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人們提到世界上農業發達的國家,大多數人首先就會想到美國、巴西、德國和日本以及讓人嘖嘖稱奇的以色列。然而有一個國家就非常低調,那就是位於歐洲北部的瑰麗之城荷蘭,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荷蘭農產品的出口額就已經達到了1135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列居世界第二。也許單從數據上來看,並沒有太多震撼的感覺,但是當你得知荷蘭的陸地面積比我國臺灣還小,自然氣候極其不利於發展農業,但是卻能做到蔬菜水果世界排名第三,溫室產品單位面積產量世界排名第一,就不得不讓人驚嘆。來自世界第一農業強國的啟示:我們不學美國,我們只玩未來農業!
農業不局限於專項研發,而是全面發展,新技術層出不窮
當世界上農業比較落後的國家都在爭相模仿美國或以色列的農業模式時,荷蘭卻自己玩起了未來農業,他們認為如果機械化生產是上個世紀的農業救星,那麼科技的力量就是打開新世紀未來農業的鑰匙。在荷蘭,農業不局限於專項研發,而是注重全面發展,從種子研發、農畜牧業交叉發展、精準農業、節水技術、病蟲害預防技術到食品加工與處理技術等沒有一項被落下,全都透露著科技的信息。荷蘭的瓦格寧根大學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農業科技大學,在國家和農業生產企業的資助下,大學裡的科研人員不斷研發著新的農業課題,農業新技術層出不窮,這也是荷蘭人玩未來農業的底氣。
環境不行,人工來造,人工環境農業才是新世紀農業的突破口
荷蘭位於歐洲北部,由於緯度和地理位置的影響,雖然可以享受到大西洋暖流的滋潤,但是每當到了冬天的時候,氣候就會變得極其寒冷,對於農業的發展非常不利。環境不行,人工來造,面對國家氣候方面的劣勢,荷蘭人研發出了人工環境農業,靠科技的力量創造出來了一個密閉的循環農業生態圈。
雖然外觀上更像是一個高科技的大棚,但是裡面卻承載著一個小型的花花世界,農作物的秸稈可以餵養昆蟲,昆蟲可以用來飼養禽畜,禽畜的糞便等副產品可以用來做有機肥,有機肥可以用來滋養土地,在這個小世界裡面,就連養殖業所產生的廢熱都可以用來冬季溫室供暖。這項技術不僅彌補了氣候上的缺陷,還造就了溫室單位面積產量全球第一的成績。
人工照明和環境控制技術,讓高投入實現高產出
如果想知道荷蘭對於農業技術的重視程度到底有多瘋狂,從他們開發的人工照明和環境控制技術上面就能看出來。由於農作物受環境的影響,不可能做到全時間段持續快速生長,於是荷蘭人便利用人工照明和環境控制技術讓這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甚至科研人員還會細細研究不同的照明方案對西紅柿的影響,目的就是要將農業做到極致。而且,像天然氣發電機等用於環境控制的設備,其運行成本非常高,但是產出也絕對讓人震驚,真正實現了高投入下的高產出。不過也有網友調侃:為啥就不用太陽能發電?
荷蘭這個極其自由的國度,人們的觀念更是天馬行空,也許這種開放的思維模式和對農業科技的重視更值得我們學習,從而踏出一條更適合我國的農業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