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郭
中國是豬肉消費大國。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豬肉5487噸,約佔全球豬肉消費量的一半,人均豬肉消費量達到39.76公斤。這比以前有所下降,但這並不能掩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國這一事實。
外國人曾說,如果中國豬肉短缺,全世界都無法幫助中國。事實上,這並不誇張。然而,中國的豬肉生產能力無法與消費量相媲美。即使在2018年非洲豬瘟發生時,我國從國外進口的進口量也只有119.28萬噸,佔總消費量5595萬噸的2.2%。據相關統計,2018年全球1.13億噸豬肉中,我國豬肉產量為5404萬噸。它的生產能力是整個歐盟的兩倍,是美國的四倍。
對豬肉的巨大需求催生了許多中國豬肉企業家。據媒體報導,全球40強豬肉加工企業中,有10家是中國企業,萬隆萬洲國際是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提起萬洲國際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很多人一定知道雙匯。事實上,雙匯集團是萬洲國際的子公司。萬洲不僅是中國的知名品牌,還收購了美國最大的豬肉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僅2017年,萬洲國際生豬屠宰量全球第一,年總收入223.7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500億元。
然而,每家企業都會經歷艱難時期。34年前,萬洲國際還是一家負債數百萬美元的國內小型肉類加工企業。說到這裡,不得不說萬隆,萬洲國際的創始人。他生於1940年,老家河南漯河。20歲那年,萬隆選擇參軍而不是上學。後來,他成了一名鐵路兵,修建鐵路的艱辛磨練了他不屈不撓的性格。
1968年,萬隆退伍後,復員士兵可以分配工作,由於學歷高,他被分配到家鄉漯河(萬洲國際前身)的肉品廠,開始從事公務員工作。後來,領導發現他的工作能力很強,便一路提拔。1984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肉品廠也進行了改革,同年,萬隆當選為廠長。
其實,當時河南省的肉品企業並不是優質企業,河南省很多肉品企業,它只能墊底,那麼它的資產只有400多萬元,出人意料的是,竟然負債500多萬元,而工廠的人脈和盜竊問題更為嚴重,對於剛剛接任廠長一職的萬隆來說,經營肉聯廠難上加難。然而,萬隆卓越的管理能力為肉聯廠帶來了一個轉折點。在人事和管理方面,他提倡優勝劣汰的方法,改組管理,實行重刑制度。在這種健康的管理機制下,肉聯廠迅速恢復。
與其他困難相比,金融是萬隆面臨的最大困難。在振興肉品生產渠道的同時,還需要增加肉品的銷售渠道。1985年,萬隆率先實施豬肉價格談判方案。養豬戶受益於每公斤2分錢的淡季價格上漲。也讓虧損10多萬的肉品廠賺了2萬餘元。自1985年國家實行價格改革以來,物價逐步上漲。豬肉聯廠管理層計劃儲備豬肉1500噸,由於春節期間豬肉儲存和銷售價格較高,所有聯廠都不允許私自轉讓和銷售豬肉。
萬隆認為這不合適,所有廠家都在囤貨,集中在春節大批量銷售,價格肯定會下降,他說服廠長在節前把豬肉處理掉。果然,萬隆的想法是正確的。節後豬肉價格下跌,此後,萬隆的名聲傳遍全國乃至全世界。
通過幾條生產線的市場變化規律,漯河肉製品聯盟工廠得到了全面振興。後來,萬隆還獲得了豬肉出口指數,成功將肉聯廠的豬肉出口到蘇聯,進一步增加了漯河肉聯廠的收入。到1990年,年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目前,萬洲國際已形成了包括水產養殖、飼料、屠宰、肉類加工、新材料包裝、冷鏈物流、連鎖經營在內的完整產業鏈。在中國、美國和歐洲主要市場處於領先地位。那麼你有沒有吃過雙匯的豬肉呢?你覺得這個品牌如何?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