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
咱們知道,晚清末年國家疲弱,全體中國人跟著腐朽的滿清政府一起備受凌辱,老百姓遭侮辱咱就不講了。
最近有很多自媒體講歷史,就講有一位知名的大臣葉名琛也遭受到了英國人的侮辱,人家是怎麼說的呢?
他們說當年英國人攻打廣州,把兩廣總督葉名琛俘虜了,俘虜之後他們把葉名琛送到了印度。在印度把葉名琛關在一個狹小的籠子之中,當猴一樣給老百姓觀看羞辱他,最後悲憤交加的葉名琛在印度絕食而死。
這個事半真半假,葉名琛被俘是真,但是遭羞辱鑽籠子遊街確實是假的。葉名琛當年也是兩廣總督,30多歲的時候就幹上了廣東巡撫,可以說他是深得鹹豐皇帝喜愛的,加官進爵加得很快。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大臣,由於疏於對英國人的防範,戰爭之中被人俘虜了。英國人把葉名琛俘虜之後,有的人就建議英國將領,葉名琛在廣東這個地方主政十幾年,徒子徒孫非常多,他的勢力盤根錯節非常強,有沒有可能有人想把葉名琛救走呢?
而且東南亞當時也有很多華人,英國人擔心東南亞華人有沒有可能也組織營救隊伍,把葉名琛就走?
所以英國人決定把葉名琛帶到印度去,遠離中國本土,讓中國人想救你也救不了,而且考慮到葉名琛是相當級別的高官,雖然把他俘虜了,但是英國人講貴族傳統,對於葉名琛還是禮遇有加的。
而在去印度的途中,葉名琛還做個美夢:有沒有可能英國人先把我送到英國去,我要是能面見英王的話,我得當庭斥責他為什麼要對我們中國開戰!
葉名琛還自比很多中國歷史上的優秀人物,什麼範仲淹、蘇武,結果沒想到英國人沒給他帶到英國,給他帶到了印度。
而且帶到印度之後,葉名琛深感回國無望,最後他是絕食而死,這樣一位人物說不上民族英雄,但是其實也不算民族敗類了,被俘之後他還是保持了很好的氣節的。
而且英國人對他也算是禮遇有加,根本沒有什麼拿籠子給他遊街的行為,對於英國人來講,這樣一位相當級別的高官俘虜過來,還是奇貨可居的。
但是大家可能都沒想到對葉名琛最壞的是誰呢?是滿清政府,鹹豐皇帝聽說我的愛將葉名琛被人俘虜了,你以為他會派兵去營救嗎?
或者不派兵你以為他會派幾個大臣跟英國談談條件,不行咱們互換俘虜,我給你倆錢,你把葉名琛放回來行不行?
沒有,鹹豐皇帝一沒有派人救,二沒有派人談,甚至直接下了一道令把葉名琛革職,人家的聖旨寫的好。
葉名琛你自己妄自尊大,著了人家的道被英國俘虜了,所以你這是犯了大罪,我把你革職變為草民,你既然是一個草民被英國俘虜,那朝廷是不可能派人救你的,更不可能花錢把你贖出來。
甚至鹹豐皇帝還下道旨意,告訴廣東的各個口岸要嚴防英國人再來打,而且如果英國人把葉名琛當人質,迫使你們開城門的話,千萬不要聽,這個人現在在我們這看已經是罪人一個了。
當然對於鹹豐皇帝來講,擔心朝廷被英國人要挾,不管是割地也好、不管是輸錢也好鹹豐不想背這個包袱了,咱們能理解,問題是對於自己的臣子是不是有點太過薄情了呢?
原作者:李承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