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信息陳頡:未來在上天和入地的機會裡,會誕生10萬億美金的公司

2020-12-14 投中網

2020年6月10-12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網聯合主辦,投中資本承辦的「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在上海隆重召開。中國的創新力量正風雷湧動,奮發九州,蕩滌環宇,本次峰會以「九州風雷」為主題,匯聚國內外頂級投資機構大佬、知名經濟學家和創新經濟領袖,共築行業新版圖,探索新機遇。

投中信息創始人及執行長、投中資本管理合伙人陳頡在「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致辭中表示,由於中美關係存在巨大不確定因素,以及像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這樣非常惡劣事情的發生,未來會看到一波中概股的私有化和回歸浪潮。

此外,從去年的科創板註冊制到今年推出的創業板註冊制,未來通過IPO退出之路會變的越來越寬敞,但同時市值兩級分化會變的越來越清晰。

陳頡認為投資機構退出並不等同於收益。在2019年美股上市的30多支中概股裡,截至2020年5月31日,破發率達84.4%,上市後平均跌幅超過50%;港股相對表現好一些,2019年100多支中國公司在港股上市,破發率截至5月31日達36.9%左右,平均跌幅達33.4%。

在陳頡看來,未來最主要的機會還是會在中國和美國,因為這兩個國家有著全球最大的消費體量和創新能力。

未來產業的機會主要是上天的機會和入地的機會。上天的機會主要是科技創新讓一切成為可能,而入地的機會則是消費為王。中美有著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市場未來將會誕生體量更大的公司和更多的超級富豪。

陳頡判斷,「今天我們出現了一批萬億美金級別的公司,再過10年,全球一定會出現一批10萬億美金級別的公司,由此也可能出現新一批萬億美金的富豪。」

以下為投中信息創始人/CEO、投中資本管理合伙人陳頡致辭實錄,由投中網整理。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蒞臨投中舉辦的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

在今天這個特殊時期,有機會在這個會場上面對面跟新老朋友在一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

我們年會的主題是九州風雷,這個詞出自「九州生氣恃風雷」這句詩,在這個節點來解讀它的意思,九州風雷意味著我們在經歷了新冠疫情之後,看問題應該保持一個積極的態度。

在新冠疫情之前,我們一直擔心些什麼事情?

1、我們擔心美國與中國這兩個全球最大GDP國家發生的摩擦,包括貿易戰等;我們擔心中國經歷多年GDP高速增長後放緩未來會變成常態。

2、我們的VC/PE市場,募資困難,GP扣動扳機次數減少,單筆投資金額越來越高,退出不等同於收益。

我們看到最近3年的募資金額持續下滑。

另外,GP扣動扳機也越來越謹慎,投資筆數逐年下降,平均單筆投資金額逐年增高。

我們另外的一個觀察是:退出不等於收益。

我們整理了一份數據顯示,在2019年美股上市的30多支中概股裡面,破發率截止到2020年的5月31號達到了84.4%。這些破發的公司,平均的跌幅達到54.4%。

港股相對表現好一些。2019年的100多支中國公司在港股上市,破發率截止到5月31號達到了36.9%,這些公司平均的跌幅達到了33.4%。

那麼,我們來看新冠帶給市場什麼新的變化?

新冠是二戰以來人類經濟社會面臨最大的挑戰,也是我們所看到第一次全球性大幅度的後退,同時,它大大加劇了很多在新冠之前的趨勢。

1、宏觀來看,美國跟中國的摩擦貌似越來越激烈,至少中短期會持續這樣的狀態。

高盛3月底的報告把今年全球GDP的增幅下調到-3.8%,中國的增幅調到3.1%。這個數字的本身意義不大,我相信未來會經歷更大的調整。

2、 回到我們股權市場。

至於募資來說,對大多數機構而言,依舊會持續艱難。

從投資來看,機構出手變得越來越精準,越來越謹慎。從2020年Q1披露的融資數據看,平均單筆投資金額達到3500萬美金。

3、未來,通過IPO退出之路將變得越來越寬敞,但是,市值兩級分化也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我們看退出市場。美國最近發生什麼事情?

因為中美關係巨大不確定性,加之有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這樣非常惡劣的事件發生。所以,我們看到了中概股紛紛選擇在香港二次上市,比如網易、京東選擇香港二次上市。這裡面,港股市場是這個趨勢的最大受益方,而未來我們還將看到一波中概股私有化和回歸浪潮。

另一個退出市場的巨大改變是在A股市場。

在座有很多人民幣基金大佬應該感觸非常深,從去年的科創板推出,到今年年底將推出創業板註冊制。自這兩個巨大的利好消息釋放之後,我們會看到過去3-4個季度的IPO申報企業數量急劇上升,過會率達到90%。

未來,通過IPO退出之路將變得越來越寬敞,但是,市值兩級分化也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再回到資金端本身,對大部分的機構而言,募資越來越難。但事實上,大量的資金聚攏到頭部機構。2019年披露的10支基金總募資額達到整個市場總募資額的35%。

頭部效應加劇,這會導致兩級分化進一步加劇。我們堅信未來一定會出現比肩美國資本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

那麼頭部公司的體量會大到什麼程度呢?

我們看美國,黑石(Blackstone)已經到了6,000億美金,美國還有很多家千億美金規模的資產管理公司,包括KKR、凱雷等。

我們堅信,中國一定會出現一批數千億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甚至會有達萬億美元資產管理規模的公司出現。

這是基於過去我們看到的市場機會。展望未來,我們能看到哪些創投兩端的機會呢?頭部企業繼續增長,未來產業「上天」和「入地」的機會。

第一個機會是:頭部企業勢不可擋。

我們看到頭部企業不斷集中。標普500市值前五的公司,佔整個市值比重的22%,而創業板TOP5公司在創業板的市值已達到15%。

2020年1月1號到5月31號,同樣標普500的5家公司今年表現是正11.7%,去除掉這5家公司的整體表現是-9%,回報差達到20%。

同緯度來對比,今年前5個月,創業板這兩個數字分別是23%和8%,回報差也達到了15%。

我們認為未來市場主要的機會是來自於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有著全球最大的體量,特別是整個消費體量,有著全球最強勁的創新力。

第二,關於中美市場具體的創投機會,我們認為未來產業的機會主要是上天的機會和入地的機會。

上天的機會,主要是科技創新讓一切成為可能。

我們看美國頭部5家的科技公司,從谷歌的母公司到Facebook,他們是5.5萬億美金,平均每家是1.1萬億美金的市值。年齡稍長的朋友,可能記得在不久以前千億美金的公司已經是很牛逼的公司,但今天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萬億美金級別的公司。

所以現在有人說,再過10年,全球一定會出現10萬億美金級別的公司,全球範圍內還會出現一批個人身價1萬億美金的富豪。

我們看中國頭部的5家科技公司,從阿里、騰訊、美團、京東、拼多多,加起來的市值到了1.3萬億美金,平均每家到了2-3千億美金的規模。

我們相信這些頭部科技公司,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持續會佔領這個社會越來越多的比重,包括創新力、包括佔領我們的時間、佔領我們的消費力。

入地的機會,我們認為也是中國內需推動的機會。

我們認為中國的消費,頭部消費品牌的崛起,將是中國長久的最大的一個引擎或者是動能。

消費,其實是包括了很多,包括醫療,包括衣食住行。我們隨便舉5個消費的頭部公司,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國民品牌茅臺,到格力、恆瑞、海天,都到了500億美金左右的市值。中國5家頭部消費公司也有4,200億美金的市值。未來,這個市場還會繼續增長,所以入地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在說完上天入地的機會之後,還是讓我們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這句話是Warren Buffett說的,最近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好朋友也和我說了同一句話 ——「When you are nearing your end of life,your only measure of success should be the number of people you want to have loveyou actually do love you.」

相關焦點

  • 科技是未來10年的主流:萬億巨頭將會不斷湧現?
    未來十年,是科技的時代,尋找萬億潛力巨頭2019年,我們經歷了科技股硬核的一年,2020年後半段,科技股雖表現較弱,但依然存在機會,給還未上車的投資者留下思考的時間。在這一年,科技是最為頻繁被提出的「關鍵詞」。
  • 特斯拉(TSLA.US)「萬億美金」市值報告說了啥?
    美股 特斯拉(TSLA.US)「萬億美金」市值報告說了啥?ARK公司在2019年5月就表示,特斯拉股價將達到4000美元,彼時特斯拉股價才200美元,隨後的半年時間,特斯拉股價不斷印證了ARK公司判斷,公司則一舉成名。2、ARK預計特斯拉未來五年股價可達每股7000美元近日,ARK公開報告中,更表示特斯拉未來五年股價可達每股7000美元(對應市值1.3萬億美金)。
  • 冰與火之歌:3萬億新紀錄即將誕生 這些公司卻顆粒無收
    來源:中國證券報冰與火之歌:3萬億新紀錄即將誕生,這些公司卻顆粒無收餘世鵬 2020年是公募基金「大年」,截至目前,新基金髮行份額不僅創下了歷史紀錄,且即將突破3其中,新成立基金數量在30隻和10隻以上(含10隻,下同)的公司,分別有9家和44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新成立的基金中,權益類產品是主力軍。其中,211隻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份額為3466.67億份,佔比11.83%;617隻新成立的混合型基金份額1.55萬億份,佔比達到52.75%。
  • 但斌:我們投的是改變世界的公司和世界改變不了的公司
    來源:聰明投資者但斌今日演講:我們投的是改變世界的公司和世界改變不了的公司,今年有券商65%的客戶還是虧錢的」昨天我還在跟一個券商的朋友在交流,他說他們公司今年客戶65%以上的人還是虧錢的。今年我們都知道,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來說是大年,但是,65%的老百姓是虧錢的。
  • 孫正義投了10億美金,看好的是操盤250萬億美元的【房似錦】
    前兩天,房地產中介「貝殼找房」發布了一條舊聞: 2019年11月,貝殼找房完成了24億美元的D+輪融資,軟銀為領投方,投資了10億美元;同一時間軟銀還投資了長租品牌自如,其中5億美元為直接投資,還有5億美元是從創始人手中直接購買股票。
  • 冰與火之歌:3萬億新紀錄即將誕生 這些公司卻顆粒無收_基金動態...
    但另一邊,今年以來卻仍有10來家公司「顆粒無收」。面對「冰與火」這一幕,基金公司怎樣才能實現更好發展?  即將創造「3萬億」紀錄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今年以來共有1316隻基金成立,發行份額達2.93萬億份,為1998年以來年度新成立基金份額最高值(2019年新成立的1034隻基金總份額為1.42萬億份,排名第二)。
  • 下一個10年,最賺錢機會已浮出水面……
    後來他又改了一版,勉強能做到十幾億美金的規模,才達到了我們的投資門檻,現在想來,那個時候也確實沒人知道外賣市場能做多大,大學生可能會嫌食堂飯難吃從餐廳訂飯,但白領會不會叫外賣,人們在家裡會不會叫外賣都是未知數。
  • 未來5年,消費領域還會出現百億美金的公司嗎?
    我個人在研究中國的消費行業,前段時間我在幾個投資者朋友中發起了一個話題:中國的消費領域未來5年會不會新出現百億美金的公司?如果有,會有什麼特點?我非常看好中國的消費行業,我們可以發現在很多個領域都有新品類、新人群的創新機會,中國的居民消費還有非常大的升級空間,但如果我們要思考一個百億美金消費公司的模型,這裡面最大的難點就是:在單純經營產品品牌之後,消費領域會有什麼「好生意」,可以幫助消費企業構建壁壘?說實話,對於這個問題我並沒有100%的確信答案,但的確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實踐,有一些思考,跟大家分享。
  •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 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份額
    原標題: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 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份額 摘要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 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份額】目前,已有9家券商年內承銷的首發募資規模超過
  •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年內承銷的股、債規模均超萬億元,合計承銷超過2.6萬億元,佔24.5%的市場份額,行業內表現十分突出。券商承銷股、債規模已超10萬億近日,證監會官網發布易會滿的署名文章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直接融資存量達到79.8萬億元,約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29%。
  • 蘋果公司市值超2萬億,為何卻沒有誕生世界首富?誰是最大贏家?
    導讀:蘋果公司市值超2萬億,為何卻沒有誕生世界首富?誰是最大贏家?眾所周知,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在全球範圍內也誕生了很多的科技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像美國蘋果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個,作為全球公認的世界最頂級的科技企業,蘋果公司的市值也一直在不斷的上漲,而且還創紀錄的突破了2萬億美元,這讓蘋果公司也成為了史上第一家市值破2萬億美元的公司。
  • 先鋒集團再次創造歷史,全球首個萬億美元股票基金誕生
    全球首個萬億美元股基誕生據彭博,先鋒集團最新數據顯示,先鋒旗下股票基金——先鋒整體股市指數基金(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截至11月30日的資產規模達1.04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全球首個萬億美元股票基金誕生了。
  • 一流公司買貴了,也好過買二流的!鍾兆民:不投沒有靈魂的公司
    但微軟、亞馬遜和谷歌卻在過去近20年時間裡反覆創出新高,近期更是步入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創造了人類資本市場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觀。螞蟻金服、今日頭條等網際網路巨頭公司也即將上市,如何對此類巨無霸公司進行投資已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劉煜輝:通脹是2021年風險,也有大機會,特斯拉給中國留下了什麼
    「以上,是天風證券特邀經濟學家劉煜輝和上投摩根副總經理、投資總監杜猛,在上投摩根主辦的「2021中國權益投資展望」線上對話中,分享的最新精彩觀點。在本次對話中,劉煜輝從中美關係、通貨膨脹等角度出發,全面展望了對於2021年市場投資機會的看法,同時,對於特斯拉、新能源、物聯網等當下熱門話題也進行了分析解讀。聰明投資者整理了對話精彩內容,分享給大家。
  • ...一億美金公司·未來獨角獸」實質名歸 兩年高速增長成就無限潛力
    近日, 「一億美金公公司·未來獨角獸榜單」正式發布,豌豆思維憑藉優質課程和極致服務帶來的高速增長,從近千家估值超過1億美金的新企業中脫穎而出,登上了教育賽道的榜單,被加磅認證為全國最具關注價值和影響力的未來獨角獸。
  • 安能順豐德邦等快運六強融資進擊,未來或會產生500億營收公司
    中國快運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擁有萬億級空間可期,因此引來不少企業爭搶。2020年上半年物流行業的投資有一半投向了零擔快運領域,這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零擔快運的積極前景。巨頭和資本的加速進入,更加確認了快運行業是在快遞行業之後,下一個最具潛力快速整合的物流領域。一、未雨綢繆安能物流2019年一開年面臨第十次欠薪,多地分撥操作工罷工,風雨飄搖。
  • 11.11丨瑞再預計:新冠將給保險帶來1000億美金損失;中保協將建意外...
    三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2.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9萬億,較年初增長9.1%。前三季度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3.7萬億,同比增長7.2%。二季度末,納入統計範圍的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2.6%,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0.4%。
  • ...未來十年,中國會出現年交易額達十萬億以上的服務業線上交易平臺
    (觀察者網訊 文/張照棟 編輯/陶立烽)11月28日,觀傳媒傾力打造,觀察者網和觀視頻工作室聯合主辦的2020《答案》年終秀在上海舉行。在當天下午舉行的首場圓桌論壇《危機之後,中國企業的新時代》中,哈囉出行創始人楊磊表示,在服務業數位化大的趨勢下,中國會出現全球最大的服務類交易平臺,我們稱之為叫服務電商。它包含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於實物電商它有更強的延展性,它的用戶年交易頻次基本上是在20次左右,用戶的年arpu值大概在4000塊錢以下。
  • 世界卻誕生40多家10億美金巨頭
    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的創始人或者核心團隊,陸陸續續去了國外,或者是香港。他們在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多地往返,居無定所。他們甚至會選擇一個地區,從各地飛過來聚會,「聊聊行業有多慘,未來應該怎麼辦」。能在內地之外的地方再聚的人,已算幸運。「我朋友圈近一半的人,都已進去了。」孟傑現在每天堅持發一條朋友圈,也是在暗示,他還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