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壁壘:從解決問題邁向發現問題,3個方法帶你提升思維

2020-12-18 青湘會

在數字時代,誰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現在,知識服務和研修機構把思考變成了在網上流傳的「知識商品」。但是,思考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非常有個性的行動。如果只有一些共同的思維內容作為知識產品得以普及,必然忽略思維中最關鍵的部分。在這種模式下,思維能力的提高總是為了追求卓越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新知識和新思想而簡化的。漸漸地學習成了負擔,但是思考力並沒有那麼高。思考能力是系統的綜合能力,學習新想法是非常小的部分,沒有什麼提高思考能力的作用。

特別是在網際網路條件下,獲取知識和信息已經不是一個瓶頸了。但是,在現有的知識服務模式下,決定思考能力的其他部分很難覆蓋。

發現問題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通過什麼樣的思考轉換可以從問題解決轉移到問題發現?在問題解決階段,問題的界限已經確定。所以我們只是集中資源去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最重要,股票的想法被使用。但是,外部環境在不斷變化。過去有效的方法今天可能行不通。新的想法明天可能會落後於時代。在這樣的情況下,更需要的是流動性的思考,關注現在。過去的知識和經驗只不過是產生新知識的材料。用了就扔掉也沒關係。

股票思維的人在面對陌生事物時,自然會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思考,這是知識積累過程中長期形成的慣性造成的。但是,一些知識框架很容易吸收和他們自身價值觀相兼容的部分,拒絕「異常」的內容。這個「封閉系統」將在革新過程中形成自然阻力。

當有開放系統的人面對新事物時,他們會實事求是地觀察。他們不是用現有的知識體系強行區分,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重新理解那些。直覺和偶然是從未知世界獲得新想法所必要的條件。「開放系統」的客觀定位有助於把握最微妙的差異。

一、提升認知的3個層次

我想這三個關鍵詞可以理解為直接認知的三個級別。

1、知=知道,對於事情有一定的認知

2、未知=不知道=對於不知道的事情懷著敬畏之心,空著杯子,以謙虛、誠實的態度接受新知識,豐富自己的認識。

3、無知=不知道=不知道就不會恐懼,什麼都知道。我知道很多事情。

二、解決問題的3個領域

1.知道的已知==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問題和答案都是已知的。這符合現有的經驗和知識。也就是說,可以共享已經發生的保存和準備使用。這個問題有「正確答案」的意思。應對法是「如何有效、正確、迅速地解決問題」。

2.已知的未知=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這個問題是已知的,但是答案是未知的。這通常是狹義的解決問題。例如,「我知道低成本的產品賣得很好,但是不知道怎麼實現」這種產品的開發對應於這個領域。在這裡,大前提是「問題已經被提出了」。

3.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我連這個問題都不知道。這與上述盲目自大和無所畏懼的無知有很大區別。這可以被視為一般化的問題解決區域,即問題發現區域。例如,在商業世界中有很多因素是非常不確定的,從舊的角度考慮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需要革新。

三、提升思考的維度

在已知和未知之間,看不見的「常識之牆」妨礙了思考。在我們的認知範圍中,一部分已經被知道了。因為有些部分我們知道我們不知道,所以這兩個部分作為整個世界都可以簡單地看到。但是,除此之外還有更大的空間。我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未知」需要發現和重新定義。要進入這個領域,需要提高思考次元,俯瞰全體。

據心理學家稱,平面視是將距離最小化的技術。這個方法可以縮小你的生活,在宇宙的視野裡獲得獨立的尺度。問題成為問題,是因為讓自己著迷並不斷擴大。當你分開你的想法和問題時,問題只會發現你的觀點。我像石頭一樣從上面把你絆倒了。這只是灰塵。如果宇宙的誕生濃縮在一天,人類的誕生就一分鐘也沒有,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瞬間。

從這個高度看,生活中的煩惱和痛苦更小,它們會影響對生命意義的錯誤看法嗎?這些痛苦的感覺只是一個想法,但是太多的人堅持這個想法卻無法擺脫。無限的思考能讓我們的心情平靜下來,提高對問題的看法。通過培養我們自己的理性來控制我們的思想。請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讓不安平靜下來,減少恐怖。

俯視的視角來自思考的次元。這時,你會發現生活中的障礙、困惑和煩惱都微不足道。今天讓你困擾的事情明天可能會變成想法。多數情況下,關係不好,只是被思想所困擾。這些煩惱很多都是為了回應你的期待。當你竭盡全力現實地看到這個世界時,你不再執著於這些想法,這樣你生活中的煩惱就消失了。到這裡就知道了。外面沒有人。只有我。

相關焦點

  • 打破思維壁壘,從解決問題邁向發現問題,3個方法帶你提升思維
    在數字時代,每個人都渴望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目前,知識服務和培訓機構將思維轉變為在網際網路上流動的「知識商品」。然而,思考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行為。如果只有一些共同的思維內容作為知識產品傳播,就必然會忽略思維中最關鍵的部分。
  • 《思維不設限》:如何打破聯想壁壘,快速實現思維升級
    書中的概念和觀點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創造力的來源和打破固有思維、訓練多元化思考力的方法。書中有幾個提升思維能力的小技巧,分享給你:01聯想壁壘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聯想壁壘的概念非常模糊,在這本書中作者用了很多的實驗和案例來解釋聯想壁壘對我們思維能力的限制。
  • 打開心牆,破除你思維的壁壘
    因為你的思維模式決定著你的行為方式,而你的行為方式決定著你的成就高度。縱觀這個世界,我們會發現,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如查理·芒格、巴菲特、賈伯斯、稻盛和夫等,他們的思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掃描半徑寬廣,掃視深度無垠。
  • 廖為富:思維經驗外化,打破身份壁壘,高效帶教技術提升
    如何在做事的過程中,使招進來的新人儘快融入新的組織、快速勝任工作崗位且留存下來成為帶教這一身份的重點關注方向。2020年5月29日(五),精益生產革新實戰專家、零牌顧問機構資深顧問廖為富老師應邀走進深圳某日企,為其進行《高效帶教提升訓練》的培訓,此次培訓得到客戶的大力支持與讚賞。
  • 《思維不設限》:打破聯想壁壘,提高思考力
    正在學習寫作的你,是否也曾這樣過:打開電腦,一坐就是一下午,可是,卻未曾留下隻言片語,寫了刪,刪了寫,總覺得自己寫的沒什麼新意。經常一篇文章寫到一半就不了了之,過段時間重新燃起寫作興趣,提筆再寫一篇新文章,舊文就扔在那裡了。可是長期下來,寫作能力提升很慢,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 當婚姻出現問題時,最好的解決辦法不是換人!而是這3個極簡思維
    當一段婚姻出現問題,這三個極簡思維很重要:1、找出問題根源當我們面對婚姻中出出的問題時,先不要去試圖讓對方做出改變和妥協,就事論事。要反思發生這些矛盾的根源是什麼?為什麼生氣?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戰勝了自己的思維障礙,改變了自己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你會發現,自己是真的長大了。人不怕與別人的較量與挑戰,最怕與自己,其實,每個人最難戰勝的敵人就是自己。
  • 《深度思維》:8個思維方法,讓你成功突破極限,實現成功逆襲
    第一直覺肯定是再噴一次油漆對吧,有一些思維能力的人可能會說:「顯然需要找到原因,為什麼東邊的牆會腐蝕的很嚴重?」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因為清潔人員洗牆的時候,用了高腐蝕性的清潔劑。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的解決方法是再噴一次牆,然後讓保潔人員更換清潔劑。但作者說,這還遠遠不夠,根本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 三個思維方法,輕鬆搞定數據運營難題
    本文作者從自身工作實踐出發,梳理總結了3個最常用的運營方法,與大家分享。隨著近些年網際網路電商蓬勃發展,對運營的要求隨之提高,面試運營崗位的時候,常會提問數據運營分析相關的問題,但回答常常令人失望,要麼說不清楚分析思路,要麼抓不到核心指標。
  • 數學思維評測誰家強?火花思維、你拍一、摩比愛數學、新加坡數學
    它的優勢是有獨創的火花思維六步法:1)好奇 2)探索 3)猜想 4)驗證 5)反思 6)應用;它的劣勢是上課老師是集中培訓出來的,資質並不明確。你拍一你拍一的理念是:1)讓孩子有快速和準確解決問題能力,強調精準度和速度2)多角度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 建立思維模型,感受思維之美
    直到我讀到成甲老師《好好思考—如何練就高超學習力》這本書,才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真正要追求的目標是把思維模型作為分析解決問題的工具,用抽象的多元思維模型洞悉問題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槓桿點。成甲在《好好思考—如何練就高超學習力》中提到:做筆記的目的不是記錄別人的知識,而是尋找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完善你思考解決問題的知識體系。傅盛在做筆記的時候,並沒有一股腦的把周鴻禕的講話羅列出來,而是對看似很散的會議紀要進行整理,梳理出了周鴻禕沒有直接說出來的邏輯。
  • 成年人學習能力的背後,最終是思維能力的問題
    第一類思維能力是目標思維。 在學習的開始階段,目標思維就很重要。在信息爆炸知識更新加快的環境下,如果沒有目標的學習,基本上就是「自嗨」:當無法將自己學習目標進行聚焦時,你只能學到很多個領域的皮毛,但這些皮毛無法提升個人的能力形成競爭優勢。
  • 設計思維:20種行之有效的構思方法
    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構思方法的簡單概述:1. 頭腦風暴法在集體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每提出一個新的觀念,都能引發他人的聯想。相繼產生一連串的新觀念,產生連鎖反應形成新觀念堆,為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你應該提供一個所有參與者都能暢所欲言的創造性思維環境,這將比你一人進行思考更深入和全面。2.
  • 三種行之有效的創新思維方法
    每周一、三、五晚上20點發布三篇原創文章,歡迎投稿,敬請閱讀、分享激發創意的方法被稱為創新性思維方法,創新性思維方法有許多種,如逆向思維、六頂思考帽、頭腦風暴法等。01逆向思維在思維實踐中,每個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慣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式,當面對外界事物時,會不假思索地將其納入特定思維框架進行處理。
  • 專注思維和發散思維的相互結合,有效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成功大師們往往是善於休息的高手,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利用大腦的思考特性,來幫助自己在休息時更加有效的發現和解決問題。利用的就是我們大腦的2種思維模式:專注思維和發散思維。運用這三個方法,任意一個都可達到啟動發散思維的效果。
  • 簡單易懂的思維模型:解決問題篇
    這篇文章原標題是Tools for better thinking,作者Adam Amran在文章中用通俗易懂的圖文結合方式跟大家介紹了14個思維模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這個問題來反問自己。基於此,你可以對這個問題或場景展開逆向思考。具體而言,你可以參考以下3個步驟:試問自己:在此情形下,最壞的解決方案或決策是什麼?接著問自己:它為什麼壞?試著寫下有關原因。通過上一條的原因,逆向思考並嘗試提出好的解決方案或決策。
  • 強大的內心建立在打破各種思維壁壘的基礎上
    在此我將拋出我的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參考,大家有麼有想過一個問題,是誰在支配著個體的行動 ?是目標、是責任、是任務等,很多人會想就是這些,從宏觀角度來講就是如此,但是從微觀角度來講是你的思維受到了一定的束縛,因為思維或者情緒在控制著你的所有的行動,但是我不建議各位在情緒的操控下去做事,而是在思想的控制下去做事,有人會想,情緒與思想有區別嗎 ( 後續我會給大家單獨寫一篇關於思想與情緒的區別的文章)?
  • 1個認知,2種思維方式,助你想出N多創意!
    這應該是困擾眾多廣告人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捕手經歷了3個階段的認知升級,有了一些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助人助己提升創意效率。第1階段,創意是從策略推導出來的。第3階段,創意是從結構化思維和發散性思維的結合中產生的。就在我糾結「到底是策略推導出創意,還是創意倒推出策略」問題時,我的麥肯錫領導反問我「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這一下子點醒了我,我再也不糾結這個問題。
  • 如何理解「設計思維」?
    什麼是設計思維呢?這個詞聽起來很玄學、很虛無,難以摸清它究竟是什麼?而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本文就從三個角度——概念、發展、模型進行分析與解讀。Design Thinking,國內翻譯為「設計思維」,臺灣習慣翻譯成「設計思考」,是一種創新方法論,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路徑。
  • 心理學中的「思維」有什麼特點?「思維」有哪些分類呢?
    思維的分類直觀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 ① 直觀動作思維:是指憑藉直觀感知和實際行動解決問題的思維。集中思維(聚合思維)、發散思維① 集中思維:是把問題所提供的各種已知條件朝一個方向集中,從而得出一個正確答案的思維。例如:警察在偵破重大刑事案件時經常採用這種思維方式。
  • 孩子躺地撒潑要玩具,家長嘗試「燈式思維」,讓孩子通過努力獲得
    3、幫助尋找解決困難的途徑「燈式思維」更是會像燈一樣為我們照亮前進的方向,為我們照出當下所處的環境,並為我們尋找到解決問題和困難的途徑。吳伯凡老師說,燈,不是在反映世界的某種現象,而是可以幫助你從黑暗中走出來的,幫你走出困境的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