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評價張靈甫?身為軍人死於行伍,此為天經地義!

2020-12-22 像素說

對於十四年抗戰中的每一位歷史人物,我一直都認為,每一位為了抗戰勝利、為了保家衛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都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當然,這裡面也包括曾在抗戰一線奮戰的張靈甫!

張靈甫何許人也?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抗日名將,軍銜中將,1947年5月16日於孟良崮戰役中戰死,時年44歲。

張靈甫在抗戰中,打過無數的硬仗、勝仗,自己也曾多次負傷,身上留下來許許多多疤痕。在今天,我們大多數人只知道張靈甫的74師在孟良崮戰役中被我方的華東野戰軍全殲這一經典戰役,而對於張靈甫此前在抗戰中的是事跡可謂是知之甚少,尤其是張靈甫與日寇正面所打的硬仗、惡戰知之「更」少

今天,我想說張靈甫所在的74軍(張靈甫所領導的74師在抗戰期間被稱為74軍)在抗日戰爭期間是一支真正的英雄部隊,幾乎參加了全面抗戰著8年時間裡,在74軍軍長王耀武的率領下國民革命軍針對日軍的所有重大戰役,所擊斃、擊傷的日軍更是無數,期間屢敗日軍精銳部隊,被譽為「抗日鐵軍」。

在此期間,張靈甫先後隨74軍參與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等諸多戰役,且有勇猛之名。

2005年時,也就是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張靈甫長子張居禮光榮地替自己父親張靈甫領取了抗日紀念章,這是我們對張靈甫在抗戰時期所作出的功績給予正名,也是我們對那些在抗戰中,所有英雄的致敬,這是不分黨派、政見,純粹對英雄們的致敬!感恩你們,如果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可以說在國軍的高級將領中,沒有多少個風頭能蓋過張靈甫的,其風頭甚至蓋過了他的「頂頭上司」王耀武。但是,我們究竟應如何評價張靈甫一直頗具爭議。有的人稱張靈甫為抗日十大名將,對他追捧有加。認為他軍事才能很高,堪稱國軍第一悍將;同時又有不少人認為張靈甫十分平庸,並稱其為「張馬謖」。

我們,暫且拋開「爭議」,客觀的來分析張靈甫到底是抗日十大名將,還是「張馬謖」

首先,張靈甫之所以被追捧,我總結了一下有兩大原因。其一,張靈甫抗過日,為抗戰勝利做出了貢獻,是「民族英雄」;其二,解放戰爭中張靈甫並沒有選擇被俘虜,而是選擇了自殺,可以說死得「悲壯」,「身為軍人、死於行伍」為欽佩!

關於這點,像素想說不必再爭論不休,畢竟無論張靈甫算不算得上是「抗日名將」,他在抗戰中的功績,都不能被抹殺。前面我也說了,每一位為了抗戰勝利,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都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這裡面也包括曾在抗戰一線奮戰的張靈甫!

而且,張靈甫到底算不算「名將」,其實真的沒有那麼中文。因為不管是誰,只要上戰場打鬼子,那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是頂天立地的好漢,將軍們都應該算是「名將」。張靈甫上過戰場、殺過日本鬼子,那麼稱他為抗日名將又有何不可呢?

不過,我還是要打擊一下大家的積極性,因為評價歷史要客觀與公正。

張靈甫在八年抗戰中,擔任的職務不過是團長、旅長至高到師長之職,直到抗戰勝利後,張靈甫才當上軍長之職。以張靈甫在抗戰中的履歷,壓過他的何止成百上千人!就以張靈甫所在單74軍為例,同等履歷的將領就有俞濟時、施中誠、馮聖法、李天霞、餘程萬等等,其中更是不少黃埔生,試問與這些人相比,張靈甫還當的起「十大名將」的頭銜麼?

作為歷史的客觀評價者,我們不能抹殺張靈甫在抗戰中所作出的積極貢獻,是我民族之英雄,同時,我們也不能以個人成敗論英雄。張靈甫作為一名軍人,抗戰中為民族大義,誅日寇、保家國,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佩,最終自殺於敗軍之前,不愧為真軍人。所謂「興起於軍旅,死於行伍,此為天經地義。」

相關焦點

  • 如何評價王牌第七十四師的中將師長張靈甫?
    關於國軍將領張靈甫,後世對他的評價爭議很大,有人稱其為「抗日名將」,也有人稱其為「反共先鋒」。筆者個人認為,由於所處的時期不同,秉持的立場不同,對張靈甫的評價才會有如此天壤之別。抗戰中,張靈甫無疑是值得被肯定的,他積極抗日的態度和英勇作戰的決心都無愧於中國軍人的稱號;內戰中,張靈甫無疑是應當被否定的,他執迷不悟並頑固維護搖搖欲墜的蔣家政權,最終成為了可悲又可恨的殉葬者。接下來,我們一起簡要了解這位譽謗滿天的軍事將領張靈甫。
  • 張靈甫後人的現狀?兒子成大老闆,孫子稱爺爺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張靈甫便是這樣一個人,有的人認為他是和同胞自相殘殺的劊子手。有人認為他是為了保護中國河山不顧性命的抗日英雄。不管現在對他的評價如何,斯人已逝,張將軍在去世之後,只留下了二子一女,欣慰的是這些後人都還算有出息。
  • 外國人是如何評價中國軍人的?日本軍人和韓國軍人的評價出乎意料
    時日至今,在中國百姓口中一直都流傳一句話,軍人保家守國門,一生從軍終不悔,身著軍裝報國家,鐵血錚錚好男兒!這都是我們給自己的軍人極高的評價,那麼除了我們自己之外,國外的人對我們中國的軍人又是什麼評價呢?其中,日本和韓國軍人的評價出乎大家的意料。
  • 張靈甫遺孀王玉玲,19歲守寡不願再嫁,只因愛得刻骨銘心
    1945年,年方17歲的王玉玲1.68米的身材,婀娜多姿,品貌出眾,引起了張靈甫的注意。在遇到王玉玲之前,張靈甫已經有過三次婚姻,其中一位妻子還被其槍殺。「殺妻案」還一度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張靈甫因此被蔣介石抓捕。不過,蔣介石愛才心切,半年後便將張靈甫放了,之後不了了之。
  • 揭秘名將張靈甫之死:謎霧重重的一出羅生門
    作為一個國民黨軍的敗將,張靈甫在孟良崮上已經做出了抉擇,用他的行動為自己的人生劃上了句號。死者死矣,至於他究竟是怎麼死的,本已無關大局,今天來追究這個歷史細節,與歷史對其人的評價和定位並不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不過,本書既為張靈甫的傳記,對於傳主最後的結局,而且是多年來莫衷一是的死因之謎,就不得不多花費一些筆墨作一番考證和追蹤。
  • 張靈甫的真正死因的真相:多年後終於被解開
    版本二:張靈甫被擊斃或炸斃於其指揮所的山洞裡,此為我方最初的版本。孟良崮一山縫上還刻有「擊斃張靈甫之處」的標誌。此說影響最大,流傳最廣。 版本三:張靈甫被俘後,我軍某戰士為取其金表而將其擊斃。此說參見1991年2月19日出版的某報刊文摘報。此說既歪曲了歷史事實,又給我軍士兵臉上抹了黑,應予批駁而不應採信。 版本四:張靈甫被我俘虜後,又被我軍一名對國民黨軍隊刻骨仇恨的軍官打死。
  • 國軍將領胡璉和張靈甫都是陝西走出來的黃埔四期生,誰更勝一籌?
    胡璉一定勝過張靈甫由於宣傳上的需要胡璉許多勝仗,不便宣傳所以大都不為人知就是解放金門失利知道的人也不多(改革開放後才知道一些)指揮國民黨的金門守軍最高指揮官就是胡璉。張靈甫只是懷疑就殺妻,過於殘忍,類似現在一句不適就罵人的噴子,極端的楞頭青。對蔣忠,走俞濟時的門子,官運很盛,抗日時間當團長時得了個五等雲徽勳章。國共雙方對之沒有評價。
  • 行伍出身的賈冰攜妻再上《喜劇人》,以軍人的標準對待每一個小品
    作為《歡樂喜劇人》的忠實粉絲,我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這部以喜劇人為主角的競演節目。在這個舞臺上,我們見證了太多喜劇人的成功,見到了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喜劇這個行業,也發掘了更多的喜劇人才。可以說,這個舞臺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舞臺。
  • 美國軍人與日本軍人,是怎樣評價我國軍人的?
    對於俄羅斯軍人,我們會認為他們是天生的戰鬥民族,好戰也不畏戰,而對於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自然在我們心中是無比驕傲的一個存在,每一次出場都那麼精神抖擻,讓人眼前一亮,但是在別國軍人眼中,又是如何評價中國軍人的呢?在我國的戰爭歷史上,日本和美國都曾與我國軍人在戰場上有過一番激烈的較量,所以這兩國的評價也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 張靈甫:蔣介石悍將,殺妻後把積蓄留給原配,靠賣字走去南京投案
    張靈甫除了個人作風嚴謹之外,張靈甫還是個文人才子,他的業餘愛好是攝影和收集名貴的古玩字畫,或許也與他是北大歷史系的才子有關,除了愛好文藝之外,身為軍人的張靈甫也愛騎馬,他的騎術高超是出了名的。棄筆從戎去參軍張靈甫是陝西長安人,他的原名不叫張靈甫,而是張鍾麟,字靈甫,出了事之後,他便改名張靈甫,也寓意為他想有個新的開始。
  • 西安北大學子張靈甫槍殺妻子,黃埔第一帥男四個老婆的坎坷婚姻
    張靈甫在西安上學期間,父親張鴻恩做主給他定下婚事,女方是同村女子邢鳳英。邢鳳英與張靈甫同歲,目不識丁。張靈甫和邢鳳英結婚後,因為心懷不滿,二人婚姻名存實亡,多年沒有子女。婚後不久,張靈甫考入北大歷史系,後因無力負擔學費而退學。之後,張靈甫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軍事。軍校畢業後,張靈甫進入胡宗南部隊。
  • 張靈甫74師有多難打?為幹掉他3萬人馬,解放軍出動了27萬人圍殲
    1947年5月,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在張靈甫的指揮下移動到孟良崮,與解放軍展開生死大戰,解放戰爭中最慘烈的孟良崮戰役正式打響。 在戰鬥最開始,張靈甫是有機會跳出解放軍的包圍圈的,但他想堅守孟良崮,來一個中心開花的戰略。
  • 身為軍人運動員,退役後的林丹是什麼級別?待遇如何?
    其實了解林丹的人都知道,在很早之前他是一名軍人運動員。也正是因為他是軍人運動員,以至於網友們發現了他的紋身之後對他發起了聲討,畢竟網友們眼中看來軍人是不該有這些東西的。 不過話說回來,有軍人運動員身份的林丹退役能夠拿到多少錢?是什麼級別的待遇?
  • 作為抗日名將的張靈甫為何會兵敗孟良崮
    1926年10月,張靈甫在畢業之後,便被分配到了第一軍第二師出任見習長官,而且在今後的北伐戰爭中也是屢立戰功。畢竟黃埔軍校出來的可以稱之為黃埔系,因此一般仕途都是比較順利的,再加上張靈甫的本領,所以張靈甫逐漸也就在今後的日子裡一步步高升。
  • 張靈甫從老師到北大生再到蔣的門生,他都有哪些經歷?你都知道嗎
    ,就因為書法的造詣轟動了全城,對於張靈甫的書法,就連書法大家于右任都驚嘆不已,于右任當年對張靈甫的書法評價就是4個字,「後生可畏」。當時胡景翼就請來了張靈甫的老朋友于右任,當時的于右任並不知道張靈甫在胡景翼手下任職,當他看到張靈甫的時候就覺得,張靈甫待在國民二軍中是屈才了,在于右任的眼中,當時的國民二軍,是地方軍閥,張林甫跟著這些地方軍閥,是沒有前途的。
  • 《雪中悍刀行》首發預告片:世子打王爺,天經地義,習慣就好
    胡軍這個老戲骨就不用說了,演繹軍人是他最愛的形象,不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因此老王爺徐驍必然會深入人心。只是那段「世子打王爺,天經地義,習慣就好」的搞笑場景,令人感受到他對徐鳳年的寵愛。在行走江湖的過程中,徐鳳年一路遊歷江湖為母仇而奮鬥,除不斷提高自身的武術修為,還收攏眾多江湖人士。最終成為北涼王。時值北莽入侵、中原起烽煙,行走江湖歸來的徐鳳年帶領北涼鐵騎抗擊北莽,在朝廷算計下,北涼三十萬鐵騎死傷大半依舊慘勝,三十萬墓碑歷歷在目,最終離任北涼「死於」皇宮,隱姓埋名攜紅顏知己遊戲江湖。
  • 張靈甫「王牌」七十四師被殲見聞
    張靈甫也公然自稱自己的軍隊為「鐵軍」,說什麼「七十四師沒有攻不下、守不住的,一個旅能打解放軍一個縱隊,全師對付解放軍四五個縱隊沒有問題……」他驕傲自大、肆無忌憚、狂妄一時,終於在1947年5月16日和他的部隊一起被殲在魯南蒙陰的孟良崮地區。 我(王克己)在這個部隊時間較久,孟良崮戰役時在一五一團當副團長,一直沒有離開過部隊。
  • 張靈甫為何敢上孟良崮?「紅色間諜」配合默契,74師直接跳進火坑
    但是回過頭來看張靈甫,他作為蔣介石手下最能打的王牌師長,為何會隻身犯險,帶領整編七十四師走上孟良崮,這座石頭山呢?其實在整個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他在孤立無援的狀態下,抵抗華野十多萬人長達三天,可是張靈甫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這便是他低估了華野陳毅和粟裕二人圍殲他的決心。
  • 打敗張靈甫74師有多難?烈士遺體鋪7層,解放軍傷亡過萬
    1.孟良崮戰役的成功是來之不易的粟裕被奉為是軍中傳奇,他的指揮能力在共產黨軍人之中是佼佼者,普羅大眾往往都會以一種命運之神眷顧之人的崇拜眼光看待粟裕,但是粟裕的每一場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在戰爭進行的時候,他同樣是寢食難安,夜不能寐的,但同樣也在想著萬一失敗到底該怎麼樣。
  • 如何評價北宋聯金滅遼?戰略正確,可惜犯下致命錯誤!
    月兒彎彎照九州(二十七)正確的戰略與金國結盟、收復幽雲是北宋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直到今天,徽宗君臣至今依然飽受指責和詬病。遼國在兵力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尚且打不贏金國,屢屢敗退,北宋即使出兵願意幫助遼國,又何能為?直接派部隊參戰,無異於送死,屆時,除了白白損失數十萬部隊之外,根本無法扭轉戰局,更嚴重的是,金國會把北宋當做敵人,無需製造任何藉口即可南侵,損兵折將、實力受損的北宋王朝依然難逃滅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