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世界第一農業強國的啟示:我們不學美國,我們只玩未來農業!

2020-12-22 丈農尺

每當人們提到世界上農業發達的國家,大多數人首先就會想到美國、巴西、德國和日本以及讓人嘖嘖稱奇的以色列。然而有一個國家就非常低調,那就是位於歐洲北部的瑰麗之城荷蘭,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荷蘭農產品的出口額就已經達到了1135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列居世界第二。也許單從數據上來看,並沒有太多震撼的感覺,但是當你得知荷蘭的陸地面積比我國臺灣還小,自然氣候極其不利於發展農業,但是卻能做到蔬菜水果世界排名第三,溫室產品單位面積產量世界排名第一,就不得不讓人驚嘆。來自世界第一農業強國的啟示:我們不學美國,我們只玩未來農業!

農業不局限於專項研發,而是全面發展,新技術層出不窮

當世界上農業比較落後的國家都在爭相模仿美國或以色列的農業模式時,荷蘭卻自己玩起了未來農業,他們認為如果機械化生產是上個世紀的農業救星,那麼科技的力量就是打開新世紀未來農業的鑰匙。在荷蘭,農業不局限於專項研發,而是注重全面發展,從種子研發、農畜牧業交叉發展、精準農業、節水技術、病蟲害預防技術到食品加工與處理技術等沒有一項被落下,全都透露著科技的信息。荷蘭的瓦格寧根大學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農業科技大學,在國家和農業生產企業的資助下,大學裡的科研人員不斷研發著新的農業課題,農業新技術層出不窮,這也是荷蘭人玩未來農業的底氣。

環境不行,人工來造,人工環境農業才是新世紀農業的突破口

荷蘭位於歐洲北部,由於緯度和地理位置的影響,雖然可以享受到大西洋暖流的滋潤,但是每當到了冬天的時候,氣候就會變得極其寒冷,對於農業的發展非常不利。環境不行,人工來造,面對國家氣候方面的劣勢,荷蘭人研發出了人工環境農業,靠科技的力量創造出來了一個密閉的循環農業生態圈。

雖然外觀上更像是一個高科技的大棚,但是裡面卻承載著一個小型的花花世界,農作物的秸稈可以餵養昆蟲,昆蟲可以用來飼養禽畜,禽畜的糞便等副產品可以用來做有機肥,有機肥可以用來滋養土地,在這個小世界裡面,就連養殖業所產生的廢熱都可以用來冬季溫室供暖。這項技術不僅彌補了氣候上的缺陷,還造就了溫室單位面積產量全球第一的成績。

人工照明和環境控制技術,讓高投入實現高產出

如果想知道荷蘭對於農業技術的重視程度到底有多瘋狂,從他們開發的人工照明和環境控制技術上面就能看出來。由於農作物受環境的影響,不可能做到全時間段持續快速生長,於是荷蘭人便利用人工照明和環境控制技術讓這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甚至科研人員還會細細研究不同的照明方案對西紅柿的影響,目的就是要將農業做到極致。而且,像天然氣發電機等用於環境控制的設備,其運行成本非常高,但是產出也絕對讓人震驚,真正實現了高投入下的高產出。不過也有網友調侃:為啥就不用太陽能發電?

荷蘭這個極其自由的國度,人們的觀念更是天馬行空,也許這種開放的思維模式和對農業科技的重視更值得我們學習,從而踏出一條更適合我國的農業發展之路。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第一農業大國和第一農業強國分別是誰?
    世界上第一農業大國和第一農業強國分別是誰?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都利益。農業工業是國之根本,世界上除了石油國,沙漠之外,所有國家都是農業國。如果說世界上第一農業大國,那無疑就是中國。中國總人口為13億,農民比例為41%,接近5億人是農民。中國每年生產6億多噸的糧食,居世界第一。
  • 我國農業和世界農業強國差距在哪,未來發展方向在哪
    我國今年的糧食收成也有不錯的表現,但是糧食進口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我國目前可以說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不能說是農業強國,那麼我國和世界公認的農業強國美國相比在農業方面存在多大的差距,美國的農業強在哪裡?我國的農業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裡?
  • 全球第一農業大國,為何美國農業如此發達?原因很簡單
    歷史:眾所周知,美國是科技強國,蘋果,谷歌,亞馬遜等等都是數一數二的科技公司,但是除了這些跨國科技巨頭之外,美國也是實打實的農業強國,美國有著超過200萬個農場,農業從業人數僅600萬人,在執行休產休耕的情況下,累計糧食產量佔到了世界總量的1/5,是全球第一大農作物產品出口國,美國每年向供應約
  • 一個蜜瓜賣上百元,日本農業給我們的那些啟示
    靜岡網紋瓜的平均售價是每公斤約人民幣180至360元,一般不論斤,都論個賣。其採取「一藤一瓜」的培育方式,使用溫泉熱力保持大棚溫度。為了確保品質,每一枚靜岡蜜瓜都可溯源,會被打上檢驗者的名字和編號。靜岡網紋瓜瓜紋細密有秩,瓜肉呈現半透明翡翠狀,口感柔軟多汁,甜度可達16度以上。
  • 大而不強,中國農業與美國差距在哪裡?科技化將是必由之路
    很多朋友肯會覺得我們完全已經戰勝飢餓了,但是實際情況呢,我們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仍然不能說是一個農業強國。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我們國家的農業狀況,還有就是世界公認的農業強國美國。他們的農業到底比我們強在什麼地方?最後咱們也來說一說中國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 從美國、日本農業發展,看中國各地農業未來怎麼搞!
    日本、美國,一小一大,一東一西的兩個國家,他們國情不同,農業資源也相差很大,但有一點相似的是,他們在農業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從美國和日本農業發展的模式,或許我們可以借鑑,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 美國農業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因素。
  • 美國和日本農業規模化經營進程分析及啟示
    兩國農業最主要的經營組織形式分別是家庭農場和農戶, 而在日本兼業農戶佔農戶數量的主體地位。在農業規模化進程中, 美國和日本政府運用農業立法來保障和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並採取了信貸支持、價格補貼、土地流轉等促進政策, 鼓勵和誘導家庭農場規模適度擴大。中國農業快速規模化的進程在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及政府積極政策影響下可能只需要20年或更短時間。
  • 農業強國需因地制宜!比起美國荷蘭以色列,中國這個奇蹟更得稱讚
    提起農業強國,不少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美國,作為世界最大農產品出口國,以不到3%的農業人口,養活了3億多民眾。在廣袤的土地上,高度的科技化機械化造就了強大的美國農業。
  • 每年創收1500億美元,世界第一的美國農業,為什麼這麼牛?
    種地不掙錢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趕上不好的年景,不賠錢就不錯了。遠不如在城市找份工作,旱澇保收的強。 雖然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遠不是農業強國。真正的農業強國是靠農業賺取外匯的,集約化和機械化程度都很高。
  • 比較美國、德國、日本,哪家的農業模式是我們的菜?
    而我想從另一個國際比較的角度談談中國農村的未來。我個人以為美國、德國、日本的農業在發達國家中具有代表性,中國經濟逐步走向發達,從農村農業農民的角度是否可以借鑑這三個國家的模式?我將美國農業定義為城鄉分離的大農場模式。
  • 日本農業考察:我們跟日本學什麼?
    二戰以後,隨著日本經濟的逐步復甦,日本完成了農業現代化、農村城市化和農業人口非農化轉移的過程,日本農業無論在生產技術還是管理水平上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通過考察交流,對日本農產品的產銷和貿易狀況,農業行政管理和政策法規,農業經營機制等情況有了一個基本的、系統的了解,以促進今後中日農業合作交流和貿易的發展。
  • 都是農業強國,日本為何不能像美國一樣發展規模農業?
    提到日本,我們不得不提日本的農業,日本的農業發達,農業早就實現了高度機械化,現代化,在農業的發展上,歐美與日本走的農業發展模式是不同的,日本的農業我們普遍看到的是精益求精的精耕細作,農業規模化小。然而歐美國家,特別是美國把規模化做到了極致,在養殖上一個農場少則幾千頭牛,多則幾萬頭牛,在種植上種植的小麥,一個農場動則種植上萬畝以上,這種規模化生產,我們不得不佩服,同樣是農業發達國家為何日本不能像美國一樣發展規模農業。
  • 【資訊】揭開美國農業的畫皮——談美國農業為什麼不值得效仿以及...
    編者按 文章來自知乎用戶「春過雪消」的分享,原標題《從美國農業的現狀到中國農業的未來——我國農業改革的邏輯以及進一步改革的思路》,僅供大家學習。最後第17部分為未來設想。
  • 農業大國和農業強國的差距有多大?這個數據值得警惕
    中美農業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之前,知乎上有個特別火的話題,說是1個美國農民可以頂1000個中國農民。他是這麼算的:美國農民僅佔美國全國人口的1%,只有300萬人,2017年糧食總產出為4.4億噸。美國是我們的310倍,他們一個人,頂我們一個營;人均出口創匯45美元,美國是我們的1103倍,他們一個人,頂我們一個團。這個數據可能有點誇張,畢竟所謂的9億農民,是按照戶籍來計算的,把鄉鎮企業、農民工等切除後,中國現在真正從事農業的人口,應該是2.5億左右。但是中美農業之間的差距不得不正視。
  • 為何中國農業落後美國百年之久?農業人才的差距,如何才能彌補?
    從古至今,中國一直以農業大國自居。農業見證了我們國家的發展和進步,也是推動朝代更替,是歷史發展的原動力。但從近代開始,工業革命後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拉大了不同國家差距,這點從農業的發展水平就可見一斑。中美農業的差距將近百年之久,農業人才差距是核心美國的科技農業得益於大規模的機械生產我國是擁有幾千年農業歷史的大國,為什麼卻在農業現代卻落後發達國家「百年之久」呢?這裡並不是危言聳聽,從近幾年大量進口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糧食來看,就能一探究竟。
  • 還在羨慕美國農業?中國農業不走尋常路,這次連日媒都點讚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在美國加州一望無際的農場上,並排行駛著正在作業的巨型聯合收割機和穀物裝載車,等收割完之後,自動打捆機又開始上場進行打捆作業,互相協作的農機不一會就把上百畝的麥子收割完畢。
  • 強悍的荷蘭農業:兩個半北京大出口額世界第二,但中國不能學
    一提起世界上的農業強國,咱們國人會立刻想到這幾個國家: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日本、以色列…… 上一篇文章我介紹了日本農業的現狀,說了幾句真話,沒想到炸了,很多網友根本接受不了,但有些網友比較認可,讓我趕緊出下集,介紹一下其他幾個農業強國。
  • 「歐洲日本」國土面積僅美國1/120,卻是第二農業大國,年賺千億
    因為美國壓制華為,所以光刻機的關注度變得更高了,而世界上最好的光刻機就是來自ASML公司生產的,這家公司就是來自荷蘭,當時堅持做光刻機,現在終於得到了巨大的回報,現在每年光刻機就可以帶來巨大的財富,雖然主要的股東來自美國華爾街,但是對於荷蘭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是很有好處的,其實荷蘭厲害的不僅僅是ASML。
  • 我國化肥用量世界第一,未來應該向有機農業發展
    李比希礦質營養學說的創立為化肥工業的興起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貢獻。1843年,第一種化學肥料——過磷酸鈣在英國誕生.1861年,德國首次開採鉀鹽礦。1907年,義大利生產了石灰氮。在近一個半世紀中,全世界已生產和使用了數十種含有單一或兩種以上植物必需營養元素的化肥,為世界農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 日本農業對雲南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啟示
    針對如何進一步推動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雲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組成專題調研組,對日本農業現代化進行專題調研後發現,推動雲南農業走向質量興農和綠色興農,日本的諸多經驗給我們以深刻啟示。從傳統意義上講,農業的多功能性,除了生產功能外,還有生態功能、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對雲南來講,更值得強調生態功能,因為雲南農業的生態功能具有本源性,是生產功能的重要基礎,是發揮生產功能的重要前提,農業生態功能發揮得好壞,直接決定著生產功能和生活功能的方向和質量。實施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戰略以來,雲南農業獲得長足發展,但認識有待深化。我們認為,低緯高原是雲南的顯著地理特徵,但還需要強調內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