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十一章 不是田土錯

2020-12-12 松風閣語

第十一章 不是田土錯

渾水溝的對面山坡上,金燦燦小麥一大片;溝這邊,水汪汪的田裡,到處見生產隊社員的身影,一些人在朝田間扔秧苗,一些人在田邊彎腰插秧,還有一撥人坐在田埂上擺農門陣。

孫幾財、梁井鋼等四人正摟本書,已經在見毛所在插秧的田邊站好,梁井銅念一句,他們幾個就跟個大喇叭似的跟著大聲念。

見毛聽到這些,已經聽得耳朵跟腳板一樣生了層層繭了,你們看,孫幾財大聲讀得把臉都讀紅了。

有一次,見毛喊孫幾財把那書本甩開,念幾句跟他單獨聽聽,並說下是啥意思。孫幾財就只好裂開嘴笑笑,那種從屁眼裡冒到臉上的笑,讓他很想抓把泥巴朝孫幾財那笑臉上扔去!啥意思呢?看不起他鬥大個字認不到?莫非也聽不懂人話?那本書上的東西,在孫幾權、梁井銅那裡起碼讀了比這塊田裡的秧苗還多,不曉得熊抗日、戶海南他們讀了多少遍,反正見他們每次公開讀,看他們的神情,似乎有神召喚。他聽不懂這些,其實,他很想弄懂,他就是弄不懂。

見毛估計,他們念的是和尚超度亡人的經書,但念的方式上卻大不一樣,和尚念經,他聽過,基本上念得咿咿呀呀。他們這個,是站起跟到梁井銅念,念到興奮處,還高高舉起拳頭。讀點啥書還高高舉拳頭?他點都不明白了。他明白的是把左手中的秧苗一根根分離出來,然後用右手一根根插到可結飽滿穀子的田裡。今年這個時候才開始插秧,按說早過了農時,估計收成難。他每插一根秧苗,人就往後退一步,腳踩在水田裡,軟軟的,暖暖的,有時候冒著水泡一絲涼。此時這涼不一樣,從腳趾縫縫裡傳來,嘿嘿,心想,今天我春菊運氣好,順著腳摸下去,逮住了!哈哈,一條黃鱔。狗日的仙人板板!這可啷個整呢?說他去解手,把黃鱔弄死藏在某個草叢裡,待下工才悄悄帶回去,還是……沒想到,他長得硬長的大腳趾母上的指甲此刻成了殺黃鱔的刀,就在水底下,泥巴裡,他死死捏住黃鱔的頭,把腳指甲深深地插了進去,這泥土裡長出來的東西還拼命想逃跑呢。

落在別人的眼裡,見毛仍在插秧,仍在一步步往後退,只是,手上的動作明顯慢了下來,那條仍在動彈的黃鱔一直在秧苗下遮擋著,被拖在水下往後移。他插了百多根秧苗才見黃鱔死翹翹了。他悄悄提抓起黃鱔,假裝伸了個懶腰,順手緊了緊褲腰帶,這根褲腰帶是他老娘手裡出的針線活。他然後把上衣往褲腰裡一紮,順手把黃鱔丟到了敞開的上衣裡,他的肚皮頓感一陣涼,這東西就是蛇,哈哈,哈哈。

見毛像吃飽的狗樣伸了伸腰杆,他用手去摳鼻屎,摳了幾下,環顧了旁邊幾個插秧的人,聽到孫幾平在打幹嘔。他問:

「孫幾平,你乾嘔啥?」

「管你啥事呢?老子乾嘔得舒服!」

「哈哈,虧你想得出,要吃我的死腳皮,幸好那天我沒有吃。吃了的人啷個都在乾嘔?有那麼老火嗎?你看,水就過了三秋田了,還在乾嘔。」

「老子要乾嘔一輩子,讓老子的兒子、孫子曉得餓飯是啥滋味。」

「你各人還是個兒子喲,早得很,才剛發出嫩芽芽喲。你好好抬頭看看這灰濛濛的天,你我熬得下去不下去還是個大問題。你還兒子,還孫子……」

見毛今天捉了條黃鱔,心裡比較踏實,就想再戲弄下孫幾平:

「你會背那個不?」

「哪個?」

孫幾平問。

見毛只好用手中的秧苗指了指外面的田埂邊。

「你說的那個呀,……見毛你信不信,老子認不全,但只要聽一遍就能背給你聽。」

「嘿嘿,你神了你了,我肯定不信噻。」

「見毛,我們隊裡的人的生辰,隨便哪一個,你隨便問,看我回答得對不?」

「呵呵,那書上的東西肯定要比記個生辰八字啥的要難得多。反正我是沒有聽懂個啥。」

「見毛,其實,有些東西無需你聽懂,你只要會聽懂秧苗發出的聲音就可以啦。」

木大炮從話縫縫裡插了一句。

「好你個木大炮,秧苗會發出啥聲音?」

孫幾平問。

「哎,跟你孫幾平恐怕一輩子都扯不清,你只管把手中的活幹好,其他,你當耳朵背了,沒有聽到。」

同一塊田裡,也有幾個婦女在說笑,其中就有個婦女在笑說木大炮。

「大炮……」

「柳大姐,喊我幹嘛?」

「還能幹嘛?聽說,你那個東西沒有前幾年那麼大了。」

「暈,你啷個張得開嘴巴喲?盡扯這些,你們一個個彎腰駝背插秧還不覺累嗎?」

木大炮說,他當然曉得這溝裡的娘們,仿佛個個是蛇變的,身材妖嬈靈動不說,其心也跟著妖嬈靈動,一肚子的壞水,滿腦子的餿主意,真讓這溝裡的男人受不了。

孫幾平卻幫著木大炮回答:

「大姐啊,你又不是不曉得,這年頭,上面的嘴巴就餓得清口水長流,下面的那張嘴巴就只好好縮水了。老子就不信,你下面那道口口還肥得流油?」

另一個婦女笑著說:

「孫幾平,要不你來看看?肥得很喲,起碼比這塊田肥。」

「看,看個屁!現在,我看你也只想在嘴巴上過過癮。」

孫幾平說。

那女的站起來笑道:

「喊你不就是看那個嗎?你信不信?我幾下就會把你夾死。」

「你們看,這張婆娘……你狗日的騷婆娘過來,我們就在這田裡來夾?敢情你們家老梁是根蔫紅苕?」

孫幾平的火被激怒了出來。

見毛也說:

「你們啦,一個二個的,肚子現在不是還空落著嗎?就開始胡思亂想!難怪,今天早上我看到孫幾福走路像沒有吃飯的,昨天晚上是不是?」

「見毛,你既然曉得,就別裝蒜,你們幾個啷個就不問問?我啷個曉得木大炮的那個東西變小呢?」

木大炮捧起一捧水,直朝這說話的柳婆娘身上拋去,口裡罵道:

「你們幾個,只曉得欺負老子嗦。」

「是你家婆娘牛玉兒說的,說大炮已變成小炮了。」

旁邊的幾個人都張開嘴巴笑,好像有很長時間沒有這麼笑過了樣。

木大炮說:「這溝裡有了你們幾張鳥嘴,一天啄這個,明天啄那個,我去告訴你們家的,喊他們今天晚上好好收拾你們。看你們明天還這麼兇不?」

「你去喊噻,去喊了也不頂用,哎,他們都跟你一樣,都成小炮了,我家的那個衰人已經是鳥槍了。」

「不跟你們幾個臭婆娘一般見識,老子出去抽杆煙。」

木大炮說,準備洗洗腳上岸。

「木大炮,你跟老子秧沒插多少,我今天上午都看見你抽第三桿煙了,菸癮比飯癮還大呀。」

梁井銅走了過來,對走在田埂邊的木大炮吼道。

「老天爺呀,你哪隻眼睛看到我今天上午抽了煙了?我抽菸就跟喝水一樣,很快,抽了馬上幹活,這塊田大,插了三天。今天天黑前,估計能插完。你們在那吼啥呢?不如,你們幾個一起下田,集體勞動,多實惠呀,念啊念,讀啦讀,念幹了嘴巴不說,還讀沒了口糧。如果你們再讀,我去給你們端碗水來潤潤喉嚨清清嗓子?」

木大炮笑嘻嘻對梁井銅說。

「就你屁話多,那是你管的?老子告訴你,你以後嘴巴要收斂點,說不定哪天,老子要了你狗命。」

梁井銅說,他陰著一張臉。

「不抽咯,不抽咯,繼續那個幹活咯,幹活咯……」

木大炮嘴巴只好說,算是給各人找了一個臺階下,隨後才把已經掏出的竹筒筒煙杆揣回懷裡,朝田中間走去。

熊抗日帶著八、九個人,來到了木大炮正在插秧的這塊田邊。遠遠地就聽到他喊:

「梁井銅,梁井銅……」

「熊書記,啥事?你親自還跑來了。」

熊抗日一臉凝重,仍大聲問:

「你們生產隊生產搞得啷個樣了?」

「匯報書記,你看,大夥都在忙活,完全按你老人家的意思在辦。」

「大……錯……特……錯……」

熊抗日把「錯」字念高得飄過頭頂雲霄,想必碰到了山峰絕壁,一下子低聲跌落了下來:

「井銅啊,你們還不見孫幾權到公社裡開會不是沒有回來嗎?出亂子了!上面風頭緊啦!又轉向了……」

「啊?天啦!這也太突然了。」

田裡的孫幾財聽到這裡,心裡急得慌,忙打聽:

「熊書記,我哥他……」

「我現在都『鴨子爬田角,各顧各了』,哪還顧得了你哥?戶海南,那狗日的,現在是狐狸的尾巴翹起來了!不是!是豎起來了!」

梁井銅越聽,臉上越忙擠出一堆笑,看來,熊抗日要完了。他忙拉熊抗日坐在田旁邊的一亂石堆上。哎,看來才幾天,這形勢就像老天爺的臉,說變就變,翻臉不認人,他跟熊抗日是一夥的,熊抗日跟孫民廉是一條戰線的,孫民廉一倒,熊抗日啷個會不倒?熊抗日來找他是啥意思?一來就開門見山,可見眼前這形勢,估計熊抗日已是「牆上掛團魚——無依無靠」了。不過,他卻說:

「熊書記,你曉得我梁井銅,你喊我打到哪,我就打到哪,你是老百姓的兵,我是你的兵!」

聽梁井銅這麼一說,熊抗日的臉上突然像被太陽照耀亮了,無比溫暖的笑了,後才慢慢說:

「梁井銅啊,你說錯話了,你我都是老百姓的兵。」

「我就是你的……」

梁井銅輕輕地說,他已明顯感到,熊抗日在這條溝裡的氣勢如天上的太陽,快過中天了,過了緊跟而來的就是如血的夕陽,他可不大願意跟著夕陽一起墜落在深黑的大山裡,但他必須讓熊抗日看到,他是忠心的。

「井銅啊,我現在擔憂的不是我喲,老百姓的兵,心裡都很少裝著個人,哎,你看下,對面山坡上的麥子可以收割了,這田裡的秧苗,已經插得滿溝泛綠呀,不說其他,至少我們這條溝裡的人有指望啊。我擔心,這一胡鬧,會不會又讓全溝人出現……」

「熊書記,你擔心那麼多幹啥?我想,應該也出不了啥大問題。」

「經過這麼多年的折騰胡鬧,我終於明白了,一切並不是天災,更不是我們這條溝裡田地的錯,我現在特別怕人,怕壞人啊。」

熊抗日說,本想還想說幾句,卻見跟他來的那幾個人……其實,這幾個人都是溝裡人,卻被整成了好像是從天上派下來的天兵神將,剛才還站得遠遠的,現在已經走了過來,帶頭的人對熊抗日說:

「戶書記的話你可聽明白了?現在這樣對待你,你該跪在戶書記面前磕頭才是。」

「梁井銅,你可是個聰明人,他剛才跟你說了些啥,要如實匯報給上面。」

「請戶書記放一百個心,我會如實反映熊抗日的問題,包管他滿意!」

梁井銅當然聽出了弦外之音,他想就不用多想就直接回答。這叫啥?識時務!在亂世裡,如果他連他所處的眼前形勢都看不清,那等著他的將是啥,這個就不用擺了噻。他走到田埂邊,蹲下,伸手在田裡,洗了洗手,再看了看秧苗,對正在插秧的生產隊社員吼道:

「你們這秧苗插得……像你們肚子裡的花花腸子,歪歪拐拐的,把它們扯了,都跟老子重新插!」

熊抗日看到了,這梁井銅不是在表態嗎?這態表得……終於明白了,在亂七八糟的形勢下,他找了個亂七八糟的人,放了一陣亂七八糟的響屁。他抬頭望望天,天是藍的,雲是白的,可太陽周圍那些雲是烏的,鷂子巖上的樹是青的。這裡,一溝菸草,滿腦飛絮。

裹挾著滿腦子飛絮,熊抗日仍不得不走在那幾個人的前面去找下一個生產隊的隊長。格老子!狗日的戶海南!如此這般不疼不癢地整老子!這哪是戶海南的作戰作風嘛。很顯然,帶股酸文人的酸腐味嘛,戶海南衝上天,也只不過是一朵煙花,這個時代,像他這樣的煙花可多了,只響那麼幾聲,亮閃幾下,散落點硫磺味,持續不了多久的。但是,會讓這溝裡的老百姓夠嗆上一陣子了。地裡的麥子,一定要想方設法收回來,這可是救命糧啊,上面的救命糧只來了五批,後就沒有來了,還好,趕上了麥子熟了,這溝裡的人餓不死了。戶海南不會跟他對著幹吧?哼!那就看看戶海南有沒有這膽子,如果真對著他幹,他就「咔嚓」了戶海南這條狗命。

儘管上面削了他熊抗日的權,但在短時間內把他徹底打倒,恐怕還不是易事。這個,戶海南也心知肚明。眼前當務之急,需要糾集一股力量抓生產,其他就讓戶海南像只猴子樣去跳去鬧。人反正吃飽了要找點事幹,儘管眼前還沒有吃飽,但仍要胡鬧。退萬步說,如果這溝裡的人全餓死了,看拿啥來胡鬧?

還記得孫民廉上次離開渾水溝的時候,一雙手抓著他熊抗日的手說:「抗日啊,這點饑荒就是當年的小日本,你一定要把它從這溝裡趕出去!一定啊!」

孫幾權被上面罷免了,就因他是孫民廉的侄兒。但他熊抗日還有黃空飛、羅家坳啊,田安居呀。黃家、羅家、孫家、田家,在這條溝裡,算是不相上下的四股不可小覷的家族力量,他熊家,是小姓,梁家、木家、白家、盧家、朱家等幾姓人,勢力都比較弱,更莫扯戶海南那家族,跟他熊抗日一樣,不是扛了幾天槍,為國家為人民流血了幾次,在上面的安排指示下,混了個村長、生產大隊大隊長,現在弄了個生產大隊書記噹噹,否則,還不是被這些人踩到腳下?

這些年,戶海南一直都在跟他熊抗日對著幹,心裡很窩火,說起來,戶海南也算條漢子,人長得高高大大的,雖然只有一個拳頭,在戰場上,比那些有兩個拳頭的戰士更勇猛,那一個拳頭仿若一銅錘,所到之處,無不是血花飛濺。另一隻拳頭,小時候烤火,不小心被火燒焦了。

他熊抗日是被徵去當兵的,戶海南卻是在這條溝裡混不下去了才去當兵的。

他熊抗日的名字是部隊首長給的,戶海南也是,戶海南的原名叫戶二毛,他叫熊八碗。

小時候的熊八碗、戶二毛,都是這條溝裡的窮人,一年四季都幫黃家放牛,跟羅家挑水。如果天老爺不變容顏,恐怕他兩個人要為這兩家子空耗一輩子。

那時,熊八碗跟戶二毛的關係好,屬於鐵哥們那種,恨不得出門都穿同條褲子。同時,他們倆都看上了黃家的二女兒黃空霞,為這個,熊八碗打掉了戶二毛的一顆門牙。

戶二毛在南方部隊上,而熊八碗的部隊在北方,打了很多仗,人民解放了,新中國成立後沒有幾年,他倆先後不差一個月都回到這條溝裡,所謂榮歸故裡。

按說,他們哥們兩個應該有敘不完的情,道不盡的義,可是……都說船到橋頭自然直,可現在卻直接撞橋頭了,不管了!還管得住嗎?那接下來,就看他戶海南能鬧騰出個啥?不會是拿著雞毛當令箭吧?熊抗日在河邊邊想邊走著,他回頭朝後面幾個人說:

「你們去,把戶二毛跟老子叫來!」

「哪個戶二毛?」

「嘿嘿,你們這些年輕娃娃,還不曉得你們戶書記的底細啊,哈哈……」

作者簡介:樊小毛 ,1979年出生,重慶梁平人,做過記者、主編,資深策劃人、博客寫手、作家,散文、雜文、詩歌散見於四川新聞網、重慶作家網、中國詩歌網、光明網、《雜文選刊》、《夔門文學》期刊、江北區作協刊物《嘉陵江》等,17K小說網上連載長篇婚戀小說《妞曲的婚戀》(23萬餘字)。

樊小毛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fanxiaomaobokee

樊小毛作品目錄:

樊小毛戰「疫」詩集結(二)

樊小毛戰「疫」詩集結(一)

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十章 炒吃死腳皮

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九章 虎餓要食子

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八章 最後一頭牛

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七章 搶水大戰夜

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六章 遊田也遊心

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五章 過年宰頭羊

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四章 黃老爺之死

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三章 偷吃洋芋種

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連載:第二章 再吃大鍋飯

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連載:第一章 餓死巴兒茅

樊小毛再評《方方日記》:應該引起全民大思考

樊小毛點評《方方日記》:作家的筆到底為誰而寫?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顧問:商震 魚在洋 劉劍鋒

主編:多多

副主編: 劉珅 寒梅飛雪 傲雪

自媒體支持

曬丹鳳 大乾州

淮安文學坊 野閒論道

洛南文友匯 馨香盈秀

洛南微同城 禹平文學

投稿須知:

1.作者來稿需為原創首發,著作權歸其本人,文責自負。

2.來稿如不許改動請加以說明,未說明者視為可以做形式上的修改,字數控制在300——1500之間。

3.文稿請直接粘貼在微信窗口或者郵箱,可同時發送附件,須附上作者生活照,簡介及常用微信號,個人簡介字數100之內。

4.審核通過的稿件會在二周內回復,未回復即視為不予採用。

5,讚賞的70%返還作者;30%用於平臺的維護。

6,投稿郵箱:291395160@qq.com。謝謝關注投稿!

喜歡作品請打賞

相關焦點

  • 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十七章 收拾戶海南
    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十六章 下放孫縣長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十五章 鷂子和院子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十五章 鷂子和院子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十四章 一個瘋消息>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十三章 孫幾權瘋了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十二章 不只要割麥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十一章 不是田土錯樊小毛長篇小說《所生》第十章
  • 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研討會舉行
    人民網北京12月9日電 由作家出版社主辦的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日前在京舉辦。《故鄉的泥土》是章雲天近年創作的一部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長篇小說往往會強調典型環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而生活史和風俗畫的傳統,恰恰強調地方性知識的呈現。「我覺得這個作品是個有情的作品。」《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副主編崔慶蕾認為,一方面是作品中的人物有情,包括親情、友情、愛情,另外作家對這些人物非常地熟悉,並且給予深刻的同情,是在理解和同情的基礎上進行人物的塑造。
  • 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第十一章 禹王
    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 第十一章 禹王紅林悟道《韓非子-五蠹》上一章韓非子給我們講了堯當王治理天下時的境況,與我們想像的不一樣,也與影視劇中的表現不一樣,堯王時期原始先民剛剛從食物採集時代踏入農耕時代,才解決了吃的問題。
  • 嬴政重金懸賞樊於期頭顱,荊軻帶樊於期頭顱刺秦,樊於期犯何錯?
    《荊軻刺秦》相信都學習過這篇課文,荊軻是戰國時期著名的一位刺客,他最後一位行刺之人就是令人畏懼的秦始皇嬴政,嬴政曾經重金懸賞樊於期的頭顱,而荊軻為了行刺成功便帶著樊於期的頭顱,樊於期到底犯了什麼錯?樊於期曾得罪嬴政,最後逃往燕國,太子丹將其收留,嬴政對樊於期的痛恨程度已經達到一種極限,不僅將其家族人員斬殺殆盡,還重金懸賞樊於期的人頭,不知樊於期到底做了何事呢?縱觀整個歷史可以看出秦軍戰將中並沒有「樊於期」的名字,但是史書中卻有一個名叫桓齮[yǐ]的上將軍,恰巧的是桓齮將軍很有可能就是人們尋找的「樊於期」!
  • 作家章雲天寫就66萬字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
    作家章雲天66萬字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近日面世,在該作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上,他表示,觸動他寫這本書的是一個老兵。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介紹說,《故鄉的泥土》是章雲天近年創作的一部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小說通過眾多小人物命運的悲歡離合、愛情糾葛,謳歌了抗戰老兵的忠誠,揭示了人性的複雜多面,反映了芸芸眾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描繪了一幅雄渾壯闊的農村歷史風情畫卷。
  • 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書寫燕趙農村風情畫卷
    專家熱議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書寫燕趙農村風情畫卷近日,河北省作家章雲天創作的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作品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學者對該書的寫作特色及出版意義進行了探討章雲天的新作《故鄉的泥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通過眾多小人物命運的悲歡離合,謳歌了抗戰老兵的忠誠,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描繪了一幅燕趙農村歷史風情畫卷。
  • 聖經創世記國度查經第十一章 對抗神的旨意與順服神的旨意
    請同聖經對照閱讀,查閱所引用的經節。第十一章2 在罪的轄制之下,含的孫子寧錄以及跟從他的人,建造城和塔,為了傳揚並高舉自己的名,以對抗神要人遍滿地面的命令。2-4節 這一段是十章九至十節的詳細描述,描述蛇用罪轄制罪人,使他們跟從憑藉勇武出名的寧錄,到了示拿地(創十9~10),住在那裡。他們彼此商量後,就建造一座城(創四17下)和一座塔,目的是要傳揚並高舉自己的名(不是傳揚神的名,參太六9,創四26),並對抗神要人遍滿地面的命令(創一28上,九1)。
  • 職場風雲——第十一章 得知周靜死訊
    第十一章 得知周靜死訊趙亦凡一番話說得真心實意,開的價位也著實不低,陳信沉默了良久,趙亦凡以為她會答應,沒料到她卻說:「這三年來我不知道你經歷了什麼,可聽你這番說辭,還是和三年前一樣讓人噁心。」其實陳信今天來,並不是為了拒絕心耳的邀請,而是想證實一下,那場雪崩,救她的人是不是趙亦凡,因為在事後,她問了登山隊的所有人,都不是他們做的,那麼剩下的,就只有趙亦凡了。趙亦凡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他只是說,如果自己救了陳信,那麼現在自己一定會後悔,陳信或許明白他話裡的意思,又或許沒有,總之她走的時候和來不一樣了,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
  • 《大秦賦》樊於期和秦王什麼關係?樊於期結局如何
    其實秦王嬴政和樊於期原本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但樊於期兩次兵敗讓他心生恐懼,後來選擇叛逃燕國。如此說來樊於期是怕死才選擇叛秦,那他為何又甘願將自己的首級送給荊軻呢?因為樊於期明白自己活不了,自刎助荊軻還能留下一個好名聲。
  • 長篇小說《古城人家》——第二章(Ⅰ)
    王大夫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志傑,所犯之病,中醫稱之為五遲,這種病以肢體軟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為主要症狀,引發這種病以五臟不足,氣血虛弱,精髓不充為主因。我開的方子主要以補腎養元,填精益髓為主,但是這種病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 【第336章~340章】樊音……保護……樊音…
    第337章:入魔雖然他沒叫我娘,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卻讓我感動得不行。我知道我沒時間在這裡感傷,黑白無常拖著半條命陪我刨著廢墟,他們比我還不淡定,邊刨邊鬼哭狼嚎的。    我手摸到了一樣東西,冰冷的觸感,不是廢墟……    我把那東西刨了出來,是死鬼閻王的玉佩……    只見玉佩不見人,這不是個好兆頭。
  • 2020年稅務師《稅法二》知識點第十一章特別納稅調整:第四節轉讓...
    2020年稅務師《稅法二》知識點第十一章特別納稅調整:第四節轉讓定價方法管理(5)
  • 《大秦賦》樊於期為何背叛秦國?樊於期結局是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荊軻刺秦的故事,這個故事裡面的最大的主角是荊軻,其次是燕太子丹,但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自殺獻上首級的樊於期。在《大秦賦》中,也出現了樊於期,但他一直是以秦國臣子的身份出現的,武力高,負責王宮的守衛工作,如此看來樊於期最後必然是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而導致他背叛了秦國,才有了後來的荊軻刺秦,那究竟發生了什麼呢?樊於期最後又是什麼結局呢?
  • 中國十大古典長篇小說!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同時也是漢語言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西遊記》
  • 李斯為何偏偏調樊於期?呂不韋剷除成蛟最終是何目的?
    但,呂不韋和太后是繞不開的兩座大山,以及呂不韋安排在嬴政身邊的多雙眼睛和耳朵,樊於期就是其中最明顯的一個!所以,欲讓嬴政拜託呂不韋的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將樊於期從嬴政身邊調離,而成蛟帶兵出徵的整件事,李斯都看得非常清楚。
  • 創世紀第十一章《巴別塔》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1:28)。現在也同樣吩咐挪亞和他的兒子,並賜福給他們,叫他們生養眾多遍滿地面,以至人類繁殖增多,散布在世界之中。(2)有權管理眾生物,2/3節(3)不可吃血和殺人。
  • 準確把握一線扶貧的現實生態 ——讀長篇小說《向陽而生》
    準確把握一線扶貧的現實生態 ——讀長篇小說《向陽而生》 2020-12-09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樊於期原本為秦始王所用,為何要背叛始皇,寧願自殺也要幫荊軻?
    更有些人物,雖然是配角,卻很犀利,例如劇中呂不韋的護衛樊於期,此人武功高強,出場時都非常拉風。然而,歷史上的樊於期,卻是一個悲劇角色。說起樊於期,可能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來源於一篇課文荊軻刺秦王中,文章中是這樣描述的,因為樊於期戰敗逃往燕國,被燕太子丹收留。
  • 《大秦賦》樊於期為什麼背叛秦國?
    《大秦賦》中樊於期這個角色引起了觀眾的熱議,樊於期為什麼最後要背叛秦國呢?關於樊於期的記載,正史裡並不是特別多,反而是一些其他的詩書中有記錄。 據悉,樊於期之所以背叛秦國,是因為在攻打趙國的時候兩次敗給趙國的大將李牧,畏罪叛逃燕國,後來被燕國的太子丹給收留,太子丹派荊軻謀刺秦王政時,荊軻請求以樊於期首級與庶地督亢地圖作為進獻秦王的禮物,以利行刺。後樊於期自刎而死。
  • 長篇小說《中師生》,主人公的結局就是一種「歸隱」
    從今年9月份開始,曹振峰老師的長篇小說《中師生》在公眾號《中師生》上經過兩個多月的連載,一共88章,30萬字,至昨天全部連載結束。某種程度上說,這不是小說,是相當一部分中師生的傳記,歷史。中師生自己應該為自己留下歷史的註腳,感謝作者,為自己,為一代中師生留下了永恆的記憶!網友「針愛無線」說:每天睡前必看,寫的很感人。剛開始很精彩,到後面跳躍太大了,感覺有點先細後粗。另外,我覺得林翠翠康復是不是作者的一種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