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豬肉大王」:用一頭豬問鼎全球第一,靠賣豬肉年入1500億!

2021-01-10 爾東商業觀察

文:小郭

中國是豬肉消費大國。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豬肉5487噸,約佔全球豬肉消費量的一半,人均豬肉消費量達到39.76公斤。這比以前有所下降,但這並不能掩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國這一事實。

外國人曾說,如果中國豬肉短缺,全世界都無法幫助中國。事實上,這並不誇張。然而,中國的豬肉生產能力無法與消費量相媲美。即使在2018年非洲豬瘟發生時,我國從國外進口的進口量也只有119.28萬噸,佔總消費量5595萬噸的2.2%。據相關統計,2018年全球1.13億噸豬肉中,我國豬肉產量為5404萬噸。它的生產能力是整個歐盟的兩倍,是美國的四倍。

對豬肉的巨大需求催生了許多中國豬肉企業家。據媒體報導,全球40強豬肉加工企業中,有10家是中國企業,萬隆萬洲國際是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提起萬洲國際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很多人一定知道雙匯。事實上,雙匯集團是萬洲國際的子公司。萬洲不僅是中國的知名品牌,還收購了美國最大的豬肉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僅2017年,萬洲國際生豬屠宰量全球第一,年總收入223.7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500億元。

然而,每家企業都會經歷艱難時期。34年前,萬洲國際還是一家負債數百萬美元的國內小型肉類加工企業。說到這裡,不得不說萬隆,萬洲國際的創始人。他生於1940年,老家河南漯河。20歲那年,萬隆選擇參軍而不是上學。後來,他成了一名鐵路兵,修建鐵路的艱辛磨練了他不屈不撓的性格。

1968年,萬隆退伍後,復員士兵可以分配工作,由於學歷高,他被分配到家鄉漯河(萬洲國際前身)的肉品廠,開始從事公務員工作。後來,領導發現他的工作能力很強,便一路提拔。1984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肉品廠也進行了改革,同年,萬隆當選為廠長。

其實,當時河南省的肉品企業並不是優質企業,河南省很多肉品企業,它只能墊底,那麼它的資產只有400多萬元,出人意料的是,竟然負債500多萬元,而工廠的人脈和盜竊問題更為嚴重,對於剛剛接任廠長一職的萬隆來說,經營肉聯廠難上加難。然而,萬隆卓越的管理能力為肉聯廠帶來了一個轉折點。在人事和管理方面,他提倡優勝劣汰的方法,改組管理,實行重刑制度。在這種健康的管理機制下,肉聯廠迅速恢復。

與其他困難相比,金融是萬隆面臨的最大困難。在振興肉品生產渠道的同時,還需要增加肉品的銷售渠道。1985年,萬隆率先實施豬肉價格談判方案。養豬戶受益於每公斤2分錢的淡季價格上漲。也讓虧損10多萬的肉品廠賺了2萬餘元。自1985年國家實行價格改革以來,物價逐步上漲。豬肉聯廠管理層計劃儲備豬肉1500噸,由於春節期間豬肉儲存和銷售價格較高,所有聯廠都不允許私自轉讓和銷售豬肉。

萬隆認為這不合適,所有廠家都在囤貨,集中在春節大批量銷售,價格肯定會下降,他說服廠長在節前把豬肉處理掉。果然,萬隆的想法是正確的。節後豬肉價格下跌,此後,萬隆的名聲傳遍全國乃至全世界。

通過幾條生產線的市場變化規律,漯河肉製品聯盟工廠得到了全面振興。後來,萬隆還獲得了豬肉出口指數,成功將肉聯廠的豬肉出口到蘇聯,進一步增加了漯河肉聯廠的收入。到1990年,年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目前,萬洲國際已形成了包括水產養殖、飼料、屠宰、肉類加工、新材料包裝、冷鏈物流、連鎖經營在內的完整產業鏈。在中國、美國和歐洲主要市場處於領先地位。那麼你有沒有吃過雙匯的豬肉呢?你覺得這個品牌如何?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

相關焦點

  • 中國真正的養豬大王,3個月賣出超250萬頭豬,靠養豬淨賺40億
    正如誰也沒想到秦英林能靠養豬坐擁1330億身價一樣,真正有遠見卓識的人,不會輕視任何一份看似不起眼的職業。013個月賣出250萬頭豬,他靠養豬淨賺40億秦英林手下的牧原股份,在4月7日發布其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
  • 農村賣豬肉的人,殺一頭豬能賺多少錢?
    我老家就有很多人要麼在家鄉,要麼在城市做豬肉生意,賺了不少的錢,比那些打工和做小本生意的同鄉來說,賺錢太暴利了,一年賺個幾十萬不是夢想,是完全可能的。有一家在上海一市場上賣豬肉,平均一天最少要賣三頭豬肉,全家五口人經營一個攤位,還忙碌得不行不行的,一年最少能賺60萬元。
  • 豬肉價格反彈!房企搶灘,賣豬比賣房掙錢?
    此輪豬周期始於2018年,豬價連續飆升不降,被稱為"史上最強豬周期",按理說2年漲價期已至尾聲,但在剛剛下跌之時又來個奮起反彈,是不是這回豬周期失靈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豬周期只是一個大概的運行的變化。
  • 被低估的中國養豬大王,31天賣出91萬頭豬,靠養豬吸金31億
    文/JING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過去一年,豬肉價格大漲,養豬發家不再是一句玩笑話。許多養豬企業更是賺得盆滿缽滿,正邦科技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數據顯示,正邦科技在7月的31天裡,共賣出91萬頭豬,靠養豬吸金31億,同比增長超過247%,由於被牧原股份擋住了鋒芒,正邦科技成為中國最低估的養豬大王。單看正邦科技的名字,基本不會有人將公司和養豬聯繫到一起,畢竟在大多數消費者眼中,養豬和科技並不沾邊。但事實上,正邦科技自1996年成立以來,就一直堅持用科學的方式養豬,而且相比賣豬,賣飼料才是正邦科技的主業。
  • 中國名豬地圖:都市麗人愛吃的豬肉70一斤,到底啥品種?
    白花花的豬肉,成了四川人餐桌上的回鍋肉,廣東人碗裡的沙姜豬手,湖南人下飯的辣椒小炒肉……要跟上國人巨大的消耗量,中國的豬肉生產自然也是「馬力全開」。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2017年中國共產出5544.9萬噸豬肉,貢獻了全球近一半的豬肉產量。儘管產著全世界最多的豬,國產豬肉並「餵不飽」中國人。
  • 「北大才子」賣豬肉年銷售額18億 讀書有用無用?
    《北大屠夫20年後還在賣豬肉:年銷售額18億》的新聞連續兩天上了新聞熱搜,公眾再度討論起這個16年前引起巨大爭議的新聞人物。2003年,國內許多媒體相繼以《北大畢業生長安賣豬肉》為題報導了陸步軒的狀況。「陸步軒現象」引起了人們對就業觀念、人才標準、社會分配等眾多問題的深刻反思。甚至很多人議論說:小學畢業和北大畢業都是一樣賣豬肉。16年過去了,陸步軒還在賣豬肉。
  • 荷蘭豬肉出口中國創紀錄,豬農卻全停業,豬肉最貴時代將來臨?
    經最新權威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荷蘭農業出口總額達945億歐元,再創歷史出口紀錄,比2018年增長4.6%。繼續穩居全球第二大農業出口國的地位。荷蘭的花卉、植物、鮮花球莖等出口量一如既往,獨佔鰲頭,去年的出口總值高達95億歐元。
  • 中國真正的養雞大王,月銷8000萬隻雞,靠養雞年入267億
    雞肉是除豬肉以外,老百姓最常接觸到的肉類,在疫情發生後,多地肉雞都陷入滯銷狀態,養殖戶損失慘重。但作為養雞大戶的溫氏股份,其肉雞銷量卻在疫情中一路猛漲。在今年5月,溫氏股份肉雞銷量更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56%,單月賣出0.85億隻。溫氏股份絕對是中國當之無愧的養雞大王。
  • 2020全球頂級豬肉生產商榜單
    未來一年,全球生豬產業極有可能迎來重大轉變。所有的目光都將聚焦於這些領先的豬肉生產公司,看它們如何渡過難關。在以下內容中,我們將深入剖析這34家公司,全面介紹全球豬肉生產情況,更好地為受眾解讀2020年全球頂級豬肉生產商榜單。
  • 北大畢業賣豬肉,慘遭羞辱17年: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強大
    時間倒轉17年,誰能想到一個遭群嘲的賣肉郎,如今能創立自己的豬肉品牌,年銷售額達18億,還給母校捐了9億,成了眾多媒體追捧的對象呢?失落的陸步軒2003年夏天,對北大畢業生陸步軒來說,是個轉折點。本來應該待在辦公室的斯文書生,正在蒼蠅亂飛血水橫流的豬肉攤前賣豬肉。
  • 包餃子用豬肉哪個部位更好吃?其實選豬肉才是最重要的,要用鄉豬
    包餃子用豬肉哪個部位更好吃?說到餃子應該是中國的北方,更喜歡吃餃子一些,因為我的老家就是在北方,幾乎家裡來客,朋友走訪都是用餃子來招待客人,包餃子一般常見的就是豬肉餃子,比如說豬肉香菇、豬肉白菜、豬肉豆腐或者是豬肉韭菜,這個食材主要是根據大家自己的口味來決定,但是包餃子應該用什麼樣的肉用哪個部位應該怎麼配比包出來餃子才好吃呢,下面就聽我來跟大家解答一下。
  • 中國真正的養豬大王:半年賣出678萬頭豬,靠養豬撐起3000億市值
    文:落七一直以來,我國都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生豬養殖國,生豬市場規模每年約1.3萬億。近幾年,散戶養殖逐漸退出,養豬行業開始呈現出規模化,而規模化養豬企業中,牧原股份毫無疑問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 中國的養豬大王,靠22頭豬起家,豬價大漲後,今年有多賺錢?
    一、秦英林從22頭豬養到678.1萬頭 秦英琳是河南人,從小到大家庭條件都十分困難,他的父母都是靠種地才支撐他上學的到了1982年,秦英林已經讀到了高中,當時家裡為了供他讀書,生活變得更加拮据了,他為了補貼家用,為家裡緩解壓力,打算輟學回家養豬。 為了支持秦英林養豬的事業,他的父母四處借錢給他買了20頭豬。本想著靠著這20頭豬好好為家裡多掙點錢,但是因為他沒有養豬的經驗,結果20頭豬幾乎全部死了,這讓他損失慘重。於是,剛剛17歲的秦英林在父母的勸說下重返學校學習,決定讀大學。
  • 農民宰豬賣肉被罰款1萬,豬肉被沒收,自己養的豬也不能宰?
    近兩年豬肉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每個人都在抱怨,不知道什麼時候豬肉的價格才能降下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人開始自己養豬,他們自己也希望自己養的豬能賣出好價錢,不僅能賺錢好賣,而且不用花錢,一舉兩得。但大家可以出售自己養的豬嗎?
  • 丁家豬暴火背後 你知道豬的家族歷史嗎?|野豬|豬肉|動物|豬皮|哺乳...
    生物學家認為中部野豬、東南亞野豬和印度野豬這三個亞種構成了家豬族群的整個培育體系,我們日常吃到的豬肉就在這個體系之類。豬這一物種廣泛遍布在除南極洲以外世界各個角落。荷蘭女設計師克莉絲汀· 梅因德斯瑪曾在TED上做過一期名為《一頭豬的全球化旅程》的演講,講述是她花費三年時間追蹤一頭編號為05049豬的全球化旅程。
  • 當前豬肉價格下,宰一頭300斤的豬能賣多少錢?其實屠夫更虧了!
    當然,隨著我國生豬產能的不斷恢復,豬肉價格終究是要回到「十元時代」的,這只是時間問題。而就在豬肉價格處於高水平的這個過程中,養豬企業和手裡有肥豬的散戶都賺大了,畢竟現在生豬的價格同樣也很高,很多地區十幾元甚至二十元一斤的價格比比皆是,往往一頭300斤的豬就能賣五千多塊錢。
  • 中國養豬大王悶聲發財,半年賣出678萬頭豬,淨賺108億
    文/JING 審核/張子揚 校對/葉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過去一年,受非洲豬瘟疫疫情的持續影響,豬肉價格一路攀升,不少養豬企業都賺得盆滿缽滿。根據牧原股份2020上半年財報,牧原股份上半年共賣出678萬頭豬,淨利潤達到108億,創始人秦英林也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養豬大王。值得一提的是,秦英林還是福布斯2020富豪榜中國榜上的第8名,真正做到靠養豬發家致富。秦林英開始養豬是在1991年,當時他放棄「鐵飯碗」,辭掉無數人求而不得的公務員工作,從城市回到農村,帶著262元錢走上白手起家的道路。
  • 掛牛頭賣豬肉?商販把豬肉當牛肉賣被找上門,商販:這是前腿肉
    導語:肉類是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食物,能夠給人體帶來很多營養,人們平時吃的比較多的就是豬肉。豬肉如今價格雖然也很貴,但比起牛肉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親民的。於是有些不法商販就動起了歪腦筋,用豬肉來冒充牛肉。要知道豬瘦肉和牛肉一斤相差幾十塊,女子不願意吃虧,就拿著手中的肉返回了原來購買的攤位上,與攤主進行理論。大家都知道,做生意的人在面臨退貨的時候都有自己的一套說辭,想要退款更是很難。這個攤主也是如此,面對這名女子前來質疑,先是振振有詞地說自己賣的都是牛肉,是顧客自己多疑了。
  • 那個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已經 54 歲了,他現在幹嘛呢?
    陸步軒只是一個屠夫,一個賣豬肉的。賣豬肉這個職業,估計與陸步軒對自己形象的想像也相距甚遠。以至於 2013 年 4 月,陸步軒受邀回到北大做創業講座時,曾經幾度哽咽,稱自己 " 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 美國養殖戶要給豬安樂死,中國網友直呼「浪費」:知不知道豬肉很貴的?
    來源:國是直通車忍痛割豬繼美國再現「農戶傾倒牛奶」這一經典場景後,近日美國一些豬肉養殖戶開始考慮給豬安樂死。大洋彼岸的中國網友直呼「浪費」。據報導,目前全美60000多名豬肉養殖戶仍在工作,美國豬肉生產者協會估計,由於疫情帶來的震蕩,農民在每頭準備上市的生豬上將損失約37美元,這一數字維持至年底則意味著50億美元的減收。艾奧瓦州豬肉生產協會表示,目前豬肉生產面臨兩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