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為孝賢皇后辦喪事,葬禮當天,為何眾多大臣腦袋搬家?

2020-12-22 大鄉村說歷史

乾隆皇帝是個專情的人,尤其是對自己的皇后,孝賢純皇后可謂可謂夫妻情深。在各個方面看,乾隆都對這位皇后很有好感,但這位被皇室寵愛的皇后,命運多舛,並沒有活多久。正是在這位皇后去世的葬禮上,乾隆皇帝的愛妻之痛讓他感到有點恐懼。

康熙皇帝為皇后舉行葬禮時,許多大臣都動腦子,這是為什麼呢?

他們出生於名門貴族,與皇帝可謂門庭若市,大家閨秀都是滿洲鑲黃旗。這一家人自然是從小就開始學琴棋書畫了,所以書法和詩畫都很有造詣,懂得禮法,非常端莊。當雍正在位時,就看上了孝賢純皇后,任命她為弘曆的嫡福晉。

雖然乾隆繼位後,納了不少後宮妃嬪,但沒有一個女人能真正進入乾隆的心田。唯獨孝賢皇后,乾隆和她的夫妻情深,也許孝賢皇后真的很了解乾隆的心思。隨後,皇后去世,乾隆為這位夫人寫了很多詩,可見乾隆對皇后的愛慕之深。

在與乾隆結婚的這段時間,孝賢皇后為乾隆誕下兩個皇子和一個公主,但不幸的是,兩個皇子都夭折了。對於作為人母的孝賢皇后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她的身體也在一天天地惡化。她37歲那年,在乾隆皇帝東巡途中去世。深深的愛妻之心,乾隆臨終時悲痛欲絕,為她舉行了異常豪華的葬禮。正是在這次葬禮上,許多大臣因為各種原因被放逐或處死。

阿克敦身為刑部尚書,要為死去的皇后寫一本冊文,乾隆對這一葬禮的處理是沒有大問題的,每一環節都親自過問,看了阿克敦為皇后寫的冊文,乾隆立馬龍顏大怒。翰林院的人錯誤地將滿文皇妣譯成了滿文皇妣,乾隆認為刑部的人嚴重不敬皇后,便將阿克敦處死。到現在為止,刑部的許多官員都被乾隆革職,

為供奉而準備祭品的部門,光祿寺,在準備祭品時沒有得到乾隆的要求。祭祀沒有達到他所要求的標準,所以官員們都被降職了。

為王后準備冊寶的部門是工部,冊寶主要是為王后選尊號作頌歌。冊子一般要用條玉做內頁,內頁用金填充。手冊完成後,工部讓乾隆過目了乾隆這一眼又氣又怒,乾隆覺得手冊做得太粗糙不能用。感覺勞動部還沒有盡到應該承擔的責任,又被降級了。

不僅僅是大臣們受到了乾隆的責罰,連皇子們都難逃。其中兩位皇子在葬禮上的舉止不夠穩重,懂得禮節,被乾隆指責不懂禮數,根本就不懂禮儀。於是乾隆宣布,這兩位皇子不得參加大統之列,連教書的師父也要受罰,賞賜三年俸祿。

在滿洲入關前有一句話,就是帝後服喪期間,官府百日不許剃髮。不過就在上朝時期,有些大臣還剃了頭,乾隆又大怒,認為他們不重視皇后。由於清朝入關後,雍正去世時,很多大臣都剃了頭,所以這樣的規定並不值得重視。

但是皇帝生氣了,有人一定會倒黴的。有人報告說,有個大臣在一百天之內就剃了頭,因而被刑部處死,秋後問斬,但乾隆並沒有這麼做。事後乾隆得知此事,下令刑部尚書對他大罵一頓,說他濫用私刑,還將他送進了監獄。

接著滿洲大臣又在百日內剃了頭,漢人不遵守老祖宗的規矩就算了,可是身為滿洲人還沒有受到重視,那就罪該萬死。

雍正這種表達愛意的方式有點倉促,把自己的憂愁建立在別人的生命之上。執行死刑的大臣太多了,大臣都是清白的,王后也不會因受到他們的尊敬而起死回生。雍正本來不是一個隨便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皇帝。

相關焦點

  • 皇后位置懸空 乾隆為什麼不封令妃為皇后呢
    眾多周知,乾隆前半期最愛的便是富察皇后,後半期最寵的就是令妃了。令妃是為乾隆生的子女最多的嬪妃,共生下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其中十五皇子永琰還被立為了儲君。但是直至令妃去世,乾隆也未將其封為皇后。這是為什麼呢?
  •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不過因為在皇太極去世之後參與到儲爭當中,最後被太子一黨的王公大臣給強迫為努爾哈赤殉葬。烏拉那拉的第二個皇后便是雍正帝的孝敬憲皇后,要說雍正的至愛那一定是這位孝敬憲皇后。在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烏拉那拉氏便是他的嫡福晉,在之後的奪嫡鬥爭中烏拉那拉氏也是毫不猶豫的相信雍正並站在她身後。
  • 乾隆親臨一位大臣的葬禮,解下荷包放在桌上後,大臣家人轉悲為喜
    看到這個就想起乾隆送出去的一樣「定禮」,乾隆竟然主動「請求」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一位大臣的兒子,他送的第一件定禮非常特別。這位大臣的名字叫做烏雅·兆惠。兆惠在1764年去世,享年56歲,他去世的時候只留下一個兒子名叫札蘭泰,而札蘭泰當時年僅8歲。一個8歲的孩子,性格都沒培養成型,為什麼乾隆要指定他做自己的女婿呢?這還得從他的父親兆惠開始說起。
  • 乾隆的弟弟弘晝,生前多次給自己辦葬禮還吃祭品,其中有什麼緣故
    其實是因為三阿哥弘時對權力十分的嚮往,為能取得皇位,他暗中結黨營私,培植自己的勢力,試圖把自己推上皇位。他這種行為引起了雍正皇帝的反感,為了確保穩定,雍正皇帝將弘時處死。那麼對於弘曆來說,當時能夠跟他競爭的兄弟只有弘晝了。他的母親就是《甄嬛傳》中端妃的原型——純愨皇貴妃耿佳氏。雍正十一年被冊封為和碩和親王,身份貴重。
  • 他明明是絕頂聰明之人,卻多次為自己辦葬禮,原因與乾隆皇帝有關
    他明明是絕頂聰明之人,卻多次為自己辦葬禮,原因與乾隆皇帝有關雍正膝下子嗣不多,有資格爭奪儲位的僅有弘時、弘曆、弘晝三人,弘時因得罪雍正被過繼給了八爺允禩,後來更是被摘掉了黃帶子,玉牒除名,趕出紫禁城。可這樣一位絕頂聰明之人,卻多次在生前為自己舉辦葬禮,甚至邀請了整個宗族的人前來觀看,以至於幾乎每年都會遭到大臣們的彈劾,可他卻依然我行我素,絲毫不知收斂,這是為何呢?難道這位和親王的精神真的有問題嗎?其實不然,弘晝這樣做與乾隆皇帝有關。
  • 看似風流的乾隆皇帝,心頭自有他的白月光
    乾隆皇帝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帝王,特別是在宮鬥劇流行的今天。那麼歷史上的乾隆真的那麼風流多情,見一個愛一個嗎?其實歷史並非如此,雖然乾隆一生嬪妃無數,但是他自始至終愛的一直是他的第一任皇后——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 她是乾隆九公主,母親是乾隆親封的皇后,弟弟還成了大清皇帝
    和恪公主出生前,令妃已經生下了兩個兒女,分別為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與皇十四子永璐。 和恪公主的降生無疑再次為母親令妃的固寵提升了砝碼,從此,令妃更加受大清天子的青睞,第二年便升至貴妃(令貴妃)。當時,令妃可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經常隨駕出巡,很少有時間管教兒女,因此,和恪公主出生沒多久便被送到了舒妃身邊撫養,於是乎,這舒妃便成了和恪公主的養母。
  • 細講乾隆兩位皇后:出身不同,命運各異,卻都在丈夫心中無可替代
    結婚一年,富察氏就為丈夫生了第一個女兒,兩年後,有了弘曆的第二子永璉;第四年,富察氏又為丈夫添了一個女兒。四年後,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駕崩,皇四子寶親王弘曆繼承大統。乾隆登基後,即立富察氏為皇后,即後人稱之為富察皇后。兩人感情一直如初。但在乾隆三年(1738年),夫妻倆8歲的兒子永璉因病夭折。這讓兩人極為悲痛。因為,乾隆早已秘定永璉為未來大統的繼承人選。
  • 富察和輝發那拉氏立都曾做過皇后,為何兩人所受的待遇不同?
    回顧中國的歷史,清朝的乾隆皇帝算是在位年限較久的皇帝之一了。他並不是一個很專情的人,因此他的後宮中有眾多的嬪妃,同時他在位的時候也先後立過三任的皇后。在這三位皇后中,有兩位皇后是在世時,因為深得乾隆喜愛而被測分成皇后的,唯獨只有令妃是在死去多年後才被追封。
  • 日官員批內閣開會「像辦喪事」 落選議員被催搬家
    但大批落選的民主黨議員必須在19日之前搬家,已無心專注黨務。日本共同社18日稱,當天上午,慘敗後的日本民主黨在首相官邸召開內閣會議,8位落選的現任閣僚也出席了會議。報導說,野田內閣中,8名閣僚落選,可謂創下日本戰後選舉史上的最差紀錄。包括官房長官藤村修在內,這些落選閣僚不僅要在本月26日交出職位,而且還將交出在國會辦公室的鑰匙,成為一名普通的「政治失業者」。
  • 乾隆為何對皇后那拉氏如此絕情,將其葬入妃陵,做皇貴妃的陪葬?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乾隆的摯愛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去世,乾隆的中宮之位空缺,乾隆的母親崇慶太后見那拉氏端莊惠下,就勸乾隆立嫻貴妃那拉氏為皇后。但是由於乾隆與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感情深厚,不忍心在其大喪期內就冊立新後,但是乾隆又不想違背其母親的意思,就採取折中的辦法,先將嫻貴妃那拉氏晉封為皇貴妃,攝理六宮,代行皇后的權力。
  • 同為乾隆妻子,《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與嫻妃待遇為何天壤之別?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很多看了《還珠格格》的人都覺得乾隆就是風流天子的代名詞,直到最近的《延禧攻略》出現,才讓不少人驚呼,當年錯怪了乾隆,原來帝後cp這麼甜。其實,乾隆一生中立過3位皇后,一位是甜到炸裂的結髮妻子富察氏,還有一位是繼後那拉氏,最後一位則是追封為后的孝儀純皇后,暫且不論。同樣是乾隆的皇后,為何兩位卻有截然不同的結局?
  • 乾隆一生難忘的「白月光」孝賢皇后
    -作於乾隆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孝賢皇后崩後13天)站在亡妻梓宮前面,回憶兩人美好的時光,那種心痛永遠都不會抹去,山花的絢爛,在他眼中也成了「惡紅」。他與皇后20年同心結好,轉眼成了東逝之水。他的心已經帶血。「早知失子兼亡母,當初何必盼夢熊」。「夢熊」,語出《詩經》,意為生子。
  • 乾隆參加大臣的葬禮後,急著把7歲女兒許配出去,令人匪夷所思
    1736年,雍正駕崩於圓明園,25歲的四阿哥弘曆即位為乾隆帝。乾隆一上臺,沒想到自己能出人頭地,成為一個長壽的帝王,結果他實際掌管清朝長達63年。在乾隆六十年,十五阿哥永琰將其太子之位公之於眾,乾隆下令追封已過世二十年的令妃(孝儀純皇后)為皇后,使其成為乾隆的第三個皇后。
  • 令妃統治後宮十多年,為何乾隆始終未立她為皇后?一個原因十分致命
    令妃的人生非常有趣,她有兩個重要的十年:一個十年生下了四個皇子和兩位公主,其中永琰還被立為繼承人,再加上倍受乾隆寵愛,因此鞏固了她在後宮的地位;另一個十年是繼後烏拉那拉氏被廢後,她統攝六宮,代行皇后職責,在後宮榮耀之極,然而直到去世也沒能被立為皇后,那麼乾隆為何一直都沒有立令妃為皇后呢?
  • 乾隆的皇后去世,大臣上書加個封號,乾隆回了十二個字,太戳心了
    她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貴為國母統領後宮。但卻因為一次難尋,被打入冷宮,雖未被廢,但死後卻按皇貴妃禮儀下葬。實在可憐,她就是烏拉那拉皇后。 烏拉那拉皇后在晉封皇后之前,封號賢妃,富察皇后去世三年後,乾隆奉太后懿旨,晉封貴妃烏拉那拉氏為皇貴妃,「攝六宮事」,一年後又晉升為皇后。實際上,這是乾隆母親逼迫的結果,在他心目中沒有人能取代皇后富察的地位。在烏拉那拉氏在當上皇后的一年多時間裡,乾隆對她不冷不熱,缺少溫存,齟齬不斷。
  • 乾隆為何對他的第二任皇后烏拉那拉氏很討厭,她到底做錯了什麼?
    貴為皇后的烏拉那拉氏去世後連個諡號也沒有,她也是清朝唯一一個沒有諡號的皇后,而且她的葬禮也不是皇后的規格,僅為貴人規格,最過分的乾隆還不許給她設立牌位。究竟烏拉那拉氏做什麼事兒會讓乾隆如此討厭她?事情的導火索發生在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期間,與乾隆此次遊江南有皇太后、皇后烏拉那拉氏和令妃等人,這期間皇后烏拉那拉氏因為一些事和乾隆發生了爭執,具體是什麼事兒現在無從考證,一說是:乾隆要晉升令妃魏佳氏為皇貴妃,皇后烏拉那拉氏堅決反對,但乾隆心意已決反對無用。
  • 雍正王朝的情和仇:乾隆生母怎被《如懿傳》開場狂汙?
    《如懿傳》渲染雍正皇后烏拉那拉氏力挺弘時為太子,結果被雍正以後宮幹政,禁足景仁宮,即被圈禁。乾隆生母熹貴妃鈕祜祿氏百般折磨皇后,在雍正駕崩後,即以一碗毒藥弄死了她。 烏拉那拉氏為康熙內大臣費揚古之女,十歲那年,即康熙三十年,被冊封為十三歲的皇四子胤禛嫡福晉,六年後誕育嫡長子弘暉。
  • 叛主求榮的曾祖,人才輩出的娘家,失去自我的樣板皇后沙濟富察氏
    著諸王大臣會集速審擬奏。(康熙實錄卷236)皇帝震怒,大臣們都嚇壞了,就在當天,諸王就擬出章程:判處馬齊、李榮保立斬,兄弟馬武絞刑,他們四兄弟的子孫有職務者全都革職,妻子發配黑龍江,就連親族也受牽連被革職。
  • 乾隆一生中最愛的三個女人,兩個讓他愛不釋手,一個卻被他親手毀掉
    富察皇后的出生十分高貴,她是滿洲鑲黃旗人(上三旗之首),先祖旺志努曾追隨努爾哈赤時期,高祖哈什屯曾經是皇太極和順治的太子少保,祖父米思翰是康熙的議政大臣,父親李榮保是察哈爾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