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了,被董明珠怒斥書白讀,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怎樣了

2020-12-24 產業職教

「做自己喜歡的事,體驗過程而非結果,縱使將來掃大街,若能獲心安,也自認是人生大溫暖。」——北大碩士張天一

北大清華這兩座高等學府是多少學子心中夢寐以求,心之所向的地方,考上了這些學校,幾乎就等於看到了未來的一片前程似錦。

從清北出來的學生,不是進入非常厲害的企業拿著高薪,就是加入國家科研團隊,搞一些科技研究,畢竟這兩所學習出來的學生,能力都是非常強的,是國家的精英人才。

名校畢業,按常理自然應該在各個領域裡做出出色成績,成為頂尖人才。父母把孩子送上大學,是希望他將來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作為,特別是上了北大清華這樣高校的孩子,但就有人不按套路出牌,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起早貪黑地賣米粉,真的是把父母氣得不得了。

6年前董明珠也怒斥一個北大碩士畢業生,痛批他沒有利用自己所學去幹一番事業而去賣米粉,說這是對國家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如今他怎麼樣了?

一、張天一:北大碩士畢業賣米粉

天才的成長之路都是與常人不同的,1990年,出生於湖南常德的張天一也不例外,從小學習就十分優秀,看書做作業等從來沒讓父母和老師擔心過,天賦異稟加上後天努力,張天一在高考時的成績也不負眾望,但沒有如願考上北大。

本科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大二辭去校學生會主席職位,大四畢業,以全國第一的成績考進北大研究生法學院。就讀期間,被評為北大演講十佳,代表北大參加北京市大學生演講比賽獲得冠軍。同時擔任北大法學院研究生會秘書長。

24歲的張天一北大法學碩士畢業後,他本可以選擇去律師事務所,去政府機關或者出國,但最終他不願跟隨主流的選擇,而是返回家鄉湖南拜師,學做牛肉米粉。

學成之後他回到北京,搭上所有的積蓄在CBD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開了一家常德米粉店——「伏牛堂」,一開始,他的生意並不好,油辣的常德米粉在北方並不那麼受歡迎。

張天一說常德出米粉,想把常德的米粉打出品牌,因此給店名叫做「伏牛堂」,他說:「北京有兩千萬人口,至少有二十萬的湖南人,他們喜歡常德米粉。」

於是他從口味入手,為了保證正宗的常德口味,從老家裡花價錢請來了一位老師傅。然而口味得到了保證,生意依然不起色,鬱悶之下所寫了一篇文章《我碩士畢業為什麼會賣米粉》訴說自己創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沒想到這篇文章在一夜之間火了起來,引起了國內媒體的廣泛關注,他的創業故事被數百家國內主流媒體紛紛報導。

創業3個月就賣出15301碗米粉,開出第二家店,人員增加300%,場地面積增加400%。他研製出一款速煮牛肉粉,在一個月內,通過網際網路銷售,數量竟然達到驚人的30萬份。同年7月就吸引來了真格基金、IDG等多家頂級投資機構。

二、6年了,不顧家人反對,北大碩士畢業賣米粉的湖南男孩,如今怎樣了?

張天一說:「創業最爽的一件事兒,就是每天早晨騎著破二手自行車,慢悠悠地把一輛輛堵在路上的豐田、奔馳甩在身後。」

賣米粉時,張天一既是創業者,也是親手切牛肉、煮米粉的基礎體力勞動者。如果只是碩士畢業後賣米粉,顯然還不夠酷炫,但張天一想做的,除了賣好米粉之外,還要把更多跨界的想法融入其中,讓買米粉這件事情變得更好玩兒,要把他的米粉賣到全國,都出名。

張天一在幾年時間裡就創辦了米粉品牌"伏牛堂餐館",還開辦了多家連鎖店。連北大的原校長還到店裡參觀,並且鼓勵張天一繼續創業。

如今的張天一已經不再是那個被質疑的少年,他正活成了自己心目中的樣子,也從來沒有放棄理想與追求,而是一個個的去實現,現在他的店面,已經發展了20多家分店,年營收額達2億元,成為餐飲業內的一匹黑馬。

三、功夫不負有心人,伏牛堂戰功赫赫

2014年4月,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1號環球金融中心店開業,第一周日營業額破兩萬。

2014年4月,人社部副部長信長星同志曾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像張天一這樣的學生,是大學生就業觀的的一次轉變。

2014年5月,受邀參加湖南人氣綜藝《天天向上》欄目。

2014年5月,獲得人民日報社會版報導。

2014年6月,張天一入選騰訊90後全球創業家俱樂部,並在騰訊產品家沙龍發表了巡迴演講,在朋友圈獲得百萬級轉發,成為90後創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2014年6月,北京市朝陽區朝外大街朝外SOHO店順利開業,員工發展至20餘人。

2014年8月,獲得IDG資本投資。

2014年8月,獲得美國華爾街日報、日本NHK電視臺、產經新聞、英國BBC等海外主流媒體報導,在國際上擁有了一定知名度。

2014年12月,伏牛堂長楹天街店開業。

2014年12月,伏牛堂王府井店進入開業籌備環節。

2014年12月,在央視《青年中國說》上,創始人張天一與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展開交鋒,引起廣泛關注。

伏牛堂=正宗=霸蠻=辣=年輕

霸蠻是一種味道,那就是「辣」,「辣」勾起的感知就是正宗,就是和家鄉聯繫,不改淳樸,不改自我的情緒,霸蠻是一種時代精神,是今天年輕人,特別需要保持和崇尚的生活概念。

如今「伏牛堂」早就成為了全國連鎖品牌,張天一也因此賺了不少,可以說是一個很成功的創業了,北大也非常關注他的創業成果,將他的公司入駐北大創業訓練營,希望通過他給更多想要創業的學子樹立一個成功的榜樣

四、結語

其實,行行出狀元,清華北大畢業不一定就是搞研究,就像張天一一樣,之所以可以成功,也正是北大給予了他翱翔天空的翅膀,把自己所學的運用到了伏牛堂中,他懂得學以致用,在困難面前,勇於挑戰,尋找突破口。

在之前,清華就走出一位種地的天才少女石嫣,北大也有賣豬肉的陸步軒和陳生,並且他們都創造出了巨大的業績,成為行業標杆。要知道成功的路從來都是艱難的,等熬過了那條狹窄的小路,迎接著你的就是一條閃著光的大道。

最後,我想用節選自張天一《你不過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的一段話來結尾:

「年輕的大學生逐夢者,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以為自己追求地最正確,以為投行證券,機委,出國留洋,奢侈品夜店豪車,是自己的夢想。可是在我的眼裡,我寧願去佩服那個大學畢業不顧周遭人異樣的眼神,做了自己的選擇去開了自己的小餐館創業的男孩。同樣是螺絲釘,我至少覺得那個來得踏實牢靠。」

相關焦點

  • 北大碩士賣米粉,董明珠「怒批」浪費國家資源,結果4年賺5個億
    北大碩士畢業了會幹嘛?公務員?白領高管?這是絕大多數人會選的路,但「他」卻執意穿上了圍裙......2014年,創始人張天一從北大碩士畢業後,毅然決然選擇創業——賣老家湖南的米粉。這個想法不僅家裡人不理解,就連非常欣賞張天一的企業家董明珠也公然在節目中表示:「北大碩士生賣米粉是人才的浪費,是國家的一個資源的浪費。」面對董明珠的「怒斥」,張天一卻稱賣米粉是自己的選擇,可以幹一輩子。
  • 從「拉麵女王」到「米粉霸主」,那些身家過億的90後,為何這麼狠
    短短三年,成為速食拉麵品類的王者,而他們的目標是2020年突破6個億!誰能想到,這些數據的背後,拉麵說的創始人,是三個90後小姑娘,團隊平均年齡26歲。「霸蠻米粉」:90後北大碩士,決定用霸蠻精神,做「米粉 大王」張天一,90年生,北大碩士,畢業後沒幹啥,就一心死磕湖南米粉。家人不理解,好好的北大畢業,為啥要賣米粉?但他說,自己註定是要做「米粉 之 王」的男人。
  • 北大博士後失蹤20年,被找到後拒見病危母親,現如今怎樣了
    就在2019年,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北大博士後出國深造,隨後失蹤20年,家人找不到他在哪裡,母親郭巧娣77歲了,躺在家裡生命垂危,她非常希望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見到兒子。於是大家開始自發地幫助這位可憐的老人,希望能找到這位博士後的下落。不查不要緊,查到才發現,早在1999年,他的身份信息就已經被註銷出境了。
  • 寒門貴子:農家兄妹五人全考上大學,四人考入清華北大讀碩士博士
    他們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他們這五個子女不僅全都考上了大學,而且有四個在清華北大讀博士、碩士。這樣的家庭確實令人為之驚嘆。據吳治保介紹,他們夫妻兩人由於嘗盡了沒文化的苦頭,所以有了孩子之後就下決心讓他們好好上學,改變命運。由於家境貧寒,夫妻二人早起晚睡辛勤勞作,實在湊不夠學費的時候,他們瞞著孩子悄悄四處貸款,也堅決支持孩子上大學。
  • 13年了,9歲上大學,14歲浸會大學碩士畢業的神童,如今怎樣
    下面,米醬分享這位9歲上大學,14歲碩士畢業,18歲博士畢業的神童沈詩鈞的故事,看看他13年後如今怎樣?2007年,9歲的沈詩鈞成為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學生,並將在5年內修讀學士及碩士學位。沒想到,2009年9月年僅11歲的他便開始攻讀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碩士階段的課程,當時該消息還轟動了教育界。
  • 十幾年的書白讀了?
    01引子在中國,能夠讀到(圖片來自網絡)儘管很多人說,現在中國根本就不缺大學生或者知識分子。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能夠讀到博士的人,絕對是少數。在整個國家的人口中,可以說少子又少。十幾年的書白讀了?在學長的老家,附近村裡有一個博士生,從重點大學回到農村老家做了一名村官。身邊的人談起來總是取笑到,這個博士十幾年的書白讀了。不說博士畢業後在大城市謀得一份職業,哪怕回到老家,至少也得在市區裡面找到工作。結果還是回到了農村老家,雖然是村官。但看起來也沒多大前途。
  • 北大畢業賣豬肉,慘遭羞辱17年: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強大
    特別是豬肉,自2019年的冬天起,就成為了「秋冬輕奢單品」。一支口紅只需要兩三百,一條中華雙中支香菸,也不過500元,但這三、五百的拿去買豬肉,估計也就吃半個月左右。面對如此高價,我不禁想到以前大人嚇唬小孩時,經常說的那句話:「不好好讀書,就回家養豬」。就連北大那個賣豬肉的才子陸步軒,都慘遭羞辱17年。
  • 研究董明珠自戀衝上熱搜的碩士論文 從知網「消失」了
    近日,一篇題目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的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目前,涉事雙方均未對此事進行回應,但相關論文已從知網「消失」。
  • 美團員工感慨:後悔沒讀博士!TOP2碩士又怎樣?35歲後也難有滿意工作
    在最近的職場論壇上,就有這樣一個熱門的帖子:美團員工感慨:後悔沒讀博士!TOP2碩士又怎樣?35歲後也很難有滿意工作。這是怎麼回事呢?對於自己top2碩士的學歷,他也只能夠感慨表示: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去讀博士了。即使有top2碩士的學歷,在35歲之後也很難有滿意的工作。
  • 她是北大女碩士,畢業後求職不順利,放棄「北漂」回家做油漆工
    在2008年,一度有一條新聞被傳得沸沸揚揚,「北大學生畢業後居然以賣豬肉為生?」這條新聞在當時牢牢霸佔了各大新聞社的頭條,人們都無法接受,為什麼來自於中國頂尖學府的學生居然會去賣豬肉?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 董明珠,新帶貨女王誕生:3小時賣了3個億
    時隔半個月,董明珠再度殺入直播賣貨。 昨日晚間,董明珠如約出現在了快手直播間,開始了個人生涯第二場直播賣貨。曾經的「銷售女王」果然名不虛傳,短短三小時就化身為「帶貨女王」。
  • 北大博士出國之後,因與父母有矛盾20年都不聯繫,現在怎樣了?
    在我們年幼時,父母供我們上學,給我們最好的生活,從小培養到達這十幾年的時間非常辛苦。當我們長大後,有能力時,就應該孝順父母,給他們最好的生活,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最近卻流傳出這樣一個報導,北大博士出國後20年沒有聯繫過家人好友,從此斷了聯繫,原因竟是父母曾經打電話向他借錢。
  • 3年了,不顧家人反對,從北大退學選擇復讀的四川男孩,如今怎樣
    不過,他退學回家不是不讀書了,而是選擇復讀一年,參加2018年的高考?周川為什麼退學?他復讀一年,最終結果又是怎麼樣?二、不顧家人反對從北大退學,選擇復讀一年2017年,周川參加了第一次高考,並以優異的成績,繼他姐姐之後,如願考上了北京大學。這本是值得高興的事,然而只因分數不夠,他沒能進入自己心儀的數學專業,而是被調劑到和姐姐一樣的醫學系。但是他還是更喜歡數學,所以選擇從北大退學了。
  • 浙江一高校學生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人格」,作者已畢業
    「在格力電器進入穩定發展的成熟期後,由於董明珠自戀人格的影響(偏好高風險和固執己見),致使其多元化業務發展受到阻礙。」近日,一篇題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的論文,因研究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的「自戀人格」引發關注,上述結論便出自該論文。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該論文系浙江工商大學會計專業研究生陳舒心的碩士學位論文,提交日期為2020年1月,指導老師為謝詩蕾。
  • 12年了,654分摘狀元上北大,畢業2年後讀博的浙江女孩,如今怎樣
    從2008年2月15日開學後,她就沒有回過一次老家,一直在學校進行緊的高考複習;直到高考分數出來後,她說:「現在有點想家了,這幾天要回家去好好看看父親。」就在高考成績出來沒多久,清華、北大的招生老師先後找到了申屠李融,他們都開出很豐厚的條件,專業任選,還有可觀獎學金。清華的老師還表示,只要她報考清華,第二年還有去美國交流學習的機會。
  • 英國G5的一年制碩士,認可度怎樣?如何打算回國讀博,該如何辦?
    專注高考、大學、考研及讀博歡迎關注:博雅燕園英國或者大英國協地區的碩士,基本都是一年制的,包括學術型和授課型。授課型「速成」的特點很明顯,這不用說了;即使是實際花費的時間一般需要15~18個月的學術型,也依然脫離不了比較「速成」的特點。
  • 「北大才子」賣豬肉年銷售額18億 讀書有用無用?
    豬肉品牌年銷售額18億 「陸步軒現象」再引關注今年「雙11」期間,曾經一度引起巨大爭議的「北大賣肉才子」陸步軒再次回到公眾視野中,甚至有人稱他「北大屠夫」。《北大屠夫20年後還在賣豬肉:年銷售額18億》的新聞連續兩天上了新聞熱搜,公眾再度討論起這個16年前引起巨大爭議的新聞人物。2003年,國內許多媒體相繼以《北大畢業生長安賣豬肉》為題報導了陸步軒的狀況。
  • 不顧家人反對,從北大退學選擇復讀的男孩,3年了,如今怎樣了
    然而,他不是沒有讀書,而是選擇復讀一年,參加2018年高考嗎?為什麼周川退出了?他復讀了一年,最後結果如何呢?三年了,不顧家人的反對,從北大退學選擇復讀,現在四川男孩怎麼樣?留守兒童-一個學霸。上述都只是周川的個人愛好,他最喜歡的還是數學,讀高中的時候,還曾經獲得過四川省數學競賽一等獎。然而,他也因為數學而走過了一段令人費解的學習之路。三年了,不顧家人的反對,從北大退學選擇復讀,現在四川男孩怎麼樣?
  • 2699元發布2天僅賣75臺,為啥都沒人買董明珠還要做手機?
    不過即使是換了個馬甲,這依然還是董明珠的手機,為啥做的手機都賣不出去董明珠還是要咬牙堅持做手機呢? 不過在2015年為了應對雷軍,董明珠正式啟動了手機戰略,2015年6月的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正式宣布格力手機開賣,售價為1600元,由於外觀、處理器及攝像等配置對比同期其他品牌手機不佔優勢,同時因為開機屏幕就是董明珠引發爭議,消費者們並不買單。隨後的2016年、2017年、2019年格力陸續推出二代色界及三代手機,銷量一直不盡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