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奶爸都需要一臺日產軒逸。
一說到軒逸大家對它的印象是什麼?是柔軟舒適如家裡沙發的座椅還是強悍的保值率?雖然這是一臺不怎麼有趣的車,但它也承載了很多家庭,承載了好幾代人,雖然它平平無奇,雖然它沒什麼優點,但它很均衡,而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14代軒逸,經過換代的它似乎變得不那麼平庸了,而它又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呢?
以往我們對於軒逸這款車最多的印象就是渾圓一體的外觀設計風格,也許這樣的設計能夠討好大部分家裡面的人,但對於一個男孩子來說,二十幾歲的年紀開上一臺如此成熟的車,不免得會有點老氣,而日產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因為現在的買車群體在變得更加年輕,買車群體逐漸變成95後,甚至是00後,所以對外觀的改造勢在必行。從第一眼看上去,全新一代的軒逸要更加寬敞,也更加的低趴。相比於以前那副圓潤的模樣,它用上了v型的中網,車頭也更加富有層次感,線條感,日產這一次也一反常態,用上了非常多見稜見角的設計風格,可以看出日產在外觀設計上打了一個翻身仗,新車還用上了懸浮式的車頂設計,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這簡直不可多得。
在中高配車型上這臺車都有LED的自動大燈,也許聽起來不是很大氣,因為很多自主品牌的車已經實現全系標配LED大燈了,不過有這樣的配置也能夠讓人滿意了,畢竟大部分人買車都會選擇中配以上的車型。尾部的設計相對來說要比前臉稍微保守一點,但是比老款的軒逸而言,它依然是很激進的,依然稜角分明,依然個性十足。16寸的輪胎稱不上大腳,但好在輪轂的設計足夠討好年輕人。
而到了內飾部分,我相信有很多人會被這臺車所驚豔,它完全摒棄了上一代軒逸的內飾設計風格,在這臺車上你根本看不到老款軒逸的影子,不過座椅還是那麼的舒適,但中控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說它的空調出風口顯得有些山寨,但就精緻感,就做工而言還是可圈可點的。受限於價格,它並沒有用上全液晶的儀表,畢竟對於臺10來萬的合資車來說,他們還沒有把成本做得那麼低,所以液晶儀錶盤沒有出現也在情理之中了。不過在做工上這臺車的表現絕對可以讓大部分人覺得精細,不管是縫線還是用料,還是做工,還是細節之處的處理,都讓人覺得這不是一臺10萬塊錢的車。在靜止的狀態下,你很難會認為它只要10萬塊錢,當然在這個價位也不要奢求有真皮的座椅,畢竟成本有限。
再來聊一下這臺車在動力上的表現,1.6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其實我對它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此前我試駕過太多渦輪增壓的車型了,所以當我再一次摸上這臺車的時候,它的動力就顯得平庸了。儘管135馬力的最大功率也比老款車型要強不少,至少多了十幾匹,但是我認為這臺發動機的輸出還是比較保守的,不過保守的動力輸出讓油耗的控制要更加的簡單,所以在實測成績上它的表現是很強悍的。在綜合路況上,這臺車的油耗也就是6升左右,即便是暴力駕駛也不會超過6.5升,所以它就是一臺省心省錢又省力的一款車,無極變速箱雖然是很多人詬病的對象,雖然老款的軒逸在變速箱調教上很保守,但是這一款cvt可以說在反應的速度上有了不少的加強。當然因為基礎排量比較小,在跑高速的情況下,超車能力會比較差,但是在市區以及郊區路況下,平順性幾乎是無敵的。
而懸架方面依然是偏柔軟的設定,因為買這款車的幾乎都是奶爸,家裡幾乎都是有小孩的,所以在懸架上日產選擇了舒適。當然要比老款的軒逸要更加硬朗一些,懸掛的支撐會更到位,的確它的懸架極限不算高,甚至比不上卡羅拉,但是它的舒適性無可挑剔,完全碾壓了同級別的日系車。而且相比於老款軒逸來說,它的人車溝通感也變得更強了一些,因為它用的是一個全框式的副車架,對路面的感受其實要比之前的軒逸要強太多太多了。所以對於那些對操控有要求的朋友,這臺車也能滿足你。
綜合來看,這是一臺值得選擇的車型,只不過不要買低配的車,因為低配車只有兩個氣囊而已,而高配車型上有車道偏離預警,防碰撞預警的等等配置,性價比相對來說要更高,而且高配車看起來也更漂亮更舒服,所以中高配車型才更值得選擇,那麼你們覺得軒逸這款車值得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