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冢墓地是長江流域發現的最大一個楚王陵墓。2005年年底開始發掘,目前僅發掘了部分殉葬墓、車馬坑,就已經出土1000餘件以玉器為主的珍貴文物,其中有大量精美的玉璧、玉璜、玉龍、玉龍鳳佩,令人大開眼界。
一、熊家冢墓地出土楚國鏤空蟠虺紋玉璧賞析
在熊家冢墓地殉葬墓、車馬坑出土的戰國早中期楚國玉佩中,有一件鏤空蟠虺紋玉璧令人過目難忘。
熊家冢出土楚國鏤空蟠虺紋玉璧
這件熊家冢出土楚國鏤空蟠虺紋玉璧直徑10.5釐米、孔徑2.4釐米、厚0.2-0.5釐米。玉質算不上特別好,為青白色地方玉。
熊家冢出土楚國鏤空蟠虺紋玉璧
這件熊家冢出土楚國鏤空蟠虺紋玉璧兩面紋飾相同,主體構圖分為內外兩個環,內環與外環之間鏤雕4組8條蟠虺,蟠虺兩兩相纏,整體給人的感覺勻稱、秀雅、靈動。
熊家冢出土楚國鏤空蟠虺紋玉璧
這件玉璧雕刻一絲不苟,蟠虺曲身卷尾,虺首有雙目、雙耳,身軀飾以斜線紋,相隔的4條蟠虺腹部均有一足。內環、外環的內外兩側邊緣分別雕刻兩道陰線圓圈,圓圈之間用雲紋填充裝飾。
二、熊家冢墓地出土的其它玉器精品掠影
楚國在西周時期就已經開始崛起,周天子親徵都在楚國折戟沉沙、客死他鄉。在春秋時期楚國已經是五霸之一,並率先稱王。經過多年積累,在戰國早中期楚已經盛極一時。作為戰國早中期楚王的陵墓,熊家冢墓地規格之高、規模之大不足為奇。在已經發掘的部分殉葬墓、車馬坑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以下遴選幾件供欣賞。
戰國變形龍紋玉珩
上圖這件熊家冢墓地出土戰國變形龍紋玉珩長13.2釐米、寬3釐米、厚約0.5釐米。青綠色,夾雜較多細小黑色斑點,有灰白色沁,半透明。扁平體,弧形,中部上端鑽一圓孔,兩面陰刻紋飾。邊緣有方形齒牙,邊緣刻一周陰線廓,廓間琢變形龍紋、網紋。
戰國玉龍
上圖這件熊家冢墓地出土戰國玉龍長11.4釐米、寬5.5釐米、厚約0.3釐米。
戰國馭龍升天玉佩
上圖這件熊家冢墓地出土戰國馭龍升天玉佩長11.8釐米、寬8釐米、厚約0.3釐米。
戰國谷紋玉璧
上圖這件熊家冢墓地出土戰國谷紋玉璧直徑21.45釐米、孔徑9.45釐米、厚0.7釐米。
谷紋珩
谷紋珩,長15.6釐米,寬2.9釐米,厚0.35-0.6釐米。青灰色,有灰白、灰黑色沁,不透明。扁平體,弧形,兩半邊厚薄不均,中部上端對鑽一圓孔,兩面有相同紋飾。邊緣有方形齒牙,表面中段刻兩周扇面形廓,廓間刻勾連紋,內廓內雕3行11列谷紋。兩端略具龍首狀,雕谷紋、捲雲紋、網紋。龍吻部略凸起,刻斜線紋。
透雕龍鳳虺紋珩
透雕龍鳳虺紋珩,長18.2釐米,寬5釐米,厚0.7釐米。淺黃色,有紅褐、灰白色沁,半透明。扁平體,弧形,殘斷缺失約三分之一,斷口被打磨光滑。透雕龍、鳳、虺的輪廓。
雙龍首谷紋珩
雙龍首谷紋珩,長19釐米,寬2.05釐米,厚0.425-0.675釐米。青色,有黃褐、黑褐色沁,半透明。扁平體,弧形,作同身雙首龍狀,脊中部鑽一圓孔,兩面紋飾不同。邊緣雕一周凸稜廓,兩端作龍首狀,角、眼部略凸,角上刻網紋,吻部刻斜線紋,下頜刻「#」形紋。身軀浮雕谷紋,另一面的頭部僅有刻痕。
(圖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