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下,SiP封裝面臨哪些設計挑戰?

2020-12-22 電子發燒友

5G時代下,SiP封裝面臨哪些設計挑戰?

Wilde 發表於 2020-12-18 11:31:32

集微直播間自開播以來獲得了大量來自行業的關注與好評。其中「集微公開課」欄目聯合行業頭部企業,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分享精彩主題內容,同時設立直播間文字提問互動環節。集微網希望將「集微公開課」欄目打造成中國ICT產業最專業、優質的線上培訓課程,深化產教融合,助力中國ICT產業發展。

第三十九期「集微公開課」於12月17日(周四)上午10:00直播,邀請到了芯和半導體SiP事業部總監胡孝偉、高級技術支持經理蘇周祥、高級技術支持工程師翁寅飛,帶來了以《5G射頻晶片封裝設計的最新解決方案》為主題的精彩演講。

國內EDA行業領軍企業芯和半導體成立於2010年,距今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經過多年的厚積薄發,如今芯和集首創革命性的電磁場仿真器、人工智慧與雲計算等一系列前沿技術於一身,提供覆蓋晶片、封裝到系統的全產業鏈仿真EDA解決方案。其EDA產品和方案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在各種半導體先進工藝節點和先進封裝上都得到了驗證,並在5G、智慧型手機、物聯網、人工智慧和數據中心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芯和也是國內最先進入SiP市場的領先供應商,擁有自主創新的濾波器和系統級封裝設計平臺,為手機和物聯網客戶提供射頻前端濾波器和模組,在全球5G射頻前端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被Yole評選為全球IPD濾波器領先供應商。

5G時代下,SiP面臨哪些設計挑戰?芯和有哪些5G射頻晶片封裝設計的最新解決方案,本期公開課的三位嘉賓帶來了詳細的解析。

5G射頻前端濾波器的趨勢、挑戰和應對

隨著5G商用的啟動,射頻前端市場因更多額外頻段的載波聚合和MIMO技術迎來新一波高速增長。濾波器在全球射頻前端市場中佔最大份額,其出貨量將會從2018年的530億顆增長到2025年的約1000億顆,年增長率接近兩位數。而一套成熟且兼顧各種濾波器工藝和設計的的EDA工具,可極大的提升射頻前端模塊的設計成功率和時效性。

芯和半導體SiP事業部總監胡孝偉指出,5G對射頻硬體帶來諸多影響。首先,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就是頻段高頻化趨勢十分明顯,最高可以到毫米波頻段,同時5G為了實現高速的傳輸,所使用的頻段的數量和帶寬也顯著增加。其次,射頻前端方面則呈現出明顯的模塊化趨勢,種類更加豐富。因為現在系統對於射頻前段的尺寸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分離式元器件已經無法滿足這種要求,所以它的佔比在持續降低。此外,濾波器的種類也更趨於多樣,相對於傳統的分離元器件方案,IPD、SAW和BAW佔比上升,主流趨勢是和其他器件集成為模組。

「射頻模組對於濾波器的選擇,主要取決於模組本身的性能和頻率的要求。目前常用的濾波器是IPD、SAW和BAW,而針對不同的應用和需求,採用不同類型的濾波器能達到最優的性能。」胡孝偉表示。

根據市調機構Yole的報告,2025年整個的濾波器市場的出貨量可達1000億顆。從2018年到2025年,濾波器的整體的出貨量實現了翻倍,年增長率接近了20%。

基於這樣的背景,胡孝偉表示:「沒有一種濾波器技術可以適應所有的需求,為了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各種濾波器技術都會並存發展。整個濾波器市場非常龐大,不過當前市場主要集中在國際大廠手裡,如何讓我們的模組和濾波器產品更快得到市場的認可是現在要思考的主要課題之一。」

芯和一直與代工夥伴合作,為移動和物聯網行業的fabless或模塊公司提供濾波器解決方案。據胡孝偉介紹,芯和提供的全套濾波器解決方案具有三個優勢,一是豐富的濾波器技術,包括IPD (HRSi,GaAs,TGV)、SAW和BAW;二是與晶圓廠/封裝廠形成了牢固的合作夥伴關係;三是定製的濾波器設計平臺XDS大大提高設計效率,減少設計迭代,加快了產品的上市時間。

胡孝偉還列舉了幾個芯和的成功案例,包括overview、5G射頻前端的IPD產品、集成於PA模塊的耦合器、集成於天線開關模塊ASM的低通濾波器LPF、Diplexer、5G NR(N77/N78/N79)寬帶BPF、IPD2工藝N77濾波器、SAW工藝GPS濾波器等。

值得一提的是,芯和被Yole評為IPD濾波器設計領導者,芯和憑藉著完備的供應鏈體系和不停優化的工具,能夠給客戶提供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5G高性能封裝的挑戰和應對

先進工藝的發展推動了SiP封裝技術的持續革新。SiP封裝技術的發展大致分為陶瓷封裝、有機或薄膜封裝與3D封裝三個階段。

芯和半導體高級技術支持經理蘇周祥指出,隨著5G的到來,現在的封裝方式也越來越多。「目前比較常見封裝方式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應用於手機裡面的SiP,另一種是應用於HTC行業的SiP封裝。」

蘇周祥指出,隨著5G時代的來臨,手機的射頻前端也呈現模組化的趨勢。

在手機的射頻前端裡出現了各種各樣的SiP或者模組箱。而從市場規模來看,射頻前端SiP從2018年的30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會增長到49億美元。其中,PAMiD增長最快,佔比從2018年的23%將會增長到2023年的39%。

從HPC市場來看,隨著AI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等多種計算應用的相互融合,需要更強大的高效能運算(HPC)晶片支持,而 HPC晶片需要高速率,大帶寬的數據交換。

據蘇周祥介紹,先進封裝的異質集成SiP技術主要是2.5D Interposer和EMIB。

SiP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挑戰,SiP技術在 Mobile上的挑戰體現在片上射頻無源器件的電磁場仿真、射頻前端器件和封裝之間的電磁耦合和WB, FC封裝的建模和S參數快速提取;SiP技術在HPC上的挑戰則是TSV過孔矩陣的精確建模與仿真、高密度HBM走線的建模與仿真、複雜封裝基板自生的耦合效應和晶片的驅動能力。

針對上述挑戰,芯和推出了Metis系統級封裝仿真平臺,以其多尺度快速電磁算法、智能化網格剖分、兼容IC、封裝和PCB的流程可以讓工程師快速提取和分析SiP。

據悉,Metis的多尺度電磁算法可以輕鬆解決晶片-封裝-PCB聯合仿真所帶來的不同尺度的問題。另外,在Metis中,晶片設計和封裝設計是分開的,不同的Team有著不同的設計環境。晶片與封裝並行設計,可以減少出錯,減少迭代。

5G射頻晶片無源電磁仿真解決方案

芯和半導體高級技術支持工程師翁寅飛指出,5G以及先進工藝的演進對射頻前端設計,特別是無源提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的挑戰體現在:互聯尺寸縮小、規模增大;高頻需求;需要支持不同襯底;要支持先進工藝。

翁寅飛特別談到了5G RFIC的發展呈現著兩個趨勢:一是RFIC需要支持更多頻段、更高頻率;二是射頻前端SiP趨勢化、支持多種工藝。

翁寅飛介紹,集成電路工藝在30年的演進過程中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3μm-0.13μm,這個階段遵循摩爾定律,能夠很輕鬆地縮小電晶體的尺寸;第二階段是90nm-28nm,到了28nm工藝,摩爾定律的推動越來越緩慢,取而代之的是材料更新;第三階段是28nm以後的先進工藝,材料更新已發揮到極致,結構創新隨之而來。

他指出,在工藝的不斷發展下,無源器件模型的挑戰在於傳統的方法迭代周期較長且不夠精準,基本的晶圓代工pecell已不能滿足設計師對PPA的需求,用戶定義的pcell在28nm節點下也變得更加複雜。

針對上述挑戰,芯和IRIS和iModeler為工程師提供精確、快速和簡單易用的電磁仿真解決方案,解決了5G射頻前端複雜的版圖無源提取和器件建模問題。

其中,IRIS支持多種工藝,並且已經在Foundry的多個工藝節點得到驗證。IRIS擁有操作簡單易用、多種工藝格式支持、仿真iCell管理、模板化曲線繪製、支持多種電路仿真視圖、工藝角掃描、分布式並行計算等功能和特點。

另外,芯和還提供差異化的電磁場仿真技術,提供完備的算法、智能mesh、並行計算能力等。
       責任編輯:tzh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甬矽電子:物聯網時代的新契機下,SiP封裝集成技術迎來快速發展機遇
    甬矽電子:物聯網時代的新契機下,SiP封裝集成技術迎來快速發展機遇
  • 碳化矽在攻陷IGBT市場的道路上面臨哪些挑戰?
    碳化矽在攻陷IGBT市場的道路上面臨哪些挑戰? 系統效益 按照 WLTC 工況(更接近實際城市工況)續航能力的提升, PCIM Europe 上的一篇文章,基於 750V IGBT 模塊及 1200V 碳化矽模塊仿真顯示, 400V 母線電壓下,由 750V IGBT 模塊替換為 1200V 碳化矽模塊,整車損耗降低 6.9%;如果電壓提升至 800V ,整車損耗將進一步降低 7.6%。
  • 國產仿真EDA突圍,2021重點發力5G射頻SiP領域
    當前,伴隨5G和物聯網應用對小型化、多功能整合及低功耗設計需求的爆發,全球上下遊相關供應鏈廠商紛紛超前布局力爭蘋果掀起的SiP封裝領域新商機。SiP模塊憑藉低成本、高效率、簡化設計與製造流程等優勢,在5G手機、TWS耳機、智能手錶、IOT設備等新興應用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反哺了SiP封裝產業的迅猛發展。
  • sip電話系統推薦 電話ip交換機專賣
    (中關村在線 江蘇行情)近日,sip電話系統在中關村在線認證經銷商「南京申甌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處有售,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諮詢商家詳情(聯繫電話:13905185416)。      sip電話系統在通訊圈經常會對傳統電話交換機和電話ip交換機功能和應用進行對比,結果也很明顯,傳統的電話交換機  利用電路交換的原理來實現通訊的模式已經落後,而電話ip交換機則使用TCP/IP協議,運用包交換技術,在乙太網上實現了和傳統電話交換機一樣的功能。
  • 新型2.5D和3D封裝技術的挑戰
    打開APP 新型2.5D和3D封裝技術的挑戰 閒侃有料視頻 發表於 2020-06-16 14:25:05   英特爾,臺積電和其他公司正在基於一種新興的互連方案(稱為銅-銅混合鍵合)探索未來的封裝。這項技術提供了一種在晶片級使用銅線連接來堆疊高級管芯的方法,從而實現了新型3D-IC,小晶片和存儲立方體。儘管在研發方面,銅的混合鍵合和競爭方案仍有希望,但它們也帶來了一些技術和成本挑戰。
  • 公開課第39期:芯和半導體解析5G射頻晶片封裝設計的最新解決方案
    而一套成熟且兼顧各種濾波器工藝和設計的的EDA工具,可極大的提升射頻前端模塊的設計成功率和時效性。芯和半導體作為國內EDA行業的領軍企業,自2010年成立至今已走過十年的光景。該公司擁有著首創的電磁場仿真器,在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加持下,為客戶提供覆蓋晶片、封裝到系統的全產業鏈仿真EDA解決方案。
  • 電子微組裝可靠性設計的挑戰
    從產品層面來看,為提升TSV互連的可靠性,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仍是滿足可靠性要求的TSV尺寸、材料的設計,目前商業化SiP產品的TSV解決方案,設計了針對2.5D和3D封裝的TSV結構和線上/線下測試方法(MEOL)。不過,儘管TSV技術在高密度集成方面具有絕對優勢,但TSV技術的高成本和可靠性潛在問題,仍是目前其拓展應用過程中最具挑戰的問題。
  •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哪些挑戰?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哪些挑戰?重點區域開展碳減排示範碳達峰,碳中和,中國面臨哪些挑戰?記者:李元麗 崔呂萍原標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哪些挑戰?》
  • IBM X-Force Red,為5G時代安全提供解決方案
    隨著5G時代的來臨,在5G相關設備應用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之下,如何讓相關的安全能夠落實,已經成為其中大家所關心的重點。IBM信息安全部門全球威脅情報防禦產品協理謝明君在活動中提到,在5G的時代中,安全不再停留在單點的防護,而是需要將上中下遊整體供應鏈串聯起來。包括由最上遊的IC設計、晶片代工、晶片製造,封裝測試,一直到下遊應用的的安全防禦,以及最後的整體生態系統統都必需要加入其中。而且,在安全溝通與防護上,任何一種安全方法都不是萬靈丹,而是必須不斷與時俱進,才能應對現今的黑客攻擊。
  • 嫦娥五號首次月球採樣任務面臨多項技術挑戰
    但這其中仍將面臨多項技術風險和挑戰。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 彭兢:整體的採樣封裝過去沒幹過,這是一個。在這個過程中,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月面起飛,這就相當於在月球表面發射一個火箭。然而面對無人照看、沒有發射塔架、沒有地面保障系統等多種複雜情況,想要從月面起飛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 彭兢:那麼起飛它的主要難點就在於,在月球上首先我們落下去的時候,我們的著陸器落成什麼樣子,事前我們是不知道的。
  • 半導體設備有哪些?如何分類?(後道工藝設備——封裝測試篇)
    半導體設備是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先導者,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等需在設備技術允許的範圍內設計和製造,設備的技術進步又反過來推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本文是繼上篇技術文章《半導體設備有哪些?如何分類?(前道工藝設備——晶圓製造篇)》後對後道工藝設備(封裝測試)的補充和完善,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 會話邊界控制器(SBC)/SIP路由以及相關業務問題淺析
    這些IP位址一般又是臨時地址,這樣的話,伺服器端對終端狀態的管理存在很多挑戰。因此,在SIP應用場景中,SIP協議使用了一個永久地址來匹配一個SIP帳號信息,這個地址就是AOR地址(address of record)。這裡,筆者提醒讀者,在一般的企業通信或者IPPBX的討論中,我們經常使用的是SIP分機的說法。
  • Model3 SiC模塊封裝背後的故事
    APC為ST開發了應用於特斯拉 Model 3 中 的功率SiC MOSFET模塊封裝。APC是Boschman於成立於2010年左右組建的一家公司,早期階段專注於封裝開發以及樣品設計業務。早在 2014 年,Boschman就成為首家向市場推出工業燒結壓機的供應商。結合成熟的的加壓燒結工藝,這使得其成為為 SiC MOSFET 開發一攬子方案的最佳選擇。
  • VR大爆發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VR大爆發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封面新聞 發表於 2020-12-11 10:10:58   2020年7月,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2020年中國AR/VR支出規模預測數據
  • 2019,世界面臨哪些重大挑戰?
    2019年這一現象將更加凸現,金融風險增大必然加劇全球資本市場動蕩,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均面臨新金融危機的「灰犀牛」。其次,全球治理將遭受嚴重衝擊,碎片化更加嚴重,規則重新制定速度加快、難度加大,成為新年全球治理改革的焦點。以下幾點值得關注:一、民粹民族主義使許多國家「身份政治」現象盛行,利益集團重組,政治極端化和「部落化」進一步發展。
  • 工業機器人應用面臨的技術難點有哪些
    打開APP 工業機器人應用面臨的技術難點有哪些 今日頭條 發表於 2020-05-25 11:18:51 但在企業應用上,我國工業機器人還面臨著一些問題。 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杭州)國際機器人西湖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指出,企業是機器人應用的重點,從技術上說,當下企業工業機器人在應用中遇到四大難點,分別是運動精確性、作業平穩性、布局多樣性、操作易用性。 機器人運動精確性和作業平穩性的問題,或許可以解答為什麼有些崗位目前還不適合機器換人。
  • 設計指南 | 擁抱5G時代,用Maxim MCU打造光模塊方案
    作者:Vimo Duan,Maxim Integrated高級應用工程師,負責低功耗MCU產品的應用與支持 5G可謂是今年最熱門的科技話題之一,5G的來臨預示著科技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
  • 應用材料公司:為半導體設計和製造提供「新戰略」
    而隨著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半導體行業將如何發展,以助力這個新的計算時代?AI和大數據對半導體提出新挑戰在過去的幾年裡,新的數位技術的出現使人類社會產生的數據量急劇增加。根據統計,2018年機器產生的數據量首次超過了人類產生的數據量。
  • 系統級晶片(SoC)的複雜設計選擇:RISC-V處理器內核
    1.在做系統級晶片(SoC)的設計規劃時,需要考慮哪些主要因素?在後摩爾時代,晶片設計已經不是過去一味追求功耗下降和性能提升,而是偏向於市場應用。但隨著人工智慧以及5G的發展,傳統的設計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這些晶片的功能需求,將一顆SoC設計切割成不同的合適工藝節點小晶片(Chiplet),再用先進封裝技術提供的高密度互聯將多顆Chiplet包在同一個封裝體內,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最後要提到的是NoC總線互聯技術。前面提到人工智慧、5G等新興的應用場景,對晶片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oC設計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這些晶片的設計。
  • 使用Die-to-Die PHY IP 的系統級封裝的量產測試
    簡介 半導體行業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是無法在量產階段早期發現產品缺陷。如果將有缺陷的產品投放市場,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和聲譽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