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攜手WWF致力水資源管理 推天鵝洲江豚保護項目

2021-01-10 人民網時尚

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劉博雪) 近日,H&M與環保組織WWF合作,推出全新水資源戰略。其合作目標是提高企業自身的水資源利用效率,並儘可能減少供應商對水資源的影響,也包括支持水生生物保護工作。

眾所周知,紡織品生產的全價值鏈都與水息息相關,無論是工廠還是種植園,其用水排水管理模式不僅影響著社會經濟環境,也影響著地球生態環境,後者,正是WWF全球工作的核心。H&M與WWF一起號召公共政策制定者、非政府組織和水資源研究機構一同管理中國和孟加拉國重要流域的水資源。

天鵝洲農業示範基地

據了解,H&M與WWF合作這種綜合性的全球水資源戰略,在時尚行業尚屬首例。今年4月,中國第一個工業園區水管理創新試點項目在太湖流域的江蘇常州啟動,開創了「企業-園區-流域」三個層面的水資源管理協同工作模式,發揮水管理創新集體行動的集群效應和廣泛影響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水汙染物排放,共同應對水風險,優化流域水環境。同時,雙方還支持到長江江豚這一旗艦物種的保護工作,減少天鵝洲國家級豚類保護區及其周邊社區面臨的水資源挑戰。

與此同時,今年9月份H&M即將推出「牛仔新生」系列,該系列的牛仔新品採用了再生棉製作,這些再生棉均來自通過H&M「舊衣回收計劃」收集到的紡織品,這也是時尚業封閉式循環所邁進的嶄新一步。

 

相關焦點

  • 逆流而上,踏水尋源——WWF明星溯源紀錄片《水的旅程》
    2020年3月22日是第28屆「世界水日」,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WF)攜手倪妮,張靚穎和吳敏霞拍攝的紀錄片《水的旅程》於今日起,在抖音、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同步上映。2019年9月-10月,WWF淡水保護大使倪妮、WWF江豚保護大使張靚穎、WWF明星溼地使者吳敏霞踏上「水的旅程「,分別來到長江源頭三江源地區、中遊湖北天鵝洲,以及下遊河口區域的上海崇明,溯源長江,呼籲更多公眾加入水資源保護的行列。
  • 【拯救江豚】江北看江豚 心潮逐浪湧
    2月22日,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會長徐亞平在湖北石首天鵝洲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給江豚餵食。 徐典波 攝  湖南日報記者 徐亞平  櫛風過洞庭,沐雨渡長江。2月22日,我和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7名志願者,北去湖北石首市長江天鵝洲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這裡,界碑、標識、標本室、監測室等設施齊全;60多頭江豚生活得很幸福。這讓我看到了洞庭湖江豚保護的希望。  江豚遷地保護譽滿全球  江豚保護爭朝夕,愛心人士心相約。10時30分,石首市漁政局長趙宏出城十裡相迎。
  • 化妝品品牌蘭芝攜手WWF為保護水資源發聲
    化妝品品牌蘭芝攜手WWF為保護水資源發聲來源:聯商網2017-05-06 11:062017年,蘭芝攜手WWF為保護水資源發聲:「注水接力,匯聚水活正能量」,通過「注水接力」手勢的傳遞讓更多人關注並保護水資源,讓更多人意識到保護水資源關乎到每一個人的未來。
  • 委員代表接力籲江豚保護升級:保護動物名錄修訂到底卡在哪?
    該部正會同國家林業局申請將長江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獲得一致意見、形成共識的江豚保護升級為何至今未能體現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徐旭東今年再次向兩會提交《關於從體制機制上解決重點保護動植物名錄修訂老大難問題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直指管理機制有待理順。
  • 守護東亞江豚 山東首個「黃渤海東亞江豚保護」公益網絡正式組建
    在一次次深入了解後,為能更好地守護這一瀕危物種,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發起「黃渤海東亞江豚保護項目」,並得到WWF/OPF蔚藍星球基金的支持。「黃渤海東亞江豚保護項目」計劃通過對東亞江豚種群資源、生存威脅等進行調查及評估,制定出適宜的保護策略建議;同時,成立黃渤海東亞江豚保護聯盟,積極開展鯨豚友好型漁具改良可行性分析,並進行有關東亞江豚等瀕危水生生物保護的宣傳教育活動
  • 明日方舟萬物共生公益活動,公益包組合限時出售,攜手WWF聯動
    明日方舟攜手WWF聯動,製作了公益活動「萬物共生」。還專門出了個pv,比之前跟肯德基聯動時用心了不少。當然也不奇怪,畢竟一個是世界性的公益組織,一個就是規模比較大的快餐店。這裡先給大家稍微科普下WWF,「WWF,全稱世界自然基金會,是全球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來,WWF一直致力於環保事業,在全世界擁有超過500萬支持者和超過100個國家參與的項目網絡。」
  • 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歡迎您
    2019協會足跡「宿松縣八裡江江豚保護協會」成立後,江豚核心活動區八裡江已經取得可喜的成就,包括一塊校園保護地設立、一家江豚保護示範小學(曹湖完小)的活動、一個高科技觀測哨建立、一個「江豚第一灣」品牌的成功註冊等。這些點點滴滴進步,見證了一批志願者們的努力!從「江豚村」觀測站看到江豚活躍次數越來越多,帶給我們不僅僅是欣喜,更是對未來長江整體保護的希望。
  • 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實施水資源可持續管理戰略,促進中國和世界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在《Engineering》中撰文指出,為防止水資源危機的有害影響,中國應密切重視可持續水資源管理。可持續水資源管理的目標需涵蓋為經濟發展及人們日常生活提供充足的水資源,保護清潔的水環境,保障安全的飲用水,防止洪澇災害等。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世界環境日,江心洲萌娃畫微笑的江豚
    中國江蘇網6月5日南京訊 「6.5」世界環境日當天,由南京市建鄴區生態環境局、江心洲街道聯合主辦,鳳凰數媒、江蘇鳳凰少兒出版社、江蘇文藝廣播、南京江豚保護協會、南京星合廣告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保護長江,關愛江豚」環保公益活動在洲島家園鄰裡中心舉辦。
  • 貴州與WWF合作推進赤水河流域保護
    為推進赤水河流域保護,貴州省環保廳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正在實施為期五年的以流域綜合管理為重點的合作,將在生態補償、水資源服務付費(
  • 守護東亞江豚 | 江豚也會溺水?這才是真相
    該信息由 「黃渤海東亞江豚保護」公益網絡成員——青島藍灣衛士提供,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第一時間聯繫到科研院所進行後續處理。而在2019年,漁民老張(化名)也曾經發現過四頭誤鑽自家漁網的東亞江豚。根據對黃渤海沿岸漁民的調研結果顯示,目前黃渤海江豚的種群數量不及上世紀80年代初的20%,部分水域甚至不足5%,救助和保護形勢非常嚴峻。而東亞江豚作為食物鏈頂端的指示性物種,其生存境況為我們敲響警鐘。卡魯姆·羅伯茨在《假如海洋空蕩蕩》一書中曾說,海洋動植物不僅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裝飾品,它們對於海洋健康和人類社會都是不可或缺的。
  • 新京報攜手榮耀30系列呼籲用長焦守護地球的朋友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事關生態延續、國家公共衛生安全的大事。」在剛剛閉幕的兩會上,保護野生動物成為了會議的熱門話題之一,包括陳晶瑩、黎霞在內的多位人大代表,都對保護野生動物提出了自己的議案,紛紛表示亟需完善法律,加大處罰力度、理順監管機制等,實現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 朗盛舉辦第六屆「潔淨水,滋潤未來」中國大學生水資源調研競賽頒獎...
    持續探索,貢獻創新水處理方案山積而高,澤積而長,推進水資源環境的治理需要各方持續堅韌的努力。2015年,朗盛以國務院《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發布為契機,結合自身的水淨化處理業務,攜手《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原《WTO經濟導刊》)一同開啟了水競賽項目。
  • 嗶哩嗶哩遊戲攜手《明日方舟》、WWF、OPF共同展開聯合公益活動...
    「保護野生動物,保護人類的未來。」正值3月3日野生動植物日,嗶哩嗶哩遊戲與《明日方舟》、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OPF)一起,聯合開展長江江豚及雪豹保護公益活動「萬類共生」,共同呼籲關注野生動物保護,關注自然生態的平衡發展與和諧共生。
  • 長江鱘、長江江豚、中華鱘,我們拿什麼來保護你
    如何保護這些珍稀瀕危物種?農業農村部在湖北武漢召開長江珍稀瀕危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研討會。針對近期社會關注的白鱘多年未見的問題,與會專家表示,白鱘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級保護物種。1983年以來,國家採取禁止商業捕撈利用、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一系列保護措施來試圖挽救該物種。遺憾的是,2003年以後長江流域沒有再發現白鱘。
  • WWF 做出的努力
    自然保護區建設:建設保護區是加強森林生態系統和虎保護的重要手段,自長春項目辦公室成立以來,就非常重視保護區的新建與擴建工作,到目前為止,與地方林業部門合作,參與資助了5個保護區(含保護小區)的建設工作,新建保護面積總計達124,418公頃。
  • 水資源審計問題清單及法規適用
    第三十六條 徵收的水資源費應當全額納入財政預算,由財政部門按照批准的部門財政預算統籌安排,主要用於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管理,也可以用於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六、《水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水政法〔2016〕156號)27.水權交易推進不力第五條 水權交易應當堅持積極穩妥、因地制宜、公正有序,實行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符合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求,有利於水資源高效利用與節約保護,不得影響公共利益或者利害關係人合法權益。
  • 依法保護長江「微笑精靈」
    江豚被譽為長江「微笑精靈」,卻一度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建設生態文明離不開法治,為保護瀕危的長江江豚,維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我省出臺全國首部長江江豚保護條例——  《條例》提出,將破罡閘、華陽河口和皖河口等長江江豚索餌水域,安慶水道鵝眉洲頭和北圩拐、官洲水道廣成圩、湖口水道北岸等長江江豚索餌與撫育洲頭和邊灘水域,長江安慶段沒有通航的支汊水域等,列為長江江豚主要棲息地。《條例》提出,除法律法規許可的項目以及防洪、救災等公共事務需要外,禁止在長江安慶段長江江豚主要棲息地開發建設與生態修復無關的項目。
  • 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 從「微笑精靈」看長江生態興衰
    我國的母親河長江,將得到一個長達十年的休養生息期,江中的水生生物也將在此期間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恢復。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漁民上岸 江豚「回家」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古老而珍稀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