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思HS700系列底部填充膠,用「芯」賦能CSP封裝技術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強封永不止步,當下,CSP封裝技術因符合電子產品小型化的發展潮流和可能降低每個器件物料成本的優勢,而備受電子製造業關注,成為了極具市場競爭力的高密度封裝形式。

CSP封裝有諸多優勢,尺寸小是其最大的特點,同時也更薄,其金屬基板到散熱體的最有效散熱路徑僅有0.2毫米,大大提高了內存晶片在長時間運行後的可靠性,線路阻抗顯著減小,晶片速度也隨之得到大幅度提高。CSP技術是在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時提出來的,它的目的是在使用功能更多、性能更好,晶片更複雜的大晶片替代以前的小晶片時,其封裝體佔用印刷板的面積保持不變或更小。正是由於CSP產品的封裝體小、薄,因此它在手持式移動電子設備中也就是手機領域迅速獲得了應用。成為製造現代電子產品必不可少的技術之一。

值得提及的是,但凡是產品中有用到像CSP這樣的錫球封裝形式的電子元器件,都可能會用到底部填充膠,以移動電子設備為主,其他領域也常有底部填充工藝需求,以迎合電子產品的輕薄小要求。

談到底部填充膠,漢思新材料所研發生產的HS700系列無疑是行業的佼佼者,一直都受到合作夥伴的信賴。HS700系列底部填充膠,它是一種單組分、快速固化的改性環氧膠粘劑,能夠迅速地浸透到CSP(FBGA)或BGA等晶片和線路板之間,具有優良的填充特性;固化之後能形成一種無缺陷的底部填充層,可以起到緩和溫度衝擊及吸收內部應力,提升晶片與基板連接的作用,從而提高元器件機械性的結構強度,有效保障晶片系統的高穩定性和高可靠性,延長其使用壽命。

手機作為底填膠使用的主要領域,對底部填充膠需求量大,同時對於品質也有極高要求。憑藉HS700系列底部填充膠粘接強度高、黏度低、流動快速、易返修等產品優勢,漢思新材料與華為、蘋果、魅族等國內國際高端手機晶片製造商已經成為多年的戰略合作夥伴,在行業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2017年,漢思新材料與上海復旦大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同年,行業資深專家Will peh擔任國際戰略顧問,推動公司加快全球化進程,增強在國際上的影響力;2017年,公司成為了小米的合作夥伴;2019年,公司在香港全球中小企業交易中心成功掛牌,發展駛入了快車道。每一個步伐,都擲地有聲,每一次飛躍,都詮釋著漢思新材料多年來如一日的執著追求。

如今,除了手機晶片,CSP封裝技術還被廣泛運用到電子行業的其他產品鏈上,例攝像模組、藍牙耳機、手機配件等等,如此開闊的CSP封裝亟需漢思兼容性良好的HS700系列強勢賦能,從而保證封裝元器件的可靠性。

並且,漢思HS700系列底部填充膠的典型應用領域還包括了汽車電子領域。車載電子的出現,加大了對HS700系列底部填充膠的需求,HS700系列底部填充膠不僅通過SGS認證,還獲得了ROHS/HF/REACH/16P等多項檢測報告,助力汽車整體環保標準遠遠高出行業50%。在電子車載產品的實際加工上,使用漢思化學底部填充膠的晶片及封裝,對於產品的抗跌落性能及產品性能的穩定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可見,漢思HS700系列底部填充膠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助力汽車電子製造業向綠色、環保道路越走越遠。

隨著CSP封裝技術已被滲透到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漢思新材料的產品涉及面也越來越廣。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漢思新材料始終堅守初心,將研發與創新作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內核驅動力,並且賦能產品綠色、環保,通過不斷的投入研發,以此來鞏固並提高研發定製實力,使其能不斷滿足不同客戶的日益個性化和高端化的產品需求。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見金」。企業長久持續的發展離不開正確的使命、願意、目標及價值觀,這才是漢思新材料最為可貴的財富。守住初心,方得始終。百年願景,成就漢思新材料的遼闊未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新型2.5D和3D封裝技術的挑戰
    半導體業界,幾家公司正在競相開發基於各種下一代互連技術的新型2.5D和3D封裝。   英特爾,臺積電和其他公司正在基於一種新興的互連方案(稱為銅-銅混合鍵合)探索未來的封裝。這項技術提供了一種在晶片級使用銅線連接來堆疊高級管芯的方法,從而實現了新型3D-IC,小晶片和存儲立方體。儘管在研發方面,銅的混合鍵合和競爭方案仍有希望,但它們也帶來了一些技術和成本挑戰。
  • 公開課第39期:芯和半導體解析5G射頻晶片封裝設計的最新解決方案
    芯和半導體作為國內EDA行業的領軍企業,自2010年成立至今已走過十年的光景。該公司擁有著首創的電磁場仿真器,在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加持下,為客戶提供覆蓋晶片、封裝到系統的全產業鏈仿真EDA解決方案。
  • 助力芯基建 | 億智芯為終端設備AI賦能
    安謀中國一直致力於支持中國晶片產業的創新與發展,2015年成立的安創加速器作為Arm全球生態中唯一的創新孵化加速器,是推動「賦能中國芯」的一個重要平臺。 賦能中國芯 | 6月1日,億智AI芯悄然出現在深圳國際機場大屏幕
  • 走進粵芯半導體 了解小晶片背後的大產業
    所以晶片被業界稱為「集人類超精細加工技術之大成」。  一個小小的晶片,是如何誕生的呢?在廣州市黃埔區中新知識城,有一家晶片製造企業——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擁有廣州第一條12英寸晶片生產線,也是廣東省及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唯一進入量產的12英寸晶片生產平臺。昨日,記者採訪了粵芯半導體市場及營銷副總裁李海明博士。
  • 共青城小型混膠機參數
    共青城小型混膠機參數久耐機械廠家供應配膠機,混膠機,灌膠機,注膠機等各類控膠機械,按客戶實際需求量身定製,詳情可諮詢。讓膠體完全地填滿膠管底部,連接膠管和點膠閥,鎖定轉接頭。如果膠體溢出到配件外,請擦拭乾淨。重新安裝氣壓頭。重新安裝膠管冷卻套。關閉點膠機門,重新啟動設備。
  • 三維封裝技術創新發展(2020年版)
    這就是2016年首次開始在蘋果的A10處理器中採用InFO封裝,首度用在蘋果iPhone 7與iPhone 7Plus中。InFO成為臺積電獨佔蘋果A系列處理器訂單的關鍵。Eu0EETC-電子工程專輯圖5:臺積電InFO技術(圖片來源:C. F.
  • 技術與市場,蔣梁矛盾背後的中芯平衡術
    現階段,一種名為Chiplet(小晶片、芯粒)的封裝模式開始從幕後走向臺前,而這種可以大幅提高系統的集成度、使不同功能和工藝的晶片都可以封裝到同一塊基板上的技術自然也引起了蔣尚義的關注。
  • 5G時代下,SiP封裝面臨哪些設計挑戰?
    第三十九期「集微公開課」於12月17日(周四)上午10:00直播,邀請到了芯和半導體SiP事業部總監胡孝偉、高級技術支持經理蘇周祥、高級技術支持工程師翁寅飛,帶來了以《5G射頻晶片封裝設計的最新解決方案》為主題的精彩演講。 國內EDA行業領軍企業芯和半導體成立於2010年,距今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
  • 芯動科技與清華交叉院共同揭幕「中國Chiplet產業聯盟」
    Chiplet本質上是多晶片顆粒封裝基板技術大型化延展和PCB板體系小型化的新技術。它利用更短距離、更低功耗、更高密度的晶片裸die間連接方式,突破單一晶片性能和良率等極限瓶頸,實現大帶寬下的多晶片算力合併,形成多樣化、多工藝的晶片組合,達到產品的最佳性能和長生命周期。
  • 攻克兩大關鍵難點,中國芯再迎突破,國家制定的目標有希望了
    不過好在我們的優勢是集中力量幹大事,能實現「兩彈一星」就能實現晶片自給自足,所謂事在人為便是如此。說來也巧,距離新年不足半月之時,國內晶片行業攻克了兩大關鍵難點,致使中國芯自研的步伐再進一步,迎來新的突破。這對深耕半導體行業的企業來說,既能對士氣進行提振,還能凸顯行業的不斷進步。
  • 【乾貨】全面屏的COG、COF、COP晶片封裝技術解析
    隨著通信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屏幕為了適應市場需求也越做越大,邊框越來越窄,追求接近100%的屏佔比的全面屏手機成為了全世界主流的趨勢,但是要想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關鍵在於智慧型手機屏幕所採用的封裝技術,目前智慧型手機屏幕的封裝技術主要以COG、COF和COP這三種為主。
  • 芯視覺.智成川 元橡科技賦能機器智慧雙目
    芯視覺.智成川 元橡科技賦能機器智慧雙目 來源:財訊網 • 2020-09-08 15:49:46
  • 敏芯股份:14載煉就「我的中國芯」
    MEMS技術是隨著集成電路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起源於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電晶體的發明。MEMS傳感器晶片,就是利用半導體製造技術,在矽片上製造能夠採集外界信號的電子機械系統,它實現了全面升級更新。離開校園,李剛開始自己創業。「我當時覺得自己有技術,創業不是難事。」李剛用「有點天真」來形容自己最初的想法。
  • 上海新陽:光刻膠項目開始中試準備 中芯國際是公司重要客戶之一
    今年年初,上海新陽被評審為「上海市重點實驗室」,重點實驗室研發主攻方向為集成電路製造用關鍵工藝材料,包括光刻膠、銅互連電鍍工藝材料、蝕刻後清洗液和研磨後清洗液等。公司光刻膠項目已制定產品路線圖。據了解,上海新陽購買了三臺光刻機,目前已有一臺到廠運行。根據公司光刻膠項目進度的需要,今年會加大對光刻膠項目的投入。
  • 「芯觀點」國外依存度超60%!半導體材料國產化替代之路任重道遠
    其中已可以量產主要有:靶材、封裝基板、CMP拋光液材料、溼式工藝用化學品引線框等部分封裝材料。這其中,部分產品技術標準可達到全球水平,本土產線已實現中大批量供貨,部分材料品質需要改進才能滿足先進工藝的要求。初步量產方面主要有:電子氣體、矽片、化合物半導體、特殊化學品。這當中,個別產品技術標準可達到世界水平,本土產線已小批量供貨,但是需要加強全面的供貨。
  • 2020年5月5日,中芯國際宣布登錄科創板,相關優質股票了解一下?
    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排名第一的晶圓廠,公司提供 0.35 微米到14 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總部位於上海,在全球擁有(控股)7 座晶圓廠。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實現 14nm 量產的晶圓廠。19Q4中芯國際 14nm 的量產成功,標誌著以其為代表的中國半導體公司開啟屬於中國科技創新的大時代。
  • SiC器件和封裝技術現狀
    眾所周知,封裝技術是讓寬帶隙 (WBG) 器件發揮潛力的關鍵所在。碳化矽器件製造商一直在快速改善器件技術的性能表徵,如單位面積的導通電阻 (RdsA),同時同步降低電容以實現快速開關。新的分立封裝即將推出,它能讓用戶更好地利用寬帶隙快速開關性能。
  • 技術狂人、叛將宿命與路線之爭,中芯國際宮鬥背後的十字路口
    2020年10月,中芯國際被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納入美國出口管制。後來,趙海軍也公開表示,不論是8寸還是12寸晶圓產線、成熟工藝(28nm及以上)還是先進工藝(14nm及以下)都需要美國供應商提供設備,因此收到影響。先進位程能提高晶片性能。
  • AMD 公布「X3D」封裝技術:2.5D與3D封裝相結合
    IT之家3月7日消息 根據AnandTech的報導,在AMD的財務分析日上,AMD 還透露了新型的封裝技術,稱為X3D封裝,將3D封裝和2.5D封裝相結合。根據AMD的介紹,早在2015年AMD就將HBM顯存進行了2.5D封裝,之後AMD又推出了chiplets小核心的設計,在未來AMD將實現X3D封裝,將3D封裝和2.5D封裝相結合,提供10倍以上的帶寬密度。
  • 打破日本技術壟斷,中企巨頭突破晶片材料,關鍵性堪比光刻機
    晶片製造關鍵之一——光刻膠 晶片生產過程整體上可以分為三個環節,分別是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和晶片封裝。其中晶片製造是最硬核的一個步驟,涉及到各種頂尖的技術,設備和材料等等。 任何一個細節出現紕漏,都有可能影響晶片製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