售顧問顧林告訴金妹兒:「目前還沒接到漲價的通知,而且現在年底了,活動優惠都比較大。」據他表示,一般的款馬上就可以提車,帕薩特380TSI則要一個月才能拿到貨。
另一家經銷商顧問則表示:「目前沒有啥影響,即使是相關零配件的維修需求也很少,和以前一樣。」
但這兩名銷售顧問皆承認:「晶片幾乎全是進口的,如果真的斷供或漲價,波及到終端的可能性很大。」
金妹兒注意到,目前已有不少消息稱汽車晶片供應商紛紛「抬價」。
近日,汽車晶片廠商龍頭NXP(恩智浦)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恩智浦面臨產品嚴重緊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
在此之前,市場也傳出日商瑞薩(Renesas)從明年1月1日起,將調整電源管理IC等產品價格。其他廠商則表示,如果上遊全線漲價,不排除部分產品價格上調的可能性。
編輯|梅婧 審核|秦川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金妹兒
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聯繫金妹兒
商務合作:028-8696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