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鄔思道對十三爺韜光養晦的勸解為什麼沒起到作用?

2020-12-17 追夢記憶留痕

在《雍正王朝》中,當四爺胤禛成功殺出重圍晉升成雍正皇帝後,作為他曾經的智囊鄔思道也馬上脫身出走了,就在他出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前來送行,當時鄔思道就勸解十三爺胤祥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同時要記得韜光養晦,不能太露鋒芒,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但從後面的劇情我們知道鄔思道的勸解沒有起到作用,反而出現了反效果,這到底為什麼呢?是鄔思道失策呢?還是因為雍正心慈呢?

鄔思道在胤禛成功繼位成為雍正後就知道自己就應該保命了,所以他在雍正繼位當晚回來後就提出自己的「半隱半現」的定位,第二天就急急忙忙的出走了,而十三爺胤祥前來送別,當鄔思道看到胤祥的誠懇和真情,就對十三爺說讓他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的封號,但誰知十三爺聽後卻並不怎麼在意,他告訴鄔思道四哥不會做出兔死狗烹的事情來。

隨後鄔思道在準備走的時候,告訴十三爺一定要韜光養晦,不要太過於鋒芒畢露,這樣才能讓他保的一生平安。

從後面的劇情我們可以得知,十三爺胤祥在剛開始的時候是按照鄔思道說的去做的,沒有了以前的鋒芒畢露,時刻注意自己的定位和言行。但沒想到在沒多久雍正就對十三爺胤祥說他變了,以前的拼命十三郎已經沒有了,也對他最近唯唯諾諾非常的反感。

所以說胤祥的這種韜光養晦並沒有起到效果,反而讓雍正感到非常的不高興,甚是反感!因此在這之後十三爺胤祥就開始了轉變,開始逐漸重新回到了先前的霸氣和擔當。

那麼鄔思道對十三爺胤祥的勸解為什麼沒有起到作用呢?難道是鄔思道失策了,還是雍正皇帝心慈呢?追夢覺得這主要是因為一句話:雍正的帝王心術。

為什麼這麼說呢?十三爺從雍正還是四爺胤禛時就是他的股肱兄弟,是同一個陣營裡面的親兄弟,在加上十三爺胤祥更是軍中的領導者,有著絕對的權威,所以這才有了十三爺在宗人府被圈禁十年,但一出來還是瞬間掌握了豐臺大營的兵權的緣故。

在雍正成功繼位後,十三爺胤祥的地位和能量也是不容忽視的,本來十三爺胤祥就是康熙留給胤禛的輔佐之臣,所以十三爺胤祥的地位並不是一般人就能撼動的。而且雍正繼位後也需要自己的勢力和人員,而十三爺胤祥就是其中最為關鍵的那個人。

因此就憑藉十三爺胤祥這樣龐大的能力和地位,再加上雍正的帝王心術,所以不管是從感情上,還是從政治上,雍正都不會對胤祥下手的。在這部劇高潮部分「八王議政」,本來雍正就已經好像沒什麼對策了,而這個時候十三爺胤祥的出現就瞬間扭轉了局面,可見十三爺的能量到底有多大了。

所以後來在胤祥改變後就獲得了雍正的更加信任和重用,或許這才是鄔思道最終想要的目的也說不定,也是最終想要達成的效果。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鄔思道臨行苦勸十三爺,他卻沒聽,最後為何無恙?
    《雍正王朝》中,天色昏暗,鄔思道乘車遠行,一個聲音喊道,「鄔先生!」十三爺來給他送行,滿上一碗酒,鄔思道問了一句「聽說皇上元旦日要晉封十三爺『鐵帽子親王』?」「這個王不王的對我來說不重要,但是鐵帽子難得」,十三爺感慨道。
  • 雍正王朝:雍正能放過知道他太多秘密的鄔思道嗎?鄔思道結局如何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最終幫助胤禛走向至尊之位。在封建王朝歷史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悲劇不斷上演,有很多一心輔佐主子成為帝王的人物,功勞顯赫卻落沒有好結局。那麼,鄔思道的結局又如何呢?
  • 《雍正王朝》中如月真是監視鄔思道的人嗎?她和鄔思道後來如何?
    《雍正王朝》中這個如月肯定是派去監視鄔思道的人,但是更多的是因為雍正覺得愧對鄔思道才給他安排如月去服侍他。而且鄔思道不笑納如月也不行啊,不笑納的話他恐怕出不了京城。但是鄔思道是何等人物,連帝王心術都能看明白的人,還擺弄不了一個小女子了,所以鄔思道最後和如月當然是性福的在一起生活了。
  • 鄔思道為了雍正忙前忙後圖什麼?什麼也沒落下嗎?
    《雍正王朝》中雍正之所以登上帝位,多賴於鄔思道的策劃籌謀。鄔思道為雍正忙前忙後,真的什麼好處都沒有嗎?其實,鄔思道得到的好處多著呢!鄔思道的才華就不用多說了,看過電視劇的大家都清楚。鄔思道為四爺忙前忙後,至少免去了牢獄之災,重新獲得了自由,自由比什麼都重要。如果不是因為遇上四爺,即便從牢房出來,他身有殘疾,又不能再走仕途,鄔思道除了在鄉間當一個教書先生,又還能做什麼。鄔思道是有志向、有大才的人,但凡這樣的人,沒有不想幹一番大事業的,沒有甘願沉默一輩子的。
  •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登基後,居功至偉的鄔思道為何要跑?
    雍正又吩咐十三王、張廷玉、隆科多三大心腹輪流值差,一來震懾滿朝文武;二來急催全國各省督撫衙門準備寫表稱賀新皇登基,昭告天下大清朝已經改朝換代;三來控制甘、陝、豫、晉、冀五省總督,命令這五省總督監視「大將軍王十四爺」帶兵反京。雍正登基初期,內有八王黨羽如林,外有十四王手握重兵,可謂「內外皆困」。
  • 張五哥為何寧願選擇給十三爺守墓,卻不願做侍衛?
    鄔思道和十三爺胤祥道別時候,對胤祥說過這樣一番話「自古和君主共患難容易、共享福難,皇上在即位那天,一定會加封你為鐵帽子王,無論如何,你都想要想盡一切辦法謝絕掉,方可保你一生平安」。《雍正王朝》中,張五哥在十三爺去世後,向雍正辭職,主動願意為十三爺去守靈。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張五哥非常聰明,懂得進退,類似鄔思道。張五哥為何要辭去大內侍衛,跑去給十三爺守靈?
  • 《雍正王朝》中如月是雍正派來監視鄔思道的嗎?他們倆的結局如何
    引子:這是鄔思道臨走的時候,發生的一幕,十三爺從馬車裡叫出來了一個酷似秋月,名字也帶月的女子——如月,從鄔思道的眼神動作就可以看出鄔思道此刻的想法,他首先是悸動,進而眼神落寞了下來。為何會有這一幕呢?為何要給鄔思道安排一個女人呢?這個女人是誰安排給鄔思道的?是十三爺還是雍正?這樣做的目的何在?
  • 雍正王朝:同樣潛邸舊人,為何李衛平步青雲,鄔思道卻被猜忌?
    2021-01-02 13:53:38 來源: 小何科技 舉報   《雍正王朝
  • 雍正王朝:鄔思道讚揚十三阿哥國士無雙,這句話背後有何深刻含義
    在《雍正王朝》之中,處處充滿著政治上的算計,隨便普普通通的一個人都不簡單。但唯有一個人是真性情,那就是十三阿哥。還記得鄔思道誇獎十三阿哥的那句話嗎?他對四阿哥說:十三阿哥真乃國士無雙!在我的印象當中,鄔思道唯一一次真心真意誇人就是這一次了,就算是對四阿哥,鄔思道也沒有過這麼高的評價,那麼,鄔思道到底是看中了十三阿哥哪一點呢?十三阿哥的真性情,首先體現在他對太子的忠。還記得他勸四阿哥奪嫡的時候是怎麼說的嗎?他說,以前是因為有太子在,所以他一心一意輔佐太子,君臣之義,幾十年他嚴格遵守。
  • 雍正王朝中,雍親王把金牌令箭交給謀士鄔思道,是有怎樣的考量?
    第二回目就是鄔思道自保。鄔思道調了五路兵來王府,並在雍正當面,越過雍正。直接向十七爺和張五哥發號施令。這是在亮肌肉啊!金牌令箭也不是誰拿都能調動軍隊的,鄔先生拿去豐臺大營只會是送死。而十三爺只要能出來,沒有金牌令箭也能調動豐臺大營,畢竟身份擺在那裡,當然有令牌會更加名正言順。
  • 鄔思道究竟哪一步錯了?為啥雍正即位當夜,就想殺死他
    對於鄔思道,雍正在潛邸奪嫡時期,還是非常敬重的,二人運籌帷幄之中,老四胤禛(雍正)雖有主見,卻也做到了依計行事,把鄔思道奉為智慧之師。尤其在康熙臨終決斷大事的關鍵時刻,鄔思道力勸老四入暢春園聽宣,他隻身坐鎮四王府調度人馬解後顧之憂,全力扶持老四上位。
  • 《雍正王朝》八爺黨為何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關於《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筆者百看不厭,最出彩的一段莫過於「八王議政」,這一段中,八爺黨的陰謀布局、旗主王爺的步步緊逼、隆科多的反水倒戈還是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其實關鍵因素,在於以下幾點:雍正一生最寵愛的臣弟,淺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十三爺雍正上臺後,除了他一人是皇帝,皇權至上,十三爺胤祥算是第二號人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最核心的權力—兵權,自然是十三爺掌握。
  • 雍正王朝:鄔思道是被孫嘉誠處死的?這才是雍正帝的帝王心術
    所以,雍正皇帝將孫嘉誠派往西北,既是對孫嘉誠的「人盡其才」;又是出於當前朝局、政治勢力管控的具體需求,乃係雍正皇帝的理性、明智之舉。但是,孫嘉誠的作用就只有這些嗎?雍正皇帝的帝王心術就只有「王道行之」的正面使用,而並無陰冷權謀的打算?當然不是!雍正皇帝派遣孫嘉誠前往西北,還有更深一層的用意,這也是雍正皇帝繼位以後,少有的陰暗面體現。
  • 雍正王朝:田文鏡無法兌現的八千兩幕酬,卻成就了鄔思道全身而退
    而在《雍正王朝》中,也存在著這樣一個「半仙」,他便是鄔思道。可以說正是鄔思道為雍正積極的出謀劃策,讓雍正在整個「九子奪嫡」的過程中佔儘先進,最終得以在康熙去世後繼承皇位,鄔思道絕對堪稱居功至偉。可在雍正登基之後,兩人的關係也迅速變得尷尬起來,於是鄔思道用「半隱」的方式,先是投靠在李衛府上,隨後又前往了田文鏡處。
  • 夢回之《雍正王朝》中經典:「間諜戰」第一大臥底,老十三胤祥?
    序言:兄弟相殘望龍庭,你死我活為輸贏,機關算盡耍手段,十三挖坑耍胤礽。都說幹大事不拘小節,縱觀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十三阿哥胤祥的做法,無疑類似於四阿哥胤禛的臥底。所以,太子胤礽這次犯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於是太子胤礽匆忙來到四阿哥胤禛在熱河的府上求救。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此刻熱河四阿哥胤禛的府上異常熱鬧,以四阿哥胤禛為首,老十三阿哥胤祥和鄔思道在一起正在吃火鍋,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這裡說的就是鄔思道。
  • 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向田文鏡索要八千兩幕酬?為花銷?為脫身?
    那麼,鄔思道為什麼要向田文鏡索取高達每年八千兩的幕酬呢?鄔思道是個唯利是圖的人嗎?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真的為錢還是只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一種手段呢?要知道像鄔思道這樣在劇中神一般存在的人物,做每一件小事都有他背後深層次的原因,這是他脫離雍正視線的最後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
  • 雍正王朝:十三爺為何能避免鳥盡弓藏的悲劇?因為老八「神助攻」
    為人臣者,只有具備大智慧才能避免被帝王卸磨殺驢的悲劇,《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就深諳此道。雍正繼位當晚,回到潛邸準備「清理門戶」,鄔思道以「半隱」暫時脫離龍潭虎穴。但雍正並未善罷甘休,派了胤祥去為鄔思道踐行,還成功將如月安插到他身邊。臨行前,鄔思道曾提醒胤祥,要他辭掉鐵帽子王,方可保平安。可胤祥並未照做,為何卻避免了鳥盡弓藏的悲劇?
  • 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西北用兵殺運糧官罷巡撫,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
    《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西北用兵殺運糧官罷巡撫,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了。要說明這問題得從以下方面入手:一、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二、鄔思道手裡抓著年羹堯的什麼把柄,別人都不敢去送,他為何那麼自信。搞清楚這兩點自然就可以知道年羹堯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
  • 《雍正王朝》中,神機妙算的鄔思道在四爺府中,康熙和皇子們知道他...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神機妙算,是一個難得的曠世奇才,對朝廷局勢洞若觀火,在九子奪嫡幫雍正出謀劃策,當然要是沒有鄔思道,雍正在奪嫡之路很難得勝,更別提登上皇位了。雍正登基後,鄔思道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後,明哲保身而退,也是大智慧者了。
  • 雍正王朝:鄔思道建議四爺保舉廢太子復位,為什麼四爺言聽計從,有何...
    《雍正王朝》中,大智若妖的鄔思道經過一番分析,建議四阿哥要保舉廢太子復出。看似風平浪靜,但已狼煙四起,一場謀劃爭鋒就此揭開。鄔思道太了解康熙的帝王權術運用,只有得君心者,才能繼承大統,而不是得民心者,才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