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劃時代的文藝作家,是實事求是的歷史學家,是以身作則的教育家,是渴望人類解放的國際主義者。」
——郭沫若
對於魯迅,我們都有一定的了解,通過學生時代學習魯迅先生的文章,便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魯迅先生的為人。以現在人的眼光看來,魯迅先生或許存在一些極端、偏激的行為,但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才是魯迅先生一生最為真實的寫照。
眾所周知,魯迅為人坦坦蕩蕩,但又別具一格,尤其是他在文學上的造詣,更是讓人耳目一新。他是近代時期文學發展的先驅,用自己的行動引領著文學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
一直以來,在世人心中,魯迅都以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等諸多形象聞名於世。就連我們偉大的領袖也對魯迅的一生做出最為客觀的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其實,縱觀魯迅先生的一生,便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的所作所為。
一、時代先驅,胸懷大志
少年時期的魯迅,已經體現出一種反抗舊社會各種不公平的心思,他出生於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之中,通過與長工兒子閏土的相處,足以看出魯迅心裡並沒有身份不同而產生芥蒂。可以說,魯迅是當時他所處那個時代的「另類」,並且他用自己的行動向世人詮釋著什麼是鬥爭精神。
隨後,魯迅走遍大江南北,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漸漸的,魯迅已然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與此同時,他的作品也成為展現一種時代精神的載體。可以說,在魯迅多年的漂泊歲月之中,他已然成為一名體現時代特徵的作家。
可以說,魯迅先生的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魯迅先生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尤其是他文章之中所反映出來的鬥爭精神,正是當時那個時代人們所需要的精神補給。對於舊社會中的人們而言,魯迅先生的文章同樣為他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客觀的說,魯迅先生大名震驚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不可否認的是,魯迅先生對於中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做出的巨大貢獻。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一些人開始質疑魯迅先生的功績,並且對魯迅先生進行各種各樣的詆毀。尤其是臺灣作家李敖,更是聲稱魯迅先生名不副實,甚至不如他自己偉大。
李敖何許人也,為何會對民國文豪魯迅先生進行批判?
二、自命不凡的「叛逆」作家
李敖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近現代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國學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臺灣作家,歷史學家,詩人。與此同時,李敖也是臺灣省無黨派人士,曾任臺灣「立法委員」。
由於李敖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其實,在李敖的作品以及他的身上,我們可以隱約感到近代時期大文豪魯迅先生的氣息。尤其是他的批判性文章,更與魯迅先生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
一直以來,李敖號稱「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他將自己定位於一個批判性的作家,共有《北京法源寺》、《陽痿美國》、《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但是,前後共有九十六本被禁止發行。不得不說,此時的李敖已經創下歷史紀錄,更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
不得不說,李敖作為一個作家,真的是把他的批判精神發揮到極致。他批判人們的生活,批判國家政治,就連批判鼻祖魯迅,他也要進行一定的批判。
在世人心裡,魯迅先生就是一位偉大的作家,真正的大文豪,但在李敖心裡,魯迅先生如今的身份地位,都是名不副實的。不僅如此,李敖更是公開表示:當今世人高估魯迅的貢獻,他不該擁有這樣的榮譽。他只是一個作家,他的寫作水平還不如我。
由此可見,在李敖的心裡,對於魯迅先生的所作所為完全不屑一顧。不管是魯迅先生的功績還是貢獻,李敖都不放在眼裡。尤其是魯迅先生的寫作水平,李敖甚至還有點批判的味道。
除此之外,李敖更是對於魯迅文學家的身份,進行直言不諱地抨擊。他覺得魯迅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家,而且魯迅從來沒有出版過長篇小說,更沒有涉獵劇本。在李敖的認知裡,一個在專業領域有限制的作家並不能被稱為文學家。而魯迅在專業領域有限制,並沒有長篇小說,所以被李敖認為是不算文學家。
然而,李敖對於魯迅先生的一系列抨擊,僅僅是李敖對於魯迅先生的偏見,更是李敖自己的主觀臆斷,甚至存在一些誹謗和抨擊。不過話又說回來,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小小的臺灣作家」敢於評判民國文豪的所作所為。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同行之間的詆毀,是李敖為了出名的所作所為。
三、李敖的真實目的
同樣作為現實主義作家的李敖,他與魯迅先生可以歸結於同行。魯迅先生以「批判」為風格,而李敖同樣也是。只不過魯迅先生批判的是舊社會,而李敖則對現代社會進行大力抨擊。客觀的說,李敖和魯迅先生是從事著相同工作的同行。
然而,魯迅先生作為「批判界」的前輩,已經在中國乃至世界享譽盛名,而李敖相比魯迅先生只是一個沒有名氣,沒有發展空間的後輩。與此同時,李敖只能通過一種方式讓自己迅速成名,那就是「抨擊」。
既然魯迅以抨擊為主,引領時代發展,所以李敖決定效仿魯迅,對現實社會進行抨擊。不僅如此,李敖更是直接對「抨擊鼻祖」魯迅進行抨擊,然而他的真實目的只是為了更快的成名,以便得到世人的認可。
換而言之,李敖對於魯迅的抨擊其實是有目的而為之。也可以說,李敖藉助魯迅的聲勢,讓自己成名。不過,李敖的成名之路是建立在「抨擊」,甚至是「踐踏」魯迅功績的基礎上,尤其是李敖的那句「他不如我」,讓世人關注這個新時代「憤世嫉俗」的作家。
結語:
縱觀李敖的成名之路,其實是非常不地道的,他藉助魯迅先生的聲勢,從而獲取世人的關注。尤其是他文章以及作品所呈現的批判精神,更是與魯迅先生如出一轍。
客觀來說,魯迅先生是他文學之路上的「導師」,但李敖卻對魯迅先生進行不自量力的批判,如此看來,李敖做法實在是太不地道。
其實,對於李敖的所作所為,世人都心知肚明,只有李敖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娛自樂。他總覺得自己批判魯迅先生,與世人「唱反調」會得到大眾的認可,殊不知他的所作所為在世人眼裡就像「跳梁小丑」一樣。
參考資料:《少年閏土》 《彷徨》 《吶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