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化大山走出的打工仔到電纜行業的領頭羊,齊利鋒實現完美蛻變→

2020-12-19 湘湘帶你看社會

齊利鋒

1976年出生於開化楊林鎮新源村

台州開化商會會長、飛洲集團總經理

在台州電線電纜行業,他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從產品技術開發到公司經營,做得風生水起,成就了今天的中國電纜百強企業。他就是台州開化商會會長、飛洲集團總經理齊利鋒。

日前,記者來到飛洲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齊利鋒正忙著對接工作,電話不離手。齊利鋒告訴記者,一天24小時,他只有5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19歲只身前往溫州闖蕩

齊利鋒,1976年出生於楊林鎮新源村,高中畢業後,他在開化的浙江工業設備安裝公司學習電焊、鉗工。年輕的他對未來充滿了美好憧憬,並不滿足現狀。1995年,他選擇去溫州創業。憑著對機械的熱愛和熟悉,成功應聘設備維修工作。

齊利鋒在工作中幹勁十足不嫌髒,不怕累,除了吃飯就是泡在設備的研究上。他說:「當時就想學到本事、掙到錢,那個時候覺得溫州發展形勢那麼好,我能夠在這片創業沃土裡學到一技之長。」

為此,他開始進修上海理工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白天工作,晚上學習,經過3年的努力,他成為了公司技術骨幹。經過幾年的打拼齊利鋒已經小有積蓄。1999年,齊利鋒便辭去工作,回到開化創辦了一家小型電線廠。然而,創業並沒有一帆風順。2000年的開化市場小、消息閉塞,溫州的經營模式無法複製,辦廠第二年,齊利鋒就虧損了50多萬元,現實和夢想給他上了深深的一課。

正在齊利鋒進退兩難時,溫州一家電纜企業向他投來了橄欖枝。他關閉了投入全部身家的小廠,收拾好心情,再上溫州。被任聘為公司副總的齊利鋒,全面負責生產經營和技術。他十分珍惜這次機會,潛心做事,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得到了電纜行業的認可。

創辦國內電線電纜行業中產品品種最全的企業

200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齊利鋒遇到了飛洲集團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兩人初次見面就相見恨晚,齊利鋒很快以帶薪合伙人身份加入飛洲集團,負責整個集團日常運營工作。上任不久後,著手組建了飛洲集團高壓電纜有限公司,使飛洲集團公司在當時成為國內電線電纜行業中產品品種最全的企業之一。

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他帶領銷售團隊開闢一個又一個新市場,帶領技術研發團隊開發一個又一個新產品,公司發展迅速,產值連年翻翻。飛洲電纜很快從行業內脫穎而出,不僅成為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優秀供應商,產品還遠銷國外。齊利鋒對記者說道:「說心裡話,任何苦到現在都是快樂的。我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離不開當初的兢兢業業,沒有前期的辛苦付出就沒有的現在。」

奮鬥了20多年的齊利鋒,在電纜行業已小有成就,然而,他並沒有忘記養育他的故土。近幾年來,他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扶貧濟困,捐資助學,心系開化。「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開化人,雖然人在外面,但是心在家鄉。」齊利鋒說,他會通過身邊的資源去宣傳開化,讓更多人了解開化,愛上開化。

記者/鄭玲玲 汪建能

編輯/江懿舟 徐澤歡

監製/詹元鵬 舒萍

來源/開化傳媒集團

【來源:開化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南地北開化人|齊利鋒:從開化大山走出的打工仔到電纜行業的領頭羊
    天南地北開化人|齊利鋒:從開化大山走出的打工仔到電纜行業的領頭羊 2020-08-06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調查丨走出大山 呂梁山護工的脫貧之路
    在之後的5年時間裡,她完成了從普通保姆、月嫂到家政公司老闆的數次蛻變。2015年,呂梁市開始嘗試探索通過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實現精準脫貧。即通過對貧困群眾進行家政、養老、母嬰護理等技能免費培訓,讓大伙兒掌握一技之長,並幫助其走出大山、實現穩定就業,從而帶動全家脫貧。
  • 走出大山越過大海的呂梁山護工
    12月16日,隨著首批呂梁山護工赴日就業,標誌著這一品牌走向國際市場,品牌質量實現新的提升。圍著鍋臺轉、圍著老公轉、圍著孩子轉,呂梁山上的農村婦女曾被社會戲稱為「三轉婆姨」。大意是這個群體思想觀念保守、專業技能差、就業意願弱。搭乘脫貧攻堅的政策東風,成千上萬的「三轉婆姨」走出大山,一技傍身闖天下,實現一次次蛻變,活躍在全國各地的家政大市場。
  • 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 只為書聲琅琅
    那時她剛剛成為一名中學教師,得知班裡有學生打算放棄中考外出打工,便和班主任去家訪,勸說這名學生回校。「我也是山裡的孩子,知識讓我有了走出大山的能力,更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韋君玉是這樣回答的。這算得上「現身說法」。
  • 李錦記:「希望廚師」走出大山
    對於朱麗華而言,走出去是最大的夢想,如今,它實現了。2020年,是李錦記啟動「希望廚師」精準扶貧公益項目走過的第十個年頭。十年間,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幫助四川、重慶、貴州、甘肅、江西等20個省市經濟欠發達地區的600多名青年學子走出大山。
  • 從「走出國門」到「走進大山」——葫蘆絲演奏家陳梅的音樂初心
    當葫蘆絲樂曲《古歌》《山歌仔》響徹大廳時,臺灣觀眾如痴如醉,沉浸在空靈而美妙的音樂聲中。 2012年,受加拿大聯邦政府邀請,陳梅應邀赴加拿大溫哥華參加「2012加拿大亞裔文化節」開幕式演出,並在當地舉辦葫蘆絲、巴烏藝術講座及文化交流活動。陳梅深情演繹葫蘆絲經典曲目,將雲南的少數民族樂器展現在加拿大的專業舞臺上,受到當地民族音樂愛好者的熱烈歡迎。
  • 最後的脫貧戶|廣南女童班教育扶貧,助五百餘名女娃走出大山
    25年前,她只是一個光著腳丫上村小、從沒走出過大山的瑤族女孩。 此前,廣南縣是國家深度貧困縣,人口多、面積大、經濟底子薄,「重男輕女」的陳舊思想觀念也影響著當地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不少偏遠地區仍奉行「狗不耕田,女不讀書」的傳統觀念,當地的少數民族貧困女童,十五六歲就要面對結婚生子或是外出打工的選擇。
  • 打工皇帝的故事:從普通玩家到強盟團長的蛻變!
    打工皇帝的故事:從普通玩家到強盟團長的蛻變!
  • 大山深處 薔薇花開——貴州省盤州市保基鄉脫貧攻堅紀實
    十二年前,她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舉辦的「電波牽手山裡娃」活動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首都北京。北京之行深深觸動著她的心靈,也讓這位大山裡的孩子在心中埋下了一粒夢想的火種。2018年8月底,當記者時隔十二年再次見到這位大山裡的孩子時,她是這樣的自信、陽光,曾經的那粒種子經過錘鍊和蛻變,已經成為大山深處一朵堅韌美麗的薔薇花。她叫張興甜,她在成長過程中也見證了自己的家鄉在黨和國家脫貧攻堅工作中發生的巨大變化。
  • 復產後 打工仔幹什麼賺錢 很賺錢的人怎麼說?
    今年國內的打工市場,很像是這樣一個歉收年份。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用工企業和打工仔,計劃生變。一些急於復工的工廠,招不到人。比如富士康,為了趕產,復工獎金一度從3000元增加到7000元。打工仔活還沒幹,先進帳7000元。一些用工比較多的省份,比如浙江、廣東,甚至派專車,包專機,到雲、貴、川地區去接人上工,給的待遇也相對硬核。
  • 每個做生意的,打工的,都是房東眼裡的「打工仔」
    在早年前,奶茶行業盛行,無數的網紅奶茶業爆火,無數的品牌邀請加盟,看起來,做奶茶很暴利。 可事實上做奶茶不賺錢,忽悠做奶茶才賺錢。 無數加盟店的店長都血本無歸。做來做去都是為房東打工,一個人流量普普通通的店,一個月的租金居然幾千上萬。
  • 最帥打工仔,樸敘俊在《尹STAY》中,牛肉剁到崩潰想演屠夫
    繼《尹食堂2》後,羅PD羅錫再推全新型態韓綜《尹STAY》,並找來昔日老班底尹汝貞、李瑞鎮、樸敘俊、鄭有美從食堂變民宿老闆,崔宇植則加盟節目擔任打工仔,意外引起熱議,原來是從小移民加拿大的他,展現超驚人英文底子,另外,樸敘俊與鄭有美再度肩負廚房工作,負責客人三餐,但光是製作韓國料理牛肉餅,就讓樸敘俊剁了兩小時的牛肉
  • 好人「張聞明」:五峰助學十七年 將一座城的愛心傳進大山
    看著信中的一字一句,看到孩子們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曹麗萍倍感欣慰,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收到來自大山深處的感謝信了。    和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緣分始於17年前,彼時,曹麗萍偶然看到了一本名為《挑戰》的書,書中有一篇文章叫做《高舉聖火的姑娘》,講述了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三坪希望小學老師宋芳蓉從十五歲起獨自一人在深山教學,課餘時間還外出打工
  • 佳貝艾特羊奶粉穩居行業領頭羊,品牌力逐步升級
    佳貝艾特羊奶粉穩居行業領頭羊,品牌力逐步升級 來源:財訊網 • 2020-05-29 13:11:43
  • 隆陽區辛街鄉「四舉措」實現產業發展合作社完美蛻變
    昔日「空殼」社 今日「香餑餑」——隆陽區辛街鄉「四舉措」實現產業發展合作社完美蛻變 隆陽區辛街鄉阿今村為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為有效實現整村脫貧,2017年通過成立隆陽區金邦養殖專業合作社產業發展合作社助力脫貧攻堅
  • 紅蓮評價一二階段最強的天選之子:亞索完美打工仔,風女萬金油!
    紅蓮表示在一二階段中,亞索的天選之子是最完美的打工仔,不需要幫忙搭配羈絆,他就是能帶任何裝備幫你打工的強勢卡。但是缺點在於亞索的6決鬥8決鬥並不強,只適合過度,不適合圍繞亞索打後期;其次就是皎月,月神刺的核心,天選方便前期追三,帶反甲日炎龍牙,5人口慢d,月神同時追三,皎月升四,後期開4刺6刺,大核。
  • 走出大山看世界 青春築夢「壹嘉壹」
    走出大山看世界 青春築夢「壹嘉壹」 ——記30名馬邊彝族貧困學生樂山之行中國電力新聞網通訊員 羅非 鄧培智  「哥哥姐姐你們好,
  • 大山裡走出的孩子「江央」問鼎CCTV星光大道周冠軍
    江央以一曲深情滿滿的音樂《大山走出的孩子》登場,用渾厚的嗓音展現出了濃濃的家鄉情,唱出了自己從大山走出來的生活經歷,訴說著草原人民的樸實與感恩。 憑藉《大山走出的孩子》成功晉級後,江央在第二關「才藝大比拼」裡一曲吉他彈唱《花房姑娘》俘獲了評委和觀眾的心。
  • 【高端玩家】用一臺小松高端循環機實現從「打工仔」到老闆的跨越
    【第一工程機械網 原創】2019年3月,鍾代文在自己的努力下擁有了一臺小松PC210高端循環機,這成為了他人生中第一臺屬於自己的挖掘機,也正式開啟了他的「老闆」生涯來自貴州的鐘代文是個地道的「90後」青年,儘管92年生人的他如今還不滿30歲,但10年挖掘機機手的經驗早已使他成為工程機械行業裡的一名「老將」。
  • 劉錦秀:願做大別山區精準扶貧「領頭羊」
    作為大姐的她13歲時輟學,懷揣借來的50元錢踏上了打工之路。她當過繅絲工人,擺過地攤,做過幼教,開過雜貨店……時光回到2003年。23歲的劉錦秀事業小有成就,副食、物流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在城裡買了房、購了車,還有幸福的三口之家。她卻作出讓人匪夷所思的決定:返鄉創業。