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總督和巡撫都是我國古代職位很高的官吏,管轄範圍很廣,管轄的事物也是相當龐雜。這兩個職位最早是從明朝傳下來的,當時為了便於管理地方,方便與中央的溝通關係,設置了這樣的職位。在這個位置上的人身兼重任,所做的任何一項重要覺得都會對百姓產生重要的作用,皇室成員在挑選人才時都是格外重視,德才兼備是最起碼的標準。
總督和巡撫在職位上分工不同,各有其特點。在清朝的時候,全國上下分為八大總督,負責管轄地方,有什麼情況直接給中央上報。每年地方的經濟狀況、行政管理和軍事任務都要向總督匯報,總督是直屬於中央的,總督將這些信息上報中央,中央依次作出部署。
巡撫管轄的範圍稍微窄一些,主要是民生事務,都是一些關乎老百姓生活的油鹽醬醋茶的細小的事物,使得老百姓能夠過得更加舒適和安心。相比較而言,巡撫管轄的範圍就稍微小一些。但是兩者之間並沒有上下級的關係,都是直屬中央統轄。
為什麼四川省在總督和巡撫這兩個地方的設立會和其他地方有差別呢?四川自古以來就是一塊富饒的地方,當年楚王項羽得到天下之後,給劉邦等人的土地就是四川等地,劉邦正是靠著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的休養生息和招兵買馬,在最後得以成功逆襲,打敗項羽。
因其地理位置遙遠,很少有戰事蔓延到四川。在清兵入關之後,無法統一天下,四川的統治者一直是張獻忠。後來逐漸在收復了四川,也開始增設總督和巡撫的職位,在加強統治的前提之下,這樣可以做到加強控制這樣的一個資源大省。
這樣,不僅僅在政治上對於統治者具有極大的方便,統治者可以更好的統治地方,達到國家統一的效果。在經濟方面,可以繳納很多的賦稅,對於國家的財政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清朝時期是我國封建制度的沒落時期,統治者在想方設法加強地方的統治,以便於做到中央集權的統一。
在康熙大帝時期,就已經有了重視總督而輕視巡撫的意思,比如我們都熟悉的年羹堯,就曾經在四川當過總督,他在當總督時,同時實行的是巡撫的職責。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正式的官方承認,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還是有巡撫存在的名分。這樣的制度安排在實際過程中有很多的好處,極大地減輕了行政負擔,提高了行政能力和辦事效率。
在乾隆時期,開始漸漸在實際上用總督來代替巡撫,在實際的制度安排上和名分上,也開始正式取代了,也就意味著正式承認了總督的地位,不再受巡撫的幹擾。
在我國古代社會,官吏職位的變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都是不同的統治要求和國民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為了儘可能地提高行政效率和節省金錢,統治者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有時候是為了防止地方勢力壯大威脅皇權統治,不得不裁撤一部分官員,取消一些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