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雨水比往年都要偏多,一些大城市甚至都遭了澇災,但是在晉南農村,小暑剛過,雨過天晴後中午的天氣也是異常的炎熱,小編和幾個運城的攝影老師從農村採風返程途中,看到公路旁有好多賣西瓜的攤點,聽隨行的一位老鄉說,他們這個地方盛產一種特有的老品種西瓜,味道還是不錯的,一會帶我們到一個有特色的西瓜攤點上嘗嘗。這就是老鄉帶我們到的西瓜攤子,在外面看不到一個西瓜,就是土崖下有個土窯洞,外面搭個黑色的遮陽網。
和我們剛才路過的西瓜攤子明顯不一樣,從外面看過去,就不像是賣瓜的地方,但是停好車以後,走近一看還真是個西瓜攤,賣瓜的老人家看到有人來趕忙從地鋪上站了起來,熱情的給我們介紹她家的西瓜。大媽讓我們進到窯洞裡面感受一下,這一體驗還真是有區別,外面太陽下熱的站不住人,這窯洞裡就像是按了空調一樣涼颼颼的,非常舒服。大媽笑著說這就是她家西瓜攤的秘密。
大媽邊和我們聊天,一邊隨手從地上抱起一個西瓜,她說她們家賣瓜和別人不一樣,她家的西瓜都在土窯洞裡放著,不見外面的太陽,別人家的都在外面的棚子下放著,中午一曬口感就變了。
稱好後大媽熟練的切好讓我們坐在窯洞品嘗。她說她們這裡的西瓜都是一些老品種,瓜非常的甜就是和現在的新品種相比個頭有點小,但是一些城裡人還是喜歡老品種,好多人都是開車從縣城到他們這來賣瓜,還有街上的西瓜賣1元錢她們這的老品種西瓜價格要比城裡貴點,一斤要2元錢,價格雖然高點但是從來不愁賣。
切好的西瓜瓜瓤不是鮮紅色,有點發黃,幾個人望著口水都差點流了出來,迫不及待的一人一塊吃了起來,口感還真是像大媽說的那樣,香甜香甜的,奇怪的是咬上一口竟然有點冰牙齒,這又是咋回事。
朋友一連吃了3塊後奇怪的問大媽這是什麼情況,她們家的西瓜吃著怎麼香是從冰箱梨拿出來的,冰涼冰涼的,吃起來非常地爽。大媽笑著說你用手摸摸地上的瓜,感覺一下,聽大媽的話用手摸了摸地上的西瓜,果真冰涼冰涼的甚至上面還有一層水霧。大媽說這就是她家瓜攤和別人家不同的地方,她和老伴種了3畝多西瓜地,每年都能有個1萬多元的收入,這些瓜地就是她倆一年的生活費。
為了多賣瓜,老伴就在土崖下掏了個土窯洞,這樣中午人就能有個休息的地方,誰知道竟然有了意外收穫,沒有想到西瓜存放在土窯洞裡就像是冰鎮的一樣,在她門家買過西瓜的好多都是衝著冰鎮西瓜來的,有好多貨車司機更是天天在這吃,這些冒著酷暑跑車的司機滿身大汗在她家窯洞裡吃上一個冰鎮西瓜,都說是一種享受。說著話來了幾個司機,他們一口氣吃掉了三個西瓜,邊吃邊說太爽了,每次跑車都要在這裡吃上幾個才算過癮。
大媽說她們這屬於黃土地帶,有住窯洞的習慣,土窯洞冬暖夏涼,尤其是夏天中午睡覺還要蓋被子,裡裡外外溫度要相差10多度,這一路上賣瓜的攤點有幾十個,就是數她家的西瓜賣的最好甚至是別人家的3倍還要多,這就是要歸功於土窯洞這個大冰箱。大媽還是個基督徒,在她的地鋪上放著一本厚厚的基督徒書,大媽說做人要常做好事,不要有害人之心,好人就有好報。
幾個人美美的吃了幾個冰鎮西瓜,臨走時又給朋友帶了幾個。運城的朋友誇讚大媽有想法,能把生活的小經驗用到賣瓜上,也是一個大智慧。各位親你們有沒有吃過土窯洞裡的冰鎮西瓜。眼下正是好吃的時候,歡迎各位前來品嘗。(更多圖片故事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