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帶著孩子逛商場,總能碰到很多推銷兒童學習課程的機構。這其中,除了外語培訓,最熱門的就屬各種兒童編程興趣班了。程式設計師工資的高漲,進一步推動了編程這一課程的火熱。不過,一問價格,動輒上萬,讓人望而卻步。
既然報班的費用過於高昂,那麼不妨試試在家和孩子自學。我家孩子才四歲,從最入門的編程玩具開始入手,先看看孩子到底有沒有興趣再說。這次入手的玩具是獲得2020年iF設計獎的Tangiplay編程玩具機器人,總共12個小的編程機器人,配合iPad的或者安卓平板玩遊戲,就可以在遊戲過程中了解編程的基本概念。
開箱
包裝就是很簡單啦,形象的畫出遊戲的使用場景:12個小編程機器人配合平板就行了。
從4歲到12歲的孩子都可以玩。
內盒是一個半透明塑料材質的收納盒,磨砂的質感還不錯。
打開內盒,12個編程機器人各歸其位,都有專屬的收納孔。右側是一些表情替換件,不過由於這些表情替換件固定的不算太牢靠,運輸過程總容易弄散。
全員陣列,接受檢閱。
12個機器人中,包括三個紫色的(條件)機器人,四個藍色(序列)機器人,兩個黃色的(函數)機器人和兩個綠色的循環機器人,外加一個紅色的開始暫停機器人。
表情沒有實際功用,但可以增加遊戲過程中的樂趣。我家孩子就喜歡給不同的機器人換表情,樂此不疲。
實際上手
接下來說實操過程,這套玩具的理念是通過玩具機器人與APP的互動,而不是單純的手指點按來實現各種編程指令,最終讓孩子對編程有最基本的了解。
iPad的上安裝好遊戲,APP的首頁是一張大的冒險地圖,目前最新的版本中有5大關共計超過120個小關。
最開始遊戲時會有詳細的引導過程,按照屏幕上的提示放置對應的積木在iPad之上就可以。
比如,通過這個方向機器人,就可以控制遊戲中的小工程車前進的方向,想往哪兒走,只需要扭動反向機器人的朝向,確定好之後,拿起機器人。等待遊戲中的工程車對這一指令做出響應。
鋪設軌道的指令,同樣可以依靠對應的機器人,和方向命令一樣,可以通過旋轉來確定軌道的鋪設方向。
如果軌道鋪錯了,那就"車毀人亡"啦,遊戲會自動判斷該命令錯誤,自行回溯,返回到上一步讓你重新下指令。
在遊戲界面的最左側,會對每一個編程指令排序,遊戲過程中也可以手動調整順序和刪除指令。
隨著遊戲進程,會出現"函數"、"循環"等複雜些的指令,讓孩子通過滑動和旋轉,配合遊戲來理解這兩個命令的含義。
孩子的參與感
事實上,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我不太會對具體的編程命令做出太多的解釋,更多的是讓孩子通過參與遊戲來理解這個命令。
對於孩子來說,上手之後就和搭積木一樣簡單,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最終實現每一個關卡的目標。有意思的是,在後期,每個關卡並不是只有一種編程的組合方式,孩子往往會比大人想出更多的組合方式來通關。即便這個通關方式不是大人認為的最優解,但最重要的是,在通過編程機器人的行進中,孩子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對編程命令的理解。這套編程機器人的目的就達到了。
通過近一周的上手試玩,我家孩子已經對12個機器人的命令有了初步認識,並且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進行下一關的遊戲。
不過,由於這套積木是配合iPad這樣的電子設備來運作的,這就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孩子的眼睛不能長時間的盯著屏幕,建議半小時左右就不要讓孩子繼續玩了。(我家孩子對積木極有興趣,家裡的實體積木丟給他可以自己一個人玩一下午),但顯然這種帶屏幕的不能這樣放任。
總體來說,這套Tangiplay編程玩具機器人上手難度非常低,4歲的孩子完全不用擔心他不能理解,可以很好的讓他形成對編程的基本認知。但電子屏幕的存在,家長要適當的控制孩子玩耍的時間。同時,也期待廠商能有更多開放性的關卡,讓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更大。
目前,該款Tangiplay編程玩具機器人已在小米有品上開始眾籌,售價499元,如果家長想從小培養孩子對編程的興趣,可以給孩子入手一個,邊玩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