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茶葉會苦味和澀味

2020-12-06 茶玉堂

很多朋友不知道為什麼普洱茶要藏新茶讓新茶陳放幾年後再拿出來喝,而且普洱茶與別的茶不一樣,普洱茶的品質越陳越好,而別的茶是求新,只有普洱茶是求陳。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普洱茶的專業知識。

澀味

澀味感覺的由來

澀味是一些被視為收斂劑的組分與唾液中的富脯氨酸多肽以非共價鍵相互作用,富集並沉澱唾液蛋白,從而使舌頭表面具有潤滑作用的唾液膜被破壞,最終使上皮組織收縮而引起的收斂感覺。

茶葉中的多酚類就是引起茶湯澀味的主要化學成分,也是水浸出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含量一般佔到水溶性組分的50%-70%,是影響茶葉質量的重要指標。

澀味物質的轉變

多酚類物質性質較為活潑,易在酶的作用及溼熱條件下發生氧化作用,也能在常溫常壓下發生緩慢氧化作用。氧化後的多酚類物質,又能通過聚合、轉化等化學變化形成新的化合物,進而形成不同茶葉的獨特風味。

紅茶湯色之所以紅豔明亮,就是多酚類物質氧化聚合生成了茶黃素和茶紅素等,茶黃素含量為0. 4%-2. 0%,湯色明亮色澤金黃,具有輕微的苦澀味和收斂性;茶紅素是紅茶湯色紅濃的主體,含量為5.0% -11. 0%,茶湯色澤棕紅、滋味濃強鮮爽。

綠茶、紅茶茶多酚的轉化

綠茶未經過發酵,茶青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首先在高溫殺青作用下被破壞,從而避免了多酚類物質的氧化,有效的防止了葉片的變紅,使綠茶呈現出特有的色澤綠潤,香氣清爽,清澈明亮,滋味鮮爽的特點。

紅茶為全發酵茶,在制茶的過程中未經過高溫的殺青作用,所以保留了部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發酵的過程中,溼熱作用促進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的增強,從而使多酚類物質發生劇烈的氧化聚合反應,促使了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等物質的生成。

熟茶茶多酚的轉化

普洱熟茶在加工的過程中首先經歷了高溫的殺青作用滅活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而後在長期的渥堆發酵過程中微生物分泌胞外酶的作用下促進了多酚類物質發生了氧化、聚合、分解、轉化等化學變化,同時生成了大量的茶褐素,使得茶葉由原來的外形綠潤變為黑褐、湯色黃綠變為紅褐。

單寧類物質也在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的作用下逐漸水解。結果使苦澀味繼續慢慢消弱,滋味變得更加醇厚回甘。

發酵過程中兒茶素轉化過程如下圖:

鮮味

茶湯鮮味的由來

茶湯中的鮮爽味主要是由茶葉水浸出物中具有α- 氨基的有機酸並呈游離狀態存在的游離胺基酸產生。目前為止,已發現茶葉中的游離胺基酸多達26種,約佔茶葉乾物質質量的3%~4%o其中茶氨酸是游離胺基酸的主體,約佔游離胺基酸總量的50%以上。

茶氨酸屬醯胺類化合物,極易溶於水,具有焦糖香和類似味精的鮮爽味,味覺閾值為0.06%,比穀氨酸(0.15%)和天冬氨酸(0.16%)的閾值都低很多,故其鮮甜味極易在茶湯中呈現。

發酵過程中鮮味的轉變

綠茶類茶氨酸含量平均為1944.7 mg/g,普洱生茶中茶氨酸的含量在628-2131 mg/l00g範圍內,普洱生茶茶氨酸含量和綠茶茶氨酸含量較為接近;而普洱熟茶中茶氨酸含量在20-104 mg/l00g範圍內。

用普洱曬青茶作為原料經發酵製備普洱熟茶的過程中,總游離胺基酸含量由1. 80%降低到0.66%,兩茶氨酸含量由0. 40%降低到0.08% , 熟茶鮮爽味不明顯。

苦味

茶葉的苦味

茶葉中咖啡鹼、可可鹼和茶鹼是主要的苦味物質,其次還有微量的萜類和苷類。其中咖啡鹼是茶葉中含量最高的生物鹼,也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物質,與茶湯品質呈正相關。

單純的苦味是不可口的,但其在調味和生理上都有著重要作用。如果調配較為得當的話,苦味物質不僅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苦味,反而會改善食品風味,茶湯的風味就是鮮爽味中微帶苦和澀。

綠茶、烏龍茶和紅茶三種不同的茶樣咖啡鹼含量進行研究後發現,所測綠茶類的咖啡鹼含量平均為27. 938 mg/g,烏龍茶的咖啡鹼含量平均為23. 629 mg/g,紅茶類的含量平均為30. 465 mg/g,由此可知不同加工方式並未對咖啡鹼的含量造成較大的變化。

熟茶發酵過程中咖啡鹼隨發酵時間的持續咖啡鹼含量總體呈增長趨勢。由原料中的3.62±0.03%持續增加,到20天達到最大值4. 41±0.02% , 隨著發酵的繼續進行,其含量又下降至3. 80±0.03% , 與原料相比仍有所增加。

咖啡鹼在發酵過程中含量的變化主要是受微生物的作用通過甲基轉移而促使咖啡鹼含量的提高。

熟茶苦味不重的原因

經發酵後的普洱熟茶咖啡鹼含量雖比原料略高,但並未表現出滋味的苦澀,反而更加濃醇甜甘。這可能是由於咖啡鹼在茶湯中能與茶紅素等茶色素相締合,形成較大分子的絡合物,改變了純咖啡鹼的單純苦澀味。是熟茶所謂甘、爽、滑味道的由來。

綠茶、紅茶茶黃素含量高,茶湯溫度降低時,咖啡鹼與茶黃素等形成乳狀沉澱,進一步降低咖啡鹼本身的苦澀味,增強茶湯的鮮爽味。這也是冷後渾的由來。

#普洱茶#

相關焦點

  • 武夷巖茶中,正巖山場的肉桂,為什麼苦澀味不重?
    按照正常的泡茶方法,好茶內的可溶性糖可以中和茶湯的苦味。 所以泡出來的茶湯,風味不偏不倚, 香氣滋味得到很好的表達。 如果的產區不好,日照過強的情況,茶青鮮葉內的苦澀物質大量生成,苦澀味會更重。
  • 紅茶和綠茶一起煮茶葉蛋可以嗎?
    茶葉蛋是我們的傳統美食,大多數都在街頭巷尾出現,尤其是車站和早上攤位上出現的最多。可以作為早餐,也可以作為方便零食吃,更是出門旅行的方便美食。茶葉蛋顧名思義是用茶葉煮出來的,那麼是用紅茶煮還是綠茶煮?哪一種味道好呢?這就是首先看茶葉的屬性,是熱性還是涼性,上色顏色如何,味道如何?
  • 為什麼經常喝茶的人會對茶葉上癮
    那為什麼人會對茶葉有依賴呢?因為茶葉中含有一種特殊的物質:嘌呤類物質。茶葉中含有的嘌呤類物質中咖啡鹼是主要呈味物質,咖啡鹼呈現苦味。由於其遇熱易揮發性,因此在茶葉多次衝泡過程中含量呈明顯下降趨勢。咖啡鹼由於具有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同時對活躍大腦皮層細胞、刺激胃液、膽汁分泌都有作用,因此是形成人們對茶葉嗜好的主要物質。
  • 帶你認識茶葉中的內含成分
    水分 制茶中有句老話「四斤鮮葉一斤茶」茶鮮葉中水分含量約為75%,根據鮮葉的老嫩、品種、季節會略有不同,一般嫩葉,大葉種,雨季春季含水量高。
  • 茶葉為什麼會返青、串味,原來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好茶需要藏茶葉返青,其實是茶葉受潮了,在儲存過程中,茶葉與高溼度的空氣接觸,隨著時間的流逝,茶中的茶多酚和其他物質將被氧化,茶中的香氣成分也將丟失並轉化,因此,受潮後,茶的氣味,味道和形狀都會發生明顯變化
  • 最容易誤解的茶葉品質鑑定方法,為什麼越高品質的茶葉越「清淡」
    這個現象在我們茶行業就能經常碰到,因為有的茶友時常跟我們反饋說,低品質低價格的茶葉香氣和味道都要比高品質高價格的茶葉濃,這個是為什麼,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茶香並不是唯一代表茶葉品質的因素之一,還有其他的各方面綜合因素。但是對於解答這個問題呢,首先我們要了解茶葉的味道是怎麼來的。
  • 如何料理減少苦味?
    青江菜為十字花科蔬菜之一,具備抗發炎的飲食好處,青江菜常用於製作上海菜飯,或當作配菜點綴,如何減少、去除青江菜的苦澀味?如何保留青江菜的營養、減少農藥殘留?認識青江菜食材的處理守則:青江菜、湯匙菜,就是同一種蔬菜!青江菜有肥厚的梗部,圓弧內凹的造型像極了湯匙,常說的「湯匙菜」也就是青江菜。
  • 海拔越高,茶葉會越好嗎?
    我們把來自高海拔山區的茶稱之為高山茶,並且茶圈還有這麼一句話「高山雲霧出好茶」,確實高山茶很受大家的歡迎,人們喜歡高山茶的香氣與口感,因此有不少人篤信只要是高山茶就是好茶,甚至認為海拔越高茶葉就越好?真相是如此嗎?其實不然。
  • 2000元一斤的茶葉和20元一斤的茶葉有什麼區別?
    人們喜歡喝茶,同時也很享受在眾多茶葉中挑選適合自己喝的茶。茶葉的價格有高有低,有的動輒幾千,有的只要幾十元就夠了,想喝貴的茶,但擔心自己錢包的厚度減少,而很便宜的茶又有些不情願喝。不得不說,選茶葉是一個難題。曾有茶友發出疑問,貴的茶與便宜的茶有何區別?比如說2000元一斤的茶葉和20元一斤的茶葉所含的物質有什麼區別嗎?
  • 回甘和回甜完全是兩個概念!
    喝一款好茶,會聽見有茶友說這茶有回甜的感覺,這時另外一位茶友輕呷一口,咂咂嘴說這茶的回甘很好!這讓剛入茶圈不久的茶友甚是疑惑,回甘、回甜難道不是一個意思嗎?相信很多茶友也有這樣的疑問!說得在細一點,就是茶湯入口時以苦澀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唇齒舌底、喉嚨深處逐漸泛甘,甜味逐漸超過苦味,最終以甜味結束。為何會有回甘體驗眾所周知,茶葉中含有豐富的內含物質,茶多酚、咖啡鹼、胺基酸、多糖物質是茶湯滋味的主體。
  • 茶葉的工藝瑕疵該不該被忽視?
    茶葉的品種繁多,各種花樣的產品也是層出不窮。如何避免買到問題茶葉?之前我也將到過,最主要的是要避免買到假茶(年份、品牌造假)和有質量問題(受潮發黴)的茶葉。但是,還有一部分問題茶葉,它們不是假茶,也沒有明顯的質量問題(受潮發黴)。但是,確實有一些瑕疵的,嚴格來說,也算是質量問題,但是,主要是生產工藝的不問題和不成熟造成的。
  • 為什麼藜麥嘗起來很苦,什麼原因?藜麥這樣煮沒苦味!
    首先藜麥的蛋白質含量高,又有獨特的甜味和堅果味道,同時它也是麵食和米飯的健康替代品。然而很多人在烹飪藜麥的時候,都會出現同一個問題:煮好的藜麥味道很苦,這是為什麼呢?藜麥吃起來味道很苦,這跟藜麥外面一層叫做皂甙(天然塗層)的物質有關。雖說在加工的過程中皂甙有被去除,但依舊是不能排除藜麥上面還殘留少許的皂甙。而少量的皂甙是會產生足夠的苦味,甚至是影響整個袋子的藜麥。
  • 秋刀魚的苦味
    當樹葉被秋意染紅,田裡面全部都是金黃色的稻子,可以品嘗新米,新收核桃搗成糊,放入洗好的米中,加酒和醬油調味後煮,做成好吃的核桃飯,可以到山裡去撿板慄,做成糖煮板慄,還有螃蟹、柿子等等各種美食,被霜打過的菠菜、大白菜,甜度猛增,也是秋天的滋味,有這麼多秋天的收穫端上餐桌,為什麼日本人獨對秋刀魚這麼執著呢?沒有秋刀魚的秋天,總是讓人一聲長嘆,體驗不到富足和幸福的感覺。
  • 喝茶養生,綠茶和紅茶到底哪個更好,看看營養大師怎麼選擇
    那麼紅茶和綠茶哪種更養生?來看看營養大師是如何選擇的吧。紅茶和綠茶有何好?茶是一種較為健康的飲料,大家對它的總體評價是「好喝」。不過,這「好喝」只是一種體驗,對於同一種茶飲來說,不同的人是會有不同的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