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量子科技實用化未來可期

2020-12-22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蘇華麗 張嘉嘉)近日,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特別直播節目舉行。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物理與天文學院量子信息和測控團隊負責人羅樂給網友們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的知識盛宴。

  本期講壇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廣州日報主辦,廣州市科學技術普及中心、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經濟臺等單位承辦。

  量子技術為我國信息世界帶來革命性變化

  今天越來越多人開始討論量子科技,實際上我們早已處於第二次量子革命階段。羅教授首先談到如何理解量子物理學?它有兩大特點,首先,任何的量子都是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疊加狀態當中,它的重點不是我們無法確定它的狀態,而在於量子本質上就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狀態。第二個特點是,如果你一旦對這個量子系統進行測量的話,那麼它的狀態就確定了。打個比方,我們在大樓上行走,作為一個人,是一個經典物體,人在3樓和在4樓,是確定的;但作為一個量子物質,可能處在3樓,也可能同時處在4樓,但是很奇怪的是,如果你打一個電話問一問這個量子物質在哪裡,當你問的一瞬間,它的狀態馬上就確定了,這就是量子世界的一些奇妙之處。

  早在20世紀末期,量子革命的新時代就開始了。第一次量子革命把粒子和波的概念聯繫在一起,而第二次量子革命則是來源於著名物理學家費曼對于波粒二象性的一些前瞻性的思考。羅教授講到,費曼在上個世紀70年代想像的那臺量子計算機,是將量子信息原理作為軟體、將對微觀量子粒子的測控作為硬體來打破我們對於傳統信息處理方式的認知。簡單來說,第二次量子革命實際上是物質和信息在量子的層次上加以統一的描述並且利用,來盡力進入一個所謂物質和信息一體的物理學,從而為信息技術帶來新的革命。現今,人類歷史上第二次量子革命已全面開啟,將誕生一系列量子技術。一些量子技術已經在探測、通信、計算等領域初顯身手,並逐步應用於各個領域,這將對現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節目現場(活動方供圖)

  量子技術走進大眾生活,帶來實際應用

  羅樂教授表示量子技術所依賴的物理體系,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需要在實驗室中進行製備。這種人工製造的物力體系具有量子相干態和糾纏態,可以應用於信息的處理和感知等方面。

  一是量子通訊。利用微觀粒子的量子態或量子糾纏效應等進行密鑰或信息傳遞,基於量子力學原理提供無條件安全的通信保證。

  二是量子傳感。基於量子態測量,對被測系統的各種物理量執行變換和信息輸出的精密測量技術,測量精度、靈敏度和穩定性優勢明顯。

  三是量子計算,以量子比特為基本單元,通過量子態受控演化實現信息編碼和計算存儲,具有巨大信息攜帶量和超強並行計算能力。IBM、華為、大眾汽車、谷歌等多家企業機構均已在量子計算技術實用化道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績。

  可以預見,未來量子技術的實用化發展將實現真正惠及生活。

  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我國量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排頭兵

  羅教授提到,未來廣東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一些具有發展優勢的傳統信息產業的企業,必將能夠把以前在傳統信息產業發展中所積累的優勢成功轉化為量子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優勢。量子信息產業的光電技術、雷射技術、真空技術、精密機械製造技術、微製備技術、高速電子器件技術等,實際上都依賴於傳統產業發展的基礎,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相互促進。

  羅樂教授最後談到,基於廣東在人才吸引、智力引進、制度創新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優勢,我們可以相信廣東完全可以在量子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上成為中國的排頭兵,甚至能夠引領世界發展的潮流,有信心期待粵港澳大灣區能夠成為一個量子灣區,信息科技的下一個矽谷。

相關焦點

  • 走向大眾生活,量子科技實用化未來可期——第181期廣州科普大講壇
    11月18日下午,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特別直播節目,在廣東廣播電視臺直播間熱烈開講,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物理與天文學院量子信息和測控團隊負責人羅樂,就量子科技的應用與影響、實用化發展方向、廣東量子科技發展的現狀、粵港灣大灣區能否成為量子信息科技時代的矽谷灣區等方面,給觀眾和網友們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的知識盛宴,讓公眾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量子力學
  • 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
    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 2020-11-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章量子計算機和你有啥關係?專家說:量子科技就在我們身邊!
    12月16日,2020深圳量子科技與晶片高峰論壇在金融科技大廈舉行,多位專家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 活動由南山區粵海街道辦事處、南山區科技創新局主辦,民盟深圳南山總支、深圳科技工業園集團、國家超算深圳中心承辦。
  • 量子計算機首次成功模擬化學反應 向實用化邁出重要一步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報導,谷歌公司研究人員首次藉助量子計算機,成功模擬了一個化學反應!他們表示,儘管這一反應很簡單,但卻是量子計算機走向實用化的重要一步。
  • 未來計算技術的心臟—量子科技
    百度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段潤堯曾說:「量子計算是這一場新量子革命最具有代表性的技術,是未來計算技術的心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量子科技的發展歷程。 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實現「量子優越性」,即針對特定問題的計算能力超越經典超級計算機,這一階段性目標將在近期實現;第二階段是實現具有應用價值的專用量子模擬系統;第三階段是實現可編程的通用量子計算機,這需要全球科技界的長期努力。
  • 什麼是量子科技? 量子通信三大龍頭股是誰
    不過,量子通信概念板塊今日卻逆勢大漲。截至收盤,科大國創(300520.SZ)、藍盾股份(300297.SZ)、光庫科技(300620.SZ)等9隻量子通信概念股漲幅超5%。其中科大國創、光庫科技、藍盾股份、中信國安(000839.SZ)和盛洋科技(603703.SH)漲停。券商機構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背後,都是在就前沿科技問題、核心技術等問題展開布局。
  • 量子安全通話服務明年試點 專家稱普通用戶需求不大
    此前中國電信展出了兩臺華為和中興的量子加密手機樣機,用戶可在通話過程中一鍵選擇兩種通話模式,「加密通話」或「普通通話」。這標誌著量子通信技術未來有望觸及普通人。上個月,中國電信宣布與國盾量子成立合資公司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預計在明年開始區域性試點推廣量子安全通話服務,用戶需要將普通SIM卡更換為量子安全SIM卡並開通加密通話套餐。
  • 專家:警惕!「量子+生活」產品,幾乎都是騙人的
    想要提高閱讀能力,將死的文字變為自己腦中的知識,只有多讀這一條路可走。然而,捷徑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記者調查發現,隨著我國量子技術的不斷突破,藉此造假的騙局也不斷刷新。比如量子襪,既能「防臭」還能「增加能量」,一雙價格在30元以上;一款宣稱可「直達肌膚底層」的量子美顏噴霧,標價88元;更貴的一款「量子超能共振器」,標價1500多元,號稱內含「300核量子晶片」,可以利用量子每秒鐘高達上億次的諧頻共振修復紊亂的人體細胞磁場。在一家量子生物科技公司的官網上,聲稱一款名為「中鼎量子酒」的產品已上市,該產品通過量子技術提高震動頻率,從而增強健康因子的能量,達到酒療功效。
  • 「量子鬼才」陸朝陽描繪科技遠景
    浙江日報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陸朝陽登上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的講臺,從「量子保齡球」的思想遊戲開始,講述量子世界種種讓人匪夷所思的奇觀。這次演講的時機非常特別。就在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從院士專家到大學生,開幕式現場聽眾無不被陸朝陽描繪的量子科技發展遠景所吸引——他稱之為「第二次量子革命」。這位從金華東陽走出的80後科學家,曾被《自然》雜誌稱為「量子鬼才」。
  • 宇宙量子科學,《我的世界》科技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宇宙量子科學,《我的世界》科技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新聞 官方 ▪ 2020-
  • 國際關注中國量子科技 可破解密碼
    (新華社)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14日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人員繼美國谷歌公司之後,第二個實現了「量子計算優越性」。這是一項利用特殊問題的基礎性成果,儘管未來還是未知數,但給人留下了中國研究實力提高的印象。報導稱,僅用200秒就能求解日本引以為傲的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富嶽」需要花費6億年才能解決的問題。
  • 「量子科技第...
    7月9日,「量子科技第一股」——國盾量子(688027)正式登陸科創板,首次亮相便一鳴驚人,大漲923.91%,報收370.45元/股,創下科創板上市首日漲幅紀錄,單籤在短短一個交易日內便可獲利16.7萬元。
  • 雲從科技亮相華為Connect大會 物聯智慧「未來」可期
    雲從科技亮相華為Connect大會 物聯智慧「未來」可期 9 月23- 26 日,全球科技行業規模最大的盛會之一——第五屆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
  • 【原創】吳永飛 王彥博 王秋實 施巍:量子科技在商業銀行的應用
    有研究表明,量子科技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和前景,並且在國家政策護航下,未來量子科技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級別。FinTech時代,科技已成為商業銀行的核心能力,在眾多新興精尖技術中,量子計算由於其潛在的超越經典計算的強大算力,在商業銀行應用領域前景廣闊。
  • 通往未來的黑科技-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有科學家將量子計算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擎,經典計算機需要100年才能破譯的密碼,量子計算機用1秒鐘就能搞定。而未來,量子計算機在氣象預報領域的應用也非常值得期待。  對天氣預報的核心技術——數值預報模式來說,它極其依賴高性能計算。而最好的超級計算機系統大約能完成5到20個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所做的事情。
  • 「墨子號」實現量子安全時間傳遞 奠定未來導航基礎,信息將可...
    ●2019年12月30日23時31分44秒,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共同研製的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與「墨子號」衛星對接成功。專家解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在辦公室內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模型合影(2018年12月13日攝)量子通信讓信息傳遞有了「加密快遞」為網絡安全和導航定位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在採訪中,蘇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方亮教授告訴記者,現實意義中的
  • 【原創】未來可期 未來已來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引起人們高度關注,為此本刊編輯部邀請把酒臨風、夜雨觀瀾、金玉其中三位專家做客「深度」欄目,暢談感想。 未來可期 專欄小編:三位專家好,歡迎做客「深度」欄目。
  • Thales Speakers Bureau:專家雲集,將探討量子技術、5G、數字身份...
    、5G、網絡防禦、網絡安全、生物識別、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泰雷茲的專家團隊將為塑造未來世界的科技揭開其神秘面紗。為解決我們的星球所面臨的挑戰,泰雷茲將科技視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但是僅憑技術是不夠的。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人類的智慧、知識、觀點和教育,因為只有這些才能讓技術推動進步,並幫助我們構建一個共信未來。
  • 測出最高精度G值的地方,又誕生我國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王瀟瀟 高翔1月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研製出實用化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經過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來自國家測繪局、中國地震局、中科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順利通過驗收。重力儀可獲取高精度的地面重力觀測信息,是研究地球內部結構、密度和應力分布特徵的基礎設備,可為地震孕震、同震及震後監測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 量旋科技(SpinQ)發布桌面型量子計算儀器
    量旋科技(SpinQ)是一家致力於機商業化和普及化的高科技公司,由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SIQSE)孵化,已完成策源創投領投、明勢資本跟投的天使輪融資,團隊由多名來自於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以及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領域的專家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