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眾年內的「困難模式」還將延續。
「預計晶片供應不足的情況將延續到明年一季度。」近日有媒體曝出,由於晶片供應不足造成大陸(Continental)和博世(Bosch)兩家零部件供應商的ESP和ECU控制單元無法及時供應,對上汽大眾旗下多款主銷車型的產能造成影響,「二、三季度已經產能緊張,四季度公司部分車型遭遇了晶片供貨不足而停產。」上汽大眾內部人士這樣表示
此前,大眾汽車方面曾表示,晶片短缺令中國、北美以及歐洲工廠的生產計劃需要調整,作為大眾在華核心組成部分的上汽大眾受拖累屬預料之中。
截至目前,已經公布調整計劃的有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附近、主要生產西雅特品牌車型的馬託雷爾(Martorell)工廠。據悉,從2021年1月25日起至4月,工廠的產量從900輛下降到600輛,整個減產期間產量將減少1.8萬輛。
至於上汽大眾方面的具體產能調整措施,車企官方暫未有透露。
未來晶片供應緊縮對上汽大眾的具體影響尚未可知,但其2020年整體產銷由於相關因素出現一定程度下滑已不可逆轉。
回顧上汽大眾的2020,前有疫情導致停擺,後有晶片限制產能,在逆境中尋求調整保存實力成為其年內經營主旋律。
銷量潮退顯支點
據上汽集團(600104.SH)日前公布的產銷報告,上汽大眾11月銷量為161600輛,1-11月累計銷售達1347985輛新車,兩項市場表現核心指標均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
橫向比較,據乘聯會數據,上汽大眾年內累計銷量目前位居整體市場中的第二位,僅次于于一汽-大眾。但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眾大眾品牌仍然是國內單一汽車品牌銷量第一,同時也是整體合資SUV市場的銷量冠軍。
雖然截止發稿上汽大眾12月銷量還未發布,但在年內一系列不利因素疊加之下,其2020年全年銷量成績單較歷史高位出現落差已無從避免。但從具體車型銷量構成層面看,上汽大眾依然有多款車型銷量在整體市場中表現搶眼,成為品牌名副其實的中流砥柱。
例如,上汽大眾朗逸,其1-11月銷量超38萬輛,位居整體轎車市場的第二位,同時與身後的一汽-大眾寶來拉開85276輛的銷量差距;上汽大眾途昂(包括途昂X),其1-11月銷量接近7萬輛,在起售價近30萬元的前提下,成為市場中最暢銷的中大型SUV,大幅領先其它同級競品。
對於2020年呈明顯下滑狀態的銷量表現,上汽大眾方面表示其中既有環境因素也有自身原因,「全年銷量下滑和企業的戰略發展,產品布局周期有很大關係。」
據梳理,2020年確屬上汽大眾的產品小年,年內僅有MPV威然、SUV途觀X以及上汽大眾入門家轎斯柯達昕銳和昕動(Rapid家族)這幾款新車上市。
困境中覓新發展
先後經歷疫情停擺、晶片不足減產,又適逢產品小年,上汽大眾半推半就之下進入調整期。
據上汽大眾內部人士透露,在整體產能受限的前提下,目前的策略是優先保證大眾品牌的產銷量,同時將重點放在經銷商減壓上。
據悉,今年上半年,庫存一度成為上汽大眾的頭號難題,「疫情放大了上汽大眾的庫存體量,去年年底體量大但庫存合理,年初突發的疫情放大了庫存量,影響到了終端的出貨和盈利水平」。
而經歷一整年的庫存調整,同時還遇上晶片不足減產的「契機」,上汽大眾目前的庫存壓力已經得到減輕,這在國內外疫情均有明顯反彈跡象的當下或成其關鍵改變。
在減輕庫存壓力以求輕裝上陣之外,上汽大眾年內還加大了提升品牌、產品形象的力度。例如,在傳統展廳網絡之外,上汽大眾年內打造以ID. Store X為核心的全新網絡營銷渠道。
12月3日,上汽大眾全國首家數位化城市展廳ID. Store X在杭州西溪銀泰城開業,該店集品牌體驗、產品展示、集客銷售等功能於一體,承擔大眾品牌在城市中心區域的營銷觸點角色。
「未來一年半,上汽大眾還將有更多的城市展廳在一二線城市的繁華商圈落位,預計將有 40多家展廳在29個重點城市相繼開業。」上汽大眾方面近日表示。
電動化將成來年關鍵詞
經歷2020一整年的調整,上汽大眾的2021不容有失。
據上汽大眾方面透露,其2021年計劃向市場投放超過10款新產品,除了途昂、途觀L、帕薩特等主銷車型的改款車型外,還包括ID.4 X在內的三款脫胎於MEB平臺的純電動車型。
結合專為電動化車型打造的安亭MEB工廠已整裝待發、ID.4 X更如箭在弦等背景,電動化無疑將成為上汽大眾來年一大關鍵發展方向。
截至目前,上汽大眾雖然不算電動化市場中表現最突出的一位,但整體節奏屬市場合資品牌中的領先水平。
據車企官方數據,帕薩特PHEV和途觀L PHEV及朗逸純電在11月實現零售3,275輛,環比增長23.1%,同比增長37.6%,繼續保持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銷量冠軍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兩款插電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佔上汽大眾新能源車銷量的絕大部分。
隨著大眾ID.純電動家族首批車型之一的ID.4 X的推出,上汽大眾將獲得開拓純電動新能源車市場的重磅利器。此前,上汽大眾ID.4 X已經公布了長續航版車型(NEDC續航裡程555km)補貼後不到25萬元的信息,一度引起市場熱議。
「大眾品牌全球首款量產電動車 ID.3,未來也將在MEB工廠生產。」據上汽大眾方面表示,在ID.4 X之後,新工廠還將投產大眾汽車集團多個品牌的全新一代純電動汽車,大眾在華電動化戰略將全面提速,「基於 MEB 平臺,我們將建構起適合中國消費者的純電動車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