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十四年抗戰中的每一位歷史人物,我一直都認為,每一位為了抗戰勝利、為了保家衛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都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當然,這裡面也包括曾在抗戰一線奮戰的張靈甫!
張靈甫何許人也?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抗日名將,軍銜中將,1947年5月16日於孟良崮戰役中戰死,時年44歲。
張靈甫在抗戰中,打過無數的硬仗、勝仗,自己也曾多次負傷,身上留下來許許多多疤痕。在今天,我們大多數人只知道張靈甫的74師在孟良崮戰役中被我方的華東野戰軍全殲這一經典戰役,而對於張靈甫此前在抗戰中的是事跡可謂是知之甚少,尤其是張靈甫與日寇正面所打的硬仗、惡戰知之「更」少。
今天,我想說張靈甫所在的74軍(張靈甫所領導的74師在抗戰期間被稱為74軍)在抗日戰爭期間是一支真正的英雄部隊,幾乎參加了全面抗戰著8年時間裡,在74軍軍長王耀武的率領下國民革命軍針對日軍的所有重大戰役,所擊斃、擊傷的日軍更是無數,期間屢敗日軍精銳部隊,被譽為「抗日鐵軍」。
在此期間,張靈甫先後隨74軍參與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等諸多戰役,且有勇猛之名。
2005年時,也就是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張靈甫長子張居禮光榮地替自己父親張靈甫領取了抗日紀念章,這是我們對張靈甫在抗戰時期所作出的功績給予正名,也是我們對那些在抗戰中,所有英雄的致敬,這是不分黨派、政見,純粹對英雄們的致敬!感恩你們,如果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可以說在國軍的高級將領中,沒有多少個風頭能蓋過張靈甫的,其風頭甚至蓋過了他的「頂頭上司」王耀武。但是,我們究竟應如何評價張靈甫一直頗具爭議。有的人稱張靈甫為抗日十大名將,對他追捧有加。認為他軍事才能很高,堪稱國軍第一悍將;同時又有不少人認為張靈甫十分平庸,並稱其為「張馬謖」。
我們,暫且拋開「爭議」,客觀的來分析張靈甫到底是抗日十大名將,還是「張馬謖」
首先,張靈甫之所以被追捧,我總結了一下有兩大原因。其一,張靈甫抗過日,為抗戰勝利做出了貢獻,是「民族英雄」;其二,解放戰爭中張靈甫並沒有選擇被俘虜,而是選擇了自殺,可以說死得「悲壯」,「身為軍人、死於行伍」為欽佩!
關於這點,像素想說不必再爭論不休,畢竟無論張靈甫算不算得上是「抗日名將」,他在抗戰中的功績,都不能被抹殺。前面我也說了,每一位為了抗戰勝利,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都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這裡面也包括曾在抗戰一線奮戰的張靈甫!
而且,張靈甫到底算不算「名將」,其實真的沒有那麼中文。因為不管是誰,只要上戰場打鬼子,那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是頂天立地的好漢,將軍們都應該算是「名將」。張靈甫上過戰場、殺過日本鬼子,那麼稱他為抗日名將又有何不可呢?
不過,我還是要打擊一下大家的積極性,因為評價歷史要客觀與公正。
張靈甫在八年抗戰中,擔任的職務不過是團長、旅長至高到師長之職,直到抗戰勝利後,張靈甫才當上軍長之職。以張靈甫在抗戰中的履歷,壓過他的何止成百上千人!就以張靈甫所在單74軍為例,同等履歷的將領就有俞濟時、施中誠、馮聖法、李天霞、餘程萬等等,其中更是不少黃埔生,試問與這些人相比,張靈甫還當的起「十大名將」的頭銜麼?
作為歷史的客觀評價者,我們不能抹殺張靈甫在抗戰中所作出的積極貢獻,是我民族之英雄,同時,我們也不能以個人成敗論英雄。張靈甫作為一名軍人,抗戰中為民族大義,誅日寇、保家國,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佩,最終自殺於敗軍之前,不愧為真軍人。所謂「興起於軍旅,死於行伍,此為天經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