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已經 54 歲了,他現在幹嘛呢?

2020-12-12 騰訊網

他曾是高考文科狀元,北大才子,80 年代的天之驕子,在他 34 歲的年紀,他被迫操起了殺豬刀,開始了殺豬剁肉的買賣。

柴靜曾經對他有個專訪,問他希望自己以後能做什麼,他說:" 現在不敢說,命運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裡。"

50 歲的時候,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的陸步軒終於完成了自己的逆襲,這些年,他的身上發生了什麼?

01

陸步軒!

一位高考文科狀元,北大才子,80 年代的天之驕子。

一個儒雅的教授?一個手握權柄的官員?亦或一個精明的商人?這些形象,是陸步軒父母對他的期許,也是陸步軒曾經對自己未來的設計。

然而,都不是。

陸步軒只是一個屠夫,一個賣豬肉的。

賣豬肉這個職業,估計與陸步軒對自己形象的想像也相距甚遠。以至於 2013 年 4 月,陸步軒受邀回到北大做創業講座時,曾經幾度哽咽,稱自己 " 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好在是在北大,當陸步軒說出這話時,臺下學子一片掌聲,北大校長許智宏笑著說:

" 北大畢業生賣豬肉並沒有什麼不好。從事細微工作,並不影響這個人有崇高的理想。"" 北大可以出政治家、科學家、賣豬肉的,都是一樣的 "。

對於許志宏這句話,陸步軒當時只是黯然一笑!

賣豬肉的陸步軒,此時正處於生命中最灰暗的時期,

看不到希望。無論誰告訴他職業不分貴賤,他都不相信。對他來說,那些勵志的漂亮話聽起來似乎並無意義。

陸步軒本來是該絕望的。

命運並沒有給他一帆風順的人生,把他高高捧起之後,又狠狠砸下!

02

1989 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陸步軒被分配到長安縣的柴油機場工作。由於地方小,人際關係複雜,陸步軒的事業發展並不順利。他曾經先後做過多種職業,開過化工廠,也做過不少小生意。

陸步軒迷茫過,消沉過,但他沒有墮落。在他 34 歲的年紀,他操起了殺豬刀,開始了殺豬剁肉的買賣,開始轉型從一位地地道道的北大才子到了農貿市場的小販。

2003 年,他開始以 " 眼睛肉店 " 老闆的身份賣豬肉,被媒體廣泛關注,也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柴靜曾經對他有個專訪,問他希望自己以後能做什麼,陸步軒說,現在不敢說,命運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裡。

陸步軒也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從事屠夫這個行業,他內心一直渴望從事學術類的工作。即使是社會褒獎他,他仍然感到自卑。

因為當屠夫並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一個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樣可以做,當一個人在年輕時代花了多年時間接受專業訓練之後,再去殺豬賣肉,對知識和智力都是一種浪費。

他甚至在書裡寫,如果認為北大學生賣肉完全正常的話,為什麼不在北大開設屠夫系,內設屠宰專業、拔毛專業、剔皮剁骨專業,那樣賣起肉來豈不更專業 ?

不過在這個最黑暗的時期,陸步軒卻把賣豬肉這件事做到了 " 北大水準 "。他從來不賣注水肉,一個檔口他能賣出十二頭豬。

而且即使陸步軒覺得自卑,感到絕望,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依然是認真的對待他的生活,他的生意,在豬肉生意之外,他也筆耕不輟,還寫了一本《屠夫看世界》。

人生,最不能放棄的,是不斷的自我成長。詩詞君一直讚許這樣的話:人生最寶貴的,還真不是豪車洋房,而是豐富的人生體驗。在人生的馬拉松中,只要永遠保持初心,不斷奔跑,就永遠不會失去失望。

即是你是賣豬肉的屠夫,只要你永遠不丟失奔跑的心,只要你腰上的劍磨鋒利了,你就有成為牛人的希望。

03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在陸步軒賣豬肉的同時,有一個和他極為相似的人,正在遠方注視著他,並向他伸出手來。

他就是陳生!

陳生是陸步軒的師兄,1984 年從北京大學畢業,被分配至廣州市委辦公廳。然而不到幾年時間,不安現狀的他在眾人的反對聲中毅然辭職下海,擺地攤、種菜、做房地產、賣酒和飲料,成為一名商人。

真正讓陳生和豬肉聯繫在一起,是媒體曝光陸步軒以後。" 當時所有人都在不可思議和批評,只有北大的許校長說了句『我北大的學生也可以賣豬肉』,這句話在我腦海裡種下了顆種子,所以當我決定賣豬肉時,我說一定要賣出北大水平。" 陳生回憶說。

陳生決定和陸步軒聯手賣肉,做符合高端豬肉需求的品牌豬肉。

陳生和陸步軒自己養豬、自己賣豬。他們賣的豬,除了品種土,豬場還拒絕採用現代常用的定位欄,取而代之的是半開放式的大空間,讓豬自由活動,豬場裡還設有音響,專門給豬聽音樂,因為他說豬和人一樣,只有心情愉悅,才會長得又肥又壯。

陸步軒憑著自己多年屠夫的經驗,和陳生合夥開辦了培訓職業屠夫的屠夫學校,他自己編寫講義《豬肉營銷學》並親自授課,填補了屠夫專業學校和專業教材的空白。學校越做越大,每年," 壹號土豬 " 都會招聘應屆大學生,經 " 屠夫學校 "40 天培訓,學習豬肉分割、銷售技巧、服務禮儀、烹飪等,再前往檔口工作。此外,他還結合自己當屠夫的經歷,寫出了不少屠夫學校的教材。

2015 年,兩人聯手打造的壹號土豬銷量超過 10 億,在國內成為響亮的土豬肉第一品牌。

那些命運給他的磨難非但沒有壓垮他,反而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財富,成了他的立身之本。

陸步軒再也沒有自卑感了,他說,將賣豬肉做到極致," 應該也不算給母校丟人了 "。

04

2016 年,北大屠夫又出手了!

陸步軒再次起飛!趕上了網際網路的大潮,壹號土豬登陸天貓,成為第一個 " 出欄 " 面向大眾消費者的網際網路 + 豬肉品牌。

這次,陸步軒要趕豬肉上網賣,做北大屠夫做的事情!

這一年,陸步軒 50 歲,他終於完成了自己的逆襲,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的陸步軒自信從容,他想得更多的是抓住網際網路時代的機遇。

50 歲的陸步軒,已經從 " 抹了黑 " 的羞愧,變成 " 不丟人 " 的激情;從曾經的 " 天之驕子 " 到今天的 " 屠戶大王 ",這樣的人生,充滿了成長的正能量,在京 12 家店鋪的 " 大排場 ",更是引來眾人駐足喝彩。

是啊,人生是一次馬拉松,你有時候會看到一個人又一個人超過自己,看到自己孑然一身,充滿孤獨與絕望,甚至你會在比賽中跌倒 ……

然而,只要你仍然在奔跑,你所經歷的一切,幸福也好,痛苦也罷,都將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成為你的力量來源。

05

人的一生很漫長,站在人生的某個特別的位置上,我們常常會自我懷疑,是不是這輩子就要這樣庸碌地過下去?

有些人由此死心度日。但陸步軒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這個時代,更多的人選擇了挑戰自己、完美逆襲。

陸步軒和陳生在賣肉的同時,他們的一個北大師妹,柳青,正如籠中之鳥,正在高大上的投行高盛裡掙扎。

最終,她選擇了從繁華中出走,開始重新創業。

柳傳志的女兒柳青,本質上,和陸步軒和陳生是一樣的!

柳青從高大上的投行高盛,到做滴滴打車的 CEO,當被問及過去生活和現在生活的不同,她說," 原來住四季酒店,現在住漢庭;原來坐頭等艙,現在坐經濟艙;原來不求人,現在要求人。"

有人評論,柳青克服住漢庭,坐經濟艙的心裡落差容易。畢竟創業初期,本來就是白天做老闆,晚上睡地板。但是,原來不求人,現在要求人,這個點上,需要時間和謙卑隱忍來克服內心的驕傲;這不容易,因為這觸碰了尊嚴,地位,認可,等等人性中最敏感和脆弱的神經。

人生需要扛過去,扛過去,才能勝利。即使失敗,也是雖敗猶勇,因為你是自己的英雄!

梁冬說起過,有一次打車,遇到了一位計程車司機,聊起來是,發現這位司機居然很熟悉曾經的首富黃光裕。

黃光裕十幾歲的時候來北京開一個賣二手電器的鋪子,就租住在一個這個計程車司機家裡。冬天晚上很冷,黃光裕關緊門窗禦寒,結果煤氣中毒。就是當年這個年輕的計程車司機,背著黃光裕去的醫院,把他搶救回來的。

那時候他不知道他背著一個未來的中國首富!

06

海明威在《老人與海》裡說過: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

無論是陸步軒還是陳生,無論是柳青還是黃光裕,現在那些在我們眼中牛逼閃閃的人,他們背後的故事是很苦很苦的。他們的獨特經歷,恰恰是讓成功從 " 脅迫 " 到 " 主動 " 的一次精彩 " 逆襲 "。

歸根結底,一個人只有經歷過深不見底的絕望,經歷過別人的冷眼恥笑,經歷過內心的掙扎悔恨,才能成熟和強大起來。

但也請你相信,只要你有足夠的堅強、足夠的渴望、足夠的耐力,老天爺就會在那種全是牆的地方給你開一扇門。

一切的磨難,最終都將成為財富,只要你有老電影《肖申克救贖》裡說過的那種鳥兒的品格:

"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穿越絕望,夜空中,那顆最亮的星,一定是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關注公眾號【心育之聲】,每天持續分享家庭關係理念。歡迎大家積極評論,說出您在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問題,老師針對性的為大家答疑解惑。

編輯|排版| 我是你的小甜甜啊

宣傳| 不溫柔小姐

相關焦點

  • 北大畢業賣豬肉,慘遭羞辱17年: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強大
    時間倒轉17年,誰能想到一個遭群嘲的賣肉郎,如今能創立自己的豬肉品牌,年銷售額達18億,還給母校捐了9億,成了眾多媒體追捧的對象呢?失落的陸步軒2003年夏天,對北大畢業生陸步軒來說,是個轉折點。本來應該待在辦公室的斯文書生,正在蒼蠅亂飛血水橫流的豬肉攤前賣豬肉。
  • 北大畢業生去賣豬肉,後為母校捐9億,曾說自己給母校丟臉了
    所以看到北大畢業生去賣豬肉,人們難免會覺得痛心、可惜。殊不知,這個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後來為母校捐款9億,還曾說自己給母校丟臉了。陸步軒北大畢業後去當豬肉攤老闆1989年,陸步軒從北大中文系畢業複雜的職場人際關係更是讓他舉步維艱,陸步軒感到迷茫了。他考上北大的初衷並不是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委曲求全,他曾經的職業規劃是成為教書育人的老師、體面的政界人士或者是商人。可他現在的工作讓他感受不到絲毫的成就感,工作不順讓陸步軒很苦惱,連帶著生活也開始坎坷。
  • 「北大才子」賣豬肉年銷售額18億 讀書有用無用?
    他因「北大畢業竟去賣肉『而爆得』大名」,曾讓他長久以來極其敏感,但陸步軒對此似乎已經完全釋然,「我現在名正言順幹著賣豬肉的營生,甚至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豬肉品牌年銷售額18億 「陸步軒現象」再引關注今年「雙11」期間,曾經一度引起巨大爭議的「北大賣肉才子」陸步軒再次回到公眾視野中,甚至有人稱他「北大屠夫」。
  • 北大才子賣豬肉,命運被不起眼妻子改變:娶誰真的不一樣
    畢業後的他沒能在北京找到工作,所以只能回到家鄉,被分配到當地的柴油機廠工作,而分配到的工作也讓他很不滿意。因為沒有編制,所以他不僅分不到房子,工資也只有別人的一半。這樣的落差令他難以接受,他也曾考慮過自主創業,但都以失敗告終。在他第二任妻子的幫助下,陸布軒最終依靠販賣豬肉身家過億。這不由令人反思,婚姻真的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嗎?
  • 6年了,被董明珠怒斥書白讀,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怎樣了
    6年前董明珠也怒斥一個北大碩士畢業生,痛批他沒有利用自己所學去幹一番事業而去賣米粉,說這是對國家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如今他怎麼樣了?24歲的張天一北大法學碩士畢業後,他本可以選擇去律師事務所,去政府機關或者出國,但最終他不願跟隨主流的選擇,而是返回家鄉湖南拜師,學做牛肉米粉。學成之後他回到北京,搭上所有的積蓄在CBD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開了一家常德米粉店——「伏牛堂」,一開始,他的生意並不好,油辣的常德米粉在北方並不那麼受歡迎。
  • 從北大醫學博士淪為低保戶,54歲的張進生,如今過得怎麼樣?
    有很多孩子因考上名校而改變命運,但這並不是意味著所有的名校生畢業後都有好的發展。「北大畢業生回老家種田賣豬肉。」「他是最「落魄」的高考狀元,清華大學畢業,現在只是一位普通的保安!」這樣的新聞一旦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無一例外地平地一聲雷,「驚起一灘鷗鷺」。今天要談的人同上面兩位相似,那就是——張進生。
  • 54歲啃老18年,北大博士淪為低保戶,女朋友:他眼高手低
    所以現在的學生不能只是死記硬背,要理論聯繫實際,最後才會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否則最後只會像這位北大博士出身的張進生,淪為依靠國家救濟的五保戶。史無前例的高學歷五保戶談起五保戶,每個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孤獨、殘疾這樣的人群。
  • 「網紅」是原罪、賣豬肉沒出息……當代父母的職業偏見有多大!
    這些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不再是很多人以為的,都去多麼高大上的崗位上工作,當保姆、當中介的都開始出現了。劉雙,32歲,西安外國語大學碩士畢業,懂英語法語,供職過知名公司,也曾外派到非洲幾內亞做客戶經理,年薪30萬左右。現在是一名「家政阿姨」。
  • 簡曼親述:那個北大女孩,經歷了多少打壓,才能安然長大?
    215歲時,我有了一個名校夢,立志考北大。本來一向支持我喜歡我的老師,卻給我潑了盆冷水。他說:咱們這種小地方,你出去省內讀個不錯的大學就可以了,沒必要跑北京那麼遠。一個女孩口氣這麼大,又有什麼用呢?面對質疑和這些看起來好心的勸慰,我也有過消沉的時候。我不想及時完成作業,不再早起貪黑,努力拿到最高分。
  • 他是數學天才,北大畢業在龍泉寺出家八年又還俗,現在怎樣?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唐朝的時候佛教文化已經很盛行了。上至天子王公大臣下至黎明百姓,幾乎所有人對佛教都是有好感的。但是我們普遍認為那個時候念佛的人大都是生活很貧苦,為了討一口飯吃才去出家。直到現在我們都認為念佛的人沒有很高的學歷,也是"當代討飯"的一種藉口。
  • 她是北大女碩士,畢業後求職不順利,放棄「北漂」回家做油漆工
    在2008年,一度有一條新聞被傳得沸沸揚揚,「北大學生畢業後居然以賣豬肉為生?」這條新聞在當時牢牢霸佔了各大新聞社的頭條,人們都無法接受,為什麼來自於中國頂尖學府的學生居然會去賣豬肉?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 北大陸步軒:賣豬肉比高考狀元有意思
    一般來說,古代家境一般又仕進不順利的文人,會分化為兩類人:一種,脫下長衫種田,美其名曰「耕讀傳家」,例如左宗棠,年輕時科考總陪考,為生計,無奈只好真的回家種紅薯去了;另一種,棄文從商。典型例子像寫《浮生六記》的沈復,就是考不上不得已去經商掙錢的。他們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人群。
  • 他是北大數學天才,博士畢業歸國,6年後出走美國,留下了3句話
    今天,小編想向大家介紹的這位青年才俊,曾經是一名北大學霸,同時又是一名數學天才,他在北大畢業之後,到美國攻讀博士。博士畢業之後,又回國任教,本想將自己所學的一身本領,用於提升北大的數學研究水平。但是,在北大的舞臺上僅僅任教6年之後,又毅然決然地返回美國任教,給我國的學術界留下了三句發人深省的話。他,就是中國數學天才許晨陽。許晨陽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 孩子博士畢業,是選擇華為65萬年薪,還是公務員18萬年薪?
    下面幾個因素可能會決定你的選擇:第一,個人性格決定他的選擇。博士畢業了,在自己的專業方向上一定有所造詣,簡單點說,都是從事的的研究工作,而且還比較高端。而經過博士學習的幾年,你應該對自己的性格有所了解,你是靜得下來,在實驗室待得住,你是耐得住寂寞,你是熱愛科研的人嗎?
  • 49歲TVB演員馬浚偉北大碩士畢業,寒門逆襲一把爛牌打成王炸!
    有網友總結了馬浚偉這兩年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涯,稱他在北大入學前,因為興趣考了咖啡師執照(這個執照的含金量很高),還寫劇本、演話劇、演電影,甚至還在運營公司開教育輔導、做咖啡品牌,現在能如期畢業,絕對時間管理大師。
  • 48歲TVB演員北大碩士畢業:寒門出身,他憑什麼將一把爛牌打出了王炸?
    中新社·華輿訊 據世界華人周刊報導 7月11日,48歲的男藝人馬浚偉通過個人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條喜訊:北大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答辯已經通過,好開心,好激動,我畢業了!入學北大後,馬浚偉對自己要求很苛刻,經常早上七點就出現在學院門前。此外,幾萬字的碩士畢業論文,他從未有半點拖延,而是早早地開始準備,經常出入附近圖書館查閱資料。正是因為足夠「努力」和「自律」,馬浚偉才在48歲的年紀,又一次迎來了開掛的人生。
  • 清華北大的學生畢業後都去哪兒了?!名校畢業生就業大數據來襲!
    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複雜,許多畢業生在畢業之際都面臨著就業問題。去哪就業,是否升學,是否創業等選擇,都困擾著畢業生們。作為國內頂尖高校,清華北大等雙一流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倍受關注。 今天帶你看看清北等名校畢業生,畢業後都去哪兒了。
  • 為什麼現在的豬肉越來越難吃了,因為純種中華土豬,已經瀕臨滅絕
    為什麼現在的豬肉越來越難吃了,不管怎麼做好像都不是小時候的那個味道,從而不禁讓人迷惑起來,到底是我們年紀大了,口味變了,還是說現在市面上豬肉種類都變了。現在豬肉難吃的原因,追根究底竟是因為中華本土豬幾乎都滅絕了。
  • 北大博士荒廢18年人生,54歲在家待業啃老,名校畢業為何落魄不堪
    因為是醫學的專業,在大學本科的時候就得讀5年了,5年的大學生涯很快就過去了,畢業之後由於自己優異的成績被分到了一所比較好的醫院就業。完全吃上了國家的飯,但很驚訝的是,張進生竟然暈血!本以為他可以克服這個困難,但他卻還是選擇了辭職,選擇往更高的學位考。
  • 49歲港劇男神北大碩士畢業:不斷提升自己,才是人生真理!
    前段時間,「康熙」扮演者、49歲的TVB演員馬浚偉在社交平臺上,公布自己通過了北大研究生畢業答辯:可以看出來,馬浚偉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可以想像,這份喜悅的背後勢必藏著很多的汗水和努力。馬浚偉作為一名優秀演員,有許多經典角色,如今已經49歲的他,明明事業有成,可以悠閒享受生活,卻還在拼命學習,充實自己,著實令人欽佩。在北大讀書期間,馬浚偉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常常七點就準時出現在學院;疫情期間的網課也沒有一絲懈怠,為了準備畢業論文更是常常待在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認真寫作。而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他還在拍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