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十月,正是秋高氣爽豐收的季節,對於江南地區的人們來說,一種極致的新鮮事物孕育著成熟,等待著大家去捕捉,這也就是以蘇州陽澄湖為代表的大閘蟹,其品質一直被人們所津津樂道。提起大閘蟹來,鮮嫩的蟹肉和豐滿的蟹黃都是絕佳的味道,富含大量蛋白質、鈣、鐵等多種微量元素,是大家中秋節前後不可錯過的美味!
儘管大閘蟹味道鮮美,但價格較貴,十幾年前許多普通家庭都不堪重負,如今隨著大家生活質量的提高,即使是平常百姓家也能應季吃上幾頓。平常大家煮螃蟹的方法比較多,有些喜歡燒,有些喜歡油燜,如果想說最鮮美的做法,還是清蒸原汁原味最正宗,平時吃螃蟹時,大家最喜歡吃肥美的蟹黃,那麼清蒸螃蟹時,怎麼能讓蟹黃不流失呢?
一、由於大閘蟹是淡水蟹,寄生蟲和細菌較多,首先要給大閘蟹洗一個「鹽水澡」,在清水裡加少許鹽,然後反覆刷一遍大閘蟹,對其進行消毒殺菌,確保蒸出的螃蟹肉質更鮮美。請注意刷洗時,像大閘蟹一樣的三角腹下面,一定要翻開清洗,這裡的髒東西會比較多,避免吃到不乾淨的東西!
二、很多外地顧客買大閘蟹,寄來的時候會用繩子捆住,但很多本地人買的,基本上都是沒有繩子的,螃蟹蒸的時候到處亂動。可準備一把筷子,插在螃蟹的兩眼之間,再稍微用力向外翻動,使螃蟹呈現假死狀態,同時也保證了肉的新鮮!
三、這一點最重要,螃蟹一定要在水下冷鍋蒸,這樣可以保證大閘蟹的味道,同時不讓營養過多流失,也不會產生腥味。許多人在水底燙鍋時,導致最後螃蟹受熱溫差大,腥味很濃蟹黃外流,而螃蟹的肉味又發硬,營養大量流失!
四、其實下鍋的螃蟹也很講究,如果把螃蟹的肚子朝下放,螃蟹受熱時,蟹黃就會從腹部流出,營養就全部流失了,而且蟹黃也不易成熟。最好是把背向下放,這樣蟹黃就不會流出來了,而且蟹熟得快,肉也很鮮美!記著這幾點,按照正確的步驟,才能蒸出美味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