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5月,就有全國人大代表提議,新建北京至南京第二高鐵,設計時速為350km/h,提升京滬高鐵沿線的客運承載力,並全面的緩解京滬高鐵的運輸壓力。面對這樣的提議,目前有什麼實際動作嗎?這個提議明顯與國家規劃的京滬高鐵二線有重合作用,在客流上明顯要搶佔京滬高鐵二線的沿線客流,難度是要否定建設京滬高鐵二線嗎?
按照北京、天津、山東、安徽、江蘇的鐵路規劃,目前沿線京滬高鐵修建二線,且涉及時速為350km/h的方案雖然沒有由這四省市正式提出,但是這四省市正在按照各自的規劃,逐步實現這個功能。那麼來盤點一下這些高鐵的規劃方案。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當前遇到的難題,以及北沿江高速接入安慶方案
1、北京至天津,正在建設京津城際二線,設計時速為350km/h;
2、天津至濟南,利用建設的京滬高鐵二線天津至濰坊高鐵的天津至濱州段,規劃濱州至濟南高鐵,這兩條高鐵是明確建設的;
3、濟南至棗莊高鐵,已經公開了二次環評;
4、棗莊至徐州,暫無明顯的規劃方案;
5、徐州至蚌埠,淮宿蚌高鐵(開工建設)+淮北至徐州高鐵(建成通車);
6、蚌埠至南京,蚌滁寧高鐵高鐵規劃。南京北站確定了,場站為12臺24線,樞紐面積約37.6萬平方米
如此可見,人大代表提議的北京至南京建設第二京滬高鐵,設計時速350km/h,是很容易實現的。要知道南京至上海,其路徑更多,不僅僅有京滬高鐵、滬寧城際,蘇南城際高鐵,還有即將開工建設的北沿江高鐵,這些除了滬寧城際高鐵的時速問題外,其他的全部是設計時速為350km/h。
如此看來,而比較國家規劃的京滬高鐵二線,其沿線的時速不統一,有350km/h的高標準高鐵,也有時速為250km/h的高鐵,甚至還有時速200km/h的快鐵,顯然與沿著京滬高鐵新建的第二350km/h高鐵相比,要差很多。 又一條城際鐵路要開工了,連接江蘇與安徽,但不是國鐵
各位看官,對於人大代表提議建設京滬高鐵北京至南京第二設計時速為350km/h的高鐵,你們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