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藝術家聯手辦展,歐洲百年藝術史「點到為止」

2020-12-22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我沒有名,這些畫面中的人物個個都比我有名……」12月19日,楊冕個展「二百六十萬個點和西方藝術史」,顧雄個展「顧雄-河流」,以及廖明明個展「Tangpu-入蜀」三個展覽同時在麓湖·A4 美術館舉行。開展前,藝術家楊冕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解讀了自己要用「畫點」的方式解構世界名畫的動機,他希望能夠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和觀眾產生互動。雖然大多數人觀展只是走馬觀花,但他們透過這些密密麻麻的CMYK四色元點,無疑又對西方美術史產生了新的認識。

當天亮相的三個展從很大程度上顛覆了觀眾對藝術的常規理解,觀展不但欣賞到了藝術之美,同時也是一次奇妙的科普之旅。楊冕的「二百六十萬個點和西方藝術史」無疑是最震撼的。A4 美術館 1 號展廳,楊冕為帶來了 13 幅超大尺寸的畫作,畫作內容共涵蓋 45 幅西方經典藝術史巨作,每一件展品都是數張畫作的疊加。

這次是楊冕在海外巡展 20 年後首次回到成都本地美術館舉辦展覽,也是他 CMYK 西方藝術史系列的首次亮相。這些畫作都是由四種顏色的「點點」構成的,大多數人初看這些畫作都會淹沒在色彩的海洋裡,只有當視網膜適應了之後,才會發現畫裡大有名堂。楊冕說:「有些參展畫作的點點數量多達七八萬個,畫點也是體力活,開始這個系列創作之後,不僅我的視力下降了,頸椎勞損也越來越嚴重。」

楊冕

楊冕的CMYK系列繪畫的「元點」始於2009年。CMYK是廣泛應用於現代圖書、報刊、傳播品的色彩系統,四個字母代表四色即青(Cyan)、洋紅(Magenta)、黃(Yellow)、黑(blacK)。藝術家將四色作為其色彩分類的基本法,並藉助電腦進行圖像解構與色彩分層,過程中運用廣告製版分層的套色原理實施主觀繪製。

策展人李傑介紹,不同於機器的快速製圖術,楊冕通過主觀分析和單點個體繪製來強調進入圖片生產機制討論的重要性。楊冕在工作室像苦行僧一般將一幅幅名畫解構為數萬個四色元點。本次展覽展出的畫作共計260萬個點,耗費了藝術家五年時間。藝術家通過個體的自由選擇,將一個一個色點依次排列於畫布之中,完成對於「圖像的圖像」再詮釋。

楊冕的「點點畫」

楊冕在現場介紹媒體採訪

楊冕以獨特的 CMYK 工作方法和視覺語言,在這次展覽中,公眾可以在與畫作展開多維度的視覺解讀與對話、體驗 CMYK 帶來的視覺震撼的同時,暢遊藝術家開啟的這段重構涵蓋從前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 、巴洛克、新古典、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到印象派、後印象派、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及波普藝術的穿越藝術歷史的旅程。觀眾們紛紛為CMYK「越近越抽象、越遠越清晰」的絕妙視覺效果點讚。

欣賞楊冕畫作是「橫看成嶺側成峰」

而在2號展廳,倪昆策展的顧雄個展又給觀眾呈現了海外華人藝術家的「鄉愁」。展覽主角是來自旅居加拿大 30 年、此次因為疫情無法到場的重慶藝術家顧雄。展覽以平行的結構並置著兩組觀看:作為藝術家生命個體的「顧雄」,以及更廣泛生命符號裡的「河流」。觀眾可以飽覽藝術家 40多年跨越了不同文化現場的創作,作品主題包括「移民與身份」、「全球化進程中的個人位置」。觀眾們一進入到二樓展廳就被映入眼帘的由數百條三文魚、3000 只壓扁的可樂罐和 5000 條紙船組成的巨型河流所震撼。

顧雄參展作品

3 號展廳也大有名堂,這裡是由蔡麗媛策展的廖明明個展「Tangpu-入蜀」。Tangpu項目作為安徽藝術家廖明明的持續項目,圍繞著他的繪畫、收藏和生活方式展開。而此次長達一個多月的成都駐留生活,在 Tangpu-入蜀中注入了成都帶給藝術家的獨特感受,還帶來了藝術家專門為成都觀眾創作的一幅突破傳統中國水墨畫規格的超大畫作。

廖明明參展作品

藝術家有感於傳統和現代人的周遭的風景與心境已然不同的現狀,積極尋求對傳統視覺內容與呈現方式的轉換,在此次展覽中為觀眾帶來了令人仿佛能穿越時空的美妙內容。參觀過後,觀眾們都紛紛感嘆:Tangpu 是一間能讓忘記時間的屋子。而此次展覽才剛剛開始,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展期中即將發生的各種活動,才會最終成為完整Tangpu-入蜀展覽。

廖明明參展作品

據悉,三位藝術家個展將從12月20日持續到2021年3月7日,觀眾在領略整個西方藝術史魅力的同時,還可感受中國傳統經典水墨和博物館級藏品的博大精深。

策展人李傑解讀楊冕的作品

策展人倪昆向觀眾介紹顧雄的作品

策展人和參展藝術家合影

相關焦點

  • 150年過去了 讀威爾·貢培茲的現代藝術史
    書尾提及或未提及的藝術家——基佛、巴塞裡茲、施納柏、沙利——當年不過三十來歲,剛露面,隨即揚名,傑夫·昆斯、達米·赫斯特,更要到1990年代這才出道。三1917年4月2日,星期一……三位穿著講究的年輕人邊走邊聊……他們離開了店鋪,艾倫斯伯格和斯特拉去叫計程車……馬塞爾·杜尚笑著心想:這東西說不定能掀起一點風浪。這段戲說摘自《現代藝術150年》第一章。貫穿全書五百多頁,貢培茲便以這樣的花腔談論現代藝術。藝術史不可這般寫法(當然,他知道),堆砌趣談更是旁門左道。
  • 除了貢布裡希,還有哪些西方藝術史入門書值得一讀
    試問,你能在任何一本藝術史導論教材裡讀到葡萄牙藝術史嗎?瑞典藝術史呢?或者保加利亞藝術史?一個字都找不到。難道這些歐洲國家沒有藝術史嗎?不是這樣的。我之所以會注意到這一點,恰恰是因為近來在收集各國發行的藝術題材郵票時,發現了上述三國許多本土藝術家的作品,為什麼我在書本上還有(西方)博物館裡從來不曾見過它們呢?
  • 「西韻東漸——歐洲百年油畫大師展」展現藝術家非凡審美趣味
    在西方藝術史中,歐洲古典油畫是其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從古希臘時期發展到文藝復興時期,再到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油畫創作無論是技法、材料還是觀念都達到了成熟和巔峰。今天(10月25日)—由安戴克斯歐洲藝術主辦的「西韻東漸——歐洲百年油畫大師展」(Western Charm Meeting the Eastthe Exhibition of Western Oil Painting Masters of the Centuries)在浙江賽麗美術館開幕。展覽展示40餘幅老油畫及2件青銅雕塑作品,以最近的距離與觀者對話。
  • 古代西方藝術史著名人物,拉斐爾是誰,他有什麼成就和代表作?
    西方的歷史和東方歷史其實是一樣悠遠綿長的,尤其是西方古代藝術史,在世界上是非常著名的。 在西方國家的古代藝術史之中,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就是拉斐爾。在西方藝術史之中,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是西方藝術井噴的一個時代。
  • 情婦、金主、神經病,《大話西方藝術史》到底寫了些啥?
    法國藝術評論家丹納說:"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說到時代風貌,就不得不提藝術史上的豐碑——文藝復興運動。美帝奇家族族譜雖然以放高利貸給窮苦百姓起家,後來因為財富通天,搖身一變為銀行家,並斷斷續續統治了佛羅倫斯將近三個世紀的美第奇家族早已絕嗣無傳,但這個家族中的幾代人在當時資助了幾乎所有重要藝術家
  • 馮雪:藝術檔案與美術博物館的藝術史建構
    作為激進的社會思想運動在藝術史領域的某種體現4,新藝術史學者著手處理一系列與學科方法、途徑以及研究對象和範疇相關的問題,他們試圖將研究的視野拓寬到歐洲中心之外的地域,把更廣闊的視覺圖像納入研究的對象範疇,尤其重視與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藝術理論、符號學和結構主義哲學等的融通,從而構建一種具有跨越性的視覺藝術史研究方法論。
  • 歐洲藝術史之—國際哥德式
    宮廷的品位和風尚也從一個側面代表了藝術品訂購者和歐洲哥特風格的基本傾向。 宮廷名族之間互相攀比,各自招募自己的畫師、樂手、作家和雕塑匠人,由負責人協調,為他們的主子美化形象:宮廷官方的御用畫師也需要負責籌備節慶、騎士比武、宴會和編舞,也負責設計家私和服飾,目的就是讓主家對手的那些宮廷名族感到驚豔,激起他們的羨慕。
  • 事實上成年人的藝術史是有答案的
    我真的很佩服作家易公子,如果我不了解整個西方藝術史,很難用這種幽默的語言把這麼多藝術流派藝術家和代表作串聯結合起來。在帶問題閱讀書籍時,很容易引起作者的共鳴;同時也發現,即使這本書的讀者不是兒童,你也可以在作者的解釋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兒童藝術啟蒙怎麼做?一、什麼是兒童藝術?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藝術家 抽象動物題材油畫家馬爾克作品欣賞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弗朗茲·馬爾克(弗蘭茨·馬克 Franz Marc,1880—1916年)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青騎士社的創始人之一。《紅色的鹿》馬爾克從1910年起專注於繪畫動物題材,他在動物身上洞悉到一股世界的內在本源,一種樸實純真,未被現代人類社會玷汙的本質美。他認為:「那屬於動物生命的純潔的感覺激起了存在於我的那些善良的東西。」
  • 耶穌會士與藝術史迷案
    弗蘭克除了是一名耶穌會士藝術家之外,他還在一戰中為愛爾蘭軍衛隊擔任隨軍懺悔神父,他所攝下一戰中的諸多珍貴影像,也是他親身經歷的留念與寫照。弗蘭克的攝影師生涯始於高中畢業,他的叔叔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e,1844-1935)是克洛因地區的主教,也正是叔叔羅伯特給了他人生第一臺相機。弗蘭克開始遊歷歐洲,在法國、義大利、瑞士等地拍攝。
  • 專訪巫鴻:要解決審美焦慮,最好是多讀點藝術史
    他喜歡畫畫,也經常畫畫,結果等他念完中學,才發現畢業那年(1963年)中央美院所有藝術系都不招生,他因此只能報考美術史系,從此踏上藝術史研究之路。1963年至1968年,巫鴻就讀於中央美院。「文革」期間,尚未畢業的他被送去宣化的部隊「接受再教育」。1972年,幸運之神眷顧——他被分配到故宮。
  • WF手辦展又來啦!神仙精品歌姬初音出世!
    展會最初由GAINAX的前身General Products創辦於1984年,1992年由海洋堂接手,迄今(2019年)為止已有了35年的歷史從2018年開始WF也會在上海舉辦一次,今年的WF展在6月份如期舉行WF2019上海在6月8日到9日舉辦,不知道有多少人去魔都觀看了Wonder Festival手辦模型展,畢竟在模型展上,除了參觀國內外一些品牌廠商和原型師工作室的手辦作品
  • 《大話西方藝術史》:了解30000年西方藝術發展史,這本書就夠了
    《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淺白風趣的語言,從西方文明發展的源頭開始,沿著清晰的脈絡,經過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浪漫派、印象派直至20世紀的當代藝術,梳理了30000多年西方藝術史的精髓,全書涵蓋20個藝術流派、40位藝術家和150件代表作品,勾連起藝術的基礎知識和欣賞方法,幫助讀者構建完整的藝術史框架,提升對藝術的獨立審美意識。
  • 《寶可夢劍盾》點到為止怎麼獲得 點到為止獲取攻略
    導 讀 寶可夢劍盾點到為止獲得方法介紹 寶可夢劍盾點到為止的獲得方法是升級習得和招式機器習得。
  • 李公明︱一周書記:走向跨越與交融的……藝術史研究
    >是十多年來的研究成果以專著形式的結集,正如作者在導論和後記中所介紹的,該書的寫作孕育於《可視的藝術史:從教堂到博物館》的完成過程中,然後從博物館與藝術史的論域轉向歐亞大陸間東西方的跨文化、跨媒介互動的藝術史論域。
  • 言恭達|百年築夢 當代傑出藝術家邀請展
    「百年建黨、不忘初心」,在百年築夢的新時代,藝術家最根本的是要創作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真正的藝術家既是優秀文化的繼承者,又是發揚者、開拓者;既能融合百家,又能標新立異。
  • 哈佛課程:歐洲繪畫藝術史-第三課:波提切利與維納斯的誕生
    哈佛課程:歐洲繪畫藝術史-第三課:波提切利與維納斯的誕生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先鋒派俄羅斯女性油畫家 馮·韋雷夫金作品
    西方藝術史:俄羅斯美術巡迴展覽畫派現實主義代表畫家 列賓Repin)。韋雷夫金在1896年移居德國,在這之前的早期作品使她被稱為「俄羅斯的倫勃朗」,她在歐洲前衛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她在現實創作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情感元素,代表了普遍的時代精神。韋雷夫金的畫面經常出現這一幕:傍晚的街道上,一些身著黑衣戴黑頭巾的女人,背著拎著沉重的包袱,佝僂著背,從遠處走來或向遠處走去,拖著緩慢的腳步。
  • 《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新奇有趣藝術故事串起一部西方極簡藝術史
    看得出來,為了給這些故事起個亮眼的名字,意公子著實下了功夫:通過對三個維納斯雕像《米洛斯的維納斯》《威倫道夫的維納斯》《烏爾比諾的維納斯》的解讀,意公子告訴我們,古希臘人對美的追求的演變,就是從女漢子到女神的過程。故事名叫「女神與女漢子?」是不是有點畫龍點睛的味道。「魔鏡啊魔鏡」則是取自委拉斯開茲的名作《宮娥》裡那個神奇的鏡子。
  • 十位你必須知道的波普藝術家
    沃霍爾除了是波普藝術的領袖人物,他還是電影製片人、作家、搖滾樂作曲者、出版商,是紐約社交界、藝術界大紅大紫的明星式藝術家。在20世紀中葉,抽象表現繪畫盛極一時之際,他和紐約年輕一代畫家,提出了新形式的具象繪畫——波普藝術,在60年代一舉成名,成為足與歐洲繪畫體系一別苗頭的新美國藝術,甚至許多曾受美國商業影響的域外文化,亦感受他作品的震撼力。利希滕斯坦的繪畫或雕刻作品,引用自漫畫、日用品、廣告以及一些美術史上名畫家的作品造型,轉化成他自己獨創的技法與創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